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电气设备热故障分析及对策电气设备热故障分析及对策 摘要 摘要 电气设备的发热故障一直是电力系统的一个老问题 严重影响供电设备正常的负荷输送 甚至 酿成事故 电气设备发热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认真研究其发生的原因 以便彻底解决 关键词 关键词 热故障分析 热故障的影响及危害 故障的处理预防及处理对策 故障的红外线诊断技术热故障分析 热故障的影响及危害 故障的处理预防及处理对策 故障的红外线诊断技术 引言引言 电气设备发热在设备缺陷管理中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运行早发现 设备进货 严把质量关 检修加强工艺是关键 只有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好 才能杜绝设备过热故障的 发生 电气发热是电气设备最常见的运行故障 造成电气设备发热故障的原因很多 我们 可以根据不同的起因采用不同的办法来预防发热故障 治本的方法是接触电阻测量法 接 触面平整度检查法 横向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 开展季节性检修等 治标的方法是改善电 气设备运行环境的通风散热条件 随着大容量高电压电气设备的不断运行 热故障已成为 影响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 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使得发现热故障显得格外困难 正确的应用红外线技术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测温困难的情况 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热故障源能 有效的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是保证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有效办法 红外诊断技术在电力 系统广泛应用后 过去主要靠定期停运检修的制度必将逐步由预报警式的检修制度所代替 如果电气设备的温度一旦出现异常 应根据测出的电气设备的温度和热像图谱 配合运行 检修情况以及其他电气试验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缺陷的性质和部位 以便从安全和经济性 考虑 及时排除隐患 这样既可防止事故发生 又不盲目停电检修 从而提高了电气设备 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一 电气设备热故障分析 一 电气设备热故障分析 1 1 电气设备发热原因 电气设备发热原因 电气设备在工作的时候 由于电流 电压的作用 将产生电阻损耗发热 介质损耗发 热 铁损发热 允许负荷下的发热在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是电气设备 的主要故障之一 发热故障会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热击穿 导体连接部位的热变形 甚至 熔焊 严重危及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根据焦耳定律 可知造成设备发热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电流 另一个是 2 QI RT I 1 电路的电阻 电气设备运行时电流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短路引起的电流增大 电气设备运 R 行时回路电阻 R 增大的主要原因为 导体连接部位的压紧螺栓或压紧弹簧的压紧力不恰当 导致连接部位的压紧螺栓部位的接触电阻增大 导体相互连接的接触面不平整 造成接触 面的通流量降低 相对正常负荷电阻 R 增大 导体相互连接的接触面氧化 积灰 造成接 触面电阻增大 设备存在制造缺陷 个别环节的电气连接方式不正当 造成流通量较小的 卡脖子 环节 2 2 电气设备发热来源 电气设备发热来源 电气设备在工作的时候 由于电流 电压的作用 将产生电阻损耗发热 介质损耗发 热 铁损发热 1 电阻损耗发热 电力系统导电回路的金属导体都具有相应的电阻 当通过负荷电 流时 必然有一部分电能按焦 楞次定律以热损耗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 这部分发热功率 为 2 f PK I R 式中 发热功率 PW 附加损耗系数 f K 通过的负荷电流 IA 载流导体的直流电阻 R 对于多股绞线和空心导体 通常可认为 1 f K 2 电介质损耗发热 由固体 液体或气体等电介质材料构成的绝缘结构是高压电气 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金属导电材料和电介质绝缘材料是所有电气设备不可缺少的 两个组成部分 同样导电体周围的电介质在作交变场的作用下会产生能量损耗 通常称为 介质损耗 其损耗功率用下式表示 2 tanPUC 式中 电介质的有功损耗 PW 交变电源的角功率 介质的等值电容值 CF 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或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由上式可知 