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塑膠射出成型與模具個人自修教材 英華達手機 Foxconn成型基礎知識 塑膠料基本知識目錄 手機實例塑膠原料塑膠素材成型模具塑膠成形收縮率塑膠料的二次加工印刷噴塗電鍍 手機實例 塑膠原料 塑料的概念 1 塑料的主要成份是樹脂2 塑料 是由高分子合成樹脂 聚合物 為主要成份滲入各種輔助料或添加劑 在特定溫度 壓力下具有可塑性和流動性 可被模塑成一定形狀 且在一定條件下保持形狀不變的材料 3 聚合物 指聚合過程所產生的純材料或稱聚合材料 無論天然樹脂還是合成樹脂均屬高分子合聚物 簡稱高聚物 4 塑膠對電 熱 聲具有良好絕緣性 電絕緣性 耐電弧性 保溫 隔聲 吸音 吸振 消聲性能卓越 塑膠原料 塑膠料大部是從一些油類中提煉出來的 最熟悉的部分PC料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PC料在燒的時候有一股气油味 ABS是從煤碳中提煉出來的 ABS在燒完滅掉的時候會呈煙灰狀 POM是從天然气提煉出來的 POM在燒完的時候會有一股非常臭的瓦絲味 一般塑料的特点 a 塑料受热膨胀 线胀系数比金属大很多 b 一般塑料的刚度比金属低一数量级 c 塑料的力学性能在长时间受热下会明显下降 d 一般塑料在常温下和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应力下长期受力 会出现永久形变 e 塑料对缺口损坏很敏感 f 塑料的力学性能通常比金属低的多 但有的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高于金属 如果制品设计合理 会更能发挥起优越性 g 一般增强塑料力学性能是各项异性的 h 有些塑料会吸湿 并引起尺寸和性能变化 i 有些塑料是可燃的 j 塑料的疲劳数据目前还很少 需根据使用要求加以考虑 塑膠原料分類 塑膠原料按照合成樹脂的分子結構分主要有熱塑性及熱固性塑膠之分 對於熱塑性塑膠指反復加熱仍有可塑性的塑膠 主要有PE PP PVC PS ABS PMMA POM PC PA等常用原料 熱固性塑膠主要指加熱硬化的合成樹脂制得的得塑膠 像一些酚醛塑膠及氨基塑膠 不常用 按照應用範圍分主要有通用塑膠如PE PP PVC PS等 工程塑膠如ABS POM PC PA等常用的幾種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塑膠如耐高溫高濕及耐腐蝕及其他一些為專門用途而改性制得的塑膠 常用塑膠材料 對於我們公司常用的材料有ABS PC ABS PC等常用材料A 對於ABS我們主要用奇美的塑膠 像PA757 PA737 PA727 PA707等常見規格 其中PA757為常用的注塑級ABS 流動性較好 機械性能優良 為常用的工程塑膠原料 但PA757的剛性及韌性相比POM稍遜一些 PA727為電鍍級ABS 因其原料配比的不同 其電鍍性能較好 B 對於PC ABS 我們公司主要用GE系列原料 像GEC1200HF 其注塑性能優良 接近ABS 其強韌性比ABS還好 收縮率小 尺寸穩定 二次加工 像印刷及噴塗 性能優良 像我們EL 01機殼即用該原料 C 對於PC料 我們PHS系列塑膠殼體基本都採用該原料GEPCEXL1414 主要是其強韌性更好 注塑性能更接近ABS 對於一些殼體的配合 螺母熱融 Hing裝配及跌落實驗等都具有很好的物性優點 D 對於PMMA也是常用的一種原料 俗稱有機玻璃 壓克力 因其透光性好 常用於透明件較多 其成型性能較差 易划傷 不良多 韌性差 所以一般模具採用兩板模 大水口 直澆道 的進膠方式 塑膠料的價格比較 對於其他一些原料像PS PE PVC PVD TPE等因我們公司不常使用 常用的注塑材料像緩衝材料如EVA TPU TPE等我們也有用到 暫不作介紹 對於常見的塑膠料的價格比較如下 低價位塑膠 PP HDPE PS PVC LDPE LLDPE PET PF中高價位塑膠 ABS EVA POM PMMA PBT PC ABS PC對於我們常用的PA757塑膠原料一般15000 20000人民幣含稅 噸 GEPC ABS PC分別為4萬 5萬人民幣含稅 噸 塑膠素材成型 塑膠成形的方法 1 射出成形 我司采用 注射成形機2 押出成形 電線電纜被覆 管材押出3 真空成形 瓶類4 輪壓成形 皮革5 熱成形 冰箱內箱 容器成形條件基本設定方法 依材料性質 a 流動狀況差速度宜快b 