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人防疏散基地(1238工程)边坡支护设计_第1页
福州市人防疏散基地(1238工程)边坡支护设计_第2页
福州市人防疏散基地(1238工程)边坡支护设计_第3页
福州市人防疏散基地(1238工程)边坡支护设计_第4页
福州市人防疏散基地(1238工程)边坡支护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市人防疏散基地(1238 工程)边坡支护设计摘要拟设计边坡位于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溪洋村天门山景区农业观光园内,因修建疏散基地形成多级边坡。根据不同位置分十六段边坡,总长度为 987m,最大高度约 10m。挡墙坡脚为景观用地或建筑台地,坡顶为道路或建筑台地。 (详见总平图)土层情况变化较大,在此设计选择了三个最为不利的边坡作为代表性计算,根据勘察资料、设计安全部等级、地形条件及周边情况等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对人防疏散基地边坡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在此设计里,主要是采用理正岩土 5.5 计算软件对边坡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计算,确定最不稳定的滑动面,并依据其不利滑动面,通过笔算,进行对比。在本边坡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支护形式有挡土墙、喷锚支护以及人工放坡。在本边坡支护设计方案中即需满足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又要考虑其经济低廉性及施工的可行性和简易性。关键词:边坡设计安全等级;挡土墙;喷锚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2abstractIs proposed to design the slope located in fuzhou yongtai county town creek YangCun ge the tianmen mountain scenic area agriculture sightseeing park, multistage slope formed by the base building evacu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ocation points and 16 segment slop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987 m, the maximum height of about 10 m. Retaining wall slope land or building for landscape terrace, top or for road construction platform. Total flat (see photo) soil change is bigger, in this design choose the most three slope as a typical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and design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level, terrain conditions and circumstances around on the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upport design.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for reasonable design of civil air defense evacuation base slope engineering.In this design, mainly of the slope by Richard is geotechnical 5.5 calculation softwar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o seek the most unfavorable sliding surface, and based on its disadvantageous sliding surface, through the manual computation, were compared. In the slope engineering, mainly used in supporting form a retaining wall, spray anchor bracing and artificial slope. In the slope supporting design scheme must satisfy the safety of the slope stability and to consider its economy is low,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simplicity of construction.Keywords: design of slope safety level; Retaining wall; Spray anchor bracing;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3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 1 章 绪论 .31.1 边坡研究意义 .31.2 滑坡的治理技术 .3第 2 章 边坡支护设计综合说明 .52.1 工程概述 .52.2 设计综合说明 .9第 3 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 .103.1 边坡稳定分析基本原理 .103.2 边坡稳定分析计算 .103.2.1 1-1 断面后勤楼地下室开挖稳定分析 .103.2.2 挡墙支护前临时放坡开挖稳定分析 .153.2.3 