介质损耗与承受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与导体所通过的电流无关 由此 可知 电气设备只要加上电压 即使不输送电流也会产生介质损耗 当绝缘介质的绝缘性 2 能变坏时 会引起介质损耗增大 有功损耗增加 设备运行温度升高 3 铁磁损耗发热 载流导体周围的铁磁物质在交变磁场反复磁化作用下 将产生磁 滞 涡流损耗 铁磁物质在交变磁化下由于内部的不可逆过程而使铁磁物质发热所造成的 一种损耗 称为磁滞损耗 磁滞损耗与频率的一次方成正比 与最大磁感应强度的次 Bn 方成正比 众所周知 当铁磁物质放置在变化着的磁场中 或者在磁场中运动时 铁磁物 质内部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或感应电流 从图 1 中可见 涡流是感应电流的一种 在铁芯 内围绕着感应强度呈旋涡状流动 其方向可按楞次定律来决定 涡流的产生要消耗一定 B 的能量 并随即转变为热能 涡流对许多电气设备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它消耗电能 使铁 芯发热 不仅会引起额外的大量功率损失 更严重的是还会使线圈温度过高 甚至损坏线 圈的绝缘 造成设备的过热损坏酿成事故 图 1 涡流的产生 交变磁通在铁芯中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合起来叫做铁磁损耗 简称铁损 cz P w P 把从电源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量 使铁芯发热 3 3 电气设备发热分类 电气设备发热分类 连接点是指电气设备之间以及它们与母线或电缆之间的电气连接部位 连接点过热已 经是电力系统的一个老问题 但随着设备负荷的增加 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 在 设备缺陷管理中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认真研究其发生发展的 原因 以便彻底解决 1 电气设备发热源 电气设备在工作的时候 由于电流 电压的作用 将产生电阻损耗发 热 介质损耗发热 铁损致热等 3 种热故障 2 电气设备热故障 电气设备的热故障可分为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 外部故障是以局部过热 各种裸露接 头 连接件的热故障 内部故障的发热过程一般都较长 且为稳定发热 与故障点接触的 3 固体 液体和气体 都将发生热传导 对流和辐射 从而有许多与设备相距不很远的内部 故障所产生的热量 能不断地达到外壳 改变了设备外表面的热场分布 1 外部故障 主要是指从外界可以直接观测到的设备部位发生的故障 一类是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 各种裸露电气接头因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的过热故障 电气设备外部热缺陷或热故障主要 是各种电气引流的裸露接头 包括高压设备或线路中的连接件等由于压接不良或因受到氧 化 腐蚀及灰尘的影响 或因材质和加工 安装工艺的问题 或冲击负荷的影响和机械振 动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接触电阻增大而出现的局部过热等 另一类是由于表面污秽或在机械 力的作用下引起的绝缘性能降低而造成的过热故障 2 内部故障 主要是指封闭在固体绝缘 油绝缘以及设备壳体内部的电气回路故障和绝缘介质劣化 引起的各种故障 a 内部电气连接不良或触头不良故障 如各种高压电气设备内部导电体连接不良 断 路器接触不良 高压釜电力电缆出线鼻端连接不良等 b 介质损耗增大故障 各种以油做绝缘介质的高压电气设备 一旦出现绝缘介质劣化 或进水受潮都会因介质损耗增加而发热 发热功率 其中是介质两端的 2 pUCtg C 等值电容 此类故障的发热机理属于电压效应发热 c 绝缘老化 开裂或者脱落故障 许多高压电气设备中的导电体绝缘材料因材质不佳 或使用老化引起局部放电而发热 这种故障也属于电压效应发热 d 铁损增大故障 对由绕组电阻和磁路组成的高压电气设备 因设计不合理 运行效 果不佳和磁路工作不正常引起的磁滞 磁饱和漏磁 或由于铁芯片间绝缘破损造成短路 均可引起局部发热或铁制箱体发热 发热机理为涡流或磁滞损耗发热 e 缺油故障 油浸高压电气设备因漏油造成油位低下 严重者可引起油面放电 导致 表面温度分布异常 这种热特征 除放电时引起发热外 主要是由于设备内部油面上下介 质的热特性不同所致 4 4 检查电机发热原因及处理 检查电机发热原因及处理 一 电机发热的原因 电气巡检检查发热时我们需注意以下几个通常导致设备电机发热的原因 并及时处理 防止造成严重的后果及影响 4 1 设备大修时接头未拧紧 当电流通过后可能会发热 甚至发红 冒火 断线 2 长期运行的铜铝接头 接触面没有镀银或没有挂锡的接头 因接触面严重氧化 电阻 增大 也会成为发热点 3 平时流经小电流的接点 因系统突然变化 电流突增 导致接点发热 4 系统发生短路故障 过电流使容量不足的接点或有缺陷的接点 发生瞬间冒火等 由此看来 发热主要是因为接触电阻变大造成的 严重发热时 首先联系值长减少该 点的负荷电流 然后研究处理方案 这是紧急减少发热的有效办法 二 检查发热的方法和技巧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 要求温度不大于 80 超过 80 时 一定要进行处理 检查发 热点的方法很多 下面我介绍几种电气巡检检查发热技巧 1 用蜡触试验法 将试温蜡片粘接在绝缘拉杆端头上触试接点 如缓慢熔化 温度约在 55 如很快熔化流淌 温度约在 80 以上 如速熔并冒油烟 温度约在 200 以上 