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26抛丸机设计说明书_第1页
Q326抛丸机设计说明书_第2页
Q326抛丸机设计说明书_第3页
Q326抛丸机设计说明书_第4页
Q326抛丸机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目 录目 录 .11 前言 .41.1 背景和意义和前景 .41.2 抛丸的原理 .41.3 抛丸技术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42 总体方案设计 .52.1 工作原理 .52.2 抛丸机的组成部件 .62.3 传动方案 .62.3.1 履带传送系统 .62.3.2 水平输送传动系统 .72.3.3 竖直物料输送系统 .83 弹丸的选用 .93.1 弹丸的类型 .93.2 弹丸的选用 .93.3 总丸量计算 .104 抛丸器的选用 .114.1 抛丸器的数量 .114.2 抛丸器抛丸量的计算及抛丸器的选用 .114.3 抛丸器的的校核 .114.3.1 丸速校核 .114.3.2 弹丸最小直径校核 .124.4 抛丸机的功率近似计算 .124.5 抛丸器带传动设计 .124.6 整机循环量计算 .145 履带传动系统设计 .155.1 履带的选型 .155.2 履带的固定安装形式 .155.3 履带运动计算 .165.4 履带传动系统传动件设计与计算 .185.4.1 链传动的部件方案 .185.4.2 链条选用与计算 .185.4.3 链轮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195.5 履带滚筒的设计计算 .216 螺旋输送器设计 .246.1 螺旋输送器的作用和原理 .24- 2 -6.2 螺旋输送器的主要部件 .246.3 螺旋输送机的计算 .256.3.1 螺旋直径 .256.3.2 螺距 S.266.3.3 轴经 d.266.3.4 螺旋转速 .266.3.5 填充系数验算 .276.3.6 电机的选用 .287 斗式提升机 .297.1 斗式提升机原理、分类和主要部件 .297.2 提升机的主要结构设计和计算 .297.2.1 斗式提升机的类型选择 .297.2.2 斗式提升机传动设计 .297.2.3 链条的选用和计算 .307.2.4 链轮轴的设计 .317.2.4 料斗容积 .318 结 论 .33- 3 -1 前言1.1 背景和意义和前景随着机械制造也的快速发展,铸造锻造业产品的数量的激增,获得快速高效的铸锻造表面清理工艺成为很多企业的问题。在过去对表面进行清理,是采用酸洗工艺,这种工艺的缺点很明显,那就是污染环境。采用抛丸设备,应用在铸造和锻造业,有很大的优势。在铸造业和锻造业也是首先应用抛丸的领域。尤其是在清理铸钢、铸铁件表面的沙粒和氧化皮。在工业生的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铸钢件、铸铁件都是需要进行表面处理的,抛丸机此时就显现出其独特而又有效的作用。抛丸机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国内的发展较晚。八十年代之前,抛丸技术多用于小的铸件的清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阶段,社会各行一对清理工艺的应用和适用提出更广泛的要求。各种形式的抛丸机形式不断涌现。抛丸机书也日臻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2 抛丸的原理抛丸是靠高速旋转的叶轮对进入抛丸器中心的弹丸在分丸轮和定向套的综合作用下利用离心力进行加速,将弹丸在特定的方向高速射出,速度很高,动能很大,借助于强大的动能将零件表面的铁锈、氧化皮打掉。钢丸被跑射到没有应力的零件表面上,之后,零件的表面便具有了一定的应力分布,而且,其应力的大小相同,分布均匀。继而达到表面硬化的效果。由此表面张力被减弱,这就是抛丸工艺提高金属表面的疲劳强度的原因。1.3 抛丸技术的前景和发展趋势现阶段抛丸清理的发展方向是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经济。