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读书笔记之李清照的风骨_第1页
诗词读书笔记之李清照的风骨_第2页
诗词读书笔记之李清照的风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诗词读书笔记之李清照的风骨文心雕龙的“风骨”一文开篇曰:“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 ”这就是说,只有语言挺拔、意气昂扬的文章,才能称得上有“风骨” 。所以构思为文,首先要充实内在的刚健之气,然后才有外在的鲜明之采。读到这里,脑海中不禁有许多名贯古今的诗词滚滚而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想着想着,我不禁慷慨激昂起来。我翻动手边的语文书,正想趁着情境适意大声朗诵几句,却翻到了这么一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往后默念。原来的激昂豪情慢慢地、慢慢地被浇灭。砸在我心头的一字一句,清冷无比。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蓦然收尾,却余音袅袅,绕梁不绝。良久的静默中,我不禁陷入了思考。这样的词,应该不能算是“结言端直,意气骏爽”吧。那么这样的词,还能算是有风骨吗?印象里李清照的词,最常出现的便是“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难忍的离别、痴痴的想念,借着凋零的残花,2 / 3借着袅袅的炉烟,随着远去的流水,将一个美丽而柔弱的闺中少妇的思夫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历史上的悲春伤秋的闺阁闲情实在是太多了,不管是柳永还是温庭筠,他们在这方面都造诣不凡,只是不管从哪方面看,李清照都堪称一枝独秀。首先,她是个女人,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其文思才情不让须眉,实属难得。其次,她的这种闺阁之情,并不是“肠断白蘋洲”那样单一的、循环的忧愁。她的“愁” ,是带有爱情甜蜜的文学修炼,空房之中,她除了想念丈夫,也在思考着文学与人生的价值。不然,她也不可能在出阁之前,就写得出这样的文字:“尧舜功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而当骑着马的金人气势汹汹地闯入北宋,掳走徽、钦二帝之后,李清照的不幸也随之开始了。与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死去了,拼尽一生守护的金石文物被洗劫一空。她拖着孤寡之身苦苦追随着四处逃亡的朝廷,得到的却是高宗遣散百官的消息。如今,也许我们也只有在读着她留下的词时,才能找到一点她当时的心情吧。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仍然是同一个愁字,心境却早已与之前截然不同。此时的愁,是她颠沛流离的孤独与痛苦,是她替国家与民族流下的血泪,是她因自己空有才情却无法为国效力的遗憾她的愁,3 / 3是家国之愁;她的悲,是大爱之悲。文如其人。文章的风骨,正是作者人格力量的物化。李清照的风骨体现在她忧国忧民的情怀上。很多时候,她的“愁”不仅仅是小女人的“愁” ,更是巾帼英豪的“愁” 。是人类之悲,家国之愁。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首写金华八咏楼的诗,我很小就会背诵。儿时随父亲同登八咏楼,见楼上悬挂着易安居士的诗词,不禁有思接千载之感。这位伟大词人的风骨,体现在字里行间。我且吟且行,感受着那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此时此刻,文骨已成,文风已清。原来,真正的风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