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1页
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2页
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3页
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4页
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讲解提纲 3 一 老年人体质健康管理概述 体质过程论 老年人体质特点 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 随着阴阳气血 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 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 平和体质较少 偏颇体质较多 老年人养生保健 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应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 从情志调摄 饮食调养 起居调摄 运动保健 穴位保健等多面合调理 老年人有其特殊的体质特点 应依据其特点进行健康管理 4 一 老年人体质健康管理概述 5 讲解提纲 6 二 健康管理流程图及说明 7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 逐项询问居民近一年的体验 感觉 查看舌苔和舌下静脉及皮肤情况等 将信息在相应分值内划 1 信息采集 二 健康管理流程图及说明 8 按照体质判定标准表计算出该居民的具体得分 将计算得分填写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辨识栏内 根据得分 判断该居民的体质类型是平和体质抑或偏颇体质 并将体质辨识结果及时告知居民 2 体质辨识 二 健康管理流程图及说明 9 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特点 从情志调摄 饮食调养 起居调摄 运动保健 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3 保健指导 二 健康管理流程图及说明 讲解提纲 体质 综合的 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体质的概念 11 三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 12 三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 中医体质辨识与干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领导出席发布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标准发布 2009年4月9日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三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 14 体质辨识 健康管理 核心环节 提供技术与路径 三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 15 指阴阳气血调和 以体态适中 面色红润 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三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 平和质 图片来源 百度图片 形体特征 体型匀称无明显驼背 常见表现 肤色 滋润 有光泽头发 较密 有光泽五官 目光有神精神 精力充沛 不易疲劳 舌脉 舌质 淡红舌苔 薄白脉象 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 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较强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平和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精气神足 平和质 18 量表条目 1 您精力充沛吗 指精神头足 乐于做事 2 您容易疲乏吗 指体力如何 是否稍微活动一下或做一点家务劳动就感到累 4 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指说话没有力气 5 您感到闷闷不乐 情绪低沉吗 指心情不愉快 情绪低落 13 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吗 指比别人容易害怕冬天或是夏天的冷空调 电扇等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平和质 19 气虚质是指元气不足 以疲乏 气短 自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图片来源 百度图片 气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形体 形体偏胖肌肉 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 语言 声音低弱气息 气短懒言精神 精力不振 容易疲乏易头晕 舌脉 舌质 淡红舌体 舌边有齿痕脉象 弱 心理特征 性格偏内向喜安静 发病倾向 易患感冒 内脏下垂等病 病后康复缓慢 适应能力 不耐受风 寒 暑 湿邪 气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气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能量不足 表现 虚软 肉软不实 虚乏 虚喘 虚汗 虚肿 22 量表条目 2 您容易疲乏吗 指体力如何 是否稍微活动一下或做一点家务劳动就感到累 3 您容易气短 呼吸短促 接不上气吗 4 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指说话没有力气 14 您容易患感冒吗 指每年感冒的次数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气虚质 23 阳虚质是指阳气不足 以畏寒怕冷 手足不温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阳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肌肉 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 躯体 畏冷 多见于胃脘 背部 腰膝手足 不温饮食 喜热精神 精神不振 舌脉 舌质 淡嫩舌体 胖脉象 沉迟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多沉静 发病倾向 易患痹证 咳喘 泄泻等病 感邪易从寒化 适应能力 耐夏不耐冬易感风 寒 湿邪 阳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阳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热量低下 表现 26 11 您手脚发凉吗 不包含周围温度低或穿的少导致的手脚发冷 12 您胃脘部 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 指上腹部 背部 腰部或膝关节等 有一处或多处怕冷 13 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吗 指比别人容易害怕冬天或是夏天的冷空调 电扇等 29 您吃 喝 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者怕吃 喝 凉的东西吗 指不喜欢吃凉的食物 