流動性好速度宜慢依部品外觀需求 a 外觀部品速度宜慢b 機構部品速度宜快 總則 以最小的成形壓力成形出達到尺寸外觀需求的部品 射出成形過程流程 外部加熱射出保壓 加壓頂出固體材料溶解流動冷卻固化成品取出內部加熱閉模冷卻 剪斷發熱 溶解 塑化裝置1次成形所需要的固體材料加熱溶解 達到可以流動之狀態 流動 射出裝置使溶解的材料流向模具內的動作 閉模 開模機構將模具閉上 而溶解材料以壓力推擠至模具內時 模具也不能打開 動作 動力控制類 以油壓使得各裝置能動作 電氣控制部 將動作順序控制之系統 各行程的重要控制因素 材料 乾燥溫度 乾燥時間 二次料混合率 二次料粒度 顏色混合率 規格編號 真空度溶解 料管溫度 螺杆迴轉 螺杆背壓 計量時間 計量值 驅動力 水套溫度流動 射出速度 壓力 模具溫度 射出速度 切換位置 時間 鎖模力加壓 壓力 時間 到保壓切換位置 模具溫度 鎖模力保壓 壓力 澆口封閉時間 模具溫度 鎖模力冷卻 時間 模具溫度脫模 開模速度 開模行程 頂出行程 頂出次數 頂出時間 機械手速度 頂出速度制品 收集裝箱 溫度 時間 外觀處理 固定夾具 前處理 材料 溶解 流動 加壓 保壓 冷卻 脫模 制品 射出成形五大因素 溫度 溶膠溫度 干燥溫度 模具溫度 料管溫度 作動油溫度 環境溫度壓力 射出壓力 保壓壓力 鎖模力 開關模壓力 頂出壓力速度 射出速度 回轉速度 開關模速度 頂出速度時間 射出時間 保壓時間 開關模時間 冷卻時間 干燥時間量 計量 開模及關模位置 注射及保壓切換位置 前后鬆退位置 五大因素 1 溫度1 1溶膠溫度 設定能使樹脂熔離可施行可塑化的溫度 亦即料管溫度1 2干燥溫度 使樹脂中所含水份以熱蒸發形式排出 使材料含水量達到標準1 3金型溫度 依成形部品外觀 寸法及周期所設定的金型的溫度 一般有模面溫度 模仁溫度 和模溫機設定溫度幾種方式參閱1 4料斗底溫度 料管後端下料口處之溫度 保證物料供料正常不致於提前熔融 一般為60 90 作動油溫度 液壓成形機使用的作動油的溫度 一般以38 42 為宜不可超過60 環境溫度 對成形部品之後收縮有影響 適宜保持溫度在25 28 左右2 壓力2 1射出壓力 將溶融樹脂充填於型腔的壓力 一般充填壓力成形部品的XS85 90 範圍2 2保持壓力 為控制部品精密尺寸 不使部品外觀不良 通常在射出切換時發生2 3頂出壓力 開模完成後 將部品從公模型腔頂離2 4開關模壓力 使機械動模壁前後作動 以使鎖付於動模壁的公模前後作動開關模2 5鎖模力 成形機在高壓鎖模後產生 將模具壓緊使公母模仁結合良好2 6背壓 螺杆回轉時 對於後退螺旋施壓抗使為後退困難的阻力 一般為3 20kg cm 五大因素 3 時間3 1射出時間 將熔融樹脂填充模具的時間3 2保壓時間 配合保持壓力 保持射出型腔內的樹脂相對固化3 3冷卻時間 填充於模型腔的熔融樹脂冷卻固化為熱變形溫度以下 至可取出成品的時間3 4計量時間 螺杆回轉時量達到一模部品所需量 計量完工位置 的時間 計量時間不宜超過冷動時間 以免延長周期3 5干燥時間 配合干燥溫度 使材料含水量達到標準值所需時間4 速度4 1射出速度 將熔融樹脂往模具充填的速度4 2開關模速度 模具公模前進 後退的快慢 設定基準為開關模塊而平穩4 3頂出速度 將部品從公模型腔中頂出的快慢 太快可能會產生變形或頂凸等不良之發生4 4螺杆轉速 螺杆回轉 使料管內樹脂剪切並供料5 量5 1計量位置 充填一模部品所需溶液的量 以料管內徑作考量5 2前後松退位置 在螺杆計量前或時時量後 螺杆抽退的位置 以去除計量所熔融樹脂內壓5 3開模完成位置 模具開模完成 機械動模板所需最後停留的位置 射出成形機及周邊設備簡介 1 射出成形機構油壓成形機 直壓式 曲軸式伺服馬達電動成形機 直壓式 曲軸式2 周邊設備構件及功用2 1取出機功用 配合注射成形機 自動作模具型腔內部品或流道取出 節約人力 減輕作業疲勞程度 使生產自動化 穩定性增強2 2模溫機功用 調節金型所需溫度 控制部品外觀及尺寸2 3干燥機功用 強制熱風循環干燥 使材料內含水份達到成形標準 避免因干燥不充傷而產生水解 使制品易發生脆裂 強度及外觀不良之發生2 4真空吸料機功用 作真空自動填料 減少人力加料的作業程度2 5輸送機功用 配合取出機全自動運轉時擺放部品 便於收集 常見缺陷之改善及原因對策 1 毛邊 1 機台模力不夠 2 模具本身PL面或入子靠破不良 3 成形壓力過大 射速過快 4 成形材料溫度過高 材料過大分解 5 PL面或入子間異物附著 合模不緊 低壓保護設定不當時 6 逃氣槽過深 因材質的流動性不同 逃氣槽的深度也不一樣 