2 雨天看发热点法 下雨天看发热点处干燥 温度约 50 以上 如雨滴立即汽化蒸发 温度约在 100 以上 如发出 嗤啦 声 大雨滴呈滚落状 温度约在 200 以上 下雨天 检查接点发热 易发现 效率高 3 雪天看雪熔化法 接点上雪熔化 温度在 0 以上 如接点干燥 温度在 50 以上 4 使用红外线测温仪 我厂现在正使用的红外线测温仪是先进仪器 使用较方便 检查 发现发热点效果良好 为我厂的安全生产作出很大的贡献 5 观察热气流法 发热体与空气温差达到 20 如气温 20 发热点的温度 50 以上 时 即能看到微小气流 如接头温度达到 100 时 热气流 就非常明显 如发热点温度 达到 200 以上 热气流 就非常容易被看到 要想清楚地看到 热气流 的存在 必须借助气流后面的 背景 来观察 被选择的 背景 要求是黑色 灰色等深色 线条状 网状等都可以 配电室内的构架 导线及设 备等都可以做 背景 距离远近都可以 检查某发热点时 巡检人员要不断变换站立位置 使发热点形状与 背景 的形状和角度尽量一致 呈平行状态 再慢慢使接点上方靠近 背景 只留一点小缝隙 观察缝隙处是否晃动 如有晃动 该接点发热 晃动大 发热 就很严重了 二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影响及危害 二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影响及危害 1 1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影响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影响 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绝缘材料性能降低 机械强度下降和导体接触部 分性能变坏等三个方面 5 1 绝缘性能降低 导体和电器绝缘的耐热性是决定其绝缘性能的主要因数 导体的允许电流 电器的额 定功率实际上决定于绝缘在运行中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绝缘材料的耐热性可用耐热温度 来衡量 所谓绝缘材料的耐热温度 是该类材料所能承受而不致使其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 降低的最高温度 按我国的标准 电气绝缘材料按其耐热温度分为七级 其长期工作下的极限温度列入 表 1 内 材料应在该温度下能工作 20000h 而不致损坏 表 1 各级绝缘材料的耐热温度 等级耐热温度相应的材料 Y90 木材 纸 棉花及其纺织品等 A105 沥青漆 漆布 漆包线及浸渍过的 Y 级绝缘材料 E120 玻璃布 油性树脂漆 聚酯薄膜与 A 级绝缘材料的复合 耐热漆包线 B130 玻璃纤维 石棉 聚酯漆 聚酯薄膜等 F 155 玻璃漆布 云母制品 复合硅有机树脂漆和以玻璃丝布 石棉纤维为 基础的层压制品 H180 复合云母 硅有机漆 复合玻璃 C 180 石英 玻璃 电缆 补强的云母绝缘材料等 对大部分绝缘材料来说 可以用所谓的 八度规则 经验规律来估算其寿命 即温度 每上升 8 度 则其寿命降低一半 2 机械强度降低 当温度高达一定的允许值后 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将显著下降 这是因为载流体长期 处于高温状态 会使其慢性退火 亦可丧失其机械强度 当机械强度丧失后 会导致变形 或破坏 为了保证导体可靠地工作 须使其发热温度不得超过一定的值 这个限值叫做最高允 许温度 按照有关规定 导体的正常最高允许温度 一般不超过 70 短路最高允许温度 可高于正常最高允许温度 对硬铝可取 200 硬铜可取 300 3 接触部分性能降低 发热使导体接触面氧化并生成氧化薄膜 增加了接触电阻 氧化速度与触头表面温度 有关 当发热温度超过某一临界温度时 这个过程就加速进行 接触部分的弹性元件会被 6 退火 压力降低 接触电阻增加 恶性循环加剧 最后会导致连接状态遭到破坏 严重时 造成局部过热火灾 2 2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危害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危害 1 电气设备的主要危害 1 温度升高使导体接触部分的接触电阻增大 最后烧坏接触面 影响正常运行 2 将会恶化导电接触部分的连接状态 以致破坏电器的正常工作 3 使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降低 4 使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下降 2 电气设备热故障等级及判断 根据过热部位的影响和危害性及其可能发展的破坏趋势可分为一般 严重和危险三个 等级 表 2 这三个等级的热缺陷所对应的温升范围和温度限值 内部热缺陷与外部热缺 陷应有较大的差别 这是由直接测量设备外部发热源和间接通过热传导来测量内部发热源 的情况所决定的 因此温升限值不宜同等相比 相同的热缺陷等级 外部热缺陷的允许温 升要比内部热缺陷间接测量的温升高得多 表 2 热缺陷等级及处理措施 缺陷等级 措施 一般热缺陷 引起注意 加强检查 寻机处理 严重热缺陷 重点监视 安排处理 危险热缺陷 立即汇报 停电处理 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 由于电流和电压的作用 各种设备的发热表现为一种正常的温度 分布图 一般在电流较大的部位 载流导体的连接部位的温度略高于其它部位 而且同类 设备的发热规律一般都是一致的 当设备有缺陷或故障时 设备的某一部位的温度分布便 会出现异常 温度明显升高 因此根据发热的情况及严重程度 可以判断故障的性质和严 