屡查屡犯心得体会_第1页
屡查屡犯心得体会_第2页
屡查屡犯心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屡查屡犯心得体会虽然金融机构已将控制操作风险工作纳入了银行经营的重要日程,但在对基层业务检查中仍然发现很多屡查屡犯的问题。如:办理会计结算业务时,不核对印鉴卡、柜员中途离柜时未签退、手工授权汇款后未及时收回授权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个别员工对业务的操作流程、规则一知半解,工作时又得过且过,导致违规现象发生。 二是个别员工的操作风险控制意识非常淡薄。其 1、对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后果不甚知晓;其 2、违规操作的人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也不是很清楚。 三是个别员工明知规章、规则、程序,但就是抱侥幸心理,只图自己方便省事,就一切程序从简随意操作。 四是违规成本支出太小。对违规人及其团队处罚力度小,尚未达到团队不能容忍的地步。导致违规操作问题,屡查屡改屡犯。 就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治。 第一、 有资料说明,人们日常活动的 90%源自习惯和惯性。 如果不加以控制,不良的“习惯”就是违规行为的潜在根源。控制的办法就是要反复的进行业务培训,使业务操作规程、规定的制度内容象钉子钉在墙里面一样,深深的2 / 3根殖在人的脑海里;再就是要同步进行合规培训,对违规违章案例、违规单位遭受惨重损失的教训、违规人的下场及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不尽的伤害等,将这些血淋淋的惨痛事实,用合规培训这把刻刀刻在每位员工的大脑皮层上。假若一旦有违规的意识、苗头,培训出的良好“习惯”的力量,将不许他越雷池一步。 第二、加大检查力度,检查的覆盖面必须达到 100%。并建立对检查人员的检查数量、质量的复审制度。杜绝检查流于形式。使有侥幸心理的人没有机会侥幸,并且震慑有作案动机的人不敢有所动作。其实当前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已经非常健全,只要我们抓住制度的其中一方面深查落实执行情况,或是某一个环节的人真正在执行制度,那么就可以堵住可能产生风险的漏洞,都可能发挥防范风险的作用。当年巴林银行和今日的法国兴业银行如果坚持了授权制度,那么巴林银行会消失吗?法国兴业银行能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第三、加大违规人及部门的违规成本支出,使他对违规做法想想都浑身战栗。比如在欧洲开车别说闯红灯、超速等严重违章,只要不小心停错一次车位,就可能遭致 200-300 欧元的罚款;闯红灯就更惨了。那得扣三分,上三天的培训班,交 450 欧元左右的培训费及罚款,而且他的银行信用也受很大影响。经常违章的人,保险公司或是加大保3 / 3险费率或是拒保,银行更是不但要削减其信用额度还要提高他已占用额度的还款比例。正是这些强制措施使人们行为得到规范,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习惯又使得人们的行为从有形变无形,最后演变成一种文化。再没素质的人到那里也会变得有素质。为什么?没这么多钱交罚款啊!这个团队和社会排斥他呀!这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操作层面的违规行为,有人会说看起来不是什么很重大的问题,但这些年很多国内国际金融违法犯罪,盗窃、诈骗银行资金的案例不都是这些小的违规操作行为造成的吗!这也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把操作风险的防范提到如此高的监管地位的原因之一。 12 下一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