7 模具不良有凸起或倒角 離形時拉傷毛邊2 缺料 1 溫度設定不當偏低 流動性差 填充不能 2 成形壓力或速度不夠 3 多穴數部品進膠方式不當 澆口太小或太遠 冷料產生 準於充填 4 模具逃氣不良 充填不能熔蝕 5 模具設計不當 肉厚太薄 不能充填 常見缺陷之改善及原因對策 3 光澤 1 充填壓力過大或過小均會產生光澤 充填壓力大小產生光澤不同之處在於 充填過小之光澤為發亮集中於一塊 充填過飽之光澤較暗淡 且為擴散快 2 部品肉厚差是產生光澤的根源 3 模具溫度和溶融樹脂溫度都可在一定程序上改善光澤 尤以模具溫度為例4 熔接線 1 部品設計形狀使溶融樹脂以二道以上分流後再匯集形成 2 溶融樹脂流動不充分形成熔接痕 3 熔融樹脂匯集處空氣排出不順或樹脂分解產生氣體 4 卷入脫模劑等異物 5 提升模溫 料管溫度改善其溶融樹脂的流動性可調整溶全線的程度 6 檢討的位置和數目 滯料孔將之又熔接的位置移往他處 或在熔接處設排氣孔等 7 強化樹脂的熔接線強度是非強化樹脂熔接 玻璃纖維30 玻璃纖維不熔成部份強度的60 左右 常見缺陷之改善及原因對策 5 內應力殘留 1 成形時或冷卻過程中 成形品內部發生的應力在成形品內部形成殘留應力 稍受外力或接接觸葯品類時 成形品表面或內部形成龜裂 2 施加於成形品特定部份的過剩壓力所致 如直接式澆口部周邊的放射狀龜裂 3 成形品各部份的冷卻速度均勻所致 部品的肉厚不均或冷卻水路配置不當 使部品各部份冷卻速度不同時 慢冷的部份被先冷的部份拉傷 成為內部應力殘留 4 有金屬嶔時 嶔件的熱臌眼係數甚異於塑膠材料時 冷卻狀況不均勻 也會遷成龜裂 5 熔融樹脂在模內流動時的配向現象所致 拉伸分子鍵面發生的應力隨著冷卻而成為殘留應力 6 內應力殘留與成形溶膠溫度 模溫 壓力之間的關系 塑膠射出專用名詞介紹 成品 部品 流道 材料射出產品時通過的道路 澆口 也稱注口 指流道與產品接觸的面 PL面 分模面CAV數 模穴數模具 射出成品設置的道具 分公模 母模 即可動側 固定側 毛邊 材料從模具的PL面或入子的嵌合間隙流出形成的 銀條 順著材料的流動方向在部品表面的不固定位置產生的銀白色條紋 色澤 部品表面色澤不同或部品肉厚差別大的顏色 不充填 產品尚未完全充填飽滿 油污 部品附著的油類 輕微的擦拭后能消除 重者不能 傷痕 包括刮傷 擦傷 拉傷等 是部品經過在搬運過程中造成或因模具關系等所產生的不良現象 凹陷 部品在完全充填后 但還未飽滿 表面上所產生的凹陷 結合線 材料流動經分歧后所產生的細線痕 塑膠射出專用名詞介紹 變形量 在同一平面或弧度 曲線中的翹曲正值與負值的差 氣泡 部品表面所產生的較薄的空氣層或瓦斯氣類 有時 能用手刮掉 面精度 指塑鏡透明產品表面凹凸不平現象 目視對著日光燈看或平行用日光燈反射著看 流痕 產品表面發生環狀或波浪狀 流動花紋 射出慢 噴痕 二次料 又稱再生料 指原料已生產過經再粉碎或抽取的材料 印痕 即頂出跡 指產品在模具內以頂針頂出使物品脫離模具時的頂出痕跡 印跡 即頂白痕 指頂出時產品強制離形造成的痕跡 此痕跡存於產品的外觀面 編號痕 成品型編號痕跡 用來區分各號碼 燒蝕 產品上留下黑色的燒焦痕 熱氣經過壓縮后分解 纖維浮 材料的玻璃維浮出成品表面 纖維素 孔 穴 柱 標示以 模具靠破 孔 立向增肉 柱 直徑 靜電 磨擦后所放出的電流 正離子 靜電消除器放出 負離子 現合 實裝 與相對的部品嵌合 塑膠品可能出毛邊的位置 滑塊 鑲塊 圓頂針 母模 公模 斜銷 公模鑲塊 鑲塊 動態零件 靜態零件 分模面 扁頂針 常見加工工具及其使用 1 筆刀分類 大 黃 筆刀 小 黑 筆刀 用途 用於加工部品毛邊 段差 多肉等 使用時用力需均勻 不可使重力而導致筆刀折斷 刀片削不動時 需更換新刀片 2 斜口鉗分類 大剪鉗 小剪鉗用途 用於加工部品的灌口 使產品脫離流道 各灌口需據各部品的限度要求加工 不可高 低 於限度 注 加工時 若注口過硬 應特別小心 防止鉗口破缺 斜口鉗只能用於加工塑膠部品 其餘一律不予使用 3 頂針分類 據其直徑尺寸分用途 部品小孔內出現毛邊 或 水口 過高 則需使用頂針鑽孔 頂注口 4 鑷子用途 用於選別小部品 如 絕緣粒 或加工外觀部品 如SB蓋等電鍍品 模具 模具圖例 模具圖例 1 模板類介紹上固定板將固定側的母模板或模仁固定在此板上 然后將此板固定在成形機的模型固定盤上 裝置方法鑽孔式 或直接用螺絲鎖附 該板厚度不小於20mm 模具圖例 母模板也稱固定側模板 一般用來放置或固定模具的母模仁 該模板厚度及大小視模仁大小 產品大小和高度來決定 計算方法為 