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汪矿1.5Mta新井设计专题题目: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_第1页
显德汪矿1.5Mta新井设计专题题目: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_第2页
显德汪矿1.5Mta新井设计专题题目: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_第3页
显德汪矿1.5Mta新井设计专题题目: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_第4页
显德汪矿1.5Mta新井设计专题题目: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 号 : ( )字 号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目: 显德汪矿 1.5Mt/a 新井设计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1 年 6 月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任 务 下 达 日 期 : 2011 年 3 月 21 日毕业设计日期: 2011 年 3 月 22 日至 2011 年 6 月 15 日毕业设计题目: 显德旺矿 1.5Mt/a 新井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根据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本毕业设计分为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具体包括:1、显德旺矿 1.5Mt/a 新井设计。2、完成专题: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3、翻译一篇 3000 字以上的专业英语文章。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工作态度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选题的意义;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答 辩 情 况回 答 问 题提 出 问 题 正 确 基 本正 确有 一般 性错 误有 原则 性错 误没 有回 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摘 要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一般部分为显德旺一矿 1.5Mt/a 新井设计。显德旺矿井田走向最大长度为 3.905 km,最小长度为 1.722 km,平均长度为 3.407 km。井田倾向方向的最大长度为 4.657 km,最小长度为 4.270 km,平均长度为 4.463 km。煤层的倾角最大为 27,最小为 0,平均为 12。大部属于缓倾斜煤层,煤层平均总厚为 3.93m。井田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井田工业储量为 160.58Mt,矿井可采储量 123.35Mt。矿井服务年限 63a。矿井瓦斯涌出量 6.37 m3/t,为低瓦斯矿井。井田开拓方式为立井一水平上下山开拓。大巷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机车牵引矿车运料。矿井通风方式为采区式通风。矿井年工作日为 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一般部分共包括 10 章: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量;3、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4、井田开拓;5、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运输;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专题部分题目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翻译部分内容为煤层气与开采近距离保护层过程中采场周围岩石裂隙的发展过关系英文题目为 RelatioNships betweeN gas reservoir aNd the evolutioN of stope SurrouNdiNg rock fracture at the process of miNiNg the Closed distaNce protectioN layer关键字:显德旺矿井;一水平;采区布置;综采大采高;采区式;煤与瓦斯;防治措施ABSTRACTThis desigN iNcludes of three parts: the geNeral part, special subject part aNd traNslated part.The geNeral part is a New desigN of XiNji miNe. XiNji miNe liNes iN West of 17 km of FeNgTai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 The traffic of road aNd railway is very coNveNieNce to the miNe. The ruN of the miNefield is 6.85km,the width is about 3.65km,well farmlaNd total area is 25km2.The 13# is the maiN coal seam, aNd its dip aNgle is 6 to 45 degree.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miNe is about 5.03m. Geologic structure of coalfield is simple.The proved reserves of the miNefield are 180.619 millioN toNs,aNd the recoverable reserves are 112.75 millioN toNs. The desigNed productive capacity is 1.5 millioN toNs perceNt year,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iNe is 53.7 years. The Normal flow of the miNe is 210m3 perceNt hour aNd the max flow of the miNe is 413m3perceNt hour. The miNeral well gas gushes is lower, It is a low gas miNeral well. The miNe is three levels iN aN maiN shaft which well locatioN is middle deep to expaNd. The ceNtral laNeway use Belt CoNveyor to traNsit coal, miNiNg trucks are used for accessorial traNsportatioN iN te roadway.Te veNtilatioN mode of this miNe is composite form.The workiNg system “three-eight” is used iN the XiNji miNe. It produced 330 