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_第1页
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_第2页
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_第3页
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_第4页
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 静电和防雷保护 在油品储运系统 因雷击 静电产生的电火花都会引起油 罐 罐车着火或爆炸 其危险和损失往往也是很大的 因此 熟悉雷击 静电有关知识 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 营的危害 吸取教训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做好防止雷击 静 电工作 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 1 静电 1 1 静电的产生原因 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磨擦 紧密接触或迅速剥离都会 产生静电 其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有正电荷 另一个物体得 到电子带负电荷 如果该物体与大地绝缘 则电荷无法泄漏 停留在物体的内部或表面而呈相对静止状态 这种电荷就称静 电 油品在收发 输转 灌装过程中 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 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 会产生静电 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 增大 如不及时导除 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在两带 电体之间闪火 即静电放电 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 越高越容易放电 1 2 静电的性质 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灌输油流速越快 摩擦越剧烈 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2 空气越干燥 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 电压越 容易升高 3 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 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 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 静电电压就越高 4 管道内壁越粗糙 油品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 产生静 电电压越高 5 油品含水时 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几倍到几十 倍 6 金属管道 如帆布 橡胶 石棉 水泥 塑料等管道 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 7 管道上滤网其栅网越密 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绸毡过 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高 8 空气的温度较高 22 40 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13 24 时 极易产生静电 9 在相同条件下 轻质燃料油比润滑油易产生静电 2 油品储运中的静电现象 油品储运中 不论是接卸 调合 贮存 还是输转 泵装 运输 哪一个过程中的油品都始终处于流动状态 磨擦之中 因此 静电在每个中间环节都是客观存在的 有时条件具备 一个静电火花就会使一座油罐 一个装车台 一辆油罐车或一 条油轮 瞬间发生着火爆炸 认清静电产生的规律 正确操作 防患于未然 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1 油品在输转过程管道会产生静电 油品在管道输转 过程中 因磨擦会有大量静电产生 静电大小随流速增加而增 大 而且和管道内壁粗糙度 管路中阀件 弯头多少有关 实 践证明 当流量增加时 管道内静电电流增加值远远超过泵内 静电电流增加值 2 油品流经过滤器时会产生静 为保证产品质量 有 些油品 如航煤 在进成品罐和出厂过程中 都要流经过滤器 这时都要产生很高静电 有时会增加 10 100 倍 而且不同材质 的过滤器产生静电大小也不相同 3 油品灌装过程中产生静电危害性最大 成品油经泵 在向铁路油罐车 油罐车或油轮中装油时 都会产生静电 静 电大小和装油流速 鹤管口位置高低 鹤管口形状 管材材质 等有关 装油流速太快 其流速大 就会产生万伏静电电位 高位式喷装车 因油喷 磨擦也会产生很高静电 而低位液下 装车则产生较小静电 实践表明 由于油品装车产生静电引起 爆炸着火的事例最为突出 4 油罐收油及调合过程会产生静电 油罐收油时 特 别是罐底有水杂 油品由于搅动 磨擦会产生静电 而且随进 油时间增长直到油罐快满时 油面静电位值才达到最大值 另 外 油品在经过喷嘴或风搅情况下 也会使油品产生很高静电 当油罐接地不好 罐内有异物时 极易产生静电打火 引起油 罐着火爆炸 5 运送油品的车船在运输过程也会产生静电 油品装 入铁路油罐车 汽车油罐车或油轮 油驳后 在运输过程中 由于油料在罐体或舱内剧烈摇晃 冲击 磨擦 也会产生很高 静电 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发生放电时 也很容易引起油气 闪爆 造成车船烧毁 这种事例也履见不鲜 6 易燃石油气体进罐及灌装时产生静电危害更大 易 燃石油气体压力高 流速快 在进罐或装车 装船 装瓶过程 中 由于和罐壁 胶管或油舱剧烈磨擦会产生很高静电 在设 备接地不良情况下 因静电火花也极易引爆瓦斯 使设备 容 器爆炸着火 所造成危害及后果十分严重 3 静电的危害 3 1 静电事故原因 