母模框深度x2mm和母模框深度x2 10mm之間 模具圖例 公模板也稱可動側模板 模具的主體可分為可動側和固定側兩部份 成形完畢后 開模時 成形品一般須附在可動側以利於模具的頂出機構頂出成形品 模板厚度確定視壓力和成形品的投影面積而定 其計算方法為 公模框深度x2mm和公模框深度x2 10mm之間 模具圖例 間隔塊是為確保成形的頂出距離 放在承板 公模板 與下固定板之間的墊塊 高度為頂出板厚度 頂出距離 行程擋塊的高度 模具圖例 上頂出板上下頂出板必須配合使用 使成形品的頂出平衡 穩定 此兩板且螺釘固定為一體 板上有頂針的固定孔 孔徑約大於頂針0 2 0 3mm 孔位置須與模仁的孔位置一致 其厚度視頂出力大小而定 模具圖例 下頂出板上下頂出板必須配合使用 使成形品的頂出平衡 穩定 此兩板且螺釘固定為一體 板上有頂針的固定孔 孔徑約大於頂針0 2 0 3mm 孔位置須與模仁的孔位置一致 其厚度視頂出力大小而定 模具圖例 下固定板固定於成形機 其厚度依模具大小而定 一般大於20mm以上 模具圖例 承板 無圖形 可在固定側也可在可動側 其作用是起支承補強 使公模板不因射出壓力過大而變形 可增大模具壽命 並可使模具加工變為容易 有了承板 公模板厚度可相對減少 承板厚度依射出壓力以及成品的投影面來決定 且加工后平行度須良好剝料板 無圖形 用於三板式小水口模具 位於上固定板輿母模板之間 此板對於三板式模具來講 非常的重要 作用是 第一次是將流道澆口輿部品分開 第二次是將拉料梢從球形的冷料井中拉出 以此來完成模具的作動以及部品的取出 模具圖例 母模仁整套模具的核心 要求精度高 它的原理是組成一個型腔來成型部品 上圖所示為母模仁 它會因產品的需求不同而變化材質 如鏡片模具常用s136 420 等 這部份請參考材質標準 模具圖例 公模仁整套模具的核心 要求精度高 它的原理是組成一個型腔來成型部品 上圖所示為公模仁 它會因產品的需求不同而變化材質 如鏡片模具常用s136 420 STAVAX等 這可參考材質標準 如果模仁中割了大入子 那麼 我們常把大入了叫模仁 外面的叫模框 模具圖例 2 模具零件介紹上固定環 LR 作用 使模具易於裝上成形機 快速對正注道與射嘴之用 其大小應比成形機裝固定環孔小約0 2 0 4mm左右 類型 通常有上面A B兩種 A常用於大水口模具 而B因其底面積大常用於小水口模具擋拉料銷尾部之用 模具圖例 注道襯套 SB 注道為模具構造中的融膠的通道 最先與材料接觸的地方 因直接與射嘴相接觸且使用頻率高故磨損較大且易損壞 為了便於更換與維修 采用襯套式可以避免材料的流失 又易於加工 流道易於拉出 通常使用的材質是 SKD61 模具圖例 導柱 GPA 一般情況下 輿導套共同使用 用於保證動模與定模兩大部分內零件的準確對合和塑膠部品的形狀 尺寸精度 並避免模內零件互相碰撞與干涉 起到合模導向的作用 模具開閉時 為使模具的可動側能迅速確實的定位配合而設置 固摩擦頻率高所以要采用耐磨性好SUJ2材質 一般一組模具至少需要4支導柱導套 模具圖例 回位銷 RPN 它與回位梢彈簧配合組成頂出機構中重要的一部份 並固定於上頂出板上 當頂出完成后 回位銷能通過彈簧的力量讓頂出板回到起始位置 它與公模板配合間隙為0 05 0 15mm 以利作動 模具圖例 回位銷彈簧 模具圖例 滑座滑座是用來固定滑塊 並配合斜銷實現做動 因為有做動故其選用耐磨的SDK61制做 大的滑座背部常配有耐磨板 這除了耐磨外還可以用來調整滑塊的靠破 模具圖例 束塊其角度要比斜導柱的角度大2 3度 用以防止在開模時出現卡死現象的發生 合模時壓緊滑塊 防止滑塊產生位移 從而保護角梢和保證部品精度 模具圖例 角銷 斜導柱AGA 開模時 撥開滑塊 使滑塊側方向移動 完成側抽芯 閉模時 導入滑塊使其回位 但最終是依靠束塊確保最終回位 模具圖例 耐磨板故名思意 耐磨板的作用就是耐磨 提高壽命 所以耐磨板的材質硬度應比磨損件的硬度大 制做材料常采用SKD61或 500SP 特殊銅合金 在使用時 還需使用一些固體潤滑劑 模具圖例 壓板壓板固定在公模板上 用螺絲鎖緊 形成移動的軌道 限制滑座做單一的往復運動 因為需往復運動 所以側邊開了油槽 且材料常采用SKD61熱處理 在使用時 還需使用一些固體潤滑劑 模具圖例 拉料梢 RLA 用來拉流道 主要適用於小水口模具 裝置在上固定板上 材質采用SKD61 模具圖例 抓料梢用來拉流道 適用於大水品模具 裝置在上頂出板上 材質采用SKD61 模具圖例 定位器 TLA 定位器的種類很多 包括上圖所示的圓形 還有方形的 這方面你可以參考設計標準 