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装配课件.ppt_第1页
工艺-装配课件.ppt_第2页
工艺-装配课件.ppt_第3页
工艺-装配课件.ppt_第4页
工艺-装配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胶粘组合工序一 涂刷胶粘剂 一 净化粘合面影响粘合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粉尘 油污 水分或隔离膜采用鬃刷轮进行机械除尘或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气除尘 除尘后的应进行刷胶 不得停放过久 不得与油类物质接触注意操作间的相对湿度 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二 配胶目的 使线型或支链型分子交联1 固化剂的作用原理固化剂 带有多个活性官能团的低分子材料 2 鞋用胶粘剂及其固化剂 1 氯丁胶种类 普通型 接枝改性型用途 皮革 皮革 皮革 橡胶 皮革 纺织物 纺织物 橡胶成分 氯丁橡胶的苯类溶液浓度 20 30 固化剂 异氰酸酯类列克纳 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的二氯甲烷溶液 20 用量 皮革 皮革 用量为氯丁胶的5 左右皮革 橡胶 用量为氯丁胶的1O 左右 固化剂 7900 白色粉末主要成分 聚四异氰酸酯用量 氯丁胶的2 5 3 方法 将7900固化剂粉末溶于甲苯中将其溶液对入氯丁胶内搅拌均匀需要随用随配 2 聚氨酯胶用途 皮革 合成革帮面 橡塑并用底 TPR底及聚氨酯底等固化剂 以异氰酸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化学材料用量 胶粘剂的3 5 方法 随用随配 3 树脂胶成分 合成树脂用途 橡塑并用底 乳胶底等外底EVA底 EVA树脂胶SBS底 SBS树脂胶 3 配胶的有关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固化剂的用量比例根据季节的不同 固化剂的比例可适度增减胶粘剂必须随用随配 用多少配多少控制操作间的相对湿度和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杜绝火种保持胶桶及固化剂容器的密封状态 三 刷胶操作1 粘合面状态 2 胶膜厚度与剥离强度之间的关系 3 刷胶次数与胶膜厚度之间的关系在皮革上刷一遍胶 胶膜的厚度约为0 O6mm刷两遍胶 厚度增大至0 09 0 1mm在橡胶底粘合面上刷一次胶 胶膜厚度约为0 09mm刷两遍胶时 厚度增大至0 13mm左右真皮帮面 皮底粘合 刷两遍胶后胶膜的总厚度则约为0 18mm真皮帮面 胶底粘合 刷两遍胶后胶膜的总厚度则约为0 22mm 4 刷胶操作及注意事项第一遍胶要稀 浸润 扩散 渗透涂刷方法 往复推刷第二遍胶的要稠 提高剥离强度涂刷方法 单向推刷用力适中 渗透 胶膜厚度 粘合强度每次胶刷完后都必须干燥至指触干刷胶后的料件要避风 避免日光暴晒控制胶粘剂与固化剂的比例控制刷胶操作间的温度 相对湿度和空气中的粉尘含量杜绝火种 注意通风 排毒 二 胶膜的烘干活化目的加快溶剂 水分的挥发促进胶粘剂分子的扩散和渗透提供交联反应活化能软化 降低硬度和弹性 减小反弹力 便于合底条件第一节烘箱40 5O 第二节烘箱60 7O 烘干总时间为10 12min 烘干活化设备烘干通道烘箱 立式 卧式 加热装置蒸气 电热管 红外线灯泡 远红外线原件 远红外线电炉等 三 粘合外底前提条件 指触干 硬质外底已经返软粘底操作间干爽 清洁 室温与烘箱温度差不大于30 操作及注意事项楦底朝上或外底朝上粘合外底之前 先除掉粘合面以外的余胶成型外底的顺序 前尖 前掌外侧 前掌内侧 后跟 腰窝 卷跟鞋外底 前尖 小趾 拇趾 跟口线 跟口面 腰窝 