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工艺规程_第1页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工艺规程_第2页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工艺规程_第3页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工艺规程_第4页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工艺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1 页 共 18 页 目的目的 建立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4mL 0 6mg 工艺规程 使产品生产规范 化 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稳定 均一和有效 范围范围 适用于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4mL 0 6mg 的生产 责任责任 质量副总经理 质量管理部部长 生产部部长 车间主任 车间工艺 员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98 年版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4mL 0 6mg 质量标准 工艺规程的编制规范 SMP QM GF 010 内容内容 1 产品名称及剂型 1 1 产品名称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1 2 汉语拼音 Kelinmeisu Linsuanzhi Zhusheye 1 3 英文名 Clindamycin Phosphate Injection 1 4 剂型 注射剂 2 产品概述 2 1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文件名称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4mL 0 6mg4mL 0 6mg 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STP SC GY 起 草 人起草日期 年 月 日 审 核 人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批 准 人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颁发部门生产部版 本 号1分发号 分发部门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2 页 共 18 页 2 2 主要成分 克林霉素磷酸酯 2 3 适应症 1 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 扁桃体炎 化脓性中耳炎 鼻窦炎等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 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 感染等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疖 痈 脓肿 蜂窝组织炎 创伤 烧伤和 手术后感染等 泌尿系统感染 急性尿道炎 急性肾盂肾炎 前列腺炎等 其它 骨髓炎 败血症 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 2 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脓胸 肺脓肿 厌氧菌性肺炎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败血症 腹内感染 腹膜炎 腹腔内脓肿 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 子宫内膜炎 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 脓肿 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2 4 用法用量 本品可经深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静脉滴注时 每 0 3g 需用 50 100mL 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溶液稀释成小于 6mg mL 浓度 的药液 缓慢滴注 通常每分钟不超过 20mg 1 轻中度感染 成人一日 0 6 1 2g 分 2 4 次给药 q12h q6h 儿童一日按体重 15 25mg kg 分 2 4 次给药 q12h q6h 2 重度感染 成人一日 1 2 2 7g 分 2 4 次给药 q12h q6h 儿童一日按体重 25 40mg kg 分 2 4 次给药 q12h q6h 2 5 贮藏 避光 密闭保存 2 6 包装 塑料安瓿包装 铝袋封装 3 处方 3 1 批准文号 4mL 0 6mg 国药准字 H20013397 2mL 0 3mg 国药准字 H10983228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3 页 共 18 页 3 2 配方 克林霉素磷酸酯75 0Kg 苯甲醇4 725 Kg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 EDTA 0 25Kg 氢氧化钠溶液 10 62 5L 注射用水定容至 500L 4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4 