它們的共同的作用是為了讓模具合模時保證較高的精度或平衡合模力 在公母模都有產品並要求斷差和精度較高時常用 模具圖例 頂針 EP 頂出部品使部品均勻受力的頂出頂針的類型非常多 如上圖所示的司筒 雙節頂針 還有扁頂針 方頂針等 這方面你可以參設計標準或相關書籍 材質有強度好 價格相對經濟的SKD61 還有為保障小頂針彈性的SKH51等 模具圖例 支撐柱 SRB 支承部分受力 避免公模板翹曲變形 材質一般使用S45C 位置一般放在模具受到沖擊力最大的部位 即模具中央靠近成品的部位 模具圖例 開閉器 PL 請各位特別注意 大水口模具不用開閉器的 特殊結構除外開閉器由一個錐形螺絲與一個塑膠外套組成 它是靠塑膠外套與模具配孔的強大摩擦力或者是靠塑膠外套與模具配孔形成的真空實現開模順序的調整 一般用於小水口和多板式或特殊結構需控制開模順序之用 模具圖例 引張板 引張板連同耐磨襯套 螺絲一起作用 用於控制開模行程 一般用於小水口和多板式或特殊結構需控制開模行程之用 其材質采用S45C 耐磨襯套規格見下 模具圖例 耐磨襯套耐磨襯套連同引張板 螺絲一起作用 用於控制開模行程其材質采用TDAC 模具圖例 防脫拉板目的 防止模具在運輸過程中 公模與母模脫開 傷到操作者 模仁厚度輿模板厚度一樣時 即模仁貫穿模板 采用圖A反之采用圖B 材質用S45C 模具圖例 小拉桿 PBA PBC 一般用於三板式模具 小拉桿PBA輿小拉桿PBC再彈簧一起使用 控制開模距離與時機 模具圖例 大拉桿 SPN 用於三板式模具 與大拉杆導套配合使用 起合模導向的作用 原理同兩板式的導柱輿導套 模具開閉時 為使模具的可動側能迅速確實的定位配合而設置 固摩擦頻率高所以要采用耐磨性好SUJ2材質 一般一組模具至少需要4支大拉杆 模具圖例 水孔水孔主要起恆定模具溫度之用 以保證產品的尺寸精度 常用冷卻方式有水 油兩種 因為水的沸點僅100度故如需較高的恆溫時就要用油 如PC材質的產品水孔可以走模板 模仁 滑塊 甚至是芯子 但是當在走模仁 滑塊或者是芯子時 需用O形環 見下說明 模具圖例 O形環當水孔從模板跳到模仁 芯子時 需用O形環 起到密封作用 防止漏水漏油現象的發生 模具圖例 定位鋼珠當滑塊的行程特別大時 彈簧不能用時 采用定位鋼珠 作用是 定位滑塊 限定滑塊的行程 模具圖例 停止銷 STP 停止銷在大模胚3030以上時采用 防止異物夾在下固定板和下頂出板之間 還可實現快速的調整頂出機構的高度 注意 停止銷相互間隔距應保持在80 120 否則會因為射出壓力過大使頂針板變形 模具圖例 KO孔KO孔 一般情況下 這個孔位於下固定板正中 它的作用是為了讓成形機的推杆能通過它 推動下頂出板實現頂出動作 有時你可能會發現有不在正中的KO孔 其實那是因為模具注道襯套偏心所致 KO孔輿上固定板上的注道襯套孔需在同一軸線上 故當注道襯套孔偏位時 下固定板上KO孔需隨之改變 其常用的規格有30mm與40mm 模具圖例 微動開關這可是一非常重要的安全防範裝置 它的作用是用來判斷頂針板是否已經正確回到起始位置 並通知成形機是否可能開始合模了 這種裝置因其成本低 安裝方便 效果較好而被廣泛使用 如 滑塊下有頂針時就常用它 模具圖例 行程擋塊用於調整頂出高度 同時也是增高間隔塊高度保證回位銷彈簧伸縮長度的一種常用方法 其材質用S45C 有時為保證頂出平衡可能會采用多個頂出塊 頂出塊常用圓形 方便加工 模具圖例 螺絲螺絲的種類很多 在我們塑膠模具中常用的如上圖四種 有頭內六角螺絲 皿頭內六角螺絲 無頭內六角螺絲 球面推力螺絲 它們在模具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不單只是鎖緊而已 以后的課程我們會做詳細介紹 模具圖例 輔助導柱 EGP 為保障頂出板的作動精度 防止頂針的磨損而設計 模具圖例 輔助導柱導套為保障作動精度防止磨損 目前很多公司都采用上圖所示的滑動軸承導套 它的內部采用了很多圓剛珠化替了傳統的摩擦滑動從而提高的壽命與精度 塑膠成形收縮率 材料強度 塑膠料的二次加工 二次加工有特殊要求的素材 對於二次加工有特殊要求的素材 如噴塗件 還要考慮如何剪澆口 包裝等 特別是電鍍件的素材 因爲素材的微小的不良在電鍍過程中都會得大成配的放大 更要注意不能有划傷 雜質 結合線等不良 另外還要考慮如何留取便於電鍍制具夾取的位置 印刷主要有絲印 移印 燙金等方式 A 絲印 流程爲 提供圖檔 製作網板 調整制具 油墨調試 印刷 烘烤等 主要問題有 1 網板網目的選擇 字體與LOGO與圖稿的一至 不同的要求網板網目的選擇也不一樣 像一般油墨印刷與UV印刷不一樣 