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ocean2(1)(1)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ocean2(1)(1)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ocean2(1)(1)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ocean2(1)(1)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ocean2(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0 错误 未找到目录项 错误 未找到目录项 一 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一 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1 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 换热器的设计 用自来水冷却煤油的换热器设计 2 2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处理能力 1 188 105吨 年煤油 2 设备型式 列管式换热器 3 操作条件 a 煤油 入口温度 120 出口温度 50 b 冷却介质 自来水 入口温度 15 出口温度 45 c 允许压强降 不大于 1 5 105Pa d 每年按 330 天计 每天 24 小时连续运行 3 3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1 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 2 传热计算和压强降计算 设计合适的换热器和核算总传热系数和压强降 二 设计方案简介二 设计方案简介 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我们设计的换热器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冷却煤油 换热器是化工 石油等许 多工业部门通用的设备 由于生产中物料的性质 传热要求不同 所以有不同 种类的换热器 需要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进行选择 其中列管式换热器有固定 的板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等多种类型 列管式换热器的形式主要依据换热 器壳程和管程温度差来确定的 由于两流体的温差为 55 50 所以应选择 浮头式换热器 该种换热器结构简单 容易消除热应力 另外还易于清洗和检 修 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结构有点复杂 造价较高 2 管程安排 由于水的对流传热系数较大 并且非常容易结垢 故让自来水走管程 煤 油走壳程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1 3 流向选择 由于逆流的平均传热温差较其他形式较大 相当于换热器中两种流体热交 换的推动力较大 有利于换热 所以选择逆流的形式 一 确定物性参数一 确定物性参数 水的定型温度 30 2 4515 2 21 tt t 煤油的定性温度 85 2 21 tt t 密度 3 mkg 比热容 kgkJCp 热导率 W 黏度 u P S 水 35 995 74 1740 6176 80 07x10 5 煤油 85 8122 080 141 0 82x10 3 四 试管和换热器的规格四 试管和换热器的规格 1 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的流量 A 热负荷 wttcqTTcqQpmpm 7 606666 50120 1008 2 360024330 10188 1 3 8 12222111 B 冷却水的流量 skg ttc Q q p m 845 4 1545 10174 4 7 606666 3 122 2 2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2 A 平均传热温差 C t t tt t CtTt CtTt 5 52 35 75 ln 3575 ln 351550 7545120 2 1 21 122 211 逆 B 温差校正系数 1 2857 0 15120 1545 11 12 tT tt P333 2 1545 50120 12 21 tt TT R 初步按单壳程 双壳程 根据图 3 28 a 得到 87 0 平均传热温差 66 45 5 5287 0 ttm 所以 Cttm 66 455 5287 0 逆 3 初选换热器规格 A 根据总传热系数的经验值范围 初步估计 K 400 2 Cmw 则相应的传热面 积为 估 估 2 m 2 33 66 45400 7 606666 t K Q A m B 初选的换热器相关参数 由于 CCtT 50553085 因此需要考虑热补偿 为此选择浮头式换热 器 由浮头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选定下列换热器 壳径 mm 500 管子规格 5 225 公称压强 MPa1 5 10 5管长 4 5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3 五 核算总传热系数五 核算总传热系数 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A 取换热器列管中心距 mmmt032 0 32 折流板间距 mmmh15 0150 则流体通过管间的最大截流面积 2 1 0164 0 032 0 025 0 1 5 015 0 1 m t d hDA B 当量直径 m d dt de027 0 025 0 025 0 4 032 0 4 4 4 22 1 2 1 2 C 壳径流速 skgqm 167 4 360024330 10188 1 8 1 sm A q u m 313 0 0164 0 812 167 4 11 1 1 D 雷诺数 8369 1082 0 313 0 812027 0 Re 3 1 11 1 ude E 普朗特数 1 12 141 0 1082 01008 2 Pr 33 1 12 1 pc F 壳程内对流传热系数 计算传热面积 40 1 管子总数 116 管程流通面积 0 0091 管子排列方式正方形旋转 45 中心管数 9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4 