质量要求严格控制烘干活化程度 确保粘合强度粘合准确 端正 严密 无偏移 扭曲现象粘合子口线规整清晰 与帮面粘合严密 无余胶 胶丝被粘物粘合面紧密接触 底芯处无空气滞留粘合后用榔头将底锤砸一遍 第三节粘合后工序及质量分析一 压合 一 作用进一步排除粘结面间残留的空气增大粘合面间的接触面积促进胶粘剂分子的进一步扩散和渗透显著提高剥离强度 二 设备及操作种类 气囊式 气垫式 墙式 十字型压边机等气压 液压或气油联动 三 压合条件压力大 压合时间长 剥离强度高压力越大 压合时间越长 生产周期也越长 被压物的变形程度也越大 二 出楦 一 条件剥离强度随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压合后静置4h 然后再出楦 24h后方可上柜销售部颁标准规定 必须在压合后静置24h 然后检测剥离强度 将压合后的在制品送入冷却定型箱 促进胶粘剂快速结晶条件 5 时冷却15 20min设备 架空吊篮式冷冻箱 急速冷冻定型箱 二 出楦方法鞋楦的结构 手工出楦法拔掉后帮里上的规帮钉 楦盖上的钉楦盖钉 解开系绳或鞋带用出楦钩钩住楦盖出楦孔顺楦盖方向拔出楦盖再用出楦钩勾住鞋楦的出楦孔先将楦的后跟部位拔出 然后顺着楦身方向将鞋楦整个拨出将楦盖复位 钉合脱楦过程中双手的用力必须施加在帮套上 不得用力拔外底 机器出楦法出楦机 托头 托跟 托架 出楦钩 偏心轮 三 出楦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1 坏口鞋的口门 锁口线 后帮鞋口 横条等部位或部件撕裂 设计方面的原因 局部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帮面的分割未按照脚型规律和楦型结构进行部件的尺寸 比例安排不合理 如口门 鞋口等 样板处理 特别是曲跷处理 有误缝线设计不合理 如锁口线等 使用的鞋楦与预期产品不匹配 加工工艺方面的原因 帮面材料 特别是部件边口的强度减小片边后的部件边口过薄折下凹型弧线边时 剪口过深 缝线的针码过小 面线和底线的张力均过大干燥定型及烘干活化时的温度过高 时间过长出楦方法不当 帮面材料方面的原因 使用低强度帮面材料或劣质帮面材料帮面材料与产品用途不匹配对策 及时查找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易损部位或部件上刷温水回软帮面 出楦时要缓慢用力 2 变型出楦后鞋发生扭曲 变跷 皱缩 粘合子口开缝等原因 出楦方法不当 使固型支撑件发生变型 或使帮底粘合面之间产生缝隙部件含湿量过大 未完全定型就已出楦固型支撑件的硬度或支撑力不足绷帮时主跟 内包头的下口未搭上内底边缘 或割帮里时的割除量过大 3 滞楦 鞋楦不能被拔出原因 化学片类的主跟 内包头未经晾置就直接装入装主跟和内包头时 胶粘剂的用量过大粘帮脚时 胶粘剂流到帮里上 特别是腰窝的里踝部位 合外底前未将钉内底钉拔除对策 包楦脱楦时 整个帮套或局部纹丝不动 粘楦帮面松动 但又脱不出鞋楦 遗钉 三 胶粘鞋的剥离分析 一 粘附破坏1 现象 2 原因粘合面未经处理或处理程度不足砂磨起绒后粘合面未进行除尘净化刷胶前部件的含湿量大 干燥处理程度不足刷胶前粘合面上有与胶液不相容的物质或其它隔离物胶粘剂浓度过大或刷胶方法不当而产生浮胶粘合面未刷胶 二 内聚破坏1 现象 2 原因胶粘剂中未加固化剂刷胶后的停放时间过长 或烘干活化温度过高烘干活化温度过低 或采用自然晾干 交联反应活化能不足胶膜未经活化 或粘合操作室与烘箱的温差太大刷胶后 粘合之前 两个被粘物的粘合面上都有隔离物质胶粘剂失效未经压合或未及时压合 压力条件不符 静置时间不足 三 拉丝现象1 现象 2 原因烘干活化温度低 时间短 溶剂或湿分未充分挥发胶膜被风干 表面结膜 但内部仍有溶剂或湿分未加固化剂或固化剂用量不足底料硬 加热回软不足 外底回弹力大 粘合面不能紧密接触合外底后压合时的压力低 时间短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