像對同樣的印刷内容 像對的普通油墨網目在300目可以 UV網目可能要350等 2 印刷油墨的色差及耐磨性 不同的要求及油墨 顔色組成 稀釋劑及亮化劑等 自身的成分配比會影響較大 3 制具調整及製作可能影響印刷形狀質感 傾斜度 壽命 良率及成本等4 烘烤設備 普通印刷一般電烘烤箱即可 UV印刷採用紫外綫烘烤設備等 噴塗條件及烘烤方式對產品的耐磨性性影響很大 B 移印C 燙金 B 移印一般為像印章的原理方式 直接把印刷油墨通過燙金機頭印在產品上 相比絲印耐磨性及附著性稍遜一些 成本高 但效率及良率高 一般用於LOGO的印刷 C 燙金類似移印 為通過加熱的燙金機頭把燙金材料 像鐳射紙 融在產品上 噴塗 油漆 主劑 油漆 和助劑 天那水 油漆主劑的功能是根據我們的產品不同 設定不同的主劑 主劑通常大部分在協力商那邊有專人把以下四種性能調配進去 1 顏色2 耐酸性3 耐堿性4 特殊要求的部份稀釋劑是在做介質的東西 稀釋劑主要有如下兩個功能 1 油漆因化學的原因會結塊 或者該生產的時候比較濃稠 為了讓這些分子散開 必須借助稀釋濟2 讓油漆的主劑附著在產品的表面上 讓化學成分滲透 必須借助稀釋濟或天那水 就是協助油漆滲透在產品的表層其它助劑 硬化劑 快干劑 慢干劑 調漆作業流程 1 備兩只空桶 風槍吹凈里面殘留溶劑及雜物 2 打開油漆密封蓋 用攪拌棒攪拌均勻 至攪拌棒上無銀粉殘留為止 3 將一只油桶放置於電子秤盤上 打開電子秤除重歸零 后倒入適量的油漆 4 按油漆重量比添加相對應之溶劑 二液型需加硬化劑 5 關好電子秤 從秤盤上拿下油漆桶 用攪拌棒充分攪拌3 5分鐘 讓溶劑及硬化劑與油漆充分溶解 6 用秒表及岩田杯反复三次測調配好之油漆濃度取出平均值 需與作業標準相吻合 否則需改善 7 視油漆中金屬粉粗細用相對應之過濾網將調配好的油漆過濾到另一只空油桶里 反复 次直至顆粒雜物全濾出為止 8 每桶油漆調配好后噴涂出來第一批產品從烤箱烘干后取出1pcs 確認外觀 性能 后方可量產 9 調好的油漆送至噴漆房並蓋好其桶蓋 以免雜物落入桶內 噴塗 噴塗 爲主要的二次加工工藝 一般流程爲 1 油漆調試 噴塗工藝選擇 制具 模具 製作 噴塗 烘烤等2 噴塗主要有PU噴塗 UV噴塗 PU UV噴塗相結合等 PU噴塗為普通的對耐磨要求不是特別要求 像RCA 100圈左右及以下 對於手持類產品像手機一般需要UV噴塗增加其耐磨性 耐磨達到RCA400圈以上 3 噴塗一般主要的問題點為色差 耐磨性及外觀品質 噴塗流程 靜電除塵 上自動線 噴底漆 烘烤 靜置 噴面漆 烘烤 靜置 噴UV 紫外線固化 取出 噴漆厚度經驗值 手機塑膠噴UV噴漆厚度經驗值 第一層PU漆厚度 0 012mm第二層UV漆厚度 0 012mm在key孔處兩層不大於0 02mm 一般外觀面兩層不大於0 025mm A 噴塗效果的影響因素 A 同樣組分的油漆因爲固化劑 稀釋劑等配比不同對顔色影響很大 另外影響噴塗效果的還有噴槍位置及數量 噴塗時間 噴漆環境溫度 濕度 潔淨度等都會對噴塗的質感有很大的影響 B 噴塗外觀的不良原因 對於噴塗外觀的不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B 1噴塗環境 分為開放及封閉兩種環境 對於低端的噴塗 像電視機 顯示器殼 大型機器 程控面板等較大的噴塗件 對外觀要求不是太高採用開放的或半封閉手噴塗環境 而對於手持類的產品 只能採用全封閉的環境 像10萬級及1萬級的無塵室 防靜電等設備 才能保證外觀無雜質 黑點 毛屑等不良B 2噴塗工藝的設計 對於噴塗產品 像如何夹遲產品 如何設計噴塗及烘烤的程序 如底漆 面漆 UVCoating等 另外制具的製作及運行狀況 對划傷 漏噴 多噴 噴塗不均勻 質感 色差等不良的影響都很大 UV漆缺陷分析 UV漆在ABS上附着力较为理想 而PC BMC材质上相对要差些 也暴露出一些棘手的问题 1 异形产品棱角处有裂纹与白点 这恐怕UV漆在IR预烘中没有足够的能量和时间让所含溶剂挥发掉 当残留在漆膜没有蒸发掉就会有白点 如果在光固化段蒸发 那就引起裂纹 2 产品UV漆表面不干 硬度不足 这说明UV光能量不足 高分子链未能完全交联 应检查照度 UV管功率不低于80w cm 并要注意 如何调节照射角度 使各个UV漆面都能达到固体 3 相反如果UV漆膜发脆 常常是光能太强 而使高分子链结构老化所致 通过调节行速或降低光量来解决 还有一种因素即UV漆漆膜太厚所致 4 附着力低 一种因素是所造UV漆与基材不配套 另一种是在基材上喷涂的UV漆太厚所致 因为附着力试验与漆膜厚度有关 5 局部烧焦 