现在抛丸工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各种金属铸件的粘砂处理,黑色金属的除锈,零件的边角的去毛刺和倒钝等等均可以通过抛丸强化工艺来实现。在工程机械、航空、交通、船舶、建筑等行业都有应用。抛丸工艺还应用于现代喷漆行业,经过抛丸处理测板材。抛丸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薄板清理的防变形技术、清理机的密封和弹丸回收技术、机械手操纵技术、爬壁技术。- 4 -2 总体方案设计2.1 工作原理在抛丸清理室内加入适量的弹丸,然后在抛丸机内加入适当数量的零件后,关闭大门启动各个电机,以及除尘设备电源。工件被翻转,抛丸机高速抛出弹丸,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流丸束,均匀的打在连续翻滚的零件上面,将零件表面的杂质去除,从而达到清理的目的。弹丸在履带的孔和缝隙中流落到清理室的集丸槽中,由螺旋输送机将弹丸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的底部。斗式提升机,将弹丸一斗一斗的提到顶部的分离器,在分离器依靠风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将丸料进行分离除尘,将还能用的弹丸再次送到抛丸器。图 2-1 履带式抛丸机传动系统简图对于履带式抛丸机对于零件的处理过程,特别是抛丸机对于履带型抛丸机零件处理工艺的原理,可由以下简图来表示,如图 2-2。图 2-2 履带式抛丸机抛丸工作原理示意图- 5 -2.2 抛丸机的组成部件根据履带式抛丸机的原理,可以看出履带式抛丸清理机的主要构成是(1)斗式提升机;(2)分离器;(3)抛丸器;(4)室体;(5)履带及其传动机构;(6)端盘(7)大门(8)风箱(9)除尘器2.3 传动方案2.3.1 履带传送系统履带传动系统,可由链传动带动履带传动从而组成履带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如图 2-3。图 2-3 履带传动系统简图既履带系统的传动是由电机通过链传动带动履带转动履带的转动继而带动个承- 6 -载轴的传动。采用链传动多为第一级传动的原因是基于链传动在具体应用时的优势。如果使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优点是传动的传动比较稳定,工作平稳,传动比可靠,可传递任意量轴之间的动力和运动,而且功率的使用范围,速度使用范围比较宽,传动效率较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等等。但是履带传动系统的的使用是用在翻滚零件上,其速度较低,工件对于翻滚速度反应不敏感。齿轮传动的缺点是制造和生产的成本较高,其应用的范围和要求也较高,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齿轮传动在履带的传动中不经济。如果采用带传动,也不是带传动的应用情况。带传动的应用情况是,适合于高速的情况。而且带传动的寿命一般比较短,需要不时的换带,传动的效率较低。因此,采用链传动,链传动的优势比较明显。链传动的速度一般不高,恰好是履带应用的范围,链传动没有打滑的现象,也没有弹性滑动,能保持比较准确的传动比;而且传动不需要太大的张紧,其传动的效率比较高,可达到 0.98。其结构简单,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链传动的整体尺寸较小,结构较为紧凑;同时链传动适用在工况比较恶劣的情况下。特别是其制造和安装精度与齿轮传动相比,要低,其成本也低。链传动的使用条件是,在工作可靠,低速重载,工作环境恶劣,以及不适宜用齿轮传动的地方。2.3.2 水平输送传动系统弹丸在抛丸处理之后会留在履带上,但是经过履带的翻滚,弹丸会在同时经过履带的孔流到下面的集丸槽中,经过水平输送,到达提升系统的底部。这个水平输送的形式很多,有带式输送机,辊道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带式输送机是利用连续的运动的无端输送带输送货物的机械,俗称皮带机。输送带根据摩擦传动原理而运动即使承载货物的构建,又是传递牵引力的机构。