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最简单的中医入门书_第1页
一看就懂——最简单的中医入门书_第2页
一看就懂——最简单的中医入门书_第3页
一看就懂——最简单的中医入门书_第4页
一看就懂——最简单的中医入门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看就懂 最简单的中医入门书 这里讲的中医 一般指以中药治疗疾病的一套技 术 也可以说是中医内科学 但是广义的中医内科学其实 是包括除了骨伤科和针灸推拿科之外的全部科的 中医的 精华是什么 就是辨证论治 一般上指的是从张仲景撰写 的伤寒论开始确立的理法方药体系 此前不成系统的偏方 只能说属于中医大范畴 但是不符合严格的辨证论治范畴 辨证论治大概上可以分为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两大体系 近代中医也有所谓伤寒派和温病派的两大派系划分 但其 实古代中医还有好几大派系的 但时日久远影响较小 近 年又冒出个火神派 传的很火 大家听过否 OK 前 面这几句枯燥无味的话也够多的了 现在提出中医的核心 公式 辨证论治 辨证 论治 辨证 体质 病机 症 状 论治 调补气血 调补五脏 治疗症状 这三个 公式就概括了中医的精华了 当然不是全部 打赏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脱水 模式 只看楼主 广告揭秘 少妇买双色球中 5 2 亿大奖 的内幕 MRTCM 楼主 2014 11 15 22 59 1 楼 体质是指什么 具体而言 体质可以细分为很多类 但是 总而言之 病者的体质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 即偏阳或偏 阴 或者说偏实与偏虚 这阴阳虚实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 就是指气血偏盛的状态 气偏盛而血较亏 为阳 为实 血偏盛而气较亏 为阴 为虚 你看阴阳虚 实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吧 血指的是津液 包括汗水 血液 胃液等等水分 气 这个概念 其实在中医界目前 而言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大概上指的是机体的活力 或者 你可以暂且理解成津液中的热力 因此辨证首先需要 得到个结论 气偏盛的体质 或者血偏盛的体质 这 结论怎么来的呢 大家看过中医吧 中医一上来干什么 对了 看舌头 把脉 这脉与舌的功夫 首先就是判断体 质 当然 功夫深的中医 看舌和把脉还能进一步进行辨 证的其余部分 辨病机和症状 我们这里是初级中医学 只讲初步的 看舌 如果舌色偏淡白 舌体偏胖大 则是 血偏盛 如果舌色偏赤 舌体偏瘦 则是气偏盛 TA 评论 只看楼主 MRTCM 楼主 2014 11 15 23 04 2 楼 再讲讲症状 症状 其实大家都容易理 解 就是外部表现出来或自己感觉到的不正常或不舒服的 现象 比如咳嗽 比如头痛 比如怕冷 比如便秘 比如 失眠等等 中医以前叫证 证状和症状 虽然不完全相同 但是很大部分交集的 所以暂且用较通行的症状 接 着讲病机 TA 评论 只看楼主 微笑米人 2016 7 28 广告 急用钱 快速办 3 100 万高额度信用卡 1 天下 卡 查看详情 u 94447959 2014 11 16 15 34 3 楼 好啊 期待 TA 评论 只看 TA MRTCM 楼主 2014 11 16 22 24 4 楼 病机是什么呢 中医的病机是指 疾病的变化规律 把握了规律才谈的上治疗 如何把握疾 病的规律呢 这里开始引入五行的概念 五行其实也很简 单 就是用金木水火土五个符号来代表 中医学意义上 机体的组成部分 中医专业名词叫藏象 一般称呼为五脏 这里注意中医的五脏与现代西医科学中的五脏概念不一样 中医的五脏包括西医的五脏 但还包括其他一些组织和机 能 因为中医认为这些部分都是紧密联系随时联动的 共 同完成某些功能的 金代表肺 包括肺脏 然后还包 括联动的部分 肺主皮毛 大肠为腑 开窍于鼻 水代表肾 包括肾脏 然后还包括联动的部分 肾主 骨 膀胱为腑 开窍于耳 木代表肝 包括肝脏 然后还包括联动的部分 肝主 筋 胆为腑 开窍于目 火代表心 包括心脏和脑部 然后还包括联动的部分 心主血 小肠为腑 开窍于舌 土代表脾 包括脾脏 然后还包括联动的部分 脾主 肌肉 胃为腑 开窍于口 古代五行理论有一些这样 的内容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 生水 所以金为水之母 水为金之子 其他同理 知道这 点在初级中医学就够了 为什么这就够了呢 中医治病的重大法则是结合藏象 学说来表述的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TA 