页 共 18 页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4mL 0 6mg4mL 0 6mg 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监控图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监控图 灌装与包装 原料分发 QA 过程控 制 一定量注射用水于混合罐中 混合一定时间 混合至完全溶解 无菌过滤及储存 注射用水 混合至溶解 混合罐在线清洗 乙二铵四乙酸二 钠 EDTA 储罐及输液管线 的在线清洗与消 毒 Rommelag机器 5ML 模具无菌灌装 吹灌封一体机的 在线清洗与消毒 5ml 安瓿的切割 真空测漏 铝袋包装 外包装 QA 过程控 制 QA 过程控 制 酸碱 pH 调 节 QA 过程控 制 QA 过程控 制 QA 过程控 制 QA 过程控 制 QA 过程控 制 苯甲醇 克林霉素磷酸酯 酯 批重量调整并混合使溶液均匀QA 过程控 制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5 页 共 18 页 5生产操作工艺要求及工艺技术参数 5 1 记录的分发 岗位班长按批记录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SOP 分发原材料及包装材料 分发记录 配液及过滤记录 贮罐消毒记录 灌装和加塑料粒子记录 灌 装重量检查记录 安瓿灯检记录汇总 生产物料平衡表 包装记录 包装 物料平衡表 5 2 领料 5 2 1 操作过程 岗位班长及岗位操作工根据领料单到仓库领取克林 霉素磷酸酯 苯甲醇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 EDTA 氢氧化钠溶液 10 并核对物料标签是否与领料单一致 是否有合格证或检验合格的报告单 进入外清间去掉外层包装 进入缓冲间进行外表面消毒后进入洁净区 5 3 配制 5 3 1 称量 5 3 1 1 按生产需要准备分发工具 5 3 1 2 分发用对开门干燥灭菌烘箱消毒过的配液中用到的所有物品 5 3 1 3 岗位班长及质监员按清场与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操 作间清场检查 清场记录附到本批记录中 5 3 1 4 在称量前 1 小时打开层流罩 质监员在称量开始时放置培养 皿 5 3 1 5 对称量过程中所用的秤或天平作检查 检查是否有校验合格 证且在有效期内 5 3 1 6 按称量标准操作规程 SOP 用聚丙烯桶称量 4725g 苯甲醇 用特定的取样瓶称取 250g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 EDTA 用聚丙烯桶称取 62 5L 氢氧化钠溶液 10 用双层聚乙烯称量袋分发克林霉素磷酸酯 称取 7500g 克林霉素磷酸酯 称量后粘上物料标识 把称量好的原料放到 配制间 把原包装原料放到物料暂存间 在质量管理部收集完培养皿后 按清场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称量间进行清场 填写清场记录 成品放行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6 页 共 18 页 5 3 2 配液 5 3 2 1 按清场与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称量操作间清场检查 将清场记录附到本批记录中 5 3 2 2 质监员在所用的注射用水点取样 5 3 2 3 准备并安装所需的装置 从输液线至混合罐确认 1000 升混合 罐及其连接已经准备就绪 设定此时空混合罐重量在零点 5 3 2 4 校正酸度计 调节好后备用 5 3 2 5 在混合罐中注入 350KG 新鲜注射用水 打开混合罐的搅拌器 到 100 转 分并在整个配制过程中维持这一搅拌速度 冷却注射用水至室 温 20 28 5 3 2 6 加入 250g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 EDTA 混合 20 分钟至溶解 加入 4725g 苯甲醇 并混合约 20 分钟 把克林霉素磷酸酯分成 8 部分加 入 每次加入后用 10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至 6 40 6 45 混合约 20 分 钟至克林霉素磷酸酯完全溶解 调节 pH 至 6 5 可接受范围在 6 4 6 8 待重量读数稳定后加入适量的注射用水至批重 535 0kg 500L 再混合 60 分钟使溶液均匀 检查并记录 pH 如果 pH 超出范围 立即通知车间主 任 5 3 3 过滤 5 3 3 1 准备并记录所使用的储罐和溶液输送线 按过滤器使用控制 和非在线完整性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SOP 检查过滤器应通过完整性测试 附完整性测试报告 记录所用过滤器的型号和编号 其型号和编号必须和 完整性测试报告一致 按固定储备罐和输液管路的在线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SOP 安装气体和溶液过滤器 5 3 3 2 按固定储备罐和输液管路的在线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SOP 消毒固定储罐并附消毒记录图表到本页背面 5 3 3 3 检查所有混合罐和储罐间的连接都已就绪 过滤前检查混合 罐和储罐的重量 5 3 3 4 使混合罐压力升至 1 0 1 5BAR 在过滤 5 10KG 溶液后开始 压力保持测试 测试压力 1 2BAR 压降应为零 只有通过测试过滤才可继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7 页 共 18 页 续 5 3 3 5 在过滤的时候对两个罐中的重量变化进行跟踪 核算最终的 溶液重量 可接受的差异率不超过 2 0 如果超出范围 应作偏差说明 5 3 3 