带式输送机的能力大、输送距离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管理者操作管理简单、能量消耗少,因而管饭应用于采矿冶金等行业的输送和生产流水线以及水电站建设工地等。Q326 型履带式抛丸清理机是对中小型零件进行清理的,其设备的特点之一就是占地面积小,无底坑,不适于使用带式传送机。因此可以采用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优点是:机构比较简单、紧凑、维修容易,成本也低廉;料槽封闭,比喻输送易飞扬的、炽热的机气味强烈的物料,可以家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输送的过程中还可以对输送的物料进行在处理,例如进行搅拌、冷却等,特别适用于输送长度不长的情况,其生产率一般不大。在履带型抛丸机内部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粉尘,其输送的料槽一定是封闭的,Q326 体型较小特别适合于使用螺旋输送机。- 7 -2.3.3 竖直物料输送系统竖直的物料输送系统是将物料间歇的均匀的从底部一斗一斗的输送到上部的分离器部分。可采用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的优点是:先比于其他的输送设备,斗式提升机可以在竖直方向运输碎料,这是一种广泛的垂直输送设备,它占地面积小,在相同提升高度时输送的线路较短,其系统不知紧凑;能在全封闭的罩壳内工作,有较好的密封性从而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而且,提升机整体紧凑,速度不高。斗式提升机是间歇均匀的供料设备,可以采用链传动做为传动方式。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比较准确,丸料的输送对于冲击不敏感。采用链传动比较适合。- 8 -3 弹丸的选用3.1 弹丸的类型根据材料的性质,弹丸可分为非金属弹丸和金属弹丸。由于履带型抛丸机主要针对于铸件和锻件的处理,因此采用金属弹丸。金属弹丸可分为冷激铸铁、可锻铸铁、铸钢、钢丝切丸等。按其形状可分为球形、碎块和圆柱形三种。碎块形弹丸是将大铁丸破碎筛选而成的,具有锐利的棱角。圆柱形的弹丸是钢丝切割而成,同样其有锐利的棱角。这两种弹丸对工件表面都有较强的刮削作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他的棱角将铸件被磨圆。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球形弹丸。3.2 弹丸的选用弹丸的选用可根据下表,表 3.1 来选用表 3.1 铸件喷、抛丸清理弹丸选用表由于 Q326 是属于对工件小于 10kg 的零件进行清理的设备,所以它属于小铸件表面清理,可选用 5 号弹丸和 8 号弹丸。考虑到弹丸粒度的大小,8 号弹丸大,5 号弹丸小。可以利用粒度大的 8 好弹丸来击碎坚硬的皮层,利用粒度较小的 5 号弹丸清扫工件的表面。由此,单位质量的弹丸具有最多的打击次数和最大的打击力量,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清理效果。弹丸的材料根据下表来选择如表 3.2表 3.2 弹丸材质及其适用情况- 9 -由于考虑到 Q326 的应用情况可以用铸钢弹丸,选择三种不同的铸钢弹丸,可以适用于广泛。3.3 总丸量计算总丸量的计算可按清理逐渐的带砂量进行计算,抛丸量的计算公式如式 4.1(4.1)wWCgGGw按铸件的带沙量计算的没小清理工件的总丸量(kg/h ) ;W按重量计算的最大生产率(kg/h) ;C铸件的带沙量系数;gw清理每公斤型砂所需要的弹丸量;考虑工件装卸和运输时间的工作时间利用系数,=0.50.85,单件小批量取小值,大批量取大值。W 取 1200。因为 Q326 抛丸机的生产率是 0.61.2T。C 取带沙量 0.3;gw 取用可根据下表,表 4.1 来选用表 4.1 不同工件情况的清理效率在上表中选取 gw=11;选取 =0.66;- 10 -将选取的数带入式 4.1,求的 GW=6T/h。即总丸量是 6T/h。