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血管急诊处理,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其它心血管疾病590,000,总共死亡人数 = 940,000,突然心脏骤停350,000,ICCM, WT, 11/2000,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概述,定义: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AMI(ST段抬高与压低,Q波与非Q波) U A(不稳定型心绞痛)现代冠心病由于临床治疗的需要,分为: I、急性冠脉综合征 II、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AMI),AMI是指因持续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急性坏死病理基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及时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急性心肌梗塞,持续胸痛30 含NTG 1-2不缓解ECG前壁(V1-6)、下壁(II、 III、 AVF、 V7-9)导联ST或CLBBB即可确诊。不必等待酶学结果只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或ECG改变难以判断时,方依赖酶学的支持来确诊。,AMI的特殊表现,以心衰为首发表现 急性肺水肿以晕厥为首发表现 AVB伴大汗、面色苍白、HR3040bpm以心源性休克为首发表现AVB伴BP 、HR以上腹痛为首发表现 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AMI的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痛剧烈,无ECG变化心绞痛胸痛30 急性肺栓塞ECG SI QIII TIII,气胸CXR可鉴别心包炎、心肌炎ECG广泛ST上抬急腹症有腹部体征,ECG无变化,AMI治疗的历史,过去30年,AMI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包括: CCU药物治疗进展(-受体阻滞剂、硝酸酯、抗血小板制剂和ACEI)再灌注治疗进展30天病死率从CCU前期的30CCU期的15 再灌注时期的5。,AMI的治疗原则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使闭塞的IRCA迅速再通降低心肌耗氧量,AMI的治疗流程,一般治疗:CCU、镇痛、吸氧;再灌注治疗: 溶栓(IV);急诊PTCA药物治疗:硝酸酯、-受体阻滞剂、ACEI、抗血小板、 抗凝剂;并发症治疗梗塞恢复期(出院前)的治疗 血运重建术PTCA CABG,溶栓治疗的存在问题,再通率低,TIMI II/III级血流率6080禁忌症适合溶栓者仅50左右 TIMI III级血流率4050出血并发症消化道出血1-2,颅内出血0.5-1%,急诊PTCA支架,优点:冠脉再通率高,约90;TIMI III级血流率高达85;再闭率很低;无出血并发症;禁忌证很少。缺点:需要一定条件设备和一组专业人员;难以普及到基层医院。,药物治疗硝酸酯-受体阻滞剂 无禁忌症者均必须使用ACEI、ARBS抗血小板、抗凝镁制剂、钙拮抗剂:必要时使用G-I-K:可用可不用,最好不用降脂药,心源性休克 IABP可SV和CO 10-20,增加冠脉灌注,从而可改善或稳定血液动力学。一般用于CAA、PTCA或CABG手术前的辅助。本身不能改善心源性休克的预后。 急诊PTCA或溶栓治疗若能使IRCA有效再通,可使病死率降低至40-50%。,机械并发症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表现为突然严重心衰、甚至休克;或心衰突然加重,出现心源性休克;左室游离壁破裂者表现为突然死亡,伴ECG电机械分离;可闻及新出现的心脏杂音;应在多巴胺IABP下行CABG修补术;,MI后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应按前述方案治疗和急救;再梗塞(或梗塞延展) 不管是原部位,还是非原部位,只要胸痛伴ST段,都应首先给予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或急诊PTCA。,梗塞恢复期(出院前)治疗,冠脉左室造影(应当做,或必须做)血运重建治疗 PTCA支架植入 CABG或行室壁瘤切除心室减容术降脂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定义,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骤降,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概述,急性左心衰竭最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或心原性晕厥.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主要见于急性右心室梗死或大块肺栓塞。,急性肺水肿,典型症状:极度呼吸困难频频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极度烦躁不安等,急性肺水肿,体征:呈端坐位两肺满布湿罗音或哮鸣音,心音被罗音所遮盖心尖部S3奔马律P2亢进或分裂。