评论 只看楼主 MRTCM 楼主 2014 11 16 22 31 5 楼 这里举例来说吧 比如慢性鼻炎的病者来看中医 病者会 说主要是鼻子不舒服 医院检查是慢性鼻炎 那中医师说 OK 先把脉和看舌 然后对病者的体质有个初步了解 气 血偏盛的状态 然后呢 中医师运用五行藏象学说 因为 肺开窍于鼻 所以 一般上 慢性鼻炎的病因在肺 肺功 能较差 这就是把握到病机了 TA 评论 只看楼主 广告 90 后美女分享 双色球 3D 2 96 亿中奖内幕惊人 MRTCM 楼主 2014 11 16 22 39 6 楼 这么简单 你们看了是否觉得不懂中医也知道啊 鼻子和肺都属于呼 吸系统嘛 我不学中医也能从鼻联想到肺 等等 中 医这套理论的先进之处 从鼻子不舒服的症状 到肺功能 差的病机 然后会产生一个思维的跃进 那就是借助五行 学说 自动推理出治疗法则 肺属金 虚则补其母 土生 金 土属脾 所以自动推理出肺功能差需要补脾的治疗法 则 你看 如果你 在不懂中医的前提下 即使能猜 到肺功能差 你最多猜到需要补肺 多吃点猪肺 TA 评论 只看楼主 MRTCM 楼主 2014 11 16 22 48 7 楼 刚才举这个例子就已经把病机 症状 还有基本论治方法都说了 现在再补充完善一下论治 的内容 调补五脏 就是刚才说的 如果某脏虚 则 补其母 如果某脏实 则泻其子 调补气血 就是针对前面说的体质 如果气偏盛的状 态 就需要补血 如果血偏盛的状态 就需要补气 以达 到气血平衡的状态 注意了 这里的补血 不是用广告常 见的某某补铁口服液之类的补 而是用到中药里的补血药 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当归 同样 最广为人知的补气药应 该是人参 治疗症状 就是用到中药里对于某些症状特别有效果 的药材 比如 苍耳子和辛夷之类对于鼻炎比较有明显效 果 综合配方里就会酌情添加这些中药材 TA 评论 只看楼主 MRTCM 楼主 2014 11 16 22 59 8 楼 关于体质与调补气血 现在需要讲完整一点 从一个最基 本的药方开始 暂时称为第一方 党参 当归 甘草 党参是补气药 当归是补血药 甘草是调和诸药性并 且助于肠胃吸收的功能 几乎所有的药方都会配备甘草 中医里称之为国老 想想人际关系的和事老 你可以理解 为药际关系的和事老 为什么是党参 不是人参呢 人参比较贵嘛 这是一方面原因 主要的原因是人参大补 元气 实际中大多数病者不需要这么强的药效 党参 和当归 正是比较纯正平和适宜使用的补气补血药 其他 补气或补血的药 大多数或偏强或偏弱 或副作用较大 不是那么容易使用 甘草作为和事老必不可少 第一 方就是 党参 15 当归 10 甘草 6 TA 评论 只看 楼主 彩色冰块广告 正版巧虎礼包试用 查看详情 MRTCM 楼主 2014 11 16 23 09 9 楼 这个第一方 就蕴涵了阴阳平衡的道理 也就是 药方中补气和补血的分量基本相等的 加了甘草是便于药 效调和便于人体吸收的 大家从公式可以看到 论治 调补气血 调补五脏 治疗症状 因此这个第一方是很基础 很重要的 可说是用于几乎所有疾病的治疗 等等 这里还有个问题 这个第一方 是阴阳平衡的 但是病者 往往是不平衡的呀 所以 第一方在使用的时候 通常是 加减补气和补血的药量比例的 如何加减呢 可想而知 如果气偏盛 则加补血药的量 如果血偏盛 则加补气药 的量 具体来说 就是一般气虚的病者 党参可以加到 20g 一般血虚的病者 当归可以加到 15g 甘草比例不变 当然 严重气虚或血虚还可以加量 以及增加补气和补血 药的品种 比如需要大补元气的话增加人参 TA 评 论 只看楼主 MRTCM 楼主 2014 11 17 14 43 10 楼 以前面的例子总结一下 比如诊治气虚体质的慢 性鼻炎病者 病仅在此 无其他疾病症状者 一般上开方 可为 党参 20 当归 10 甘草 6 黄芪 10 陈皮 5 辛夷 5 苍耳 子 5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知识 黄芪和陈皮是补脾药 当然 实际开方的话 因人而已 因病情而已 药量药味加减 这也是辨证论治的一部分 你以此方对照一下公式 辨证 辨体质 辨病机 辨症状 论治 调补气血 调补五脏 治疗症状 是否都用上了 以党参当归甘草为药的第一方 用以调补气血 也就是体质问题 在此基础上调节五脏的 虚实平衡 例中以黄芪陈皮补脾 也就是解决内在的病机 问题 也就是所谓的治本 而辛夷苍耳子是治标的 解决 外部的症状问题 TA 评论 只看楼主 小妖与唐僧手牵手 2014 11 19 13 36 11 楼 果然是通俗易懂 期 待楼主更新 TA 评论 只看 TA 小夜班 2014 11 19 14 14 12 楼 喜欢中医的朋友欢迎加群学 习 中医经络学习交流 180098689 TA 评论 只看 TA 广告开扒 云南彩民中奖 2 4 亿背后的秘密 MRTCM 楼主 2014 11 19 21 26 13 楼 看到顶帖 作为作者 还是比较高兴的 感觉有人欣赏 不至于白写啊 TA 评论 只看楼主 