- 11 -4 抛丸器的选用4.1 抛丸器的数量抛丸器的数量可按下式来计算n=n1n2 (4.1)n抛丸器的总数量;n1室体上抛丸器的排数;n2每一排的抛丸器数量;通过作图法绘制草图,确定 n1,n2 均取 1。即 1=114.2 抛丸器抛丸量的计算及抛丸器的选用抛丸器应有的抛丸量按一下公式计算ga=Gu/(60n) (4.2)gw每个抛丸器应有的平均抛丸量( kg/min);Gu清理工件的总抛丸量(kg/h);n抛丸器的数量;通过上式,g a=6000/(601)=100kg/min。Q326 抛丸机属于较小型的抛丸清理设备,可选用直线型抛丸机。所以初选用开泰集团的 QT360 系列抛丸器。该抛丸机的技术参数如下表 4.2。表 4.2 QT360 抛丸器技术参数型号 叶轮直径宽度(mm )叶轮速度(rpm )投射速度(m/s)功率(kw) 抛丸量(kg/min)QT360 36064 2500 61 7.5 1304.3 抛丸器的的校核4.3.1 丸速校核丸速校核公式- 12 -(4.3)dsev12.0v弹丸的末速度(m/s)v0弹丸的初速度;e自然对数底;s弹丸的飞行距离;d弹丸的直径。在表 4.2 中查得弹丸的初速度为 61m/s;取为;弹丸直径为 0.8mm;经计算,求的 v=57m/s。57m/s50m/s。所以,校核合格。50m/s 的丸速足以将工件的表面的氧化皮去除。4.3.2 弹丸最小直径校核抛丸机在实际使用中,弹丸会会随着使用,破碎变小,而且弹丸一般是由不同直径的弹丸构成,因而需要校核在最大有效抛射范围内仍具有除锈能力的最小丸茎。弹丸最小直径的校核根据公式 4.4 来校核(4.4)50ln12.0vsdmd0最小弹丸直径;sm所需最大的有效抛射距离;对于 sm 通过做草图,初定 0.6m,对 0.6 进行放大;取 0.8m,带入上式,求的d0=0.4mm。4.4 抛丸机的功率近似计算抛丸机的近似功率可按公式124-19 计算N=4.428Qn2D2C10-8 (4.5)- 13 -N抛丸器所需要的电动机功率(kw) ;Q抛丸量(kg/min);n抛丸器叶轮转速(r/min) ;C修正系数,取 1.31.4。将 Q=100kg/min,n=2500r/min,C=1.4 带入上式。求的 N=5.02kw,所以电机可以选用 Y132S-4 型电机。该型电动机的功率是 5.5KW,转速是 n1=1440r/min。4.5 抛丸器带传动设计(1)确定计算功率 Pca由2表 8-7 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KA=1.1,则 Pca=KAP=6.05 kW(2)选择 V 带带型根据计算功率和转速 n1 由 2图 8-10 选用 A 型带。(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dd并验证带速 v。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dd1。由2表 8-6 和表 8-8,取小带轮基准直径 dd1=118 mm。验算带速 v。按2式 8-13 验算带的速度m/s9.81064106nd带速在 530m/s 之间所以带速合适。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根据2式 8-15a,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dd2dd2=idd1=1.7118=200.6。根据2表 8-8,圆整为 dd2=200 mm。(4)确定 V 带的中心距 a 和基准长度 Ld根据2式 8-20,初定中心距 a0=600 mm根据式 8-22 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Ld0= 0212104)()(2dad= =1702 mm 68862由2表 8-2 选带的基准长度 Ld=1600 mm由2式 8-23 计算实际中心距 a- 14 -a=a0+ =651 mm20dLa 在中心距变化之内。(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172.790ad3.57180126513.78208(6)计算根数 z由 dd1=118 和转速 n1=1440r/min,查2表 8-4a 得取 P0=1.8 kW。