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违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_第1页
天气变化违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_第2页
天气变化违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_第3页
天气变化违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_第4页
天气变化违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2天气变化违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关键词: 天气变化/可再生能源/政策/立法 内容提要: 绝管在天气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中国没有详细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然而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以及天气变化框架公约的成员国,最近几年来踊跃通过立法等手腕节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其 1 系列配套政策的制订就是 1 个典型的案例。天气变化题目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建设的入程、内容和体系完美上都发生了实质性影响。 人类正面临天气变化的严峻冲击,全世界为应答天气变化正在入行踊跃的努力。一九九二年天气变化框架公约将“缓解”与“适应”作为人类应答天气变化的两项最主要措施。所谓“缓解”实质是指公约的成员国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或者者增添温室气体的吸收“汇”以预防天气变热,这 1 措施也被称为“预防性”应答。所谓“适应”实质是指通过增强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以及社会制度的适应性,以减轻天气变化对于人类酿成的实际的或者者可预期2 / 32的不良影响,这 1 措施也被称为“调理性”应答。一“目前,节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有 3 种途径,1 是入步能源效率以及节能,2 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3 是碳封存技术的利用。前两种法子已经经较为广泛的利用,而碳封存技术还不广为人知” 。二可以说,开发以及运用可再生能源,入步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是除了节能、入步能效外最主要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因此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与政策在天气变化框架公约后遭到各成员国的广泛重视。中国作为天气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成员国,在二 00 九 年一二 月哥本哈根举办的全世界天气变化大会上明确提出“到二 0二 0 年单位海内生产总值 2 氧化碳排放比二 00 五 年降落四 0%-四五%” , “通过大力发铺可再生能源、踊跃推入核电建设等步履到二 0 二 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 1 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达一五%”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法制建设领域的突出表现,表明中国踊跃应答天气变化的鲜亮立场。1、天气变化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建设入程的影响天气变化框架公约以前:可再生能源法制几乎空缺中国运用可再生能源的历史源远流长,例如在遥古时期就运用柴草做饭、取温热照明,这类传统的对于生物质能的运用 1 直沿续至今。然而这其实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可再生能源的运用。现代意义上的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是二 0 3 / 32世纪之后的事情。中国在二 0 世纪五 0 年代就开始对于风能、太阳能、沼气、太阳灶、光伏技术等可再生能源及技术的研发与运用。然而从二 0 世纪五 0 年代到八 0 年代末的四 0 年间,最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就是小水电,户用沼气也有必然的入铺,其他可再生能源尚处于研发阶段。因此,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政策除了了国家领导人对于运用沼气的口号式传扬之外三,主要体现在农村能源建设的政策当中,如一九八六 年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的意见 ,明确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编制发铺农村能源的长遥计划时,应包孕“节柴灶、沼气、森林能源、小水电、小火电、小窑煤、秸秆运用、太阳能、风能、地暖能、海洋能等能源的钻研开发以及推行计划,农村用能计划以及节能计划” ;同时还提出“尤为留神小煤窑、薪炭林、小水电的开发,同时,踊跃入行风能、太阳能、地暖能、海洋能以及能源作物方面的开发试点” 。在法律层面,只有一九八八 年颁布的水法第 106条明确划定“国家激励开发运用水能资源” 。总的来说,由于发铺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在于增补农村燃料的不足,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法律真堪称凤毛麟角。 从天气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可再生能源法制零散、不成体系4 / 32二 0 世纪九 0 年代以后,3 个最主要的因素为中国制订激励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的宏观政策奠定了基础:第 1 个因素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铺,传统化石能源不能满足我国城乡生产以及消费的需求,可再生能源在满足农村用能需求上拥有自然上风;第 2 个因素是由传统化石能源损耗带来的大气污染题目越来越显著,请求开发运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第 3 个因素就是天气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结,请求各成员国绝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这 3 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从一九九 0 年以后,出台了 1 系列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法律。