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科学科学 四四 年级年级 上上 学期第学期第 一一 单元单元 天气天气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 1 1 我们关心天气 1 课时 2 天气日历 1 课时 3 温度与气温 1 课时 4 风向和风速 1 课时 5 降水量的测量 1 课时 6 云的观测 1 课时 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测 1 课时 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 一 科学概念 一 科学概念 一 科学概念 1 1 1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2 2 2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 3 3 3 温度计 雨量器 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计 雨量器 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计 雨量器 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 4 4 气象学家是研究 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气象学家是研究 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气象学家是研究 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 学家 学家 学家 5 5 5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 过程与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1 1 1 用感官观察天气 用感官观察天气 用感官观察天气 2 2 2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3 3 3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 风向 能用自制的简易雨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 风向 能用自制的简易雨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 风向 能用自制的简易雨 量器测量降雨量 量器测量降雨量 量器测量降雨量 4 4 4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 并能给它们分类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 并能给它们分类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 并能给它们分类 5 5 5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三 情感态度 三 情感态度 三 情感态度 1 1 1 增强天气意识 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增强天气意识 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增强天气意识 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2 2 2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3 3 3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三 教学要点 三 教学要点 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 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 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 记录 分析 2 四 教材结构 四 教材结构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 如何记录展开的 天气日历 是观 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 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 据方法 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五 学情分析 五 学情分析 天气天气天气 单元一共设计了 课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单元一共设计了 课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单元一共设计了 课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 1 1 1 课和课和课和 第第第 2 2 2 课 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课 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课 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 气 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如一个月 里收集天气信息 并把他们观察到气 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如一个月 里收集天气信息 并把他们观察到气 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如一个月 里收集天气信息 并把他们观察到 的信息记录在的信息记录在的信息记录在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天气日历 上 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 让学生上 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 让学生上 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 让学生 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 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 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 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 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 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 第第第 3 63 63 6 课 学生将分别观察 讨论 测量和记录四种课 学生将分别观察 讨论 测量和记录四种课 学生将分别观察 讨论 测量和记录四种 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云量 降水量 风和温度 天天天 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 进入第 课的时候 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 进入第 课的时候 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 进入第 课的时候 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 录 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 在这一课 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录 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 在这一课 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录 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 在这一课 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 的数据 形成的数据 形成的数据 形成 天气天气天气 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要让学生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要让学生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要让学生 真正走近天气现象 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 真正走近天气现象 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 真正走近天气现象 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 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 他们的影响 他们的影响 他们的影响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 如第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 如第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 如第 4 4 4 课课课 风风风 向和风速向和风速向和风速 第 第 第 6 6 6 课课课 云的观测云的观测云的观测 因此 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 因此 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 因此 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 内容 内容 内容 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教师要对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教师要对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教师要对 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 督促 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 督促 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 督促 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兴趣 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兴趣 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 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 科学的认识 激发学 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 到延伸 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 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科学科学 四四 年级年级 上上 学期第学期第 二二 单元单元 溶解溶解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3 1 1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 课时 2 2 2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1 课时 3 3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 课时 4 4 4 不同物质在水里的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里的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里的溶解 1 课时 5 5 5 溶解的快与慢 溶解的快与慢 溶解的快与慢 1 课时 6 6 6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1 课 时 7 7 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 课时 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 一 科学概念 一 科学概念 一 科学概念 1 1 1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2 2 2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不会自行沉降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不会自行沉降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不会自行沉降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 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 3 3 一些液体和一些气体也能够溶解在水中 一些液体和一些气体也能够溶解在水中 一些液体和一些气体也能够溶解在水中 4 4 4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表面积 水的温度 溶液是否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表面积 水的温度 溶液是否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表面积 水的温度 溶液是否 会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会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会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5 5 5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6 6 6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7 7 7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二 过程与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1 1 1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2 2 2 使用过滤装置 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使用过滤装置 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使用过滤装置 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 3 3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4 4 4 观察和描述对一些液体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观察和描述对一些液体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观察和描述对一些液体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5 5 5 经历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过程 经历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过程 经历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过程 6 