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辊矫直机机架改造方案研究_第1页
十一辊矫直机机架改造方案研究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8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Ma c h i n e r y De s i g n Ma n u f a c t u r e 第 5期 2 0 1 0 年 5月 文章编号 1 0 0 1 3 9 9 7 2 0 1 0 0 5 0 1 4 8 0 2 十一辊矫直机机架改造方案研究 管朝晖杨 斌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 4 0 0 0 8 2 Re s e a r c h o f 1 1 r o l l e r f l a t t e n i n g ma c h i n e s t a n d e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GUAN Zh a o hu i YANG Bi n C h o n g q i n g I r o n S t e e l G r o u p C O L T D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8 2 C h i n a l 摘 要 目 前十一辊矫直机最大 矫直板宽为2 3 5 0 m m 不 能适应轧机来 料板宽2 5 0 0 m m的 要求 成 l为 影响生产的 瓶颈 因 此对十一辊矫直机机架进行改造具有重 要的经济价值 提出了 将矫直 机机架内 侧 l开 槽 在外 部进行加固 使来 料板宽 提高到2 5 0 0 m m的改造方案 通过建立 矫直机机架实 体几 何模型 对 9机架开槽前后的机架承载能力进行了 有限元分析 校核了开槽前后的机架的强度 刚度等技术指标 在此 基础上提 出了具体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得以成功实施 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矫直机 机架 改造 有限元 l A b s t r a c t n v i e w o f t h e b ig g e s t s t r a i g h t e n i n g p a n e l w id t h of t h e p r e s e n t 1 1 r o l l e r fl a t t e n i n g m a 一 c h i n e b e i n g 2 3 5 0 m m i t i n s u f fi c i e n c y f o r e r e q u ir e m e n t o ft h e p g w i t h口2 5 0 0 ra m w id t h w h i c h h a s b e c o m e a b o t t l e n e c k i n p r a c t i c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o n t e c h n i c a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f t h e s t a n d e r p r a c t i c al e s s e n t i al a n d w i t h v i t a l e c o n o m i c v al u e T h e s t an d e r i n s i d e i s n o t c h e d as w e ll a 8 t e o u ts id e is r e i n f o r c e d to m a k e s u r e t h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v e m ach i n e C a n m e e t t h e p r o c e s s in g r e q u i r e men t oft h e j 2 5 0 0 m m o n e s B a s e d o n t h e f o u n d at io n o f t h e s t a n d e r e n t i t y m o d e l F E a n a ly s i s is d o n e t o c h e c k t h e c ar r y 6 l 凡 g c ap acit y as w e l l as o t h e r t e c h n ic al i n d e x e s s u c h as in te n s i ty a n d r ig id it y A s c h e me i s c ar r ie d o u t l s uc c e s sf u l ly an d r e m ar k a b le e c n o m i c b e n e fi t is b t a i n e d w it h t h is c n s t r u c t iv e s c h e m e l K e y w o r d s F la t t e n i n g m a c h i n e S t a n d e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i nit e e le me n t 中图分类号 T H1 6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目前我厂十一辊矫直机最大矫直板宽为 2 3 5 0 m m 不能适应 轧机来料板宽2 5 0 0 0 mm的要求 成为影响生产的瓶颈 因此需要 将 目前十一辊矫直机机架进行改造 以适应最大来料宽度为 2 5 0 0 m m的矫直要求 经过充分论证 提出将 目前十一辊矫直机 机架在工作标高线下 2 0 ram 工作标高线上 1 5 0 m m处开设一高 度为 1 7 0 m m 