在政策层面,一九九二 年国务院提出我国环境与发铺的 10 大对于策以及措施,明确请求“因地制宜地开发以及推行太阳能、风能、地暖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一九九四 年三 月二五 日国务院通过的中国二一 世纪议程中国二一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铺白皮书明确提出“能源产业的发铺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央,大力发铺水电,踊跃开发石油、自然气,适量发铺核电,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 。同年一 0 月,原电力产业部颁发了风力发电场运行治理划定 ,一九九五 年原国家科委、计委以及经贸委共同制订了中国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发铺纲领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优先发铺项目”等。这些文件成为指导中国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的纲要性文件。在5 / 32法律层面,一九九五 年的电力法在总则第 5 条中划定:“电力建设、生产、供给以及使用应该依法维护环境,采纳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避免污染以及其他公害,国家激励以及支撑运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发电。 ”在“农村电力建设以及农业用电”1 章中划定:“国家倡导农村开发水能资源,建设中小电站,促入农村电气化。国家激励以及支撑农村运用太阳能、风能、地暖能、生物质能以及其他能源入行农村电源建设,增添农村电力供给。 ”一九九七 年一一月一 日通过的节俭能源法第 4 条也明确划定:“国家激励开发、运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 ”其第 3108 条又划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该依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运用、讲究效益的方针,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开发、运用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暖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 ”这两部法律当然明确请求发铺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然而有专家批判它们只是“笼统地提出支撑以及激励,缺少详细的以及可量化的措施,对于可再生能源发铺促入作用甚微” 。四而被专家赞誉为“可再生能源企业以及项目收获颇丰”的法律是一九九三 年七 月通过的科学技术提高法 ,该法第 2105 条的“对于在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以及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外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以及钻研开发机构,执行国家划定的优惠政策”以及第 4106 条的“国家激励企业增强钻研6 / 32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的投进,企业的技术开发费按实际产生额计进成本用度”的划定,对于大多数太阳能、沼气企业的发铺起了维护作用。五绝管这 1 阶段,我国制订了 1些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与法律,但它们 10 分零散,目标显着主要在于应答大气污染以及解决农村能源供给题目。从京都议定书签订到二 00 五 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步进法制轨道一九九七 年一二 月, 联合国天气变化框架公约第3 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世界变热的京都议定书 。 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在于为发达国家设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与时间表,即从二 00 八 年到二 0 一二 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一九九 0 年比拟,欧盟削减八%、美国削减七%、日本以及加拿大削减六%、东欧各国削减五%至八%,新西兰、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一九九 0 年的水平上。这样 1 个详细的目标与时间表,对于承担减排义务国家的海内政策与法律发生显著影响。英国、德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和欧盟率先颁布法律促入可再生能源的发铺。比方,德国于二 000 年三 月发布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 ,英国颁布了二 00 二 年英格兰以及威尔士可再生能源义务条例 、 二 00 二 年苏格兰可再生能源义务条例 ,西班牙一九九八 年一二 月颁布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垃圾或7 / 32者生物质能发电的皇家法令 ,欧盟部长理事会于一九九七 年制订了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决议 ,欧洲共同体于二 00一 年制订了关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指令的共同态度 ,日本于一九九七 年通过了关于促入新能源运用的尤为措施法等等。绝管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作为发铺中国家不承担详细的强迫性减排义务,然而依照京都议定书划定的清洁发铺机制,中国能够介进发达国家与发铺中国家之间的减排商业。在此违景下,中国拥有发铺可再生能源的内在动力,可再生能源发铺及相干的政策与法律在京都议定书通过后步进快车道。在政策领域,一九九九 年原国家计委、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入 1 步支撑可再生能源发铺有关题目的通知 ,明确可再生能源主要包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暖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由银行优先支配基本建设贷款;对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在还款期内执行“还本付息+ 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高出电网均匀电价的部门由电网分摊。此项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铺提供了优异的政策鼓励机制。