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施工前技术交底书_第1页
强夯施工施工前技术交底书_第2页
强夯施工施工前技术交底书_第3页
强夯施工施工前技术交底书_第4页
强夯施工施工前技术交底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施工技术交底书施工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 西宁南绕城公路第十分经理部工程管理部 编号 十分部技 JD 041 号 工程名称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项目西宁南绕城公路第十标段 K43 600 K48 000 交底日期2015 05 07 一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 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 2004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 CECS197 2006 公路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 95 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土建工程 JTGF80 1 2004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 017 96 特殊路基处理设计图纸 工程勘察 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其他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 标准 规程和规定 公司现场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二 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二 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 1 1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本专项方案适用于西宁南绕城公路工程第十合同 起止里程为 K43 600 K48 000 段 内所有特殊路基 湿陷性黄土 采用强夯地基处理 2 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根据第十合同段湿陷性黄土工程的特点 依据施工设计图采用强夯处理路基 结构 物基础的工程措施 强夯工艺是利用起重机吊起一定重量的夯锤 在一定的高度释放 使夯锤自用下落 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利用动力压密理论 以一定的速度冲击地面 通 过夯锤对土体的冲击作用 使土中的空气溢出 土体颗粒重新排列 减小土体的孔隙比 降低土体的压缩性 消除其湿陷性 增大土体的干密度 以达到需要的密实度 达到土 层需要的承载能力 明确强夯施工的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 指导 规范强夯作业施工 强夯技术交底具体编制原则如下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路基施工设计内容的要求 充分体现业主意愿 根据设计图纸内容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并结合我单位具体情况 在施工方案 中贯彻机械化 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编制先进 合理 经济 可行的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及设计要求 积极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方法 建立健全环保组织措施 节约用地 满足环保要求 三 工程概述三 工程概述 1 1 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 强夯设计要求 强夯法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 有效加固深度 夯击能 夯击次数 夯击遍 间隔时 2 间 夯点布置和处理范围 有效加固深度 H 强夯加固深度计算采用 Menard 经验公式 H 10 wh 式中 H 加固土层厚度及深度 m w 夯锤重 KN h 落距 m 经验系数 其值在 0 4 1 0 之间 与土质条件 地下水位 夯击能大小 夯锤底面 积等因素有关 设计值为 0 45 夯击能量及击数 夯击能量是决定加固深度的参数 单点夯击能 锤重 落距 最佳夯击能是单点夯击 能的总和 夯点采用矩形布置 夯击间距为 4m 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夯击点之间 施工时刻 根据试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并满足 1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 50mm 2 夯坑 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 3 不应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强夯设计采用工程拟比法 主 副夯以 2000KN m 的单点夯击能跳夯两遍 最后再 以 1000KN m 的低能量满夯一遍 强夯处理范围为路堤两侧排水外边缘之间 无排水沟 时为路基坡脚外 2m 试夯 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夯 试夯的目的是对原设计参数进行检验和修正及指导大面 积施工 试夯的测试内容包括 夯前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及瑞雷波测试 试夯过程中进行夯沉量 孔隙水压力及地下水位观测 夯后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静力触探试 试验及瑞雷波测试 强夯检测内容及标准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 50mm 标贯值达到由试夯确定的夯实标贯值 对于 有桥涵 挡墙等构筑物的路段 还应检测地基承载力 以能达到设计要求 强夯施工条件 与建筑物应保持在 200m 以上 强夯的安全距离与夯击能 房屋 结构等因素有关 夯击能大 房子结构差的取大值 反正取小值 需现场通过夯击试验 确定 在路基坡脚 5m 外设临时防震沟 施工完毕后回填 防震沟沟底宽 1m 深度 2m 沟壁采用 1 0 5 的坡率 以减小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2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线起讫里程为 K43 600 K48 000 全长 4400m 强夯主要设置于路基填 筑时湿陷性黄土处理特殊路基段基础处理等 第十合同段采用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共计 0 四 四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3 第二遍夯击中间检查 第三遍夯击中间检查 检查验收 平整碾压 达到夯击遍数数 开工报告 平整场地 施工放样 中间检查第一遍夯击 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机械准备 五 施工五 施工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强夯施工前 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和各种地下管线 尤其是通讯电缆 的位置及标高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 应密切注意夯击中的异常变化 在构造物顶面强夯作业时 应加强观察 一旦发 现危及构造物安全时要立即停打 通知总监办 管理处 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强夯过程中 当发生严重弹簧现象时立即停止施工 并报监理工程师 六 六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 基本要求 强夯过程中 项目技术负责人将始终在现场指挥 监理旁站指导 强夯完成后由项目质检机构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按规定频率进行各项检测 并认真填 报各种原始记录及相关图表 包括填写合同号 里程桩号 夯击能量 夯点设置 夯击 数和夯击遍数 夯陷深度 密实度 承载比等记录 报监理工程师 经监理工程师检验 合格后 按要求进行整平 监理工程师对标高 平整度检测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 路基填筑施工 在每遍夯击前 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 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 发现偏差和漏夯应 及时纠正 外观鉴定 强夯后的表面应达到密实平坦 局部过大沉降应有专门记录 收锤标准 1 坑周不出现明显的隆起 如果坑周出现明显隆起 标志着坑周土体已经破坏 如 第一击时就已明显隆起 则要降低夯击能 2 不能有过大的侧向位移 如果有过大的侧向位移 则表明土体已经破坏 3 后一击夯沉量应小于前一击的夯沉量 如果是后一击夯沉量大于前一击的夯沉量 说明土体侧向位移较大 表明土体结构破坏 4 夯坑深度不能太大 检查项目 1 强夯前在原地表处理到大致平整后处 按土质分段取样做标准重型击实 土的液 塑限 颗粒分析 天然含水量试验及标高测量 2 强夯完后 除进行瑞雷波法 灌砂法 野外 CBR 检测外 还应用平地机将路基整 平 横纵坡与夯前相同 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设计压实度 90 测量路基的总沉降量 3 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 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补夯 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4 强夯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 一般取 1 4 周 5 质量检验的方法 应采用现场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 质量检验的频率 应 根据地基处理的面积确定 其检验点数量不应小于 3 处 1000m2 检验深度不小于设计处 理的深度 强夯主要检验项目见下表所示 强夯主要检验项目表强夯主要检验项目表 项次项次检查项目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90 检测深度 50cm 以内 按 JTG F80 1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