6 将储罐压力升至 1 2 1 5BAR 5 3 3 7 过滤结束 按过滤器使用控制和非在线完整性测试标准操作 规程 SOP 立即对最终溶液过滤器进行完整性测试 附测试报告 5 3 3 8 按清场与清场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操作间进行清场 填写清场记录 5 4 灌装 分割和灯检 5 4 1 按清场与清场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操作间清场检查 清场记录附到本批记录中 5 4 2 再外清间用纯水润湿的洁净抹布擦拭每个包装袋 将 LUPOLEN 粒子运至辅机间 在灌装前及灌装过程中每 4 个小时将塑料粒子装入传输 罐 5 4 3 设置批号和失效期于模具上 5 4 4 按 ROMMELAG 机器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 ROMMELAG 机器进行 在线清洗 5 4 4 1 在线清洗应记录水温及室温 5 4 4 2 参数设置为 在线清洗时间 900S 冲洗时间 600S 排空缓冲 罐 300S 注射用水准备量 450KG 输送压力 1 4BAR 5 4 5 过滤器的安装 安装气体和溶液过滤器并记录 附上灌装前的 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报告 5 4 6 按 ROMMELAG 机器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 ROMMELAG 机器和溶 液传输线进行在线消毒 核对并附上在线消毒记录图 5 4 7 启动机器 调整机器至安瓿条成形良好并且重量适当 安瓿条 标准重量为 22 5 26 0G 检查批号和失效期 剪下安瓿上有批号及失效期 的那部分贴到批记录上 5 4 8 按 TECA PRINT 打印机油墨的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SOP 准备 打印机的油墨 按 TECA PRINT 打印机的操作标准规程 SOP 安装适合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8 页 共 18 页 的打印板 核对并附上打印样品 5 4 9 灌装前核查储液罐压力不得低于 0 5BAR 否则立即通知车间主 任 在整个灌装过程中维持储罐压力在 1 2 1 5BAR 5 4 10 调节无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灌装重量到要求的范围内 调整打印的质量 废弃灌装的前 100 支安瓿 随后的 1000 支安瓿按真空 检漏测试机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 立即进行真空检漏 灯检这 1000 支 安瓿 如果发现有泄漏的安瓿 机器应该进行调整 调整后再灌装第二个 1000 支安瓿 如果没有安瓿渗漏才能开始正常生产 5 4 11 按水针灌装量的称重及调控标准操作规程 SOP 每 15 种检 查装量 如果无法达到正常灌装范围立即报告车间主任 质量管理部质监 员进行抽检 5 4 12 装量检查记录应附在批记录上 5 4 13 打印质量由操作人员按安瓿瓶打印质量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SOP 全检 质量管理部抽检 将打印好的产品放到特制的周转箱中 5 4 14 按生产顺序测试所有已灌装打印的产品 5 4 15 按无菌产品灯检程序 SOP 对安瓿渗漏 澄明度 打印质量 等立即进行灯检 如果有亚批的泄漏率大于 0 5 则该亚批应重新灯检 灯检后记录附在批记录中 5 4 16 灌装结束 从电脑监控器中打印并检查灌装数据 并附在批记 录中 5 4 17 按 ROMMELAG 机器灌装后溶液管道系统的清洗 SOP 对 ROMMELAG 机器进行在线清洗 5 4 17 1 第一次在线清洗参数设置 水温 70 80 时间 1800S 冲 洗时间 600S 排空缓冲罐 300S 注射用水准备量 450KG 输送压力 1 4BAR 5 4 17 2 第一次在线清洗结束 立即按过滤器使用控制和非在线完整 性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SOP 进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 检查并将过滤器测 试报告附在批记录上 如果任何一个过滤器测试失败 立即向车间主任报 告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9 页 共 18 页 5 4 17 3 第二次在线清洗参数设置 水温 70 80 时间 1800S 冲 洗时间 600S 排空缓冲罐 300S 注射用水准备量 450KG 输送压力 1 4BAR 5 4 17 4 第二次在线清洗结束 立即按过滤器使用控制和非在线完整 性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SOP 进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 检查并将过滤器测 试报告附在批记录上 如果任何一个过滤器测试失败 立即向车间主任报 告 5 4 18 质量管理部取样检查以放行切割 5 4 19 切割安瓿条成单支 并剔除损坏的安瓿 按无菌产品灯检标 准操作规程 SOP 检查切割后的单支安瓿 并将灯检报告附到批记录中 5 4 20 质量管理部取样检查以作包装放行 5 4 21 记录放行包装数量 5 4 22 返还初级包装材料到仓库 5 4 23 按清场与清场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操作间进行清场 填写清场记录 5 5 包装 5 5 1 按清场与清场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指定的包装间清场 检查 清场记录附到本批记录中 5 5 2 按 LINX6200 