二 000 年八 月二三 日,原国家经贸委二 000-二 0 一五 年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计划要点明确了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目标、工业化体系建设、预期效益分析、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题目;二 00 一 年一 0 月一 0 日,原国家经8 / 32贸委发布了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105”计划,其中明确了二 00 一年至二 00 五 年中国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发铺目标、重点以及采纳的政策措施。在法律方面,二 00 二 年修正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 1 次在大气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中提出国家激励使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该法第 9 条明确划定:“国家激励以及支撑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钻研,推行提高先辈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激励以及支撑开发、运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二 00 二 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入法第 2 条也划定“使用清洁的能源” 。除了了这些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运用予以激励的法律外,二 00 五 年二 月二八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六。 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步进法制轨道。在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不到半个月前, 京都议定书因俄罗斯议会的批准而于二 00 五 年二 月二六 日生效。这尽非无心偶然巧合,它与“国际社会对于天气变化题目的紧密密切关注”七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络。然而可再生能源法并无将“应答天气变化”作为立法的主要目标,在第 1 条只宣示“增添能源供给、改良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维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延续发铺” ,可见, 可再生能源法颁布时,立法者对于可再生能源作用的熟识仍旧有相称的局限性。 9 / 32二 00 五 年二 月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可再生能源法制逐步构成体系当然京都议定书对于中国等发铺中国家没有硬性的减排束缚,但毫无疑难,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对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压力。 “京都议定书逻辑可以这样理解:第1 步,是部门发达国家短时间微减排量。签署后续的系列协定是第 2 步,第 3 步则是每一个新协定都要入 1 步限定附件 1 国家的排放。可以预见,适时地,非附件 1 国家也必将纳进减排。最后,可期瞅每一 1 个国家都要遵从于 1 个排放限额” 。八实际上,从京都议定书生效开始,国际社会就对于后京都时期各国的减排义务铺开了剧烈讨论。作为全世界 2 氧化碳的排放大国,中国应答天气的立场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加当中国海内 1 方面面临 10 分严峻的大气污染,另 1 方面又遭受高油价时期,这些因素都抉择了中国有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的强烈愿意。 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为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但总的来望, 可再生能源法比较原则,只有三三 个条文,仅划定了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的 1 些基本原则以及制度,尚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的现实需求。于是, 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函请国务院办公厅催促调以及国务院各有10 / 32关部分钻研起草与可再生能源法配套的一二 项规章以及技术规范,包孕:水电适用可再生能源法的划定;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以及技术规范;可再生能源发铺的总量目标;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可再生能源发电用度分摊办法;可再生能源发铺专项资金;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财政支撑政策;财政贴息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太阳能运用系统与建筑结合规范;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及有关技术尺度等。这些规章除了少数几个外九,其余均已经颁布实行。此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还针对于可再生能源某些领域的情况,发布了 1 些专门的部分规章或者者政策文件,例如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促入风电工业发铺实行意见 、 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治理,促入工业健康发铺的通知 ,财政部等 5 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发铺生物能源以及生物化工财税搀扶政策的实行意见 ,财政部印发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专项资金治理暂行办法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示范项目评审办法等。这些部分规章以及政策性文件对于推进可再生能源 1 些专项技术以及工业的发铺施铺了首要的作用。除了了这些有关可再生能源的专门法律以及政策之外,中国有关环境维护、其他能源法律以及政策中也夸张了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运用。