喷锚支护前临时放坡开挖稳定分析 .193.3 结论 .23第 4 章 边坡支护方案设计 .244.1 边坡支护设计原则 .244.2 边坡支护形式稳定性计算 .244.2.1 1-1 断面后勤楼地下室放坡进行喷锚支护稳定性计算 .244.2.2 挡墙支护稳定性计算 .314.2.3 喷锚支护稳定性计算 .43第 5 章 边坡施工方案 .575.1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 .575.2 喷锚支护施工 .58第 6 章 边坡监测与检测 .606.1 监测目的 .606.2 边坡监测 .606.3 边坡检测 .61第 7 章 结论与建议 .62致 谢 辞 .63参考文献 .64附录 .654第 1 章 绪论1.1 边坡研究意义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存在着边坡工程病害特征和性质认识不清,治理措施不力等许多问题,常常会造成边坡工程的变形和失稳,或因治理方案过于保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对边坡的正确认识,预测边坡失稳的破坏时间、规模及危害程度,合理地设计,把边坡失稳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以达到满足即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目标,是岩土工程界的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1234 边 坡 是 否 稳 定 受 多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 主 要 有 : ( ) 岩 土 性 质 的 影 响 , 包 括 岩 土 的 坚 硬程 度 、 抗 风 化 能 力 、 抗 软 化 能 力 、 强 度 、 组 成 、 透 水 性 等 ; ( ) 岩 层 的 构 造 与 结 构 的 影响 , 表 现 在 节 理 裂 隙 的 发 育 程 度 及 其 分 布 规 律 、 结 构 面 的 胶 结 情 况 、 软 弱 面 和 破 碎 带 的分 布 与 边 坡 的 关 系 、 下 伏 岩 土 界 面 的 形 态 以 及 坡 向 坡 角 等 ; ( )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的 影 响 ,包 括 地 下 水 的 蕴 藏 条 件 、 地 下 水 的 流 动 及 动 态 变 化 等 ; ( ) 地 貌 因 素 , 如 边 坡 的 高 度 、坡 度 和 形 156(态 等 ; ( ) 风 化 作 用 的 影 响 , 主 要 体 现 为 风 化 作 用 将 减 弱 岩 土 强 度 , 改 变 地 下水 的 动 态 ; ( ) 气 候 作 用 的 影 响 , 气 候 引 起 岩 土 风 化 速 度 、 风 化 厚 度 以 及 岩 土 风 化 后 的机 械 、 化 学 变 化 , 同 时 引 起 地 下 水 降 水 ) 作 用 的 变 化 ; 另 外 人 类 活 动 的 开 挖 、 填 筑 和 堆载 等 人 为 因 素 同 样 可 能 造 成 边 坡 的 失 稳 。1.2 滑坡的治理技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滑坡的治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的支护形式有挡土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等支撑和锚固结构等支挡结构 2。支挡结构类型种类繁多,一般有按支挡结构的材料、设置位置、结构形式、设置地区等进行划分的,其中,按结构形式划分的类型有:(1)重力式挡土墙(包括衡重式挡土墙) 。靠墙身自重来承受土侧压力的挡墙,一般采用浆砌片石砌筑或着混凝土灌注,其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方便,适用于一般地区2;(2)托盘式挡土墙和卸荷板式挡土墙。就是在衡重式挡墙墙背设置一定长度的水平卸荷板,使卸荷板上的填料作为墙体的重量,从而卸荷板即减少了衡重式挡土墙侧土压力,又增加全墙抗倾覆能力,其一般墙高大于 6m2;(3)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墙的断面尺寸较小,一般用于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小的填方地区,墙高一般不宜大于 6m2;5(4)加筋土挡土墙。由墙面系、填土和拉筋共同组成的挡土结构,由拉筋和填土间的摩阻力维持墙体稳定。墙面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拉筋采用土工格栅,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条、钢带、复合拉筋带等,高度一般不宜大于 10m2;(5)锚定板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面板和锚杆及锚定板共同组成,靠固定在稳定区的锚定板提供的抗拔力来维持稳定,适用于墙高不大于 10m 的路肩墙和路堤墙 2;(6)抗滑桩及板桩式挡土墙。是一种由锚固段侧向地基抗力来抵抗悬臂段的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的横向受力桩 2;(7)锚杆挡墙。由钢筋混凝土肋柱、墙面板和锚杆组成,靠锚杆拉力来维持稳定,肋柱、挡板可预置,每级墙高不宜大于 8m,总高度宜控制在 18m 以内 2;(8)土钉墙。由土钉及墙面系组成,靠土钉拉力维持边坡稳定,可用于一般地区及破碎软弱岩质边坡加固工程,在腐蚀性地层、膨胀土地段及地下水较发育或边坡土质松散时,不宜采用土钉墙。土质边坡土钉墙高度不应大于 10m,岩质边坡土钉墙总高度不宜大于 18m,单级土钉墙高度宜控制在 10m 以内 2;(9)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由锚固段、自由段和锚头组成,通过对锚索施加预应力以加固土体使其达到稳定状态或改善结构内部受力状态 2;(10)槽型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底板和钢筋混凝土边墙组成,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降水、排水或放坡条件受到限制的挖方、填方地段路基 2;6第 2 章 边坡支护设计综合说明2.1 工程概述2.1.1 工程概况本边坡工程位于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溪洋村天门山景区农业观光园内,因修建疏散基地形成多级边坡。