深度不少于 1 0 0 mm的槽 开设空心槽后机架强度 及刚度必然发生改变 拟采取什么措施使开槽后机架的强度和刚 度满足使用要求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论文基于上述要 求 对开槽前后机架承载能力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 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得以成功实施 实现十一辊矫直机矫直板宽 达到 2 5 0 0 m m 满足了使用要求 产生了较大的的经济效益 2 工作辊及机架受力 根据十一辊矫直机设计资料 十一辊矫直机矫直参数 如表 1 所示 将轧件看成是受很多集中载荷的连续梁 这些集中载荷 就是各个辊对轧件的压力 如图 1 所示 1 2 1 表 1矫直参数 矫直板 矫直钢 辊系重量 工作辊 最大矫 设计最大 厚度 见反 板温度上辊系下辊系 节距直宽度 总矫直力 2 2 3 0 0 0 Kg 3 0 0 0 0 k g 3 32 0 6 0 2 3 5 O 4 6l 0 0 KN 女来稿 日期 2 0 0 9 0 7 1 7 q M y J 图 1矫 直 原理 矫直机总矫直力为 P M2 l 一 Mlo 1 式中 P 矫直机总矫直力 一各上作辊上的弯曲力矩 t 矫直辊距离 为 了简化计算 做以下假设 1 前面第 2 3 4辊下轧件的弯曲力矩为塑性弯曲力矩 M M2 M3 M4 2 后面第 8 9 1 0 辊下轧件的弯曲力矩为屈服力矩 帆 M M ll 1 M9 M 3 其余各辊下轧件的弯曲力矩为塑性弯曲力矩 和屈服 力矩 的平均值 即 帆 丝 则作用在上 下棍子上的压力总和为 P 4 n 一 2 2 第 5期 式 中 n 矫直机辊数 管朝晖等 十一辊矫直机机架改造方案研究 1 4 9 取低合金钢系列 高强度钢系列 厚度b 不超过 2 5 m r n 故最 大屈服力矩为低合金钢系列 矫直钢板温度取 5 0 0 故 2 0 0 mp a 则屈服力矩为 M u 孚 2 1 0 2 7 x 一0 0 4 5 2 1 8 2 2 5 0 N m 3 塑性弯曲力矩为 1 5 M 2 7 3 3 7 5 N m 作用在上 下辊子上的压力总和为 p M 4 一 1 8 2 2 5 0 2 7 3 3 7 5 9 6 3 0 8 6 5 3 8 4 6 N 4 若上下辊系压力对机架的作用按照均匀分配计算 则上下辊 矫直力对机架的作用力 p 2 3 1 5 4 3 2 6 9 4 8 2 5 4 8 6 5 3 6 N mm S S L s 旦王 p 2 31 5 43 26 9 3 97 38 3 0 7 9 37 N mm 5 3机架改造方案研究 3 1机架有 限元建模型 利用 P r o e n g i n e e r 软件根据 机架结构 特点 采用 特征建模 F e a t u r e 方法 建立十一辊矫直机体架有限元分析的实体模型 如图 2 所示 图2机架实体模型 考虑到工作标高下 6 5 ra m处牌坊内部有一支撑板 故开口尺 寸为工作标高向下 6 5 m m 工作标高向上为 1 9 5 mm 预留加强板 厚度 深度为 1 4 5 m m 预留加强筋板厚度 如图 3 所示13 1 图 3开槽后实体模型 3 2开槽前后机架有限元分析 利用 A B A Q U S 软件对所建立 的机架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14 得出在开槽前后机架应力变形 图 如图 4 5所示 从图 4 5可以 看出 开槽前机架最大应力处于牌坊上方靠近丝杆螺母内侧 为 1 4 0 Mp a 拟开槽处距离上横梁距离为 2 4 9 2 2 6 6 2 m m 应力在 9 0 1 0 0 M p a 之间 主视方向位移最大为 0 6 7 7 9 m m 位于牌坊 中 间 操作侧方向位移 1 2 9 5 m m 位于牌坊中间 垂直方向位移 3 2 3 4 mm 位于上横梁和机架顶部 三个方向的综合等效位移最大 3 2 3 5 mm 位于上横梁和机架顶部 开槽后最大应力2 5 0 m p a 在开槽 处 主视图方向最大位移为 1 3 6 7 m m 操作侧方向位移最大为 1 3 1 7 m m 垂直方向最大位移为 3 5 3 4 m m 计算结果 如表 2 所示 机架材料采用Z G 3 5 其强度极限 4 1 5 M p a 考虑机架的重要性 应该有较大的强度储备 故取安全系数n 2 5 则机架的许用应力15 1 0 s 2 54 1 5 1 6 8 0 M P a 可见开槽前机架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而开槽后机架强度不 满足使用要求 图 4开槽前机架应力变形 图 图 5开槽后机架应力变形 图 3 3机架改造方案及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计算 开槽后机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使用要 求 需要对开槽后机架进行加强 在对多种改造方案进行分析比 较的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内侧设凸形嵌入加强板 外侧采用补强 板的加强方案 使加强板与机架通过焊接方式与机架连接成一 体 如图 6所示 一 一 图 6改造后装配效果图 4结论 目前十一辊矫直机最大矫直板宽为 2 3 5 0 m m 不能适应轧机 来料板宽 2 5 0 0 mm的要求 成为影响生产的瓶颈 因此对十一辊 矫直机机架进行改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对矫直板宽为 2 5 0 0 mm时的的矫直力和机架受力进行了分析 运用现代设计分 析方法中的弹性有限单元法对改造前后机架强度刚度进行 了有 限 元分析 提出了采用内侧设凸形嵌入加强板 外侧采用补强板的加 强改造方案 利用先焊补加强板塞焊孔工艺方法 利用焊缝收缩原 理 实现了补强板与机架板顶紧帖合 解决了现场无法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