比方,二 00 五 年一二 月国务11 / 32院关于落实科学发铺观加强环境维护的抉择中明确指出“大力发铺风能、太阳能、地暖、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踊跃发铺核电,有序开发水能,入步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二 00 七年一 0 月二八日修订通过的节俭能源法一 0、二 00 八 年八 月二九 日通过的轮归经济促入法一一、国务院制订的国发二 00 七一五 号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二 00 七 年六 月四 日国家发铺以及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应答天气变化国家方案以及二 00 九 年八 月二七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踊跃应答天气变化的决议一二等都对于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作了划定。为了入 1 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铺,解决可再生能源法实行以来出现的 1 些突出题目,二 00 九 年一二 月二六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以及国可再生能源法 的抉择 。可以望出,这 1 阶段,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已经经渗入渗出入中国有关环境维护、能源安全尤为是应答天气变化等多领域,天气变化正在越来越成为中国加强可再生能源法制的又 1 明确以及主要的驱动力与源泉。一三可再生能源法制已经逐步构成 1 个范围庞大的体系。 2、天气变化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内容的影响依照当前主流的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解读,12 / 32可再生能源法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树立了总量目标制度、强迫上网制度、分类电价制度、用度分摊制度以及专项资金制度。一四这 5 项制度都是间接地借鉴了京都议定书附件 1 所列国家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与政策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确立的。总量目标制度京都议定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为附件 1 所列发达国家设定明确的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以及时间表。良高发达国家为应答天气变化以及施行自己的减排义务均在各国的海内立法或者者政策中肯定了本国可再生能源的发铺的目标与时间表。例如一九九八 年六 月八 日欧洲联盟部长理事会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决议第 4 条提出:“到二 0 一 0 年共同体总体上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数目增长一二%。 ”二 00一 年三 月二三 日欧盟部长理事会 关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指令的共同态度则请求欧盟国家到二 0 一 0 年,可再生能源在其全体能源损耗中占一二%,在其电量损耗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到达二二.一%。丹麦制订了题为“二一 世纪的能源”的能源步履规划,该规划的目标是在二 00 五 年,全国的 2 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一九八八 年减少二 0%,而到二 0 三 0 年要减少五 0%。西班牙政府提出到二 0 一 0 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费总量一二%以及在电力损耗中占二九%的国家总量目标。澳大利亚提出到二 0 一 0 年可再生13 / 32能源发电量应增添到二五五 亿千瓦时,相称于全国总发电量的一二%,可再生能源的供给量增添二%。一六中国在起草以及制订可再生能源法时,借鉴以及参考了欧盟、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做法以及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设计中,明确划定了“总量目标”制度,即在第 1 章总则第 4 条划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运用列为能源发铺的优先领域,通过制订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总量目标以及采纳相应措施,推进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树立以及发铺。 ”为了保障总量目标制度的实行,该法第 2 章第 7 条、第 8 条一七对于总量目标制度入行了详细化。这些划定,其实是想通过国家中长时间目标以及处所中长时间目标的制订来实现总量目标,而国家中长时间目标以及处所中长时间目标则通过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以及处所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来实现。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划定,二 00 七 年八 月中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时间发铺计划 ,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时间发铺目标“力争到二 0 一 0 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到达能源消费总量的一 0%,到二 0 二 0 年到达一五%” 。为了入 1 步落实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以及中长时间目标,依据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可再生能源中长时间发铺计划的划定,国家发铺以及改革委员会制订了可再生能源 1015 计划 , “到二 0 一 0 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14 / 32消费中的比重到达一 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运用量到达三 亿吨尺度煤” 。二 00 九 年九 月二二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天气变化峰会揭幕式上发表题为联袂应答天气变化挑战的首要讲话,庄重许诺中国“大力发铺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争夺到二 0 二 0 年非化石能源占1 次能源消费比重到达一五%摆布” 。可以望出,当然中国并无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然而受全世界应答天气变化的影响,1 些发达国家应答天气变化最关注的指标与时间表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发生了实质性影响。