或吃了凉的食物后会不舒服 阳虚质 量表条目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27 是指阴液亏少 以口燥咽干 手足心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阴虚质 形体特征 体型 偏瘦 常见表现 饮食 偏好冷饮手足 手脚心发热五官 眼睛干涩 口干咽燥 鼻微干皮肤 干燥 脱屑大便 干燥 舌脉 舌质 红 少津舌苔 少苔脉象 细数 心理特征 性格外向易急躁 发病倾向 易患便秘 燥证 消渴等病 感邪易从热化 适应能力 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 热 燥邪 阴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阴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物质缺乏 表现 干瘦热红 30 10 您眼睛干涩吗 21 您皮肤或口唇干吗 26 您感到口干咽燥 总想喝水吗 31 您容易大便干燥吗 量表条目 阴虚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31 痰湿质是指痰湿凝聚 以体型肥胖 腹部肥满 口黏苔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痰湿质 形体特征 体型 肥胖肌肉 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 皮肤 油脂分泌较多出汗 多汗 汗黏五官 口黏腻或甜饮食 喜欢肥甘甜黏的食物其他 胸闷痰多 舌脉 舌苔 腻脉象 滑 心理特征 温和 稳重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 易患鼾症 中风 胸痹等病 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 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痰湿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垃圾堆积 表现 痰湿质 体胖腰圆 油黏腻滑 34 9 您感到身体超重不轻松吗 感觉身体沉重 BMI指数 体重 kg 身高2 m 16 您有口黏口腻 或睡眠打鼾吗 28 您腹部肥大吗 指腹部脂肪肥厚 32 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 如果自我感觉不清楚可由调查员观察后填写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痰湿质 量表条目 35 湿热质是指湿热内蕴 以面垢油光 口苦苔黄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湿热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体型 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 皮肤 面垢油光五官 口苦口中异味大便 大便黏滞不畅男性易阴囊潮湿 女性易带下发黄 舌脉 舌质 偏红舌苔 黄腻脉象 滑数 心理特征 性格多变易烦恼 发病倾向 易患皮肤湿疹 疮疖 口疮 黄疸等 适应能力 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 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湿热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内蒸外发 表现 湿热质 38 23 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 指脸上或鼻子 25 您有皮肤湿疹 疮疖吗 27 您感到口苦或嘴里有异味吗 指口苦或口臭 30 您有大便黏滞不爽 解不尽的感觉吗 大便容易粘在马桶上 量表条目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湿热质 39 血瘀质是指血行不畅 以肤色晦暗 舌质紫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血瘀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体型 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 肤色 晦黯 有色素沉着 易出现瘀斑躯体 容易出现瘀斑五官 目眶晦暗 口唇黯淡其他 肢体麻木 好卧 舌脉 舌质 黯 有瘀点舌体 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象 脉涩 心理特征 性格偏浮躁易健忘 发病倾向 癥瘕 胸痹痛证 血证 适应能力 不耐受寒邪 血瘀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血瘀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血行不畅 表现 黯斑瘀紫 42 19 您的皮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青紫瘀斑 皮下出血吗 指皮肤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情况 22 您有肢体麻或固定部位疼痛的感觉吗 24 您面色或目眶晦黯 或出现褐色斑块 斑点吗 33 您舌下静脉瘀紫或增粗吗 可由调查员辅助观察后填写 血瘀质 量表条目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43 气郁质是指气机郁滞 以神情抑郁 忧虑脆弱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气郁质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体型 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 神情 抑郁精神 紧张焦虑 烦闷不乐有孤独感 易受到惊吓 舌脉 舌质 淡红舌苔 薄白脉象 弦 心理特征 性格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 不寐郁证 适应能力 自然环境 不适应阴雨天气 社会环境 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气郁质 气郁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气行郁滞 表现 46 5 您感到闷闷不乐 情绪低沉吗 指心情不愉快 情绪低落 6 您容易精神紧张 焦虑不安吗 指遇事是否心情紧张 7 您因为生活状态改变而感到孤独 失落吗 8 您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吗 量表条目 气郁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47 过敏体质者 禀赋不耐 异气外侵 以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先天失常者为另一类特禀质 以禀赋异常为主要特征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特禀质 形体特征 过敏体质一般无特殊先天失常者或有畸形 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 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 风团 咽痒 鼻塞 喷嚏等 先天失常者患遗传性疾病者 有垂直遗传 先天性 家族性特征 舌脉 舌象 无特殊脉象 无特殊 心理特征 随禀赋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 过敏体质 易患哮喘 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及药物过敏等遗传疾病 