d/a.This desigN iNcludes teN chapters: 1.AN outliNe of the miNe field geology; 2.BouNdary aNd the reserves of miNe; 3.The service life aNd workiNg system of miNe; 4.developmeNt eNgiNeeriNg of coalfield; 5.The layout of paNels; 6. The method used iN coal miNiNg; 7. TraNsport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8.The liftiNg of the miNe; 9. The veNtilatioN aNd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miNe; 10.The basic ecoNomic aNd techNical Norms.The topic of special subject parts is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of backfilliNg miNiNg with solid material iN ChiNese.TraNslatioN part is aboat Geo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iN miNe backfilliNg.Its topic is Geo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iN miNe backfilliNg iN Australia.Keywords:XiNji miNe;Three level;Block layout;MiNiNg whole height fully mechaNized; Two diagoNal wiNgs veNtilatioN;BackfilliNg miNiNg;GeotechNical coNsideratioNs.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I 目 录一般设计部分1 矿井概况与地质特征 .91.1 矿井概况 .10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101.1.2 矿井经济和水文情况 .111.1.3 矿区经济状况 .111.1.4 矿区的气候条件 .121.2 井田地质特征 .131.2.1 井田的地形,煤系地层概述 .141.2.2 矿井的地质构造 .141.3 煤层特征 .141.3.1 煤层埋藏条件 .141.3.2 煤层群的层数 .151.3.3 煤层的围岩性质 .151.3.4 煤的特征 .16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72.1 井田境界 .172.1.1 井田范围 .172.1.2 井田尺寸 .172.2 矿井工业储量 .182.2.1 储量计算基础 .182.2.2 井田地质勘探 .192.2.3 地质、工业储量计算 .192.3 矿井可采储量 .212.3.1 安全煤柱留设原则 .212.3.2 矿井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 .222.3.3 矿井可采储量 .23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43.1 矿井工作制度 .24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43.2.1 确定依据 .24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243.2.3 矿井服务年限 .243.2.4 井型校核 .254 井田开拓 .27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74.1.1 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27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II 4.1.2 工业广场位置、形状及面积确定 .284.1.3 开采水平的确定及采采区划分 .284.1.4 主要开拓巷道 .294.1.5 确定开拓方案 .294.1.6 开拓布置 .354.2 矿井基本巷道 .354.2.1 井筒 .354.2.2 井底车场及硐室 .394.2.3 主要开拓巷道 .415 准备方式 采(带)区巷道布置 .475.1 煤层地质特征 .475.1.1 采区煤层埋藏条件 .475.1.2 采区煤层的特征 .475.1.3 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 .475.1.4 煤层瓦斯及煤尘情况 .485.1.5 矿井涌水量 .485.1.6 地表情况 .48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95.2.1 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的原则 .495.2.2 确定采区巷道布置 .495.2.3 采区巷道布置参数确定 .505.2.4 采区内开采顺序 .505.2.5 采区生产系统 .505.2.6 采区内巷道掘进方法 .515.2.7 采区生产能力确定 .515.3 采区车场选型设计 .525.3.1 车场 .525.3.2 采区主要硐室的布置 .546 采煤方法 .566.1 采煤工艺方式 .566.1.1 采煤方法确定 .566.1.2 工作面长度及推进长度确定 .566.1.3 主要采煤机械设备及支架选型 .576.1.4 采煤工艺 .636.1.5 回采支护 .646.1.6 各工艺流程安全布置注意事项 .656.1.7 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 .666.1.8 工作面成本计算 .686.1.9 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 .696.2 回采巷道布置 .706.2.1 采区巷道布置要求 .706.2.2 回采巷道设计要求 .70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III 6.2.3 巷道支护 .706.2.4 煤柱尺寸的确定 .717 井下运输 .727.1 概述 .727.1.1 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727.1.2 矿井运输系统 .727.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727.2.1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选型和验算 .727.2.2 转载机选型 .737.2.3 破碎机机选型 .737.2.4 顺槽皮带输送机选型 .747.2.5 上山皮带输送机选型 .747.2.6 采区辅助运输 .747.3 大巷(石门)运输设备选型 .767.3.1 大巷(石门)运输方式 .767.3.2 皮带选型 .767.3.3 辅助运输 .768 矿井提升 .778.1 矿井提升概述 .778.2 主副井提升 .778.2.1 主井提升 .778.2.2 副井设备选型 .789 矿井通风设计 .809.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809.1.1 矿井概况 .809.1.2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809.1.3 矿井通风类型的确定 .819.1.4 矿井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