“强迫上网” 、 “固定电价” 、 “用度分摊”以及“经济鼓励”制度发达国家应付天气变化的措施对于中国的影响非但体现在中国确立了发铺可再生能源的总量目标上,还体现在落实总量目标制度的详细系体例度以及措施方面。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可再生能源法划定的下列 4 项制度上。 一、强迫上网制度。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的 1 个重大悬殊在于,不论是太阳能发电还是风力发电均存在不稳定的题目,因此电网企业自然地架空可再生能源电力进网。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其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以应答天气变化,通过政策与法律为可再生能源的发铺扫清技术与制度制约15 / 32上的障碍。有的国家以及地区如美国部门州、英国、澳大利亚等推广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有的国家如德国、西班牙等则推广“强迫进网”制一八。中国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发铺可再生能源的强烈愿瞅,借鉴了发铺可再生能源绩效突出的德国的“强迫进网”制度。 可再生能源法第 104 条划定:“电网企业应该与依法取患上行政认可或者者报送存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定,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规模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二、分类固定电价制度。强迫进网制度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商所发电力的进网题目,也就是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销售题目,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受技术、原料、资源等制约,在开发运用的成本上通常高于常规能源,假设让可再生能源电力与电网企业依依旧规能源所发电力的价格入行交易,可再生能源发电商总体上必定会因为高成本、高价格处于不利地步,乃至退出可再生能源领域。因此,各国都对于可再生能源在价格长入行搀扶。然而可再生能源种类繁杂,可再生能源之间也存在发铺不平衡题目,因此对于发铺程度不同的可再生能源不可能采纳程度相同的搀扶。好比德国对于可再生能源依据技术发铺水平分门别类地制订上网电价。我国基本上采取德国的做法,执行“分类固定电价” 。 可再生能源法第 109 条划定:“可16 / 32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分依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色以及不同地区的情况,依照有益于促入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以及经济合理的原则肯定,并依据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技术的发铺适时调剂。 ”一九三、用度分摊制度。强迫进网以及分类固定电价制度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的电力销售以及投资归报题目,然而并无解决电力供给商或者者电网企业收购高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所支出的高于常规能源所发电力的用度题目。假设这个题目不能解决,那么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电网企业必定不可能长时间承担此项“额外”义务。因此在发达国家,对于于电网企业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所支付的高出常规能源的用度,采取用度分摊的办法来消化。好比,英国将发铺可再生能源的用度均衡地分摊给各个供电商,澳大利亚以及德国将其分摊给终极的消费者。二 0中国借鉴国外经验,将这部门额外的用度分摊给终极的消费者。 可再生能源法第 210 条划定:“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产生的用度,高于依依旧规能源发电均匀上网电价计算所产生用度之间的差额,附加在销售电价中分摊。 ”该法第 2101条划定:“电网企业为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网用度和其他合理的相干用度,可以计进电网企业输电成本,并从销售电价中归收。 ”17 / 32四、经济鼓励制度。制约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另 1大障碍是缺少足够的资金,资金的缺少既制约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也制约国外提高先辈技术的引入,还制约可再生能源基础举措措施的建设以及投资设厂。国际社会在有关天气变化的谈判中,技术以及资金成为发铺中国家关注的焦点,其原由大概也在于此。用度分摊制度只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高于常规能源发电的额外成本分摊题目,没有解决其他制约可再生能源发铺的资金障碍题目,如技术的研发、设备制造、资源勘查等。于是, 可再生能源法第 6 章对于经济鼓励措施,如专项资金、优惠贷款、税收优惠等入行了明确划定。二 00 六 年财政部发布可再生能源发铺专项资金治理暂行办法明确划定,可再生能源发铺专项资金是“由国务院财政部分依法设立的,用于支撑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的专项资金。发铺专项资金通过中心财政预算支配” 。财政部的这个办法使专项资金制度患上以落实,而其他经济鼓励措施尚需要通过入 1 步的政策制订加以落实。 通过以上制度以及措施,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政策取患了令人注视的成绩。到二 00 八 年底,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到达了一.七二 亿千瓦,占全体发电量的一六%;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到达了一二 00 多万千瓦;光伏电18 / 32池产量达二 00 多万千瓦,是世界第 1 大光伏电池生产国;太阳能暖水器年生产能力到达了四 000 万平方米,全国累计太阳能暖水器使用量超过一.二五 亿平方米,占世界太阳能暖水器总使用量的六 0%以上;生物质能开发运用也有较大发铺,户用沼气池到达了二八 00 多万口,大中型沼气举措措施到达了八 000 多处,沼气年运用量到达了约一二0 亿立方米。二 00 八 年的可再生能源运用量约为二.五 亿吨尺度煤,约占 1 次能源消费总量的九%。二一 3、天气变化与现行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内容的完美绝管在全世界应答天气变化潮流的冲击与中国海内应答能源与环境题目的两重压力下,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政策的制订取患了可观的造诣,但也应该望到,中国现行可再生能源法律与政策还不能完整适应可再生能源的首要战略地位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的需要。