血友病 适应能力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较差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特禀质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禀赋不耐 表现 特禀质 50 15 您没有感冒时也会鼻塞 流鼻涕吗 17 您容易过敏 对药物 食物 气味 花粉或在季节交替 气候变化时 吗 18 您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吗 包括风团 风疹块 风疙瘩 20 您的皮肤一抓就红 并出现抓痕吗 指被指甲或钝物划过后皮肤的反应 一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特禀质 量表条目 51 以2009年4月发布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为蓝本 文献梳理 流行病学调查 信效度分析 老年版中医体质量表表 符合老年人生理特征 易于老年人理解 符合心理测量工具的特点 良好的可信性 区分度和准确性 老年版中医体质量表 的研制与开发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52 表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回答表中的全部问题 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 1 判定方法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53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54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55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56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57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58 表2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59 计分方法 以气虚质为例 计分 4分 3分 4分 2分 13分 其总分大于11分 故可判断为气虚质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60 2 填表注意事项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61 某人各体质类型得分如下 平和质22分 气虚质20分 阳虚质8分 阴虚质5分 痰湿质7分 湿热质6分 血瘀质4分 气郁质4分 特禀质4分 根据判定标准 平和质得分 17分 但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并未全部 10分 其中气虚质得分 11分 故此人不能判定为平和质 应判定为是气虚质 示例1 考查平和质的判定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62 某人各体质类型得分如下 平和质20分 气虚质8分 阳虚质6分 阴虚质5分 痰湿质7分 湿热质10分 血瘀质4分 气郁质4分 特禀质4分 根据判定标准 平和质得分 17分 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均 10分 湿热质得分在9 10分之间 故此人判定为基本是平和质 有湿热质倾向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示例1 考查平和质的判定 63 某人各体质类型得分如下 平和质21分 气虚质5分 阳虚质6分 阴虚质5分 痰湿质7分 湿热质6分 血瘀质8分 气郁质4分 特禀质4分 根据判定标准 平和质得分 17分 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均 8分 故此人判定为是平和质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示例1 考查平和质的判定 64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示例2 考查偏颇体质的判定 某人各体质类型得分如下 平和质15分 气虚质8分 阳虚质6分 阴虚质6分 痰湿质17分 湿热质4分 血瘀质4分 气郁质5分 特禀质4分 根据判定标准 痰湿质得分 11分 可判定为是痰湿质 65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某人各体质类型得分如下 平和质10分 气虚质8分 阳虚质6分 阴虚质10分 痰湿质6分 湿热质4分 血瘀质4分 气郁质5分 特禀质4分 根据判定标准 阴虚质得分在9 10分之间 可判定为有阴虚质倾向 示例2 考查偏颇体质的判定 66 某人各体质类型得分如下 平和质12分 气虚质16分 阳虚质17分 阴虚质6分 痰湿质9分 湿热质4分 血瘀质4分 气郁质5分 特禀质4分 根据判定标准 平和质得分不足17分 偏颇体质中气虚质 阳虚质均达到 是 的标准 痰湿质达到 倾向是 的标准 故此人最终体质判定结果为阳虚兼夹气虚体质 有痰湿质倾向 示例3 考查兼夹体质的判定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67 某人各体质类型得分如下 平和质17分 气虚质6分 阳虚质4分 阴虚质5分 痰湿质8分 湿热质10分 血瘀质14分 气郁质5分 特禀质6分 根据判定标准 虽然平和质得分达到17分 但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并未全部 10分 偏颇体质中血瘀质达到 是 的标准 湿热质达到 倾向是 的标准 故此人最终体质判定结果为血瘀质 有湿热质倾向 二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示例3 考查兼夹体质的判定 讲解提纲 平和体质就像人们手中的天平 健康的指针基本在正中的 0 刻度左右摇摆 月有阴晴圆缺 四时有寒热温凉 没有常青树 也没有永动机 如果你自恃身体棒棒 或饮食不节 或过劳玩乐 或安逸懒散 等等 长此以往 康将不康 平和质的人 重在维护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平和质 平和体质维护健康要诀 70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平和质 71 季节饮食调养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平和质 72 季节饮食调养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平和质 73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平和质 74 涌泉穴 足三里穴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 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 按揉2 3分钟 每天操作1 2次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平和质 穴位保健 涌泉穴 位于足底部 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约当足底2 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3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75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气虚质 76 参考食疗方 山药粥 山药30g 粳米180g 