重程度 判断一项外部热缺陷的严重程度 可依据两个方面判断一项外部热缺陷的严重程 度 过热部位的最高温度值 过热部位与正常状况下的相对温度差比 t 0 hcc ttttt 式中 热部位最高温度 h t 常状况下的热稳态温度 c t 7 境温度 0 t 根据数值判断故障的等级是直观的 根据相对温差比来判断故障的等级可以基本 h t t 消除表面发热率 环境温度 测试距离和负荷状况的影响 设备不同 部位不同和所用材 料不同 其最高工作温度限值和值均不同 参见表 3 和表 4 t 表 3 常见电气设备温度的测试标准 序号设备名称测量部位最高容许 温度 1 隔离开关母线接头处 65 接触处 752 电力熔断器 机械结构处 90 接线端子 753 断路器 机械结构处 100 接线端子 754 流电压互感器 机械结构处 90 接线端子 905 油浸式变压器 本体 油浸 75 接线端子 756 干式变压器 本体 绕组 由绝缘等级决定 接线端子 757 电力电容器 本体 70 硬铜线 70 硬铜绞线 90 硬铝线 90 8 母线接头处 耐热铝合金线 150 金属外壳 1109 六氟化硫 全封闭组合电器O 型密封圈和绝缘物 90 表 4 一般电气设备最高容许标准 8 序 号 一般热缺陷严重缺陷危险缺陷 1 65 温度 75 75 温度100 2 7 温升 35 25 温升50 80 3t 值 0 2 1 t 值大于 1 实际负荷电流小于表 量程的 60 4 发热时用电设备的实 际负荷等于或小于正 常用电负荷 用电 设备测温时的 实际负荷 小于 设备 正常运行的负荷 相邻及相间 温 差 25 5 相邻及相间温 差 10 三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处理预防及处理对策 三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处理预防及处理对策 一次设备 直接生产和输配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包括发电机 变压器 断路器 隔离开关 自动空气开关 接触器 闸刀开关 母线 电力电缆 电抗器 避雷器 熔断 器 互感器等等 二次设备 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察测量和控制保护的辅助设备成为二次设备 包 括仪表 继电器 自动控制设备 信号设备及保护 电源等等 随电力系统近年来的迅猛发展 一 二次设备新型设备的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 变电 设备本身性能的可靠程度逐步提高 小型变电站正逐步向无人职守过渡 但是 通过最近 几年来的缺陷统计和分析 发热故障的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 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已经引起了电力系统各部门的重点关注 电气设备的发热是我们在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它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还 会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热击穿 导体连接部位的热变形 甚至熔焊 严重危及电气设备的安 全可靠运行 因此正确认识电气设备发热以及准确的掌握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温度变化情况 及早发现过热并排除 可以大大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与事故还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保证正 常供电 电气发热会使载流导体和周围介质温度升高 工作环境恶化 使绝缘老化损坏 导致电气设备的故障或事故 这种故障或事故往往是引发火灾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因此研 究电气设备的发热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9 1 1 加强巡视检查质量 加强巡视检查质量 巡回检查制度是及时发现电气设备过热的有效手段 不断提高和改进设备巡视 检查 的方法和质量 使巡回检查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各企业对巡回检查都制定了具体的方法 规定了正常的巡视路线和巡视次数 对于运 行设备 运行值班人员要定期巡视连接头发热情况 有些连接点过热可通过观察来确定 比如运行中过热的连接点会失去金属光泽 导体上连接点附近涂的色漆颜色加深等 值班 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 才能发现各种设备故障 设备隐患 做到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避免事故发生 除周期性的巡检外 还应该根据设备的特点及运行方 式 负荷情况 自然条件的变化等进行巡查 例如北方下雪季节就是很好的观察设备过热 的时候 2 2 加强检修质量 加强检修质量 1 金具质量 变电所母线及设备线夹金具 根据需要选用优质产品 载流量及动热稳定 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特别是设备线夹 应积极采用先进的铜 铝扩散焊工艺的铜铝过 渡产品 坚决杜绝伪劣产品入网运行 2 防氧化 设备接头的接触表面要进行防氧化处理 