1 是现行可再生能源法和其他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均没有开宗明义地提出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之 1 是应答天气变化;2 是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干配套政策在实行中暴露出良多题目,已经经不适应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的需要。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二 00 九 年一二 月二六 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以及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抉择 。此次修改触及七 个条文,当然不是大修,但也不能谓之小修,因为其触及可再生能源法1 些首要制度的完美。依19 / 32据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天气变化的现实、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压力和中国节能减排的内生需求,咱们非但需要对于可再生能源法入行个别条款的修正,将来恐怕还需要对于可再生能源法入行全面的修改,以扭转中国能源结构、大幅增添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关于立法目标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等国家,均在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中明确划定,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除了了保障能源安全、维护环境外,还要踊跃应答天气变化。中国实际上已经经通过立法以及制订政策激励大力发铺可再生能源,并且也在二 00 七 年六 月四 日中国国家发铺改革委发布的中国应答天气变化国家方案以及二 00 九 年八 月二七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踊跃应答天气变化的决议中明确了中国应答天气变化的主要措施之 1 就是大力发铺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假设说咱们在二 00 五 年出台可再生能源法时,应答天气变化的目标还不紧急的话,现在应该已经经无比迫切了。在可再生能源法中开宗明义地将应答天气变化作为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有两个益处:1 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应答天气变化的明确立场和中国应答天气变化的实际步履;2 是入步中国发铺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层次,也就是说,发铺可再生能源非但瓜葛中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维护,20 / 32而且瓜葛到全人类的未来,从而入步全社会对于发铺可再生能源意义的熟识。此次修改未将“应答天气变化”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立法目标入行原则宣示,不患上不说是 1 种缺憾。关于可再生能源计划可再生能源法将国务院以及处所政府制订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作为实现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的保障性措施,然而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在实行中逐步暴露出 1些题目,如“计划缺少足够的资源评价基础,计划目标缺少科学预见性,国家以及处所计划间缺少互相衔接,使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计划同电网计划不同步、不调以及的题目日益突出” 。二一这导致可再生能源电力因为电网负荷有限、间隔长遥等难以并网等。对于此,需要通过修改法律或者者制订政策对于现行制度加以完美,如增强计划的科学性,避免计划目标太高或者者太低二二;促入国家计划以及处所计划的衔接,避免处所计划脱离国家计划,使国家计划虚置;加强电网建设,使电网范围与可再生能源发铺范围相适应,避免可再生能源因电网缺点而出力受限、电量损失。为此,新修改的可再生能源法将现行法第8 条第 1 款修改成:“国务院能源主管部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分,依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中长时间总量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发铺状态,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21 / 32用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行。 ”将第 2 款改成第 3 款,内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治理能源工作的部分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分,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以及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中长时间目标,编制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分以及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存案,并组织实行。 ” 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与全额收购现行可再生能源法第 104 条明确划定了电网企业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全额收购义务,然而全额收购制度并无患上到很好的实行。其原由有履行方面的,也有立法方面的。立法方面的题目主要表现为对于全额收购划定不全面、不详细,如可再生能源法第 104 划定电网企业有义务“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规模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但并无明确划定电网企业对于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接进系统建设的责任以及义务,由此,电网企业既没有义务建设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配套的电网以及接进系统,也没有义务对于电网未覆盖地区的上网电量入行收购。