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人教版《新文化运动》_第1页
集体备课人教版《新文化运动》_第2页
集体备课人教版《新文化运动》_第3页
集体备课人教版《新文化运动》_第4页
集体备课人教版《新文化运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 一 一 课标解读课标解读 课标 3 1 3 简述新文化运动和 五四 运动的过程 说明 五四 运动为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 解读 了解陈独秀与 新青年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思 想启蒙意义 二 二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1 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本课在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的单元主题下 着重展现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从北 洋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现实导入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及其影响的学习 叙述接受西方民主 科学 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说明新文化运动如何促进中国的思想启蒙并深刻地影响 了中国社会 2 教材结构 运动背景辛亥革命后 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改变 兴起标志1915 年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后改名 新青年 口 号民主 科学 思想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蔡元培等 性 质思想启蒙运动 三 教学目标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够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在思想领域发挥的作用 3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意义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知道中华民族在发展道路上的选择 培养民主 科学的精神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问题 并通过图片 地图 文字资料等获取历史信息 2 小组合作交流 学会论从史出的论证方法和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1 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民主 科学的精神 2 学习先进知识分子敢于挑战旧思想 旧道德的精神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意义 培养民主 科学的精神 难点 结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五 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五 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教学思想 依标施教 以史导论 提升学力 史地结合 策略方法 史料化 问题化 活动化 趣味化 个别化和协作化 六 教学过程设计六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展示图片 镜头 1 民国二年 某地百姓门户上的对联 镜头 2 袁世凯祭天 学生思考 1 辛亥革命之后 为什么还会出现镜头 1 和镜头 2 中的现象 2 你认为这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 本课用了直接导入法 并且由图片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小组探究 结合材料及书本相关内容 小组讨论 1 材料 1 反映辛亥革命后 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 2 材料 2 中的新知识分子有哪些代表人物 他们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材料 1 除了制度变化 其他的变化 都是皮相的 甚至并没有真的变过来 至少在民国初年是如此 连革命党人强力执行的剪辫子和放足 好些地方的妇女依然缠足 也有坚持不剪辫的人 民国成立时 原本戴在外国人头上的大礼帽 的确扣在了中国官员的脑袋上 而且他们的手上 也多了根 文明棍 手杖 但是 民国之后 长袍马褂 瓜皮帽依然如旧 依旧为士绅的常服 摘编自张鸣 辛亥 摇晃的中国 材料 2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 军阀割据 明显地 采取共和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 并不足 以革新国家 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 进 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 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设计意图 通过相关史料的补充 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从而理解思想解放的迫切性 三 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图册 P28 及书本 P46 48 找出主要代表人物 了解其主要活动 补充其学习 工作经历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 三次留学日本 接受西方民主主义思想 参加过辛亥革 命 蔡元培 青年时期中举人 取进士 占翰林 授编修 曾于 1912 年行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后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 出国学习考察 李大钊 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学习的知识分子 于 1914 年入日本东京早 稻田大学读下政治本科 胡适 中国哲学家 思想家 文史学家 1910 年赴美国留学 在康奈尔获文学学士学位 入 哥伦比亚大学学哲学 鲁迅 1902 年 2 月 21 岁的鲁迅赴日本 先入东京弘文学学习日语 2 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 门学校学习现代医学 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 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 设计意图 适当的利用地图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空间概念的了解 也是 史地结 合 的教学方法的体现 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作用 而出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习经历 则能 够让学生明确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是深受西方自由 平等 博爱思想影响的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 四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1 对 新青年 的了解与理解 合作学习 2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想一想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一所充满官僚气息的学校能够转变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材料 1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 2 新青年 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1917 年 每期的发行量已达 1 6 万份 被誉为青 年的 良师益友 结合材料及书本相关知识 思考 两位先生 指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青年 当你阅读到这本杂志时 你有怎样的感受 新青年 的 新 体现在哪里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合作学习 3 批判儒家学说 合作学习 4 文学革命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合作学习 5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五 感受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影响 七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七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材料 1 孔子者 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 孔子者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材料 2 袁世凯祭天 思考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儒家学说 应如何正确评价儒家学说 材料 1 一曰 须言之有物 二曰 不摹仿古人 三曰 须讲求文法 四曰 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 曰 务去滥调套语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材料 2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 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 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 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结合材料及书本知识 思考 胡适 陈独秀为什么主张文学革命 材料 1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 我横 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鲁迅 材料 2 狂人日记 节选 思考 为什么说 这历史满本写着吃人 狂人日记 中的孔乙己的命运说明了什么 新青年 像春雷初动一般 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 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 又粗略地认 识了自己的时代 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 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自有中国历史以来 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毛泽东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两项诉求 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极为深远 至今日 民主 一词 已是全球政治体制的共同趋向 科学也是人类追寻知识点共同途径 许倬云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运动背景辛亥革命后 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改变 兴起标志1915 年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后改名 新青年 口 号民主 科学 思想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蔡元培等 性 质思想启蒙运动 八 教学反思八 教学反思 如果课堂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学生成为观众 就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以生为本是关键 全 面依靠学生 充分相信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