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 4 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1 课时 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7 页的例 1 及相对应的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通过练习 提高学生笔算的准确率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口算 16 4 230 4 19 3 180 4 140 7 24 5 2 笔算 58 43 63 54 23 15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 二 探究新知 1 出示教材第 47 页的例 1 1 学生独立思考 试着做一做 2 小组内交流 每个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估算 方法一 把 145 看成 150 150 10 1500 估计约有 1500 千米 方法二 把 12 看成 10 145 10 1450 12 10 所以结果应比 1450 千米多一些 直接用计算器计算 145 12 1740 用笔算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现在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尝试列竖式计算 145 12 1740 1 7 4 0 学生独立尝试笔算 教师巡视课堂 请一个速度快 做得准确的同学板演 做完的同学自己重新检查一遍计算过程 3 集体订正 请这位同学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用第二个因数 12 的个位 2 去乘 145 二五一十 个位上写 0 二四得八 加上前面进的 1 十位上 29 写 9 一二得二 百位上写 2 再用第二个因数 12 十位上的 1 去乘 145 一五得五 十位上写 5 一四 得四 百位上写 4 一一得一 千位上写 1 0 加 0 等于 0 9 加 5 等于 14 向前面进 1 2 加 4 等于 6 加上进的 1 等于 7 1 写下来 所以 145 12 等于 1740 2 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 小结 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 47 页的 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 同学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在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1 用第二个因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2 计算过程中有进位的 计算时要把进位加上 课后作业 完成 金榜行动 相应的练习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8 页例 2 及相对应的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认识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 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竖式的简便写法及 0 的处理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的 0 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 指名学生说得数 12 10 23 10 32 30 8 13 6 50 24 20 2 提问 出示 6 50 老师 这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 再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一个 0 观察 6 50 和 24 20 这两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都是整十数 末尾都有 0 老师 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 0 这样的乘法你会做吗 板书 160 30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 2 1 1 学生尝试笔算 2 反馈 请运用不同算法的同学 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解答的 30 学生甲 我是口算得出的结果 先算 16 3 48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 0 学生乙 我是这样算的 4 8 0 4 8 0 0 1 6 0 3 0 0 0 0 学生丙 老师 我喜欢这样算 4 8 0 0 1 6 0 3 0 3 提问 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 0 这道题怎样用简便的方 法计算 学生甲和丙的做法比较简便 老师提问 写竖式时 要把两个因数 0 前面的数对齐 再把 0 前面的数相乘 在乘得的数的末尾 怎样添 0 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 就添几个 0 4 归纳总结简便算法 回顾老师刚才的提问过程 理清思路 用语言叙述出简便算法 2 教学例 2 2 1 观察例题 这道题与刚才学的有什么不同 一个因数中间有 0 另一个因数末尾有 0 提问 竖式怎样写 有简便写法吗 计算 106 3 时 既然中间的 0 与 3 相乘得 0 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 怎样写这一位上的积 可直接加上个位进上的数 板书 s do5 3 1 8 0 1 0 6 0 3 0 三 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 48 页的 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练习八的第 3 8 题 课堂小结 提问 同学们 通过本节课学习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小结 计算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 0 的乘法时 先把两个因数 0 前面的数对齐 再把 0 前面的数相 乘 最后看两个因数 末尾一共有几个 0 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几个 0 课后作业 1 完成教材练习八的第 10 12 题 2 完成 金榜行动 相应的的练习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 51 页例 3 及相对应的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 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31 理解两数相乘时 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难点 自主思考探究 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投影出示 2 学生填空 3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填的 学生通常是按照如下方法计算的 8 3 24 16 3 48 依次类推 4 肯定他们的做法 然后启发学生 该题除了这种做法外 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解决 二 新知探究 1 探索积随因数变大而变大的规律 1 出示例 3 左边的 3 道题 6 2 12 6 20 120 6 200 1200 2 小组讨论 由这三道题发现了什么 3 学生通过学习例题方框中的提示 说出 20 是 2 乘以 10 的积 120 是 12 乘以 10 的积 200 是 2 乘以 100 的积 1200 是 12 乘以 100 的积 4 为了便于学生表述规律 可和学生一起复习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6 2 12 因数 因数 积 5 学生总结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以 10 积也要乘以 10 师提问 如果乘以 5 乘以 100 呢 说说你的想法 6 全班交流 谁能把这些规律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以几 积也要乘以几 2 探索积随因数的变小而变小的规律 1 师 科学家在做实验前都善于猜想 今天咱们也来一次猜想 投影出示 20 8 160 10 8 80 5 8 40 根据以上三题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小组内讨论交流 2 验证猜想 出三道运用规律的题目 让同学做 看看你的猜想正确吗 3 把你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要除以几 4 