根据 n1=1440r/min,i=1.7 和 A 型带,查2 表 8-4b 得 P 0=0.26查2表 8-5 得 K =0.98;查28-2 得 KL=0.99则 =(1.8+0.26)0.980.99=2.0LrP0Z= =6.05/2=3.025rca所以取 Z=4 根。4.6 整机循环量计算整机循环量是确定丸料循环系统中,每个输送设备的运输量(4.6)aniMgjG106.GM是整机循环量(T/H) ;j清理类型系数,用于清理铁锈或氧化皮时,j=1.1,用于清理带砂铸件时,j=1.35;gi用于清理第 i 种规格抛丸器的抛丸量(kg/min),用于喷丸(砂)清理时为喷枪的最大喷丸量;ni用于清理时为第 i 种规格抛丸器的数量,用于喷丸清理时为喷枪的数量;a抛丸器规格数量。将上式整理得 (T/H);58.)130(.06MG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运行的不均匀,必需将整机循环量加以修正。可以用下式进行修正QP=QM/K (4.7)式中 K供料不均匀系数,取 k=1.3即:Q p=8.58/1.3=6.6(T)。- 15 -5 履带传动系统设计5.1 履带的选型履带传动系统的核心是履带,而履带的类型有金属履带和橡胶履带两种。金属履带一般采用 45 钢,我采用橡胶履带。因为橡胶履带是采用的是金属纤维和橡胶复合而成,它由金属传动承载件、强力层牵引见、牵引件保护层和橡胶弹性体四大部分构成。橡胶履带的特点是质量小,牵引性好。在履带型抛丸机中,橡胶履带可以吸收零件翻滚的震动,减少噪音,给工人以更加健康的工作环境。因此我采用的是青岛中世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的橡胶履带。查的 Q326 抛丸清理机专用履带的型号Q326。其技术参数如下表型号 周长 宽 厚 孔径 KG 负荷 导向棱Q326 3300 1100 17 6 200 无/有从表中可以看出来,这款履带的的负荷是 200kg。所以我设计的抛丸机的最大装载量是 200kg。5.2 履带的固定安装形式履带的固定和安装形式如图 5.1图 5.1 履带固定和安装形式示意图图中的端盘和履带要为被处理的零件撑起抛丸器的工作空间,同时通过滚筒的转动带动履带转动,继而端盘转动,零件翻动,从动滚筒从动。完成抛丸过程的零件翻滚。零件的翻滚应较为缓慢,防止过快翻动将零件碰伤并且保证零件的跑完效果。基于这个思想。将端盘的转速取 3rpm-4rpm,将端盘的线速度应控制在 0.1m/s-0.3m/s。端盘履带- 16 -所以可取 =3.5,V=0.2m/s。可以估算出端盘的直径=0.65(m)nvD60则端盘直径为 650mm。5.3 履带运动计算履带的转速很慢,从电机到履带需要多级减速,初步考虑如图方案图 5.2 履带传动示意图(1)电机功率的估算履带最大承载 200kg 零件,即 m1=200kg;在零件翻滚过程中,随着履带的提升,零件也不断带高,零件与履带表面切线的法线与水平之间的坡角也不断升高,设到当零件接触的履带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达到 时,零件由于摩擦力与支持力的不能承担零件的重力,而零件向下塌落,释放重力势能。则此时端盘- 17 -mgsin=umgcos;其中 u 为零件与橡胶履带之间的摩擦系数,由于橡胶履带上面有人字形花纹,所以取得橡胶履带与钢铁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0.4,即 u=0.4。求的 =21.8。所以零件在该角度是达到最快,此时摩擦力为F1=Mgsin=742N;则 (5.1)10FvP其中 为链传动和履带传动的效率 =0.960.9=0.864带入估算公式算得 P=0.172KWP0=kP 其中 K 为功率备用系数,取 K=2,算得电机功率需要P0=0.34(kw)(2)传动比分配常用电机的转速是 1 非常快。可见,从电机到主动滚筒之间传动比非常大。选择1500r/min 电机。计算其传动比i=nm/nw=1500/3.5=423而链传动的传动比又不能太大。为了合理分配传动比,应将较大的传动比分配在减速机构上。