应优先采用电力复合脂 即导电膏 以代替传统常规的凡士林 3 接触面处理 接头接触面可采用锉刀把接头接触面严重不平的地方和毛刺锉掉 使接 触面平整光洁 但应注意母线加工后的截面减少值 铜质不超过原截面的 3 铝质不超过 5 4 紧固压力控制 部分检修人员在接头的连接上存有误区 认为连接螺栓拧的愈紧愈好 其实不然 因铝质母线弹性系数小 当螺母的压力达到某个临界压力值时 若材料的强度 差 再继续增加不当的压力 将会造成接触面部分变形隆起 反而使接触面积减少 接触 电阻增大 因此进行螺栓紧固时 螺栓不能拧得过紧 以弹簧垫圈压平即可 有条件时 用力矩板手进行紧固 以防压力过大 5 工艺程序 制定连接点安装的技术规范程序 根据造成连接点过热的不同类型 制定 不同的工艺规程 安装时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6 检测措施 对于运行设备 运行值班人员要定期巡视连接头发热情况 有些连接点过 热可通过观察来确定 比如运行中过热的连接点会失去金属光泽 导体上连接点附近涂的 色漆颜色加深等 3 3 电气设备热故障处理 电气设备热故障处理 10 1 1 压紧力不恰当引起的发热处理 压紧力不恰当引起的发热处理 接触压紧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接触电阻的增大而引起发热故障 接触压紧力过小 会使电接触面呈现出有的地方接触较好 有的地方没有接触上的微观接触现象 在客观上减 小了有效接触面积 电流通过接触面时 只经过实际接触点 电流线在接触点处发生剧烈 收缩 产生所谓的 收缩电阻 引起发热 接触压力过大 会在平板连接的电接触面上形 成以压紧螺栓为圆心的中间接触良好 四周外翘的实际接触情况 也在客观上减小了有效 接触面积 压紧力越大越不会发热是在处理平面接触时很常见的认识误区 过大的压紧力会 适得其反 不同材料的电接触面的压紧力在相关的安装规范中都有严格的要求 电接触面 的压紧力要适度 以不至于引起接触面变形为准绳 恰当的接触压紧力可以使接触面的氧 化膜被粉碎 增大实际接触面 减小电接触面的接触电阻和收缩电阻 2 2 导体相互连接的接触面不平整引起的发热的处理 导体相互连接的接触面不平整引起的发热的处理 施工质量不高 多次拆卸与组装等原因都会形成电接触面的不平整 电接触面的不平 整降低了有效接触面积 在电流经过时实际通流截面积变小 使得电流的收缩效应增加 收缩电阻增大而引起发热故障 此类故障属于设备的特定故障 一经处理好就不容易再次 出现 因此 预防此类故障的首要措施是在设备安装时严把施工质量关 在施工时可用量 具测量电接触面的平整度 力求尽量平整 从严格意义讲 任何接触面都不可能做得绝对 平整 因此 新设备安装时 在电接触面上一般都要求 压花 即在接触面上用 30 t 或 50 t 的液压模具压上均匀的点阵 当紧固螺栓将两接触面压接在一起时 在螺栓压紧力的 作用下 这些点阵就呈犬牙交错状相互咬合在一起从而增大了有效接触面积 这道工序在 新安装设备时非常重要 对日后预防发热有很好的意义 在处理此类发热故障时有条件也 可采用压花的方法 3 3 导体表面氧化 积灰引起的发热的处理 导体表面氧化 积灰引起的发热的处理 导体氧化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金属导体的自然氧化 二是不同材料的导体搭接时在过 渡面上发生的电化学腐蚀 导体表面的金属氧化膜多属于半导体范围如氧化铝的电阻率为 mm2 m 已经接近于绝缘电阻 因此 电接触面的氧化是导致发热的一个很重要 16 1 10 的原因 对于接触面氧化的处理 可用砂子或锉刀将接触面的氧化层除掉 再在接触面上 涂上防氧化的物质 如电力复合脂 中性凡士林或在铜接触面上挂锡等 但是对镀银的表 面一般不提倡采用此方法 原因是银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 若在处理氧化层时将 电接触面的镀层磨掉 将得不偿失 再者 银的氧化层较软 在适当压紧力的作用下就会 11 被压碎 这一点在处理表面时必须引起注意 积灰引起的发热处理方法是清理掉接触面的灰垢 加强接触面的防尘 积灰和氧化层 引起的发热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处理一次一般都能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发热 因此 对在室外运行易积灰 易氧化的设备 定期进行接触面的处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防发热 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 使用电力复合脂 中性凡士林等防氧化涂层将加快积灰的速度 在这一点上 防积灰和防氧化是一对矛盾 在具体的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取 舍 4 4 设备存在制造缺陷 个别环节的电接触点方式不当引起的发热处理 设备存在制造缺陷 个别环节的电接触点方式不当引起的发热处理 对这类问题 能进行局部改造的可进行局部电接触方式改造后使用 不能改造的只有 降低负荷使用或更换设备 这类问题一般出现在比较老式的设备中 我们在二者间增加了 软铜辫固定连接 在不影响其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问题 对这类问题只有根据具体设备分 析后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 四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红外线诊断技术 四 电气设备热故障的红外线诊断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 