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舍大于入) ,区时差时区差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的地方时间为世界时,也称标准时间,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8、日期分割:地方时为 0 点的经线(自然的日界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 (所以 180经线的地方时间是几点, “今天”的范围此时就占全球二十四分之几) ,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9、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 180经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要加一天。10、晨昏线中隐藏的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 6:00;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 18: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昼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2 / 120: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夜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 12:00。11、公转:速度:1 月初-近日点速度最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最慢;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12、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候、热带草原候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候消失。1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3 / 12、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14、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昼就渐长,南半球的昼渐短,北半球 6 月 22 日昼最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的昼渐短,南半球 12 月 22 日最长。、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如北京市。15、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如海口广州上海。16、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 小时夜长;日出时间12:004 / 12昼长/2(或 0: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 24: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 18:00。17、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纬度坐标的度数和此时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互余,经度坐标是此时地方时间为12:00 的经线。二、气象、气候知识点:1、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2、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太阳辐射强;地势越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贫乏。3、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4、气温与天气:夏天白天多云,白天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 ;冬天夜晚多云,夜晚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5、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同纬度) ,冬季海洋陆地(同纬度) 。5 / 12、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较低纬凸出。 (高高低低原则)6、气温年较差:、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7、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来自较低纬的气流:暖、来自较高纬的气流:冷、来自海洋的气流(迎岸风):湿、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天气8、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9、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6 / 1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特点)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10、风向:、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受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1、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一般画 45角) 。12、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平运动并相遇):、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大风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实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 6 月份的“梅雨”天气,贵州省冬半年的阴雨天气与准静止锋有关。13、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气旋(低气压)中心气流垂直气流上升,中心控制7 / 12地区阴雨天气;四周气流北半球呈逆时针向内辐合,南半球呈顺时针向内辐合。、反气旋(高气压)中心垂直气流下沉,中心控制地区天气晴朗;四周气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呈逆时针向外辐散。14、三圈环流:、三圈环流(垂直分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水平分布)、实例:在极地东风的影响下,南极中山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北极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15、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随直而移)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6、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又名印度低压(夏季陆地气温同纬度海洋气温) ,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叫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又名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夏季陆地气温同纬度海洋气温) ,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17、东亚、南亚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8 / 12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18、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高的强弱有密切关系:、雨带的移动:春末(5 月) ,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 (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 月) ,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7-8 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反气旋) ;9 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 ,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 ,造成北旱南涝。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19、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即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下垫面性质(即地形、洋流和海陆分布等) 、人类活动。我们高一阶段只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来分析气候的成因。20、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以温定带:判断热量带;以水定型:判断具体气候:、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大于 15 度。热带雨林气候9 / 12(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 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 ) ;、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 015之间。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大陆的西岸,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东北风-低温少雨,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4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温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在 0以下。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 35大陆东岸,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21、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co2) 、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 o3) 、酸雨(So2、No2) 。22、温室效应:成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 co2 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 相对增多10 / 12大气逆辐射增强后果:、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23、绿化的环境效益:、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 o2 和 co2 的平衡,净化空气。、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三、地球上的水知识点1、水循环:、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气输送,降水,径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11 / 12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既有春汛也有夏汛)、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3、海水等温线的判读:、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暖流流经的海区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寒流流经的海区等温线凸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题技巧
- 2025年中央空调系统中级操作员考试模拟试题大全
- 抢救车核对课件
- 抢救药物速记讲解课件
- 2025年城市管道天然气项目建议书
- 抗震安全培训通知课件
- 2025年检重秤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坦克玻璃系列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抗重症肌无力药项目建议书
-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期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30中国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发展状况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艾青诗选】批注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改装课件b737增压系统终定版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改造工程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非计划再次手术制度
- 辽宁医院明细.xl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