根据不同位置分十六段边坡,总长度为 987m,最大高度约 10m。挡墙坡脚为景观用地或建筑台地,坡顶为道路或建筑台地。本挡墙工程使用年限为 5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 r=1.1,采用动态设计法。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Tg)为0.40s,属抗震不利地段。在后勤楼位置设置一层地下室,基础垫层底标高为 153.1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设为一级,基坑深度约 4.90m,重要性系数为 1.1。2.1.2 场地地形、地貌特征与周边环境条件(1)拟建场地地基土层除表层为填土外,主要为坡积、残积成因类型及其凝灰熔岩风化岩层,场地基底岩性为晚侏罗纪时期的凝灰熔岩。原始地貌属剥蚀残山地貌单元。根据主体建筑场地地面整平标高的要求,开挖后将形成本次勘察的边坡。(2)拟建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拟建场地为山地,周边暂无已建建筑物,边坡的现状为原始山坡地,覆灌木等植被。本次勘察过程中拟建场地范围内暂未发现地下管网分布。2.1.3 地基岩土层特征及分布规律根据野外钻探取芯肉眼鉴别,结合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表明:在勘察控制深度范围内,场地岩土层按其成因和力学强度不同分为 7 层。按岩土层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由上而下分述如下:素填土: 含有少量灰 黄 色 、 灰 色 , 稍 密 , 湿 。 主 要 成 分 以 坡 残 积 粘 性 土 冲 填 物 为 主 ,植物根系。本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但分布厚度较薄(普遍厚度 0.300.40 米),其堆填时间大于 15 年。坡积粘性土:灰黄色、褐红色,可塑,饱和,含有细粒石英颗粒,粒径2.0mm 的含量平均值为 3.44%,局部地段含有碎石成分,含量约 5%15%。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标贯实测击数 N=1127 击(下同) ,平均击数 =14.7 击(下同) ;N经杆长校正后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 N63.51.925.8 击,单孔平均值63.57.7 击。本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 0.905.20 米,层顶埋深 0.301.50 米。N7 凝 灰 熔 岩 残 积 粘 性 土 : 灰 黄 色 , 可 塑 为 主 , 局 部 软 塑 , 饱 和 。 为 凝 灰 熔 岩 风 化 残 积 形成 , 矿 物 成 份 除 石 英 和 少 量 铁 锰 质 外 , 均 已 完 全 风 化 成 粘 土 矿 物 , 可 见 母 岩 残 余 结 构 。石英颗粒粒径大于 2mm 颗粒平均含量约 3.41%。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低。该层具遇水易软化、崩解特性。 =929 击, =14.9 击。本层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有分N布,厚度 1.2011.20 米,层顶埋深 1.705.50 米,层顶标高 153.25185.73 米。 凝 灰 熔 岩 残 积 粘 性 土 : 灰 黄 色 , 可 塑 为 主 , 局 部 软 塑 , 饱 和 。 为 凝 灰 熔 岩 风 化 残 积 形成 , 矿 物 成 份 除 石 英 和 少 量 铁 锰 质 外 , 均 已 完 全 风 化 成 粘 土 矿 物 , 可 见 母 岩 残 余 结 构 。全风化凝灰熔岩:灰黄色,饱和,硬塑。结构基本已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强度,干钻可钻进。长石及暗色矿物已风化成粘土矿物,浸水易软化崩解。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V 级。N=3144 击, =35.4 击。本层场地内仅NZK18、 ZK32、ZK39、PK11、PK12、PK16、PK19、PK20、PK21 、PK25、PK26 钻孔有分布,厚度 0.103.40 米,层顶埋深 3.6010.10 米,层顶标高 151.40176.22 米。强风化凝灰熔岩(砂土状):灰黄、灰白色,密实,饱和。结构已大部分破坏,干钻较困难。岩芯以砂土状为主。N=5181 击, =58.1 击。本层在场地内仅部分钻孔有分N布,厚度 0.205.70 米,层顶埋深 4.7016.50 米,层顶标高 147.25175.56 米。强风化凝灰熔岩(碎块状):灰黄色,密实,饱和。岩芯呈碎块状,干钻困难,岩石为软岩(岩石点荷载强度 fr=5.2010.70MPa,平均值为 7.60MPa,标准值为 5.95MPa) ,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层在场地内部分钻孔有分布,厚度0.207.30 米,层顶埋深 2.8012.70 米,层顶标高 146.32179.37 米。中风化凝灰熔岩: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但呈闭合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范围值为 30.2058.50 MPa;平均值为 47.06 Mpa;标准值为42.57MPa。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级,RQD=50 60。本层最大揭露厚度为 9.50 米,层顶埋深 1.3016.80 米,层顶标高 143.35188.33 米。