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造林技术探讨_第1页
抗旱造林技术探讨_第2页
抗旱造林技术探讨_第3页
抗旱造林技术探讨_第4页
抗旱造林技术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抗旱造林技术探讨作者:王小红 唐黎辉 陈永强摘要总结了岐山县五丈原林场抗旱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以为干旱地区造林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成效;陕西岐山 近年来,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日元贷款造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成功实施,使岐山县五丈原林场在应用抗旱造林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 1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适地适树 在生物界,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2 / 9“适地适树”就是这一规律在造林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做到“适地适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科学造林的基础。 树种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成活,而且影响生长发育和效益发挥,造林时使地和树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树木发挥最大的潜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针对五丈原林场造林地的实际,土壤水分缺乏是限制造林成活与否的限制因素。由于不同的立地条件水分含量不同,科学区划立地类型,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做到乔、灌结合,针、阔并重,以乡土树种为主,经济树种与生态树种合理搭配。立地条件差的以侧柏、刺槐等耐干旱树种为主;立地条件较好的可适当发展一些经济树种,使该树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选择适宜当前及今后发展的侧柏、刺槐、花椒、油松、元宝枫、杨树、柳树等树种为主要栽植树种推广栽植,彻底改变传统的不划分立地类型、不搞混交和树种搭配、造林地“一刀切” 、不讲质量,千篇一律栽植同一种树种或只栽一两个树种,或者山上刺槐、川塬杨树的落后树种选择方法。 提前整地 3 / 9造林前先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改善幼林生长环境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提前整地可以积蓄水分,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同时还能够改变林地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使土壤熟化,增加土壤肥力,又可以通过光照杀死土壤中的病虫害,使整地时间提前半年,也可以在前一季或前一年的雨季整地1。根据造林作业区自然条件和多年造林经验,整地方法以蓄水保土、最少破坏植被为原则,采取中鱼鳞坑整地,规格为 60 cm40 cm40 cm。 容器苗造林 在干旱瘠薄的浅山区,受侵蚀的沟坡、梁峁等条件差,常规树种难以成活的地带采用油松、侧柏容器苗造林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栽植时撕破容器袋底,或去掉容器底,保持土坨完整,入穴深度以超过容器袋口 12 cm 为宜,侧方用土压实,并覆盖 1 层细土,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一般侧柏高 44%,油松高 22%,油松、侧柏容器苗造林无缓苗期,成活保存率高,造林初期生长快,效果十分明显,容器苗已完全替代其裸根苗造林。2001 年五丈原林场九龙山狼儿子沟进行的人工造林工程,采用两年生移植侧柏容器苗造林,平均成活率高达 98%。 4 / 9覆膜造林 覆膜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湿度,形成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的 小气候2。近 2 年来,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覆膜造林比不覆膜造林成活率可提高 15%20%,新梢和地茎的高、粗生长,比不覆膜造林提高倍和倍。 覆膜方法:先把膜的一边向中心剪一道缝,栽时把穴(树坑)整成浅锅底形,穴边缘略低于地面。栽后盖上地膜,使苗木地茎通过膜中心,用土把膜四周和划破的缝压实,覆土宽及厚约 4 cm,苗木根茎与地膜之间覆土略厚,约有 6 cm,做到覆膜无空隙、无透气孔,形成一个倒伞形,可使雨水尽快地渗入土壤中,增加土壤温度,防止蒸发,减少杂草丛生。如果苗木根茎处覆土过薄,土壤表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热气集中顺着苗木根茎蒸发而出,会直接灼伤针叶树小苗的根茎部输导组织和形成组织,致使幼苗茎部形成环状腐烂枯死。如果造林前先浇 1 次水,栽植后再浇 1 次水,然后覆膜,成活率更高,一般可达 100%。 截干造林 5 / 9由于春季多风干旱,气温偏低,大多数造林苗木梢部木质化程度低,所以栽后地上部分失水较多,加之苗木根系受到一定损失,以及风吹摆苗木使土壤透风,根系一时难以恢复,水分供应不足,地上部分蒸腾量大,导致水分代谢不平衡,致使苗木枯萎死亡3。因此,生产中应大力提倡截干造林的方法,减少树木地上部分蒸腾,促进地下侧根生长,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经济林树种一般不截干,而是定干,针叶树一般不截干,尤其是油松,如果截干,则破坏生长点,导致苗木无法生长。截干高度一般不超过 1015 cm,山杏、山桃可适当截高一点,2030 cm,有利于树形的形成,提早挂果。 截干造林应注意事项:一是截干时不要使苗木茎干破裂扯起茎皮,以免影响发芽生长;二是截干时要把露在地面上的茎干培土堆留出 23 cm,以免风干,一直等到幼苗顶出土时再扒开土堆,也可常年不去土堆,既可闷芽,又可防止兔啃。 栽前浸根 裸根幼苗的根系细弱,起苗后很容易干枯死亡。为解6 / 9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选用良种壮苗,可选用一、二级合格苗木,其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其次,尽量采用随起苗随栽植的方法,减少苗木根系水分的蒸发,缩短起苗到栽植之间的时间。对经过假植、长途运输的苗木,在造林前 1d 浸水 24 h,若失水较重,可延长浸水时间 23 d,能有效补充苗木失去的水分,增强苗木的抗旱能力。 另外,裸根苗在栽植前用 100300 mg/kg ABT3 号生根粉迅速蘸根或蘸泥浆,用固体水、保水剂等其他保水物质处理,也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抚育管理 常言道:“三分栽,七分管”,在苗木栽植后到成活,还需要一个缓苗期,从地下生根到地上部分加速生长直至成林,对水分、养分需求较大,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维修集水坑穴、修枝抹芽、施肥灌溉等抚育措施,以免除杂草侵害,改善土壤结构和蓄水保墒条件,促进植株成活和生长,通过幼林抚育,幼苗成活率可提高%,年生长量可提高%。 2 成效分析 7 / 9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 几年来,通过采用以上抗旱造林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工程、不同树种、不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抗旱造林一次获得成功,成活率在 90%以上。 促进林木生长 抗旱造林不仅提高了成活保存率,而且促进幼树生长,在苗高、地径、主根长、根茎比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平均生长量要高出 1 倍以上。其缓苗快,能迅速适应造林地环境,幼树早期生长迅速,幼林郁闭也能提早 13 年。 降低造林成本 采用抗旱造林技术降低造林成本主要体现在造林成效上,开始造林时,抗旱技术要增加造林成本 20%30%,但高出部分通过提高造林成活率,使单位面积林木省去了反复补植、重造成本,从而使造林成本大大降低,一般来说,可以节约 23 倍的造林费用,而且造林地条件越差,效果越明显。 8 / 93 小结 (1)由于生态比较脆弱、气候异常、连年干旱,特别是春季干旱缺水,虽然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积极研究探索,在造林中采取一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干旱问题仍然是困绕林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仍然需要继续研究推广新的抗旱造林技术,确保造林实效。 (2)当前,基层林业技术人员较少、任务重,深入基层宣传林业生产技术的机会较少,群众缺乏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自觉性,使很多适用、实际、实效的抗旱造林技术难以全面推广4。 (3)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一项公益事业,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通过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林木生长量等方式,彻底改变林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