6 6 设计 设计 设计 怎样加快方糖溶解怎样加快方糖溶解怎样加快方糖溶解 的实验 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的实验 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的实验 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 动过程 动过程 动过程 7 7 7 设计 设计 设计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的实验 经历简单的验证实验过程 的实验 经历简单的验证实验过程 的实验 经历简单的验证实验过程 8 8 8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 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 的研究活动 的研究活动 的研究活动 三 情感 态度及价值观 三 情感 态度及价值观 三 情感 态度及价值观 1 1 1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 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 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 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 2 2 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等科学工具进行实验和测量 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等科学工具进行实验和测量 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等科学工具进行实验和测量 3 3 3 细致 客观地观察 比较溶解实验中的一些现象 细致 客观地观察 比较溶解实验中的一些现象 细致 客观地观察 比较溶解实验中的一些现象 4 4 4 4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三 教学要点 三 教学要点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不会自行沉降 不能用过滤的方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不会自行沉降 不能用过滤的方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不会自行沉降 不能用过滤的方 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设计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设计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设计 怎样加快方糖溶解怎样加快方糖溶解怎样加快方糖溶解 的实验 亲历控制单个的实验 亲历控制单个的实验 亲历控制单个 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四 教材结构 四 教材结构 第一部分为第 1 4 课 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 水为溶剂 观察一 些固体 液体 气体在水中的变化 比较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 形成 关于 溶解 的描述性概念 第二部分为第 5 6 课 围绕学生可能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是什么 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开展自主研究活动 第三部分为第 7 课 引导学生对增加和减少水分 盐的水溶液会有什么变 化的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 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 变化过程 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本单元的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完成既定的观察研究活动的同时 思考 提出一些新的可研究的问题 以使对溶解的研究逐步深入并扩展开去 五 学情分析 五 学情分析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 稳定溶液的过程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 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 就会慢慢 化掉 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 甚至亲手做过 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 解一词 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 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 也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 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 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 通过观察 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形成关于 溶解 的描述性概念 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是 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 出来吗 等 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 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科学科学 四四 年级年级 上上 学期第学期第 三三 单元单元 声音声音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5 1 1 1 听听声音听听声音听听声音 1 课时 2 2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课时 3 3 3 声音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声音的变化 1 课时 4 4 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 课时 5 5 5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 课时 6 6 6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1 课时 7 7 7 保护我们的听力保护我们的听力保护我们的听力 1 课时 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二 单元教学目标 一 科学概念 一 科学概念 一 科学概念 1 1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2 2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3 3 3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4 4 4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5 5 5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 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 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翻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 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 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翻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 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 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翻 译成声音的感觉 译成声音的感觉 译成声音的感觉 二 过程与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1 1 1 能按照教材的步骤和要求做各种声音的实验 能按照教材的步骤和要求做各种声音的实验 能按照教材的步骤和要求做各种声音的实验 2 2 2 运用文字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运用文字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运用文字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 3 3 将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将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将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4 4 4 比较和讨论不同声音的音高和音量 通过描写和画图交流结果 比较和讨论不同声音的音高和音量 通过描写和画图交流结果 比较和讨论不同声音的音高和音量 通过描写和画图交流结果 5 5 5 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 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 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 6 6 6 通过阅读获得关于声音 听力和声带的更多的知识 通过阅读获得关于声音 听力和声带的更多的知识 通过阅读获得关于声音 听力和声带的更多的知识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1 1 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 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 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 2 2 2 认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认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认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三 教学要点 三 教学要点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 四 教材结构 四 教材结构 本单元本单元本单元 1 41 41 4 课 集中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特别是对振动的本质认识和课 集中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特别是对振动的本质认识和课 集中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特别是对振动的本质认识和 理解 振动的频率 振幅与音高 音量的关系与规律的认识 理解 振动的频率 振幅与音高 音量的关系与规律的认识 理解 振动的频率 振幅与音高 音量的关系与规律的认识 感觉声音 观察发声物体 强弱 高低的变化 传播潜概念 振动物 体 振动本质的理解 振动的传播 6 从第五课开始 研究了声音的传播 振动同样会使其它接触到的物体从第五课开始 研究了声音的传播 振动同样会使其它接触到的物体从第五课开始 研究了声音的传播 振动同样会使其它接触到的物体 包括气体 产生振动 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初步建立 包括气体 产生振动 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初步建立 包括气体 产生振动 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初步建立 声声声 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 的概念 第六课 通过一个耳鼓模型实验观察人耳是怎的概念 第六课 通过一个耳鼓模型实验观察人耳是怎的概念 第六课 通过一个耳鼓模型实验观察人耳是怎 样接受声音的 这种经历会加深儿童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样接受声音的 这种经历会加深儿童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样接受声音的 这种经历会加深儿童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七课 突出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第七课 突出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第七课 突出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声音声音声音 单元的各组实验旨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 从物体的振动产单元的各组实验旨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 从物体的振动产单元的各组实验旨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 从物体的振动产 生了声音开始 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 最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生了声音开始 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 最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生了声音开始 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 最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 耳的功能等 教材中的各种实验 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 都是在支撑声音耳的功能等 教材中的各种实验 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 都是在支撑声音耳的功能等 教材中的各种实验 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 都是在支撑声音 概念的建立 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概念的建立 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概念的建立 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5 5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 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大自然的风声 雨 声 雷声 乡间的蛙声 鸟鸣声 城市里的汽车声 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 世界里 儿童怎么能学习声音呢 他们看不到它 也摸不到它 但他们能感受 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怎样传播的 声 音为什么有的高 有的低 有的弱 有的强 声音的高与低 强与弱是怎么变 化的 我们能控制声音吗 声音 这一单元共 7 课时 是为四年级学生设计 的 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 