地基各岩土层设计计算指标见附表 12.1.4 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全风化凝灰熔岩、 强风化凝灰熔岩(砂土状) 、强风化凝灰熔岩(碎块状)及 中风化凝灰熔岩层的孔隙、裂隙中。 层透水性及富水性均较弱,层透水性中等偏弱、富水性弱,以含水层的侧向迳流补给为主。年水位变化幅度约 0.5 米。8拟建场地地势较高,地下水迳流、排泄通畅,地下水位普遍埋藏较深。在勘察施工期间测得各钻孔内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 8.1514.05 米,标高 148.00175.58 米,施工结束后观测钻孔内混合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 8.3014.25 米,标高 147.80175.38 米 (具体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标示)。年变幅水位 1.002.50 米。2.1.5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将场地水质特征与国标(GB50021-2001)(2009 年版)中的水质腐蚀性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判断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具体判别评价见表 2.1.5。根据表 2.1.5 判别结果,综合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设计时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表 2.1.5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一览表(GB50021-2001)(2009 年版)评价标准界限值实测指标成果值按建筑材料分类项目 腐蚀等级 腐蚀介质 长期浸水干湿交替 ZK5 ZK20 ZK30单项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SO42-(mg/l) 390 300 7.44 8.48 8.48Mg2+(mg/l) 2000 2000 1.85 2.64 2.64NH4+(mg/l) 500 500 0.05 0.07 0.12OH-(mg/l) 43000 43000 0.00 0.00 0.00按环境类型微腐蚀(类环境)总矿化度(mg/l) 20000 20000 86.34 90.93 94.40微腐蚀PH 值 5.0 7.28 7.31 7.33侵蚀性 CO2(mg/l) 30 4.40 4.12 4.03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微腐蚀(B 类)HCO3-(mmol/l) - 0.82 0.84 0.87微腐蚀微腐蚀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微腐蚀(B 类)Cl-(mg/l) 10000 100 3.57 4.43 5.00微腐蚀微腐蚀92.1.6 地表水活动情况拟建场地位于山坡地上,勘察范围未见有明显的溪、沟、河、池塘等地表水体,也未见有地表水对坡体明显冲刷作用。该边坡地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凝灰熔岩风化带中的孔隙裂隙承压水,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及含水层的侧向径流补给,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透水性中等偏弱、富水性弱,目前水量较小,但在强降雨天气下,亦形成大的地下径流,改变地下水动力条件,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2.1.7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1)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设防标准根据闽建设【2011】10 号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拟建场地隶属于永泰县葛岭镇,为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拟建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2)建筑场地类别及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根据实测的岩土层剪切波速成果,在地面下 20 米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 为 179246m/s,故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根据本次勘察成果,结合相邻场地区域地质资料,其覆盖层厚度介于 1.3016.80 米间。按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 4.1.6 判定:拟建场地属 1 类建筑场地类型,建议按类建筑场地考虑。根据拟建场地所处的设计地震分组结合建筑场地类别,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 5.1.4-2 中有关划分标准,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Tg )为0.45s。