Smile 安然度日 2014 11 19 22 55 14 楼 继续楼主 TA 评论 只看 TA MRTCM 楼主 2014 11 19 23 08 15 楼 这里稍为讲讲治本的问题 前面 讲到针对症状是治标 从病机出发调补五脏是治本 认真 的读者就会想到 那调补气血属于治标还是治本呢 治本 治标 这样的方法组合能否治病 首先想想 气血的 不平衡是怎么发生的呢 其实 五脏的协调作用出现问题 才出现气血的不平衡 因此 这样看来调补五脏的确是治 本 慢慢的调补五脏 加以治疗症状的药物 也能治病 但调补气血也是必须的 因为很多病需要强化气血的运行 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更因为很多病是越快治疗越容 易好的 慢慢治疗的话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机体康复的 速度比不上疾病发展的速度 而需要迅速发挥药效和免疫 力的功能 必然要求气血的迅速运行 所以 这样看来调 补气血也是治本的一部分 褪色尾翼 2015 05 16 11 46 请问下 为什么他气血偏 旺 还要补呢 不已经多了吗 不应该泻一点吗 TA 评论 只看楼主 涯叔农场广告 卖大米买水泥 五常李明请大家支持 查看详情 MRTCM 楼主 2014 11 19 23 12 16 楼 中医里药物配方有个君臣佐使的说法 认真说来 很复杂 感兴趣的可以找相关资料看看 可以暂且这样简 单的理解 前面讲的调补气血 就是君药 调补五脏 就 是臣药 治疗症状 就是佐使之药 TA 评论 只看 楼主 MRTCM 楼主 2014 11 19 23 45 17 楼 稍为回顾一下前面讲的 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都讲到了 很多开始学中医的 就是阴阳五行这关都无法过啊 太抽 象 不知所云 太玄 不靠谱 种种感觉 其实 你看到 这里 你也能简单明了的说出什么是阴阳五行了吧 其实 中医里有个八纲的说法 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讲的 是一套辨证的方法 阴阳虚实你都了解了 表里呢 其实 就是一套简单的层次划分法 将肌肤看作为表面 将脏腑 看作为里面 将疾病视为从表到里由外至内逐步发展的 尤其是外感病 寒热呢 其实就是依照人对冷热的感觉 将病性分为燥热感和寒冷感 同时也方便了与药味来对应 比如姜给人带来燥热的感觉 可以驱寒 寒热就这样的意 思 你会发现 八纲的辨证法其实有点简单 因为你 刚才学过了五行理论 八纲辨证对于疾病和抗病力的描述 是比较朴素直观的一种方法 貌似哪里不对 对了 很关 键一点是缺少了整体观念 八纲辨证告诉了你哪里不 舒服 哪类性质的不舒服 以及这个人的体质如何 但是 不告诉你病机何在 如何扭转病机重新达到平衡 对于病 机的治疗最多只告诉你冷了用热药 热了用凉药 如此而 已 但是现在的科学和你的直觉都知道 人体是复杂 的 人体的机能是整体的 比如肝炎病者往往眼睛现黄疸 这样的现象你是有察觉的 所以 在中医理论里五行理论 的概念 比之最初的阴阳二分法这样的辨证水平 是很大 的一个进步 正是引入五行概念 才建立了人体五大机能 联动协调作用的观念模型 正是有了五行概念 中医才进 入了注重整体辨证论治的阶段 如果在五行之前的中医 单从寒热表里的水平来辨证论治 是不够准确到位的 举例来说 西医里 对于慢性鼻炎 能够怎么治疗呢 效 果怎么样呢 西医无论如何都导向不出通过增强脾的作用 而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案 而慢性鼻炎在西医的治疗效果是 很差的 基本上可以说是无效 而中医通过适当的补脾论 治 效果是比较不错的 因此五行概念在中医里 不 是像某些说法说的中医导入五行就误入歧途 将朴素的辨 证论治 从阴阳二分法到八纲 变成了玄学 五行将人体 机能划分为五大部分 五大部分协调作用循环联动 其作 用过程的不平衡将通过气血的偏盛表现出来 具体的哪部 分功能较差也将通过症状表现出来 这五大部分就像春秋 五霸 此起彼伏 一有势力的不平衡立马出现战斗局面 TA 评论 只看楼主 MRTCM 楼主 2014 11 19 23 49 18 楼 以前火神派盛行的时候 很多学火 神派方法但未学精通的 多数是掌握了火神派阳虚阴虚的 辨证 但是只判断了这点就用补阳 滋阴 的大剂方药 大方向对路 效果却不见得都理想 为什么呢 因为辨证 到这一点 充其量只是在调补体质 虽然体质辨证无误 但是对于病机问题 五脏 不去扭转 还未到解决问题的 程度的 我就是小巫 2015 06 05 21 50 可不可以理解为 五行 是用辩证和调理五脏 阴阳虚实是用来辩证和调理气血的 改其体质 体质气血好了才能加速五脏的药物调理 TA 评论 只看楼主 MRTCM 楼主 2014 11 20 00 08 19 楼 阴阳五行讲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