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 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 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 近 20 年来 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 发展 性能不断完善 功能不断增强 品种不断增多 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市场占有率 逐年增长 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 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 非接触 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 长等优点 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 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 并备有各种选件和 计算机软件 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种型号及规格 在不同规格的各种型号测温仪中 正确选 择红外测温仪型号对用户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 在运行中会因为故障 而引起其表面及内部的温度状态发生异常 因此 通过监视电气设备的这种温度状态变化 可以对设备的故障情况作出判断 现在电力系统采用的红外线诊断技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发展起来的 与传统的预防性试验和离线诊断相比 具有不接触 不停电不解体 可实现 大面积快速扫描成像且状态显示快捷 灵敏 形象 直观等特点 成为电气安全检测的一 种重要手段 红外诊断技术对电气设备的早期故障缺陷及绝缘性能做出可靠的预测 使传 统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维修 预防试验是 50 年代引进前苏联的标准 提高到预知状态检修 这也是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方向 特别是现在大机组 超高电压的发展 对电力系统的可靠 运行 关系到电网的稳定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与日 益完善 利用红外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具有远距离 不接触 不取样 不解体 又具有准 12 确 快速 直观等特点 实时地在线监测和诊断电气设备大多数故障 1 1 红外线技术的应用 红外线技术的应用 红外检测技术是一种在线监测 不停电 式高科技检测技术 它集光电成像技术 计 算机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于一身 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 红外辐射 将其热像显示在 荧光屏上 从而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具有准确 实时 快速等优点 红外诊断技术对电气设备的早期故障缺陷及绝缘性能做出可靠的预测 使传统电气设 备的预防性试验维修 预防试验是 20 世纪 50 年代引进前苏联的标准 提高到预知状态检修 这也是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与日益完善 利用红外 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具有远距离 不接触 不取样 不触体 又具有准确 快速 直观等 特点 实时地在线监测和诊断电气设备大多数故障 它备受国内外电力行业的重视 并得 到快速发展 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 对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提高运行经济效 益 降低维修成本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是目前在预知检修领域中一种很好的手段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在线电气设备的方法是红外温度记录法 红外温度记录法是工 业上用来无损探测 检测设备性能和掌握其运行状态的一项新技术 与传统的测温方式 如 热电偶 不同熔点的蜡片等旋绕在被测物表面或体内 相比 热像仪可在一定距离内实时 定量 在线检测发热点的温度 通过扫描 还可以绘出设备在运行中的温度梯度热像图 而且灵敏度高 不受电磁场干扰 便于现场使用 它可以在 20 2000 的宽量程内以 0 05 的高分辨率检测电气设备的热故障 揭示出如导线接头或线夹发热 以及电气设备 中的局部过热点等等 2 2 红外线技术的特点 红外线技术的特点 红外诊断技术以其在线 灵敏 安全 准确的特点 已发展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绝缘 诊断技术 通过红外诊断技术对故障进行定位 