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模猪场主要疫病及其防治,目 录,几种主要疫病发生及防治对策,一、概述,1、什么是SF?,2、历史与现状,1994年,国际兽疫局 A类传染病,1955年,猪瘟兔化弱毒疫苗(270代兔子出现规律性体温反应),二、病原体,1、即猪瘟病毒(SFV)。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RNA病毒。,2、与牛粘膜病毒、边界病毒有共同抗原,可呈交叉反应。(?),3、只有一个血清型。(?),4、分布:淋巴结、脾脏和血液中含毒最多,5、抵抗力: 光热,低温,化学消毒剂,2、传播途径 消化道,呼吸道, 机械性外伤,交配,胎盘,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 病猪、病后带毒猪、潜伏期 带毒猪、隐性感染猪(牛羊),3、易感动物 猪,三、流行病学,4、流行特征(1)病程表现:急性型 慢性型 迟发性猪瘟,(2)无季节性,但秋冬多发。(?),(3)流行形式:,(4)不论猪的品种、年龄、性别均可感染发病。,四、发病机制,主要侵害淋巴器官,病毒,扁桃体,全身组织脏器,破坏毛细血管,侵害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器官,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血液,五、临床症状,1、高热稽留,达41以上怕冷。,(一)急性型,2、皮肤和粘膜发绀,鼻端、四肢、腹下处出现出血斑点。,3、脓性结膜炎。,4、粪便先呈干硬的小球状,以后排稀便。,5、有些病猪有神经症状。,6、血液学检查,7、公猪阴鞘积液,灰白色,腥臭。,(二) 慢性型,(三) 迟发性猪瘟,1、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2、存活的仔猪形成免疫耐受,转归:N症状,腹泻,消瘦,六、病理变化,宣长和摄,1、外观:皮肤斑点状出血。,2、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严重出血时呈紫黑色,宣长和摄,宣长和摄,3、肾脏出血。,如麻雀蛋样,宣长和摄,4、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 。,5、膀胱粘膜出血,宣长和摄,6、扁桃体出血坏死,宣长和摄,8、全身浆膜、粘膜均可见出血。,宣长和摄,宣长和摄,宣长和摄,慢性型猪瘟 在回肠末端及盲肠和结肠,特别是回盲口有轮层状溃疡(扣状肿)。,宣长和摄,六、诊断,1、临床综合诊断 流行特点 临床特点 病变特点,免疫群季节性,(1)荧光抗体试验:检出率可达90%以上。,2、实验室诊断,扁桃体和淋巴结(早期)脾和肾(晚期),冰冻切片或组织印片,丙酮固定,猪瘟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酶标抗体试验?,(2)家兔接种试验: 试验组2只 对照组2只 接种病料 不接种 7天后静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 6h测温1次 6h测温1次 无热反应 定型热 定型热 猪瘟+ 猪瘟- 什么原理?,2、实验室诊断,2、实验室诊断,(3)琼脂扩散试验,1、3已知SFV2、4、5病料上清液6、正常猪血清R、猪瘟抗血清,1,2,3,4,5,6,R,阳性反应,2、实验室诊断,(3)琼脂扩散试验,1、3已知SFV2、4、5病料上清液6、正常猪血清R、猪瘟抗血清,1,2,3,4,5,6,R,阴性反应,2、实验室诊断,(4)夹心ELISA,底物酶羊抗SFV抗体病料-SFV兔抗SFV抗体,2、实验室诊断,(4)夹心ELISA,底物酶羊抗SFV抗体病料-SFV兔抗SFV抗体,2、实验室诊断,(4)夹心ELISA,底物酶羊抗SFV抗体病料-SFV兔抗SFV抗体,2、实验室诊断,(4)夹心ELISA,底物酶羊抗SFV抗体病料-SFV兔抗SFV抗体,SFV+,2、实验室诊断,(4)夹心ELISA,底物酶羊抗SFV抗体病料-SFV兔抗SFV抗体,SFV+,2、实验室诊断,(4)夹心ELISA,底物酶羊抗SFV抗体病料-SFV兔抗SFV抗体,SFV-,七、防制措施,(一)预防性措施1、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优点:1、安全可靠,使用不受年龄性别品种的限制 2、产生免疫快(3-4天可紧急接种) 3、免疫期长,可达一年以上 4、剂量小 淋脾毒100倍 1毫升,母抗半衰期1012天初免二免发生过HC的超前免疫超免原理:,免疫失败:1母源抗体2疫苗含毒不够3体制问题,猪瘟的防治,猪瘟没有办法治疗平常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发生了病情尽可能彻底地进行扑杀与严格的消毒(主要用3-5烧碱),全场 受威胁的猪群紧急免疫适时与合理的免疫程序是猪瘟控制的关键。