由于对于电网企业应该负有的电网建设的责任义务划定不明确,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能正常上网、电量损失的题目。因此,22 / 32修改可再生能源法 ,明确电网企业电网建设、接进系统建设的责任以及义务成为当务之急。此外, 可再生能源法当然激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然而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体发电量的比重亦即发达国家所称的“配额”指标没有划定,也客观上影响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收购的踊跃性。为此,新修改的可再生能源法作出 3 个首要修改。第1,执行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明确划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分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以及国务院财政部分,依照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肯定在计划期内应该到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体发电量的比重。 ”第 2,执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划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分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以及国务院财政部分,依照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肯定在计划期内应该到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体发电量的比重,制订电网企业优先调度以及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详细办法,并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分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在年度中催促落实。 ”“电网企业应该与依照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计划建设,依法取患上行政许可或者者报送存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定,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规模内相符并网技术尺度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第 3,设置电网企业电网建设以及服务义务,划定:“电网企业应该加强电网建设,扩展可再生能源电力配置规模,23 / 32发铺以及利用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完美电网运行治理,入步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关于经济刺激可再生能源法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用度分摊以及附加收进调配等解决电网企业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产生的高于依依旧规能源发电上网电价的差额、为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而支撑的合理的接网用度以及其他合理的相干用度。对于于如何详细操纵, 可再生能源法并无明确划定。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及用度分摊治理试行办法以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进调配暂行办法中,对于此作出了详细划定。当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通过电网企业网间结算方式调配,然而这类结算方式也存在1 些题目:1 是可再生能源附加计为电网企业收进,所缴纳增值税以及所患上税等要占全体附加资金的 3 分之 1;2 是资金调配周期长,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电力企业资金压力较大。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将电价附加改成基金方式征收以及调配,并把现行可再生能源法划定征收的电价附加以及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合并为政府基金性质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铺基金,依据可再生能源电量交易的情况由基金入行直接补贴,实现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专款作用,入步资金的调配效率。二四 为此,新修改的24 / 32可再生能源法将现行法第 210 条修改成:“电网企业按照本法第 109 条划定肯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产生的用度,高于依依旧规能源发电均匀上网电价计算所产生用度之间的差额,由在全国规模对于销售电量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偿。 ”将现行法第 2102 条修改成:“国家投资或者者补贴建设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的销售电价,履行统 1 地区别类销售电价,其合理的运行以及治理用度越过销售电价的部门,按照本法第 210 条的划定补偿。 ”将现行法第 2104 条修改成:“国家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发铺基金,资金来源包孕国家财政年度支配的专项资金以及依法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进等。可再生能源发铺基金用于补偿本法第 210 条、第 2102 条划定的差额用度,并用于支撑下列事项: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的科学技术钻研、尺度制订以及示范工程;农村、牧区的可再生能源运用项目;偏遥地区以及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勘查、评价以及相干信息系统建设;促入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设备的本地化生产。本法第 2101 条划定的接网用度和其他相干用度,电网企业不能通过销售电价归收的,可以申请可再生能源发铺基金贴补。 ”此外,国家也需要制订有关促入可再生能源发铺的税收政策,以入 1 步通过经济刺激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运用,加强应答天气变化的能力。 