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两个规律合并成一个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 或除以 几 积也乘 或除以 几 32 三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 51 页的 做一做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 完成教材练习九的第 1 4 6 10 题 2 完成 金榜行动 相应的练习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单价 数量和总价 教学内容 教材第 52 页的例 4 及相对应的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单价 数量 总价的概念 掌握 单价 数量 总价 这组数量关系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单价 数量 总价 这组数量关系 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单价 数量和总价三个数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数量关系 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师 请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推算 3 7 21 42 21 3 42 7 21 7 学生独立填写 集体汇报 问 谁来说说乘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师 在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经常会见过一些数量关系 今天我们来学习单价 数量和总价之间 的关系 板书课题 单价 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二 教学新课 1 理解单价 数量 总价的含义 1 投影出示例 4 师 请大家认真读题 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一下 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求什么 学生先独立读题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 引导提问并概括 师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第 1 题中 我们知道了篮球每个 80 元 买了 3 个 第 2 题中 我们知道了鱼每千克 10 元 买了 4 千克 2 师 大家分析一下这些信息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思考 小组内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总结 33 都是知道了每件商品的价钱 还知道了买了多少件商品 师 你们知道在数学领域里 像这样表示每件商品的价钱有个专门的名称吗 叫什么呢 单价 单价可以以 1 袋 1 包 1 个 等等为单位 这些以 1 为单位的物品的价格称为这种商品的 单价 3 师 像这样 买 3 个篮球 买 4 千克 表示买了多少 也有个专门的名称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数量 师 像表示袋数 包数 瓶数等 我们可以称之为商品的数量 4 师 看看这两题 要求的是什么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 教师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总结 a 要求买 3 个多少钱 b 要求买 4 千克多少钱 都是求一共用了多少钱 在数学领域里 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 2 探究单价 数量 总价之间的关系 1 师 知道了单价 数量怎样求总价呢 请同学们完成例 4 师 单价 数量和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2 学生根据例 4 汇报 教师总结板书 80 3 240 元 10 4 40 元 单价 数量 总价 单价 数量 总价 3 你能写出单价 数量 总价之间的关系式吗 学生思考 教师指名汇报 总结并板书 单价 数量 总价 4 根据这个数量关系 你能利用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推算出其他的数量关系式吗 三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 52 页 做一做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 完成教材练习九第 3 8 题 2 完成 金榜行动 相应的练习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速度 时间和路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 53 页的例 5 及相对应的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掌握 速度 时间 路程 这组数量关系 学会速度的算法 2 提高学生分析 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 速度 时间 和 走过的路程 之间的关系 34 教学难点 对 速度 这一概念的理解及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学时借助了什么交通工具 你知道这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上学用了多长时间 你家到 学校有多远呢 例如 小红坐电动车上学 每分钟行驶 300 米 用了 10 分钟 小红家到学校有 3 千米 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称之为 行程问题 二 探究新知 教学例 5 1 多媒体出示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70 千米 4 小时行多少千米 2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 225 米 10 分钟行多少千米 2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 3 学生反馈情况 教师说明要求 70 4 280 千米 225 10 2250 米 4 理解路程 速度 时间的概念 1 告知 汽车一共行了 280 千米 这是汽车行的路程 即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2 告知 汽车行了 4 小时是汽车行驶的时间 即行了几小时 或几分钟 叫做时间 3 告知 每小时行 70 千米表示这辆汽车的运动速度 即每小时 或每分钟等 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5 学习速度的表示方法 老师刚才在写汽车的速度时 你们是否觉得书写很麻烦呢 你们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把速度表示 出来吗 学生通过预习 此时会很快想自己写出来 学习兴趣会很高 学生尝试写汽车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 老师找 2 名同学板演 70 千米 时 225 米 分 小结 的左边是米数 千米数 右边是时 分 米数 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带小孩的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石油化工保温防腐课件
- 软枣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8.5万套太阳能逆变器控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制做教学课件的软件
- 2025年热切割工艺面试题详解与技巧
- 2025年人力资源总监竞聘笔试模拟题集
- 小班教学课件评比标准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高级职位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梳理及模拟题
- +高中语文+《逻辑的力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独家租赁行业合同模板
-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
-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三)92~137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浙江Z20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卫生法》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猪肉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7分)
-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