102.2 设计综合说明2.2.1 设计依据(1)翰林(福建) 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福州市党政领导机关人防疏散基地(1238工程)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图、场地地形图;(3)有关边坡支护设计与施工的规程、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 版)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JGJ120-2012(4)本工程采用理正 5.5 岩土软件、理正结构软件分析计算;(5)闽建建(2010)41 号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6) 福州市深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管理暂行规定 ;2.2.2 设计原则1、设计方案是建立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基础上,根据用地红线与开挖边界线、开挖高度及周边建筑的关系等来确定,采用即经济性又合理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来保证设计的意义;2、根据场地的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确定该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其安全重要性系数为 ;1.3、 边坡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坡顶、坡脚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地表裂缝监测,还应进行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观测,支护结构变形监测;4、采用动态的设计方法,充分结合设计条件进行设计,并在施工中进行动态跟踪。2.2.3 边坡设计、施工注意事项1、边坡设计时,应根据设计的边坡断面进行稳定性验算。2、对挡墙顶面以上的坡面由于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水流条件,应考虑重新设置整个场地的排水系统。11第 3 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3.1 边坡稳定分析基本原理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原理(瑞典条分法)瑞典条分法将假定圆弧滑动面以上的土层进行等分成若干个土条,然后利用每个土条底面法向力的平衡和整个滑动土条力矩的静力平衡两个条件,求出安全系数表达式的一种方法 3。滑动安全系数计算 iiiiiiii GLcTNLcKos)tan(tan边 坡 稳 定 分 析 安 全 系 数块 体 滑 动 面 长 度i块 体 重 度iG土 的 抗 剪 强 度 指 标iLC条 体 底 部 的 坡 脚i锚杆(索)设计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预先在地质体中埋设受拉构件,将结构物与地质体连锁在一起,依靠受拉杆件与地质体间的相互作用,将结构物的荷载传递到地质体,或使地质体自身得到加固、增强其承载力。锚杆主要由锚头、杆体和锚固体三部分组成。锚头位于锚杆的外露端,通过他把锚固力传给结构体。杆体链接锚头和锚固体,将力传至地质体,从而达到稳定平衡。挡墙设计的基本原理支挡结构类型的划分方法较多,按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及所处环境条件等进行划分。按断面的几何形状及其受力特点,常见的挡土墙形式可分为: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锚钉板式、加筋土挡土墙、板桩式及地下连续墙等;按材料分可分为:木质、砖、石砌、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钢制挡土墙结构。3.2 边坡稳定分析计算3.2.1 1-1 断面后勤楼地下室开挖稳定分析12A(笔算)瑞典条分法(土条宽 1m)分块参数土条编号土条面积 mAi/角度 iisnicoikNGi/iisnicoiiiGtans1 1.570 14 0.242 0.970 17.7 27.793 6.724 26.967 16.3 7.886 2 4.649 19 0.326 0.946 17.7 82.282 26.788 77.799 16.3 22.750 3 6.094 24 0.407 0.914 17.7107.869 43.874 98.543 16.3 28.816 4 5.640 31 0.515 0.857 17.7 99.830 51.416 85.571 16.3 25.023 5 5.051 36 0.588 0.809 17.7 89.399 52.548 72.325 16.3 21.149 6 4.32 43 0.682 0.731 17.7 76.429 52.124 55.896 16.3 16.345 7 3.40 50 0.766 0.643 17.7 60.127 46.060 38.649 16.3 11.302 8 2.212 58 0.848 0.530 17.7 39.151 33.202 20.747 16.3 6.067 139 0.630 64 0.899 0.438 17.7 11.158 10.029 4.891 16.3 1.430 滑动面地层 粘聚力 C 滑弧弧长 Lc粘土层 23.6 5.696 134.4256灰熔岩层 35 5.8934 206.269滑动安全系数计算 iiiiiiii GLcTNLcKos)tan(tan= 492.176.3280954B(电算)计 算 简 图坡 面 信 息6坡 面 线 段 数 m 坡 面 线 号 水 平 投 影 竖 直 投 影 超 载 数1 0.421 0.526 02 3.579 4.474 03 4.000 0.000 04 1.465 3.754 0145 2.535 6.496 06 8.000 0.000 11 21.000 20.000 180.000 2 17.700 20.000 20.000 3 22.000 20.000 250.000 4 20.000 20.000 70.000 5 20.000 20.000 70.000 不 考 虑 水 的 作 用 : : : 计 算 条 件圆 弧 稳 定 分 析 方 法 瑞 典 条 分 法土 条 重 切 向 分 力 与 滑 动 方 向 反 向 时 当 下 滑 力 对 待稳 定 计 算 目 标 自 动 搜 索 最 危 险 滑 裂 面15C(对比)算法 条分法的土条宽度 安全系数笔算 1m 1.492电算 0.5m 1.173163.2.2 挡墙支护前临时放坡开挖稳定分析A(笔算)瑞典条分法(土条宽 1m)分块参数土条编号土条面积 mAi/角度 iisnicoikNGi/iisnicoiiiGtans1 