洞坑现象 UV漆中有溶剂 对热塑性材料有溶胀作用 要求喷漆后迅速进入IR UV段 不像其他油漆喷后适当有个凉干段 UV漆缺陷分析 6 小气泡产生 从外观上看 涂装面有较大而浮在漆膜表面的透明圆点 尤其是冬季低温潮湿时段 我们分析可能是有的漆气温低 使UV漆内产生组分分离 采用升温或搅拌的方式可消除一些 另外更换油漆就基本消除 看来原因较复杂 包括水气 7 出UV段后的产品有一股难闻的气味逸出 分明是UV漆未固化完全 用手捏就有所感觉 一种方法减少喷涂厚度使气味减少 如果仍然不行 则调整预聚体 引发剂 活性单体 助剂等配方 尽管UV漆发展很迅速 但由于普及面不及溶剂型油漆 因此对于它在涂装中的问题认识和解决还不如传统材料 特别是UV漆一旦固化成型 涂装表面的缺陷很难通过打砂纸来克服解决 同时UV漆的涂装不像传统底漆 中涂 面漆 层间通过打磨提高附着力 而UV漆往往采用一次涂装完成 有的采用复合涂装方式 而此时 往往UV漆会产生一种放大镜的作用 使涂装缺陷进一步扩大 令人难以克服 電鍍利用电解原理 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制件表面 形成均匀 致密 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 常用镀种简况 1镀锌镀锌作为钢铁的防护性镀层 在全国应用量很大 约占全部电镀零件面积的1 3左右2镀铜镀铜也是一个大镀种 目前国内应用的主要工艺是碱性光亮铜 焦磷酸光亮铜和酸性光亮铜 前两者多用作钢铁制品和锌压铸件的底镀层 后者用作高装饰性电镀的中间厚镀层 由于它光亮 整平性能好 加之镀层价格较低 不仅用量大 而且极为普遍 3镀镍最近的十几年间 我国的光亮镀镍工艺 高装饰重防护的多层镍铬工艺 黑镍 沙面镍 深孔镍的开发与应用迅猛发展 是电镀行业中的热门话题 4镀铬装饰性镀铬是镀铬的主体 其次是硬铬 微孔铬和黑铬 为了减少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 除部分工厂使用进口镀铬添加剂以外 多数工厂均使用国产稀土镀铬添加剂 有效地提高了镀铬层的光亮度和覆盖能力 并可在较低的阴极电流密度 5 15A dm2 和温度 25 35 下生产 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5镀锡我国的镀锡工艺主要用于电子工业 仍以酸性光亮镀锡使用最广泛 主要组成是硫酸亚锡和硫酸 A 水鍍B 蒸鍍 濺鍍 電鍍工藝有水鍍 蒸鍍 濺鍍等主要方式A 水鍍 有亮面電鍍 霧面電鍍 雙色電鍍之分 一般鍍層的厚度一般在0 015 0 025mm之間 有鍍鎳及鍍洛之分水電鍍產生外觀的不良主要有電鍍白點 麻點 素材雜質造成 電鍍亮點 漏鍍 電鍍工藝造成 電鍍色差 電鍍藥水配比及電流偏差造成 划傷 素材與電鍍都可能造成 結構不良主要有變成 因電鍍前鍍導電材料處理 熱處理及裌具位置不當等造成 B 蒸鍍 濺鍍 有鍍鋁 鍍洛等工藝 主要不良有白點 耐磨性不夠等問題 塑料真空镀金属及其专用涂料 塑料可在许多场合代替金属 但缺乏金属质感 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 在塑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 铝 锌 铜 银 金 铬等 一种方法是采用类似化学镀和电镀的方法 另一种是直接在塑料表面进行真空喷镀金属 即在真空状态下 将金属融化后 以分子或原子形态沉积在塑料表面形成5 10 m的金属膜 真空喷镀金属需要与塑料表面底漆之间的良好配合 底漆的厚度通常为10 20 m 主要作用是防止塑料中水 有机溶剂 增塑剂等排出影响金属附着 要求涂层硬度高 底漆具有可以修饰塑料缺陷 能提供一个光滑 平整的平面以利于真空镀的性能 并与塑料底材和所镀金属附着牢固 通常选用双组分常温固化的聚氨酯和环氧涂料 低温烘烤的氨基涂料以及热塑性丙烯酸酯涂料 金属镀膜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暗 同时还存在细微的真空等缺陷 所以要再涂上一层5 10 m的保护面漆 对面漆的要求是 透明 优良的耐水性 耐磨性 耐候性 不操作镀金属膜 对金属镀膜附着牢固 通常可采用丙烯酸酯清漆 聚酯清漆 聚氨酯清漆等 当底漆采用的是热塑性丙烯酸酯涂料时 为防止面漆溶剂通过镀膜缺陷溶蚀底漆 可以选用弱溶剂 快干性的面漆 如丙烯酸改性醇酸清漆 