总传动比i 总 =i1i2i3 (5.2)i1电机到达减速机构的传动比;i2从减速机构到主动滚筒之间的传动比;i3从滚筒通过履带到端盘之间的传动比;初取 i3=4.3,i2=2;n 端盘 =3.5r/min 则主动滚筒的转速为 n 滚筒 =15r/min,减速机构的输出轴转速为 n 减=30r/min ;则 i1=50。则减速机构的传动比为 50。因此需要设计采用减速器,或减速电机。(3)电机的选用根据功率要求和传动比,选用单机摆线针轮减速机:BWY12-47-0.37。这个减速机的额定功率是 0.37kw;传动比是 47,输入转速 1500r/min。(4)转速的修正电机转速 n0=1500r/min;- 18 -减速机的输出轴转速为 n1=31.9r/min;滚筒转速为 n2=15.9r/min;端盘的转速 n3=3.7r/min;(5)各轴功率减速机构功率 P1=P0 1=0.370.9=0.333(kw);滚筒轴的功率 P2=P1 2=1.980.96=0.32(kw);端盘功率 P3=P2 3=1.960.97=0.3(kw);5.4 履带传动系统传动件设计与计算5.4.1 链传动的部件方案履带传动系统的动力采用如图 5.2 的方式,采用链传动5.4.2 链条选用与计算(1) 在优选连乱齿数系类中选取齿数,选取小链轮的齿数为 Z1=19;大链轮齿数为 Z2=38;(2) 计算当量的单排连的计算功率 Pca(5.3)KZAcaKA工况系数,见2表 9-6,取 KA=1.0;KZ主动链轮齿数系数,见2图 9-13,取 KZ=1.35;KP多排链系数,单排链取得 1;所以计算功率为Pca=KAKZP=1.01.350.33kW=0.45kW;(3)选择链条型号和节距根据计算功率 Pca=0.45kw,和转速 n1=25.4r/min;在2表 9-11 选择 12A-1。查2表 9-1,该型号的链条主要参数如表 5.2表 5.2 12A-1 型滚子链规格和主要参数链号 节距 p 滚子直径 d1 内链节内宽 b1 销轴直径 d2 内链板高度 h212A 19.05 11.91 12.57 5.96 18.08链条节距为 19.05mm。(4)确定链条节数和中心距初选中心距 ao=(3050)p;- 19 -选取中心距为 a=3019.05=571.5(mm);相应的链长节数为(5.4)021210apzzpaLP带入上式(节)3.8.526571.94.3281905.7220 PL取得链长节数 88 节。查2表 9-7 得到中心距计算系数 f1=0.248 68,则链传动的最大中心距为a=f1p2LP-(z1+z2)=0.2486819.05288-(19+38)=563.7(mm)(5)计算链速,确定润滑方式= =0.1924 (m/s)061pznv1065.9.3由 v=0.1924m/s,和链号 12A-1,查2图 9-14 可知应采用定期人工润滑。(6)计算压力轴 FP有效圆周力为Fe=1000 =1000 =1736.84(N)v19.03链轮水平布置时的压轴力系数 KFP=1.15,则压轴力为 FP=KPFFe=1.151997.37N。5.4.3 链轮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链轮的齿数 Z1=19,Z2=38链条的节距 p=19.05 mm;(1)链轮的分度圆直径利用公式(5.5)zpd180sin则小链轮分度圆直径 d1=115.74 (mm)大链轮的分度圆直径 d2=230.69 (mm)(2)齿顶圆直径可利用公式1min6.dzpa(5.6)1ax25.d- 20 -利用以上公式计算小链轮damin 小 =115.74+19.05(1-1.6/19)-11.91=121.27damax 小 =127.6425取小链轮齿顶圆直径 120mm。大链轮的齿顶圆直径damin=237.03mmdamax=242.5925 mm取大链轮齿顶圆直径 240 mm。