0.490 21 0.358 0.934 21 10.286 3.686 9.603 35 6.724 2 1.434 24 0.407 0.914 21 30.108 12.246 27.505 35 19.259 3 2.323 27 0.454 0.891 21 48.775 22.143 43.458 35 30.430 4-1 1.217 30 0.500 0.866 20 24.340 12.170 21.079 30 12.170 4-2 1.936 30 0.500 0.866 21 40.648 20.324 35.202 35 24.649 5-1 2.446 32 0.530 0.848 20 48.916 25.922 41.483 30 23.950 5-2 1.474 32 0.530 0.848 21 30.948 16.400 26.245 35 18.377 6-1 1.152 35 0.574 0.819 17.7 20.394 11.697 16.706 16.3 4.885 176-2 2.522 35 0.574 0.819 20 50.448 28.936 41.325 30 23.859 6-3 0.943 35 0.574 0.819 21 19.799 11.356 16.218 35 11.356 7-1 2.389 39 0.629 0.777 17.7 42.284 26.610 32.860 16.3 9.609 7-2 2.851 39 0.629 0.777 20 57.010 35.878 44.305 30 25.580 8-1 3.662 42 0.669 0.743 17.7 64.809 43.365 48.162 16.3 14.084 8-2 2.116 42 0.669 0.743 20 42.314 28.314 31.445 30 18.155 9-1 0.560 45 0.707 0.707 17.5 9.797 6.927 6.927 10 1.221 9-2 5.655 45 0.707 0.707 18 101.795 71.980 71.980 16.3 21.048 10-1 0.881 49 0.755 0.656 17.5 15.409 11.629 10.109 10 1.782 10-2 5.025 49 0.755 0.656 17.7 88.948 67.130 58.355 16.3 17.064 11-1 0.612 53 0.799 0.602 17.5 10.703 8.548 6.441 10 1.136 11-2 4.215 53 0.799 0.602 17.7 74.600 59.578 44.896 16.3 13.128 12-1 0.563 57 0.839 0.545 17.5 9.853 8.263 5.366 10 0.946 12-2 3.005 57 0.839 0.545 17.7 53.196 44.614 28.972 16.3 8.472 13-1 0.549 62 0.883 0.469 17.5 9.611 8.486 4.512 10 0.796 13-2 1.531 62 0.883 0.469 17.7 27.095 23.924 12.720 16.3 3.720 14 0.399 65 0.906 0.423 17.6 7.022 6.364 2.968 10 0.523 滑动面地层 粘聚力 C 滑弧弧长 Lc坡积粘性土 8 0.613 4.904凝灰熔岩 23.6 6.471 152.716全风化 20 0.332 6.64灰熔岩(砂) 30 3.444 103.32灰熔岩(碎) 35 8.019 280.665滑动安全系数计算 iiiiiiii GLcTNLcKos)tan(tan= 397.148.612518B(电算)计 算 简 图坡 面 信 息 5坡 面 线 段 数1 17.500 20.000 20.000 - ( 2,-5,-4,-3,1,)2 17.700 20.000 20.000 - ( 2,1,-3,-2,8,9,10,)3 19.500 20.000 32.000 - ( 10,9,8,12,11,)4 20.000 20.000 70.000 - ( 6,11,12,8,-2,-1,)5 21.000 20.000 180.000 - ( 6,0,7,4,5,-1,)1920C(对比)算法 条分法的土条宽度 安全系数笔算 1m 1.379电算 0.5m 1.6543.2.3 喷锚支护前临时放坡开挖稳定分析A(笔算)瑞典条分法(土条宽 1m)分块参数土条编号土条面积 mAi/角度 iisnicoikNGi/iisnicoiiiGtancs1-1 0.143 22 0.375 0.927 17.7 2.522 0.945 2.339 12.9 0.536 1-2 0.713 22 0.375 0.927 17.5 12.483 4.676 11.574 16.3 3.384 2-1 1.755 26 0.438 0.899 17.7 31.064 13.617 27.920 12.9 6.394 212-2 0.702 26 0.438 0.899 17.5 12.285 5.385 11.042 16.3 3.229 3-1 3.753 30 0.500 0.866 17.7 66.421 33.211 57.522 12.9 13.174 3-2 0.222 30 0.500 0.866 17.5 3.882 1.941 3.361 16.3 0.983 4-1 1.533 34 0.559 0.829 17.5 26.819 14.997 22.234 10 3.920 4-2 3.866 34 0.559 0.829 17.5 67.659 37.834 56.091 12.9 12.847 5-1 2.595 39 0.629 0.777 17.5 45.413 28.579 35.292 10 6.223 5-2 3.184 39 0.629 0.777 17.5 55.727 35.070 43.308 12.9 9.919 6-1 2.72 42 0.669 0.743 17.5 47.600 31.851 35.374 10 6.237 6-2 2.378 42 0.669 0.743 17.5 41.613 27.845 30.925 12.9 7.083 7-1 2.845 48 0.743 0.669 17.5 49.788 36.999 33.314 10 5.874 7-2 1.418 48 0.743 0.669 1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