超免与20日龄与45-55日龄注射二种注射方法。,一、疫情概况及带来的损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3.28,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二、临床指标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母猪耳部发绀,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病理指标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 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肺缩小四分之一 肉样变性90%失去气体交换功能,肺部与胸腔粘连,充满黄色黏液,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四、危害病原毒力强、对不同年龄段猪均有致死性病原传播迅速,可以风为媒介通过空气传播导致猪体免疫抑制,继发感染严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六、诊断1 诊断指标1.1 临床指标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诊断指标1.2 病理指标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诊断指标3 病原学指标3.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3.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科学使用,注意一:疫苗接种时的副反应过敏反应注射本身的应激反应引起的反应实施程序差错引起的反应:免疫程序、剂量、疫苗变化等。偶合症:预防接种后发生但与疫苗接种无关的偶然巧合反应。原因不明的反应:发生反应的原因不能确定。,生物制品商务部 苏小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科学使用,免疫过敏反应 a、定义: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引起的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以出现急性炎症为特点的反应。或叫有些抗原引起的机体发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叫超敏反应。属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种。 b、症状 c、与猪(鸡无)个体、品种、及猪的应激状况有关。 d、与抗原量有关。 e、发病率与死亡率 f、预防及措施,饲养管理,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解决保育猪混养和乳猪寄养的问题)有效的消毒制度和方法良好的饲养环境条件良好的动物营养(特别是生产母猪和保育猪,从饲料入手) 解决霉玉米的问题,症状 瘦弱,生长迟缓,饲料报酬降低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 苍白,黄疸 腹泻 神经症状,病因 猪环状病毒(PCV),5-12周龄猪,病理变化 淋巴结肿大45倍,棕褐色或灰白色 肺有弹性,不塌陷,花斑状 淋巴组织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肾肿大,蜡样变,散有白色病灶 肝脏不同程度萎缩,花斑状 盲肠扩张、水肿,有水样内容物,PCV2对猪的繁殖能力的影响,公猪的精液质量差母猪的繁殖力降低,包括发情率降低,复配率增高,木乃伊、死胎等。产仔数少,有时低至6-7头/胎母猪的子宫炎增加,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出生后即发抖无法吃到奶,因而引起死亡若人工喂奶可以减少死亡率,PCV2对产房小猪的影响,断奶后小猪:喘气、呼吸急促; 毛松、渐进性消瘦、苍白或黄疸,腹泻, 生长缓慢等PMWS特征 耳朵水肿, 然后出现坏死或干瘪,生长猪与保育猪后期: 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表现为猪的皮肤出现特征的红点,主要集中在背部、腹部,有时耳根会出现增生 饲料有霉菌毒素时表现更加明显 发生蚧螨时症状会加剧 同时出现呼吸道问题及生长缓慢等,Pcv2对中小猪的 影响,PCV2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生长肥育猪的喘气、消瘦生长缓慢, 猪群不整齐 其他继发感染增加, 死亡率超过3%,病理变化,间质性肺炎;黄疸;淋巴结肿大;间质性肾炎,临床症状:喘气、呼吸急促,毛松、渐进性消瘦、苍白或黄疸, 生长缓慢 病理变化:肺炎,黄疸,淋巴结肿大,间质性肾炎 实验室诊断:PCR 、抗体检测等,诊断,临床症状:体温升高(40-41OC),食欲减退初期粘膜潮红,后期黄染腹下皮肤初期红斑块,后期为青紫色一些病例气喘、呼吸困难,犬坐姿势母猪表现空怀、不发情、死胎、流产仔猪开始表现腹泻,以后表现粪便干燥与链球菌、副伤寒及猪瘟并发时,症状多样。