喷墨打印机的使用和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SOP 调节 LINX 6200 系列打印机 设置批号 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将一份打印 好的小袋及详细的打印统计附到本批记录中 5 5 3 打印箱子 使用手动印戳印制箱子 按照指令上的批号和有效 期印制 给每只箱子打印毛重 质监员确认打印内容正确 5 5 4 打印结束后 按清场与清场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操作 间进行清场 填写清场记录并附在批记录中 5 5 5 铝箔包装 5 5 5 1 按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4 0mL 单支封装 调整铝箔包装机 安装加盖铝箔 成形铝箔材料到铝箔包装机上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10 页 共 18 页 5 5 5 2 设置铝箔包装机操组参数 加热温度 225 机器速度 30 个 分 5 5 5 3 按照铝箔包装机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 操作 根据产品名称 批号和有效期调整并检查印制机 5 5 5 4 按照真空检漏测试机标准操作规程 SOP 操作 将包装后 产品进行真空检漏 只有通过测试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包装 5 5 5 5 启动包装机 每 15 分钟检查一次印制质量 将印制样品附 在批记录中 将袋装好的产品放到塑料周转箱中 按要求标识每只周转箱 质量管理部质监员进行抽检 5 5 6 在每个纸盒内放入 10 个铝箔包装及 10 份说明书 并在批记录 中附一张说明书 5 5 7 质量管理部门取样作稳定性测试和留样 5 5 8 在每个箱子内放入 50 个纸盒包装和一份合格证 然后封箱 批记录中附一张合格证 5 5 9 质量管理部及时给每个仓板贴上待检标签 最后生产操作人员 将放置本批产品的仓板运往仓库 5 5 10 每批结束按不合格品管理规程 SOP 及包装材料销毁管理 规程 SOP 对所在区内的所有的报废产品和报废的包装材料进行处理 5 5 11 按清场与清场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SOP 对包装区域进行清 场 填写清场记录 5 6 物料平衡 5 6 1 物料核算 领用量 实用量 销毁量 退库量 5 6 1 1 实际偏差率 100 领用量 5 6 1 2 允许偏差率 安瓿 0 1 说明书 0 5 小盒 1 箱子 1 成形铝箔 197mm 加盖铝箔 194mm 5 6 2 生产差异率允许范围 5 A 可供包装数量 灌装后质量管理部取样总量 切割不合格总量 灯检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11 页 共 18 页 不合格总量 打印报废总量 灌装重量检查总量 配制取样量 A 生产差异率 100 100 溶液生产总量 5 6 3 包装收率允许范围 99 100 入库数 包装收率 100 放行包装数 6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项目 原料分发 原辅料 环境 称量工具 品名 批号 EDP 号 数量 重测日期 工具 消毒状态 秤 天平 校正 房间清洁状态 注射用水微生物项目 化学项目 配液 房间设备清洁 消毒状态 水温 称重 加料 次序 pH 搅拌时间 速度 混合液的澄清度 密度 性状 过滤器完整性测试 配制 过滤保压 压力 称重 过滤器的安装完整性测试 环境 设备清洁 消毒 灌装过程的环境测试 安瓿灌装及打印安瓿外观 打印批号 效期 装量 打印质量 真空测漏真空度 测漏时间 灯检光照度 澄明度 缺陷品 合格品 物料标签 灌装 切割及切割后灯 检 切割后安瓿质量 包装待包装品 每个仓板的状态标识 每个周转箱上的标签内 容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12 页 共 18 页 打印 房间 设备清洁状态 铝袋质量 铝袋打印内 容 打印质量 打印质量 封口位置 密封性 物料平衡 铝塑包装 房间 设备清洁状态 铝箔质量 粘合位置 密封性 批号 效期 版面印刷位置 内容 清晰度 物料平衡 装盒 装箱 包装盒质量 批号 效期 装入数量 说明书 重量检测 合格证 重量打印 封箱 物料状 态标记 7 原料 中间产品 成品及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7 1 质量标准 7 1 1 原料质量标准 克林霉素磷酸酯质量标准 STP QM YZ 注射用水质量标准 STP QM 7 1 2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克林霉素磷酸酯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STP QM ZZ 7 1 3 成品质量标准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成品质量标准 STP QM CZ 7 1 4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塑料粒子 3020D 药用级低密度聚乙烯质量标准 STP QM BZ 三面封铝袋质量标准 STP QM BZ 7 2 检验操作规程 7 2 1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克林霉素磷酸酯检验操作规程 SOP QC YJ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SOP QC 7 2 2 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克林霉素磷酸酯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SOP