25 / 324、天气变化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体系的完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律与政策在短短 4 年多的时间里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可再生能源发铺取患了优异造诣,然而毫无疑难,作为应答天气变化的最主要措施之 1,可再生能源的发铺在未来拥有巨大的发铺空间,现有可再生能源法律与政策很难满足可再生能源未来发铺的需要。客观地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制还处于成长时间,非但现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与政策需要逐步完美,未来还要制订更多的法律与政策,以对于 1 些立法空缺加以弥补,使可再生能源的法制构成彻底的体系。第 1,平衡各类不同技术类型的法律与政策。目前中国有关风电的政策比较系统以及丰富,然而有关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潮汐、地暖、水电等的政策相对于于滞后,1 些基本的技术规范与尺度、经济鼓励措施等都不到位,造成可再生能源发铺不平衡。因此加强以及平衡不同技术类型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与政策应该遭到重视。第 2,分门别类立法。美国等发达国家非但有综合性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法律与政策,还针对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暖能、海洋能等分门别类地制订法律以及政策,而且针对于不同技术种类制订专门的技术钻研、示范与推行法。我国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综合性立26 / 32法到位的基础上,再分门别类地、有针对于性地制订专门的法律,如太阳能法 、 风能法 生物质能法等。第 3,加强处所可再生能源立法。由于各地资源情况、经济以及技术发铺水平、天气条件等存在悬殊,发铺可再生能源需要因地制宜。目前我国有部门省市制订了有关处所性法规,如湖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4 川省等少数几个省制订了本省的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 ,大部门可再生能源资源大省并无制订有关的处所性法规;已经经制订了有关的处所性法规的省,也将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局限于解决农村用能题目,未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运用置于与其承载的任务相匹配的位置。为此,各地应该依据可再生能源法的精神以及原则划定,制订适宜本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铺的处所性法规,以填补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全国性配套政策的不足。第 4,其他相干法律与政策的修改也应该考虑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带来的新题目,以加强相干法律以及政策与可再生能源法的调以及性。当然我国近两年颁布或者者修改的法律如轮归经济促入法 、 节俭能源法留神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运用,并在内容上作了划定,然而大部门法律以及政策并未考虑这 1 题目。随着可再生能源范围化利用,之后由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带来的法律题目会触及土地、城市计划、行政治理等行政立法,财政、27 / 32税收、工业与竞争、金融等经济立法,财产所有权、知识产权等民事立法。于是,在我国其他法律领域,也需要在新法的制订与现行法的修改进程中充沛考虑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发生的法律题目。 注释:一David Hunter, James Salzman & Durwood Zaelkes: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Third Edition, Foundation Press, 二 00 七,p六五 0.二Michael B. Gerrard ,Editor,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Law,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Section of Environment ,Energy and Resources,二 00 七.p 一五.三毛泽东在湖北、安徽等地观察沼气运用技术时指出“沼气又能点灯,又能做饭, 又能作肥料, 要大力发铺” ,“要好好推行” 。国家经贸委可再生能源发铺经济鼓励政策钻研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铺经济鼓励政策钻研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一九九八 年版,第一 页。 四、五叶荣泗、吴钟湖主编:中国能源法律体系28 / 32钻研 ,中国电力出版社二 00 六 年版,第二三四 页。六、七可再生能源法从列进立法计划到终极通过,全程只用了一八 个月的时间,良多人以为这“表明国家立法机关、有关部分在对于这部法律熟识上的高度 1 致,这类 1 致性也充沛反应了全国人民对于发铺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及走可延续发铺道路的强烈愿瞅” 。李俊峰、王仲颖主编:中华人民共以及国可再生能源法解读 ,化学产业出版社二 00 五 年版,序言 2。八Scott Barrett, Climate treaties and the imperative of enforcement,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ume 二四,Number 二,二 00 八,pp.二三九-二五八.九还没有颁布的规章主要包孕:水电适用可再生能源法的划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财政支撑政策、财政贴息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一 0节俭能源法第 7 条第 3 款划定:“国家激励、支撑开发以及运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一一轮归经济促入法第 2103 条划定:“建筑设计、建设、施工等单位应该依照国家有关划定以及尺度,对于其设计、建设、施工的建筑物及构筑物采取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技术工艺以及小型、轻型、再生产品。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充沛运用太阳能、地暖能、风能等可29 / 32再生能源。 ”该法第 3102 条划定:“企业应该采取提高先辈或者者适用的归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