给检修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运用适当的红外仪器检测电气设备运行中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 可以获得电气设备表 面的温度分布状态及其包含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分析处理红外监测到的上述设备运行状 态信息 能够对设备中潜伏的故障或事故隐患属性 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做出定量的判断 目前 红外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有表面温度判断法 同类比较法 热谱图分析法 档案分 析法等 总之 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 对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提高运行经济效益 降低维修成本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是目前在预防性检修领域中一很好的手段 但是为了降 低电气设备热故障发生的概率 除了技术手段以外 严格规范的设备巡检和检修工作措施 13 也是必须的 2 2 红外线技术对故障的诊断 红外线技术对故障的诊断 1 外部热故障的判断 电力系统运行中 载流导体会因为电流效应产生电阻损耗 而在电能输送的整个回路 上存在数量繁多的连接件 接头或触头 在理想情况下 输电回路中的各种连接件 接头 或触头接触电阻低于相连导体部分的电阻 那么 连接部位的损耗发热不会高于相邻载流 导体的发热 然而一旦某些连接件 接头或触头因连接不良 造成接触电阻增大 该部位 就会有更多的电阻损耗和更高的温升 从而造成局部过热 此类通常属外部故障 外部故 障的特点是局部温升高 易用红外热像仪发现 如不能及时处理 情况恶化快 易形成事 故 造成损失 外部故障占故障比例较大 外部热故障的致热部位是裸露的 可用热像仪 直接测温 且测量值与实际的温度值差别不大 一般可根据测得的温度值或温升值 按照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共同技术要求 GB T11022 1999 规定的温度和温升极限 以 及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 T664 1999 中的相对温差判断法来判断缺陷的 严重程度 当温度值或温升值接近或稍微超过 GB T11022 1999 标准 的规定值时 如 此时设备的负荷还较轻 但在还有可能出现更高的负荷的情形下 应定为 重大 或 紧 急 缺陷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已接近满负荷 则可以暂时考虑降低负荷 使温度值 符合规定 不一定要立即停电 但必须加强监测 在短期内消除缺陷 当温度值已大大超 过规定时 必须立即停电处理 由于大多数设备通常都是在较低负荷下运行 大量设备接 头在通过小负荷电流时其温度或温升并没有达到或超过 GB T11022 1999 标准 的规定 出现 高温过热 的现象并不是很多 较多的是出现 低温过热 同时三相设备对应点之 间的温差值较大 此时用 GB T11022 1999 标准 规定的温度或温升来判断设备的缺陷具 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此类缺陷一定要按 DL T664 1999 导则 的有关规定进行准确测温 记录此时设备的实际负荷电流 根据相对温差判断法中提供的相对温差判据来判断缺陷的 性质 但要注意 当发热点的温升值小于 10K 时 不宜按这个规定确定缺陷的性质 因为 这时各种测量误差的综合值可能已超过标准本身的数值 易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文化团队管理方案计划
- 品牌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分析计划
- 城市交通设施设计重点基础知识点
- 年度奖惩机制的合理设定计划
- 未来计算技术考试考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内江市市中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真题
- 2024年西林县交通运输局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西安市雁塔区第四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全国卷高考标准语文答题卡作文纸3栏800字版
- DB32T 4284-2022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申请表样表
- 110kV变电站高压试验报告完整版
- 山东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 TSG Z7001-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入学、幼儿园等健康卫生教育洗手知识教育ppt课件
- JJF(鄂) 82-2021 全自动混凝土抗渗仪校准规范(高清版)
- 流动注射分析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材料科学基础基础知识点总结
- 数控铣工图纸(60份)(共6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