,血浆脑利钠肽(BNP),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神志模糊,大汗淋漓,皮肤湿冷,面色灰白,脉搏细速SBp80mmHg尿量99%),多大于500g/l,因此D二聚体500g/l对PE的阳性预测价值较低,因此不能诊断PE或DVT。对于那些高龄者,D二聚体的特异性也较低。因此,D二聚体检测不能用于这些人群。,放射性核素肺扫描,肺扫描在可疑的PE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理由为两点:它是无创的诊断技术,而且经过广泛的临床试验评价。已证明应用中极为安全,极少发生过敏反应。放射性核素肺扫描由两部分组成:灌注显像和通气显像,计算机螺旋断层摄片术,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直接看到肺动脉内的血栓螺旋CT可以较清晰的探测位于主、叶及段肺动脉内的血栓对于在亚段及一些远端肺动脉内的血栓,SCT的敏感性是有限的。,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对于鉴别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循环衰竭及需考虑PE诊断的其他临床情况有用。包括: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夹层、心包填塞及其他。 如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心负荷过重,室壁运动减弱,同时Doppler显示存在肺动脉高压的征象,将提示或高度怀疑PE。,肺血管造影,直接的PE血管造影征象,包括:血管完全阻塞或充盈缺损。PE的间接征象包括造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肺静脉血流减慢或延迟。缺乏血管造影直接征象时不应该诊断PE,深静脉血栓的检测,下肢B型加压超声造影有可能直接看到股静脉、腘静脉及探头对静脉的压迫情况。Doppler对确诊静脉血栓有帮助,但并非必需。对于有症状的病人,加压US诊断近端DVT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95%和98%但对于腓静脉及无症状的DVT的诊断结果并不可喜。,深静脉血栓的检测,下肢发现血栓就有理由进行抗凝治疗,不必进行进一步的(侵入性)的诊断性检查。 由于对于怀疑PE的病人US敏感性较低(3050%),因此正常US结果不能除外PE。,诊 断,怀疑大块PE的病人,例如休克、低血压,鉴别诊断包括心原性休克、心包填塞及主动脉夹层分离。这种情况最有效的首选方法为超声心动图。在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的病人,可仅靠超声心动检查即可给予溶栓治疗(甚至外科手术)。如果病人通过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应作出明确诊断。由于肺循环大的栓塞引起负荷过重,所以肺灌注显像、螺旋CT、床旁TEE常可明确诊断。,溶栓治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溶栓方案:链激酶 负荷量25万IU/30min,继10万IU/h维持24小时静脉滴注;(1977年)尿激酶 负荷量4400U/kg/10min,继4400U/kg/h维持24小时静脉滴注;(1978年)rt-PA 100mg/2h,持续静脉滴注。(1990年),溶栓治疗,国内常用的溶栓方案为UK 2万IU/kg 2小时静脉滴注;rt-PA 50-100mg 2小时静脉滴注,抗凝治疗,对于那些临床中度、高度怀疑PE的病人,在等待明确诊断时,应使用肝素。急性PE应首先应用肝素(VFH或LMWH)。,抗凝治疗,长期抗凝病人须由肝素改为口服抗凝剂。通常大多数病人在肝素治疗的第一或第二天开始口服抗凝剂。起始剂量每天华法林23mg,剂量应根据INR调整。必须合并应用肝素4-5天至INR达治疗水平至少2天。,外科取栓,外科取栓的适应症包括三种:急性大块PE有溶栓禁忌症对溶栓和内科治疗反应差。,经静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用及共同债务处理协议签订指南
- 祁菊与张伟婚姻终止及共同债务处理协议
- 电信设备租赁合同终止及网络服务保障协议
- 个人自用房产私下买卖及产权过户法律援助合同
- 离婚协议书模板: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赡养协议
- 离职软件工程师技术成果保密及竞业禁止合同
- 树上的鸟儿课件
- 食品车间员工培训
- 理疗技术员考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南昌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PTN原理、PTN设备和工程维护
- 钢结构分包单位考察文件(项目考察表及生产厂考察内容提示要点)
- 船舶管理-船舶的发展与种类课件
- “条块结合”、创新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策略
- 商会入会申请书
- 习作我的暑假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QCC报告参考模板
-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与相应措施
-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部课件-高中数学必修1
- (37)-第十四章第三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