由于壳程内煤油是被冷却 所以取 95 0 14 0 w 对圆缺型挡板壳采用克恩公式 58995 0 1 12 8369 027 0 141 0 36 0 PrRe36 0 23 155 0 14 0 1 3 1 1 55 0 1 1 1 1Cmw u u dew 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A 管程流速 由前面计算可知 skgqm 845 42 查换热器表格得 2 20091 0mA sm A q u m 535 0 0091 0 7 995 845 4 22 2 2 B 雷诺数 md02 0 10 25 225 3 2 13306 108007 0 7 995535 0 02 0 Re 3 2 222 2 ud C 普朗特数 41 5 6176 0 108007 010174 4 Pr 33 2 22 2 pc D 管程的对流传热系数 2779 41 5 13306 02 0 6176 0 023 0 PrRe023 0 24 08 04 0 2 8 0 2 2 2 2Cmw d 3 污垢热阻 经查阅资料得 自来水的污垢热阻 wcm Rs 2 00034 0 2 煤油的污垢热阻 wcmRs 00017179 0 2 1 直径的对数平均数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5 0 022mmm In dd d d d m 3 21 10022 0 2 1 4 计算总的传热系数 K 管壁厚度 0 0025mb 采用碳钢材质的管子 则查资料其热传导系数 45 cmw 356 02 0 2779 025 0 02 0 025 0 00034 0 022 045 025 0 0025 0 00017179 0 589 1 1 1 1 2 22 1 2 1 2 1 1 1 Cmw d d d d Rs d bd Rs K m 计 5 传热面积裕度 A 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面积 2 4 32 55 52356 7 606666 m tK Q S m 计 计 B 传热面积裕度 查选择的换热器的参数表得 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2 1 40 mSp 25 7 23 4 32 4 32 1 40 计 计 S SS S SSPp 换热器的面积具有足够的裕度 所以选择的换热器合适 六 核算压强降六 核算压强降 1 管程压强降 pstiNNFppP 21 由前面可知壳程数 1 sN 管程数 4 pN 查资料得结垢校正系数 mm5 225 的管子取 4 1 tF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6 A 由前面计算可知 13306Re2 传热管的相对粗糙度 0005 0 20 01 0 d 查克迪 图 得到 029 0Cmwi 查的换热器的管子长度 mL5 4 Pa u d L Pi930 2 535 0 7 995 02 0 5 4 029 0 2 22 22 2 1 B 回弯管阻力 由回弯管阻力经验公式得 Pa u P427 2 535 0 7 995 3 2 22 22 2 C 总的管程流动阻力 PaPa NNFPPPpsti 5 21 105 1 2 7599 414 1 427930 管程流动阻力在允许的范围内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7 2 壳程压强降 A 挡板数 采用弓形折流挡板 取弓形折流挡板圆缺高度为壳径的 35 则切去高度 mmmDh175 0 17550035 0 35 0 取折流挡板间距为 mmmDB3 03005006 06 0 挡板数 BN 块 折流挡板间距 传热管长 141 300 1005 4 1 BN B 流体横流过管束的压力降 NFPPPt 2 10 经查资料结垢校正系数 1 tF 管程数 1 sN 由于管子采用的排列方式是三角形排列 所以查资料得校正系数 5 0 F 壳程流体的摩擦系数 637 0 83695Re5 228 0 228 0 10 f 查得所选换热器参数表可知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 9 cn 流体横流过管束的压力降 Pa u NnfFPBc 1710 2 313 0 812 114 9637 0 5 0 2 1 2 2 11 00 1 C 流体流过折流挡板缺口的压力降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8 由前面计算可知折流挡板间距 B 0 3m 壳径 D 0 5 挡板数 14 BN 流体流过折流挡板缺口的压力降 Pa u D B NPB 1281 2 313 0 812 5 0 3 02 5 3 14 2 2 5 3 2 2 11 2 D 壳程总的压强降 PaPa NFPPPst 5 2 10 105 1299111 12811710 壳程流动阻力在合理的压力降范围内 七 设计结果一览表七 设计结果一览表 设备名称 煤油冷却器 换热面积 40 1 序号名称单位壳程管程 1 物料名称煤油水 2 操作压力 Pa 不大于 1 5 105Pa 3 操作温度 120 进 50 出15 进 45 出 4 流量 4 1674 845 5 密度 812995 7 6 比热容 kgkJCp 2 084 174 7 热负荷 W606666 7 8 传热系数 W 356 9 程数 14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设计 9 10 材质碳钢碳钢 11 直径 50025x2 5mm 12 管子长度 m4 5 13 压降 Pa29917599 2 14 管子规格116 根 管心距 32 毫米 切口高度 35 15 折流挡板14 块 弓形 立式 间距为 150 八 设计评述八 设计评述 首先我们通过确定物料的生产温度 计算出物料的定性温度 分别通过 查找大量的资料得到在定性温度下 各物料的密度 比热容 黏度 导热率等 等到了物性数据一览表 第二 用热量衡算定律算出换热过程中的总的热负荷 和冷却水的流量 另外计算出平均传热温差 然后初步假设换热器是单壳程 双管程的 根据查资料得到相应的温差校正系数 从而计算出平均传热温差 在已知热负荷和平均传热温差下 根据经验估计一个总的传热系数 根 据总的传热系数方程计算出估计状态下的换热面积 然后通过估计下的换热面 积 选择一个面积相当的换热器 并列出该换热器相应的参数 选出换热器后 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参数计算出管程 壳程的相应对流 传热系数 然后通过查的污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