静电危害及其引起事故原因 静电危害通常有 3 点 静电 火花导致着火爆炸 妨碍生产 影响产品质量 危及人身安全 在油品储运过程中 静电最大危害还是导致可燃气体着火爆炸 3 2 静电事故发生的条件 静电发生导致着火爆炸 通常必须具备 3 个条件 1 积聚起来的静电荷 所形成的静电场均应有足够大 静电强度 2 静电放电时 火花能量应达到或大于周围可燃物最 小着火 引燃 能量 且有合适的火花间隙 3 在放电间隙及其周围存在着爆炸混合物 其浓度或 含量已在爆炸范围内 4 防止静电危害基本措施 防止静电危害基本措施主要有两条 一是防止并控制静电 产生 二是静电产生后予以中和或导走 限制其积聚 在油品 储运系统通常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防止人体产生静电 油品储运系统大多都是易爆作业区域 因此严禁穿用由化 纤材料制成的衣服 围巾和手套到危险区操作 而且禁止在危 险区场所脱掉衣服 禁止用化纤抹布擦试机泵或油罐容器 所 有登上油罐和从事燃料油灌装作业的人员均不得穿着化纤服装 经鉴定的放静电工作服除外 上罐人员登罐前要手扶无漆 的油罐扶梯片刻 以导除人体静电 2 石油产品中加入防静电添加剂 在石油产品中加入防静电添加剂 可增加油品的导电性能 和增强吸湿性能 加速静电泄漏 减少静电聚集 消除静电危 害 3 做好设备接地 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设备可靠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一切 用于储存 输转油品的油罐 管线 装卸设备 都必须有良好 的接地装置 及时把静电导入地下 并应经常检查静电接地装 置技术状况和测试接地电阻 油库中油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包括静电及安全接地 立式油罐的接地极按油罐圆周长 计 每 18m 一组 卧式油罐接地极应不少于二组 4 安装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又叫静电中和器 它 是消除或减少带电体电荷的装置 5 减少静电的产生 a 向油罐 汽车油罐 铁路槽车装油时 输油管必须插入 油面以下或接近罐底 以减少油品的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 b 在空气特别干燥 温度较高的季节 尤应注意检查接地 设备 适当放慢装油速度 必要时可在作业场地和导静电接地 极周围浇水 c 在输油 装油开始和装油到容器的四分之三至结束时 容易发生静电放电事故 这时应控制流速在 1m s 以内 d 船舶装油时 要使加油管出油口与油船的进油口保持金 属接触状态 e 油库内严禁向塑料桶里灌轻质燃料油 禁止在影响油库 安全的区域内用塑料容器倒装轻质燃料油 5 接地装置的设置 5 1 接地线 接地线必须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适当的截面积和足够的强 度 油罐 管道 装卸设备的接地线 常使用厚度不小于 4mm 截面积不小于 48mm2 的扁钢 油罐汽车和油轮可用直 径不小于 6mm 的铜线或铝线 橡胶管一般用直径 3 4mm 的多 股铜线 5 2 接地极 接地极应使用直径 50mm 长 2 5m 管壁厚度不小于 3mm 的钢管 清除管子表面的铁锈和污物 不要作防腐处理 挖一个深约 0 5m 的坑 将接地极垂直打入坑底土中 接地极应 尽量埋在湿度大 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接地极与接地线间的所有接点均应栓接或卡接 确保接触 良好 6 雷电常识 雷电是大自然中的静电放电现象 雷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 条件 而雷云是水蒸气和强烈气流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 当雷 云和大地间发生强烈放电并发出强烈闪光和爆炸轰鸣声的现象 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放电时温度可达 20000 摄氏度 7 储运 设备发生雷击事故原因 1 设计上有缺陷或施工不合要求 非金属罐的水泥罐 壁 罐顶的内撑各部钢筋互不连接 接地设施不好 2 地下罐顶部复土不足 50 毫米 呼吸阀 量油孔 透 光孔接地不好 3 避雷针设计不合要求 高度不够 接地不良 4 罐内存油不多 罐内空间可燃气浓度大 罐顶设施 敞口不严 油气泄漏到处扩散 5 避雷设施因腐蚀 生锈损坏而失效 6 油罐呼吸阀不好用 阻火器因腐蚀失效 7 可燃 易燃罐区防雷设施 防雷装置是利用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位置 把雷引向自身 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泄入大地 以保护人身或建 构 筑物免受雷击 常见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 避雷线 避 雷网 避雷带和避雷器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一般由接闪器 又称受雷器 引下线和接地体 3 部分组成 对可燃 易燃 流体储罐的防雷设施应符合 石油库设计规范 有关要求 主要 包括 1 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 4 毫米 且装有呼吸阀 和阻火器时 可不设防雷装置 但油罐应有良好接地 接地点 不小于 2 处 间距不大于 30 米 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 大于 30 欧姆 2 当罐顶钢板厚度小于 4 毫米时 虽装有呼吸阀和阻 火器 也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 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 3 米 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 2 米 3 浮顶油罐 包括内浮顶油罐 由于密封严密 可 不设避雷装置 但浮顶与罐体间应采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 25 平 方毫米的软铜绞线进行可靠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