,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资料,国内相关报道资料有关大猪及仔猪的报道人、猪、绵羊、牛、犬猫及其它动物均可感染传播途径主要为吸血昆虫、注射针头及交配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及压片镜检(姬姆萨)治疗:传统用药土霉素、金霉素、贝尼尔等 国内新药配方药,如914A等,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资料,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泡,继而发生溃烂的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目前不少国家已消灭本病,但也有许多国家还在流行,由于本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不易控制,因此国际兽医局(OIE)把本病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对本病非常重视。,一、猪口蹄疫病的特点病原口蹄疫病毒 易感动物各种年龄、品种的猪及其它偶蹄类动物,人亦能被感染。流行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呈流行或大流行,来势猛,传播快,不易控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初期发热,继而鼻镜、口唇、乳房、蹄部等部位出现水泡、溃疡、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仔猪呈突然死亡病理解剖:多呈心肌炎、虎斑心、急性胃肠炎。病死率哺乳仔猪80-100%,大猪一般为5-10%,主要致死为心肌炎或蹄匣脱落被淘汰。,猪口蹄疫:蹄冠水肿,色苍白,猪口蹄疫,二、口蹄疫发生的范围及危害 口蹄疫为一种灾难性的疫病,每次大流行都造成巨大损失。几十年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生,多呈周期性(约三年)暴发,传播迅猛,疫情连绵不断,反复发作,范围大。,三、防制口蹄疫面临的难题 口蹄疫有其自身的流行过程和规律,也存在疫源地,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的特征。构成口蹄疫流行过程的“三要素”与其它传染病是相同的。 在当今对口蹄疫的防制对策中仍然面临几个难以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难题。,1、FMDV血清型多,易变异,已发现有7个血清型和70个亚型。 亚洲存在4个血清型,为A、O、C和亚洲型,以A型和O型最为普遍,其中A型最易变异,已有30多个亚型。每次流行时,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分离出的病毒株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给疫苗制造毒株的选定提出了难题。,2、易感动物发病以猪为主 据有关资料调查,猪群流行口蹄疫最多,特别是规模化饲养以后尤为明显 ,受害更为严重,疫区内的猪群几乎100%发病。猪群密度高、数量大、生命周期短、周转更新频繁,即使在一个高度免疫的猪群中,几乎每周都有大量非免疫或免疫力低下的敏感猪补充进来,给该病的传染创造了有利条件。主要通过气源性和接触性传播。,猪排毒量大据检测:破溃的水泡液的毒价高达108.9ID50。1头猪每天呼气排毒量为108.6TCID50,排毒持续4-5天,并在水泡症状出现前1-2天就开始排毒,为牛、羊的1000-3000倍,排出的毒可顺风传递几千米。人是一种难以控制的传播因素,通过各种活动不自觉的起着FMDV的传播作用。,仔猪对FMDV十分敏感,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 初生仔猪吃初乳前血液中没有FMDV抗体,是靠母源抗体来被动免疫。