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在本单元的前半部分 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振动 的频率与音高 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在第 1 课 学生将用不 同型号的音叉制造出声音 并讨论他们听到的声音的异同 在第 2 课 当学生 们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 初步的理解 第 3 课和第 4 课 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 音量 音高 的产生与变化 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 而这 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 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 可以 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 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 的关系 可以建立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 第 5 课 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 包括气 体 产生振动 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在第 6 课 学生通 过一个耳鼓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 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 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 7 课 突出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在这一单元 学生不仅能找到他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 而且会对他们的 不断发现感到骄傲 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 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 用语言来描述他 们的发现 同时配上简单的图表 进行归纳和分析 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科学 解释的能力 科学科学 四四 年级年级 上上 学期第学期第 四四 单元单元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7 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 1 1 身体的结构身体的结构身体的结构 1 课时 2 2 2 骨骼 关节和肌肉骨骼 关节和肌肉骨骼 关节和肌肉 1 课时 3 3 3 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 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 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 1 课时 4 4 4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1 课时 5 5 5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 课时 6 6 6 口腔里的变化 口腔里的变化 口腔里的变化 1 课时 7 7 7 呵护我们的身体呵护我们的身体呵护我们的身体 1 课时 2 2 2 2 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一 科学概念 一 科学概念 一 科学概念 1 1 1 人体由多个部分组成 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各个不同的部分在进 人体由多个部分组成 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各个不同的部分在进 人体由多个部分组成 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各个不同的部分在进 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 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理解身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 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理解身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 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理解身 体的各个部分的协调工作 利于我们健康生活 体的各个部分的协调工作 利于我们健康生活 体的各个部分的协调工作 利于我们健康生活 2 2 2 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 颈 躯干 四肢四部分 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 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 颈 躯干 四肢四部分 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 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 颈 躯干 四肢四部分 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 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3 3 3 身体的肢体运动有骨骼 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不同的运动形式 骨骼 关 身体的肢体运动有骨骼 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不同的运动形式 骨骼 关 身体的肢体运动有骨骼 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不同的运动形式 骨骼 关 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4 4 4 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 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 心脏 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 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 心脏 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 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 心脏 将这些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地方 将这些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地方 将这些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地方 5 5 5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食物在口腔里的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食物在口腔里的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食物在口腔里的 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 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 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 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二 科学探究 二 科学探究 二 科学探究 1 1 1 能够应用触摸 手捏 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活动中体验 了解身体内部的结 能够应用触摸 手捏 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活动中体验 了解身体内部的结 能够应用触摸 手捏 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活动中体验 了解身体内部的结 构 构 构 2 2 2 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 做出人体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 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 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 做出人体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 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 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 做出人体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 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 识的过程中 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识的过程中 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识的过程中 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3 3 3 能查阅资料 了解有关人体的知识 对照资料能够为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 能查阅资料 了解有关人体的知识 对照资料能够为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 能查阅资料 了解有关人体的知识 对照资料能够为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 结构的认识 结构的认识 结构的认识 4 4 4 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 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 并进行数据 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 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 并进行数据 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 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 并进行数据 分析 分析 分析 5 5 5 尝试使用泡泡图表示身体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尝试使用泡泡图表示身体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尝试使用泡泡图表示身体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6 6 6 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 互相评价 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 互相评价 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 互相评价 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8 三 情感态度 三 情感态度 三 情感态度 1 1 1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 2 2 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 愿意合作交流 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 愿意合作交流 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 愿意合作交流 3 3 3 能够正确对待观察 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 善于在反复观察 研究中完善认 能够正确对待观察 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 善于在反复观察 研究中完善认 能够正确对待观察 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 善于在反复观察 研究中完善认 识 识 识 4 4 4 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 将想象与实际观察区分开 保证观察活动的真 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 将想象与实际观察区分开 保证观察活动的真 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 将想象与实际观察区分开 保证观察活动的真 实性 实性 实性 三 教学要点 三 教学要点 能够应用触摸 手捏 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活动中体验 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能够应用触摸 手捏 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活动中体验 了解身体内部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城管活动方案
- 小学公益助学活动方案
- 小学农耕采摘活动方案
- 小学单词挑战赛活动方案
- 小学各类阅读活动方案
- 小学安全活动方案
- 开展2025年中小学分班工作实施方案 (汇编5份)
- 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实施方案
- 2025年大连机动车驾驶教练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一次勇敢的尝试写人作文10篇
-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师考试职业道德复习试题
-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与海 中英文对照版
- 居委会开具的自建房证明
- 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制动及睡眠障碍的预防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PADIS)2018
- 冷冻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
- 混凝土拌合站拆除方案
- 对照品管理SOP双语
- 两台37kW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动力配电柜设计(共21页)
- 积雪草提取物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 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籍卡片(样表)
- 手术室清洁消毒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