(3)齿根圆直径 df按下面公式(5.7)公式计算df=d-d1 (5.7)小链轮齿根圆直径 df 小 =115.74-11.91=103.83;大链轮齿根圆直径 df 大 =230.69-11.91=218.78;(4)齿高 ha利用齿高计算公式(5.8) )(5.01mindpha(5.8)za 8.62.x小链轮齿高hamin 小 =0.5(19.05-11.91)=3.57 mm;hamax 小 =0.62519.5-0.511.91+0.819.05/19=6.753 mm;取 ha=5 mm;大链轮齿高经计算hamin 大 =3.57 mm;hamax 大 =6.35 mm;取大链轮 ha=5 mm;(5)最大凸缘直径 dg最大轴凸缘直径按照公式(5.9)计算(5.9)76.04.18cot2hzpg查2表 9-1,查得内链板高度 h2为 18.08 mm;小链轮 dg=19.05cot -1.0418.08-0.76=94.6 mm;90大链轮 dg=19.06cot -1.0418.08-0.76=210.3 mm;381(6)轴向齿廓尺寸齿宽 bf1=0.95b1=0.9512.57=11.94 mm齿侧倒角 ba 公称 =0.13p=2.48 mm;齿侧半径 rx 公称 =19.05;- 21 -链轮的轴向尺寸如图 5.5图 5.5 链轮轴向尺寸5.5 履带滚筒的设计计算为构成零件的抛丸空间,履带传动系统中,需要用到 3 个履带滚筒和一个端盘。它们共同组成了零件的抛丸空间,其位置和布局的方案如上图中的 5.1。三个滚筒中有一个是主动滚筒,一个从动滚筒,和一个张紧滚筒。主动滚筒与另两个滚筒和端盘之间的关系是,它们具有相同的线速度。传递了相同的功率。(1)主动滚筒的结构设计滚筒轴的最小轴径可利用公式 5.10 计算(5.10)30nPAd对于履带滚筒,采用 45 钢,查2表 15-3 查得 A0为 126103,取 A0=105,代入上式则=28.56 mm39.1520d(2)装配方案如图图 5.6 履带轴的结构和装配- 22 -在轴的最左端,是链轮,链轮的毂的直径是 50mm;轴向长度是 70mm,那对应的轴的直径是 50mm,长度要比链轮的轴向长度要短,用来对轴端的链轮轴向固定是挡圈。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上的滚筒上面是履带,而履带比较快轴也比较长,抛丸室是以焊接为主,如果用普通轴承难以保证同轴度,因此采用外球面球轴承,并且是外球面球轴承,根据前段的轴径,初步选择带方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UCFU213。这种轴承上面有顶丝,通过这个来进行轴向固定。滚筒是在轴和履带之间传动动力的零件,滚筒是靠摩擦来将动能传动给履带的,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滚筒与履带的面积可以保证滚筒与履带之间的摩擦。因此滚筒的直径选定 150 mm。(3)履带端盘的设计履带端盘的作用是,在履带转动的过程中,保持履带整体形状的稳定,减少过分晃动,防止零件碰伤。另外,履带端盘采用的耐磨材料,防止抛丸室的过度磨损,履带端盘与履带之间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履带和端盘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它们之间的传动和履带与滚筒之间的传动是相同的。端盘在履带的两侧,因此端盘,采用悬臂梁设计,其设计方案如图图 5.7 端盘- 23 -端盘采用空心结构,减小了端盘轴的挠度,增加了端盘的使用寿命。端盘的最大直径是 800mm,较大的端盘外缘可以防止履带在传动过程中偏移,是履带整体受力均匀。(4)履带张紧装置履带在安装之后,还不能使用,因为履带太松,履带不能与端盘接触,抛丸空间不完整,而且履带与滚筒之间的吗摩擦力较小,因此履带的张紧就非常有必要。履带的张紧,在摩擦型的履带传动系统中不可缺少。履带张紧装置可以在张紧滚筒轴的端部,加设,通过调节端部的螺栓,增加履带滚筒间的距离,履带与滚筒件的摩擦力就随之增大,至于履带张紧的程度,可以通过现场调试来完成。张紧装置的结构可按按图 5.8 来表示。图 5.8 张紧装置简图- 24 -在张紧装置上的轴,由于与主动滚筒的传递的功率相近,可参考主动滚筒的设计。在张紧滚筒的端部的轴承及轴承座可采用主动滚筒相同的轴承及轴承座,可以使整个设备的生产和装配变得更简单。- 25 -6 螺旋输送器设计6.1 螺旋输送器的作用和原理在抛丸设备中,螺旋输送器的作用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