将山药和粳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 煮熟即成 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 具有补中益气功效 适合气虚体质者食用 黄芪童子鸡 童子鸡1只 生黄芪9g 洗净童子鸡 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 取一根细线 一端扎紧纱布袋口 置于锅内 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 在锅中加姜 葱及适量水煮汤 待童子鸡煮熟后 拿出黄芪包 加入盐 黄酒调味 即可食用 具有益气补虚功效 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 本方补气力量较强 对气虚表现比较明显者 可每隔半个月食用一次 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气虚质 77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气虚质 78 气海穴 关元穴采用掌根揉法 每个穴位按揉2 3分钟 每天操作1 2次 这两个穴位还可以采用艾条温和灸 增加温养益气的作用 温和灸可每周操作1次 穴位保健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气虚质 79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阳虚质 80 参考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g 生姜30g 羊肉500g 当归 生姜冲洗干净 用清水浸软 切片备用 羊肉剔去筋膜 放入开水锅中略烫 除去血水后捞出 切片备用 当归 生姜 羊肉放入砂锅中 加清水 料酒 食盐 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 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 具有温阳补血 祛寒止痛功效 适合阳虚体质者食用 韭菜炒胡桃仁 胡桃仁50g 韭菜200g 生胡桃仁开水浸泡去皮 沥干备用 韭菜摘洗干净 切成寸段备用 麻油倒入炒锅 烧至七成热时 加入胡桃仁 炒黄 再加入韭菜 食盐 翻炒至熟 具有温肾助阳功效 适合阳虚体质腰膝冷痛者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阳虚质 81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阳虚质 82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阳虚质 关元穴 命门穴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 可每周进行1次 关元穴还可采用掌根揉法 每穴2 3分钟 每天1 2次 也可配合摩擦腰肾法温肾助阳 摩擦腰肾法每天1次 每次约10分钟 以摩至皮肤温热为度 穴位保健 83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阴虚质 84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阴虚质 参考食疗方 蜂蜜银耳蒸百合 百合120g 蜂蜜30g 银耳30g 将百合 蜂蜜 银耳拌和均匀 蒸令熟软 具有养阴生津润燥的功效 适合阴虚体质常感咽干口燥 皮肤干燥者食用 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莲子百合煲瘦肉 莲子 去芯 20g 百合20g 猪瘦肉100g 用莲子 去芯 百合 猪瘦肉 加水适量同煲 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 具有养阴清热 益气安神功效 适合阴虚体质常感虚烦失眠多梦者食用 85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阴虚质 86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阴虚质 太溪穴 三阴交穴可采用指揉的方法 每个穴位按揉2 3分钟 每天操作1 2次 穴位保健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痰湿质 黄帝内经 将肥人分为膏人 脂人 肉人三种 膏人是 纵腹垂腴 如日本的 相扑 士 脂人是 其身收小 如唐代的杨贵妃 肉人是 身体容大 如健美运动员 对于膏人需要 体重管理 不是一味地减轻体重 而是动员脂肪代谢 膏人 脂人 肉人 88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痰湿质 89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痰湿质 参考食疗方 荷叶粥 干荷叶30g 粳米60g 干荷叶揉碎 与粳米同放锅中 共熬成粥 具有祛湿降浊的功效 适合痰湿体质者食用 冬瓜海带薏米排骨汤 冬瓜1000克 海带100克 薏米30克 猪排骨少量 生姜2 3片 冬瓜连皮洗净 切成块状 薏米 海带洗净 稍浸泡 猪排骨洗净斩为件状 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 加入清水3000毫升 约12碗水量 先用武火煲沸后 改为文火煲约3个小时 加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具有健脾祛湿 化痰消浊的功效 适合痰湿体质腹部肥满的老年人食用 90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痰湿质 91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痰湿质 足三里穴 丰隆穴可采用指揉法 每穴按揉2 3分钟 每天操作1 2次 穴位保健 92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湿热质 93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湿热质 参考食疗方 绿豆薏米粥 生薏苡仁40克 绿豆40克 浸泡一夜 放入锅内 加适量水 用文火炖至熟 焖数分钟即可 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适合湿热体质易长疮疖者食用 老黄瓜赤小豆煲猪肉汤 老黄瓜1000克 赤小豆80克 瘦猪肉少量 陈皮10克 生姜1 2片 赤小豆 陈皮洗净 陈皮刮去瓤 并一起浸泡 老黄瓜洗净 连皮切为厚块状 猪肉洗净 不用刀切 先放陈皮于瓦煲内 加入清水3000毫升 约12碗水量 武火煲沸后再加入老黄瓜 猪肉 生姜 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 5小时 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即可 具有清热利湿 理气和中的功效 适合湿热体质者食用 94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湿热质 95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湿热质 支沟穴 阴陵泉穴可采用指揉或拍打的方法 每穴操作2 3分钟 每天1 2次 阴陵泉还可以选择刮痧 穴位保健 96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血瘀质 97 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血瘀质 参考食疗方 黑豆川芎粥 川芎10g 黑豆25g 粳米50g 川芎用纱布包裹 和黑豆 粳米一起水煎煮熟 加适量红糖 分次温服 具有活血祛瘀功效 适合血瘀体质者食用 红花三七蒸老母鸡 老母鸡1只 约1000g 参三七10g 红花15g 陈皮10g 将老母鸡宰杀 剖腹去内脏 洗净后 放入三七 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