母源抗体对1月龄的小猪保护率能达99%,2月龄50%,3月龄迅速下降,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可保留3个月,70日龄内,仔猪没有破解和排除机制,抗体浓度下降因体重增大所致。,母源抗体可严重干扰与抑制仔猪主动免疫的产生。有人试验,仔猪在1、2、4、8周龄免疫 ,6-7月龄攻毒,无一头有保护力,只有在10周龄以后注射免疫应答才不会被干扰。 母猪的免疫接种也是影响仔猪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母猪血清抗体高,初乳抗体效价就高,保护率也就高,两次注射疫苗的母猪(产前30天+产后30天)比注射一次疫苗的母源抗体高一倍。,猪只数量大,发病后难以采取扑杀、深埋或焚烧等严厉措施,以致带毒的猪肉及其产品流入社会。运输工作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养猪场防疫措施不严,生物安全不到位,也为FMD这种“外来病”提供了传入机会。,3、屠宰厂和冷库成为FMDV保毒和散毒的场所,成为相对持久的疫源地。猪自感染FMDV至临床表现期发生病毒血病,血液的含毒量可达104.2-105.76ID50。病毒通过淋巴途径散布全身,因此感染动物的任何产品和副产品在无害化处理前都含有FMDV(见下表)。,3、消毒的方法FMDV在阳光下1小时被杀死。病毒对酸敏感:在4条件下,在PH值6.5的溶液中14小时可被杀死;在PH值5.5时1分钟被杀死;在PH值5以下时,1秒钟即可被杀死90%。病毒对碱亦十分敏感,:1%氢氧化钠(火碱)1分钟可杀死。病毒对其它化学消毒药抵抗力很强。,方法:过氧乙酸喷雾或泼洒。(A、B液提前24小时配好)3-5%的火碱进行设备、环境消毒,喷雾或泼洒。注意必须清洗干净待干燥后再行消毒,且一定要喷洒均匀,全部覆盖。带猪消毒可用0.5-1%的火碱消毒,PH值9以上。,4、免疫接种疫苗种类:猪口蹄疫灭活苗(OZK/93株)合成肽口蹄疫灭活苗严格按免疫程序接种,受威胁区可采取紧急接种。免疫程序:后备母猪配种前30天生产母猪产前30天+产后30天各一次。小猪70日龄+90日龄 各一次,注意事项:注射前仔细检查疫苗2-8保存用前摇匀,不可剧烈振荡严格消毒,一猪一针头一旦开封必须用完做好记录紧急接种,从安全区受威胁区疫区进行,治疗原则:抗病毒,防止心肌炎,促进伤口愈合发病初期:干扰肽1000g+阿莫西林300g/T饲料内添加,连用7天;或加入1.5吨水中饮水。金叶清瘟散500g+阿莫西林300g/T饲料内添加,连用7天。,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的流行情况,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四月至十月发病率明显增高。二、农村以散发地方流行为主,集约化猪场则暴发突然传播迅速。三、本病以肥育猪发病与死亡率最高。小猪发病率次之,生殖母猪多以发生繁殖障碍为主。,猪链球菌病临床分型与症状,一、最急性型:以集约化猪场及新发猪场多见,无明显症状巳死亡,死亡猪鼻孔流出暗红色带泡沫鼻汁。二、急性型:分败血型和脑膜脑炎型。三、 亚急性型及慢性型:可从2%-10不等有的单独发生或与其它型同发。分关节炎型、淋巴结化脓型、母猪繁殖障碍型。,败血型链球菌病的特点,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尤其多见于新发区。以20-50公斤猪发病最多。体温41-43度,呈稽留热,呼吸急促,常有浆性或粘性鼻漏。上下眼睑色暗,呈“黑眼圈”状,多处皮肤常呈弥漫紫红色“刮痧样”病变,指压不褪色,重者高度呼吸困难鼻孔可流有血性泡沫鼻汁,病程1-3天,致死率高达90。,脑膜脑炎型猪链球菌病的特点,多发于断奶后仔猪。病猪共济失调,或做圆圈运动,或盲目行走或以头抵物或后躯麻痹而前肢爬行,但很快或更多的是倒地不能起立,四肢划动空嚼咬牙,口吐白沫或昏迷不醒时有抽搐尖叫。治疗后存活者常遗留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后遗症。,败血型猪链球菌病的病理变化,一、以败血症伴发浆膜炎为主要变化类似胸膜胸炎病变二、大多数病死猪脾脏肿大1-2倍。三、全身淋巴结高度肿胀、有出血、坏死,猪链球菌病的预防,一、疫苗免疫:用疫苗免疫的难度大。因其群多,型多,变化多。用当地分离的菌株与标准菌株制成多价疫苗免疫力才良好。二、化学药物预防:对尚未免疫或免疫还末产生免疫力的猪群在饲料中添加“新标竿”菌克星2000-2500克/吨或在饮水中减半添加、“新标竿”福苯康1-1.5公斤、五甲氧磺胺嘧啶(200-400PPM)或复方新诺明粉,连续饲喂2-3周。三、一般性措施:封锁、隔离、消毒,链球菌病病猪的治疗,敏感的药物:大多对氨苄、头孢、氟苯尼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