QC ZJ 7 2 3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13 页 共 18 页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SOP QC CJ 7 2 4 包装材料检验操作规程 塑料粒子 3020D 药用级低密度聚乙烯检验操作规程 SOP QC BJ 三面封铝袋检验操作规程 SOP QC BJ 8 技术安全 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8 1 技术安全防护 8 1 1 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有乙醇 臭氧 紫外线等理化消毒 剂 应严防其毒性效应 8 1 1 1 紫外线毒性效应 紫外线对眼睛有刺激 能使结膜发炎 防护 进入操作室前应关闭紫外灯 修理灯具时应戴防护眼镜 严格 遵守紫外灯的使用规则 紫外线不可直射眼睛 8 1 1 2 散发有害气体的岗位 如臭氧等 要设排风装置 严加密闭 8 1 2 工作场所 8 1 2 1 禁止在车间通道 走廊 仓库出入口及灭火器旁堆积物品 8 1 2 2 各工作岗位走廊 库房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8 1 2 3 设备 工作台的布置应便于工人安全操作 留有安全通道 不小于 1 米 8 1 2 4 擦玻璃窗及登高作业 要系安全带 8 1 3 机械电器设备 8 1 3 1 湿手不准摸电源开关 不可用湿洁净抹布擦拭电源部分 8 1 3 2 机器发生故障时 必须立即停车 由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对 于正在运转的机器 不得进行修理 检修设备时 必须切断电源 挂上标 牌 并有人监护 8 1 3 3 擦机器时必须停机进行 不可把洁净抹布缠在手指上 也不 可接触转动部分 8 1 3 4 设备检修结束 在开动前必须仔细检查 有无零件 杂物混 入齿轮或转动部分 工具不要放在机器上 加油要用注油器 难于加油的 部位 应停车加油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14 页 共 18 页 8 1 3 5 任何设备使用时不能超过规定的负荷 清洁设备时严防电机 进水 8 1 3 6 电器设备开关应有专人负责 其它人未经允许不得开动 一 切电路和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 应立即通知值班电工 仪表工进行修理 8 1 4 防火防毒 8 1 4 1 车间内禁止吸烟 各工作岗位及仓库须有足够的消防设施 以备急用 8 1 4 2 凡有毒及腐蚀性原材料 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发和存放制度 由专人管理 贮存量有一定限制 8 1 4 3 凡接触酸 碱等腐蚀性物质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 如防毒口 罩 防护眼镜 橡胶手套 橡胶围裙 工作场地应有水冲洗设备 8 1 4 4 设备管道和阀门要经常检修和维护 8 1 4 5 压力容器均应安装压力表 安全阀 并定期校验 以确保安 全 8 2 工艺卫生 8 2 1 物流程序 原辅料 中间产品 成品 单向顺流 无往复运动 8 2 2 物净程序 物品 净化 消毒 洁净区 8 2 3 空气净化 洁净区采取层流式整体空调净化 恒温恒湿 粗 中效过滤器为无纺 布滤材 高效过滤器为超细玻璃纤维纸滤材 按规定方法检查应符合下述 规定 洁净 级别 尘埃粒子数 沉降菌 平均菌落数 温湿度换气次数 百 级 0 5 m 应不超过 3500 粒 m3 5 m 应为 0 1CFU 皿 18 26 45 60 V 0 4m s 万 级 0 5 m 应不超过 350000 粒 m3 3CFU 皿 18 26 27次 小时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15 页 共 18 页 5 m 应不超过 2000 粒 m345 65 十万级 0 5 m应不超过 3500000粒 m3 5 m应不超过 20000粒 m3 10CFU 皿 18 26 45 65 18次 小时 8 2 4 人净程序 8 2 4 1 万级洁净区 百级 人 门 厅 更 鞋 脱外衣 更 白 大 衣 更 鞋 脱白大衣 洗 手 烘 手 穿万级无菌内衣戴无菌口罩 穿 万级无菌外衣 戴乳胶手套 自检 手消毒 进万级洁净区 穿百级无菌服 三 手消毒 百级 8 2 4 2 十万级洁净区 人 门厅 更鞋 更 白 大衣 更鞋 脱白大衣 洗手 烘手 戴上十万级洁净区口罩 穿十万级洁净服 自检 手消毒 进入十万级洁净区 8 2 5 人净标准 区 域清洁标准清 洁 部 位 洁净区 局部百级 万级 无尘粒 无污垢 更无菌衣 必须 戴手套 口罩 必须 洁净区 十万级 无尘粒 无污垢 更洁净衣 必须 戴口罩 必须 一般区常 规常 规 8 2 6 工衣标准 区 域衣 裤 帽鞋处 理 方 法 洁净区 百级 万级 粉色蓝色清洗 烘干 灭菌 洁净区 十万级 白色蓝色清洗 烘干 灭菌 一般区白色白色清洗 烘干 文件编号 STP SC GY 第 16 页 共 18 页 8 2 7 无菌服 滤器 胶管 注射器 设备零部件采用湿热灭菌 并 在灭菌后 48 小时内使用 玻璃容器采用干热灭菌 并在灭菌后 72 小时内 使用 洁净区利用臭氧发生器熏蒸法对空间消毒 利用 0 1 新洁尔灭溶液 5 甲酚皂溶液 75 乙醇溶液对地面 物品和接触药品的机械表面进行消 毒 厕所利用清洁剂清洗除垢 一般区采用常规方法处理 8 3 劳动保护 8 3 1 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操作人员应配防护眼镜 防毒口罩 橡胶手套 橡胶围裙 8 3 2 接触洗涤剂 清洁剂 消毒剂人员配备橡胶手套 9 生产 包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