聚乙烯醇缩丁醛清漆 氨酯油等 真空镀金属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塑料表面处理 净化 活化 涂底漆 干燥 真空镀金属 涂面漆 干燥 表面处理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前处理 中间处理和后处理 1前处理零件在处理之前 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毛刺和油污 有的严重腐蚀 给中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给化学或电化学过程增加额外阻力 有时甚至使零件局部或整个表面不能获得镀层或膜层 还会污染电解液 影响表面处理层的质量 包括除油 浸蚀 磨光 抛光 滚光 吹砂 局部保护 装挂 加辅助电极等 2中间处理是赋予零件各种预期性能的主要阶段 是表面处理的核心 表面处理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的处理 3后处理是对膜层和镀层的辅助处理 電鍍常見不良 1针孔从镀层表面直至底层覆盖层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它是由于阴极表面上的某些点的电沉积过程受到障碍 使该处不能沉积镀层 而周围的镀层却不断加厚所造成 2变色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 如发暗 失色等 3结合力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强度 4起皮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5剥离某些原因 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 引起的表面镀层的破碎或脱落 6桔皮类似于桔皮波纹状的表面处理层 電鍍常見不良 7海绵状镀层在电镀过程中形成的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8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 粗糙 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 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9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 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10粗糙在电镀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11镀层钎焊性镀层表面被熔融焊料润湿的能力 成型基礎知識 Foxconn鐘亞波 塑膠成型加工簡介一 塑膠成型加工基本原理塑膠成型是利用塑膠原料受熱后成為熔融狀態流體利用注射成型機油壓系統壓力 流量 將熔融塑膠注射入預先設計好的緊閉模腔內 經過冷卻后而得到所需的制品之過程 塑膠成型加工工藝流程 原料幹燥 加熱 儲料 塑化 注射入模 保壓 冷卻 脫模 頂出 制品 二成型的四大要素 成型品 成型條件 成型機 模具 原料 三認識一下成型機 注塑成型机可区分为合模装置与注射装置 合模装置是开闭模具以执行脱模 eject 作业 而且也有如图所示的肘杆方式 以及利用油压缸直接开闭模具的直压方式 注射装置是将树脂予以加热融化後再射入模具内 此时 要旋转螺杆 并如图所示让投入到料斗的树脂停留在螺杆前端 称之为计量 经过相当于所需树脂量的行程储藏後再进行射出 当树脂在模具内流动时 则控制螺杆的移动速度 射出速度 并在填充树脂後用压力 保压力 进行控制 当达到一定的螺杆位置或一定射出压力时 则从速度控制切换成压力控制 塑膠射出成型 四塑膠成型機分類 臥式成型機 立式成型機 曲肘式 油壓式 普通液壓 油電復合 氮氣填充 伺服電機 鎖力緊 切換方便 快速 普通零件 超薄件 精密件 成型機 鎖模裝置 射出系統 小型零件 插頭 接桿体 五選用合適的成型機台 一 機台型號鎖模力最大值 噸位 振雄SM200T中國台灣日本射出量最大值 盎司 振雄SM3 50安士 英制單位 英美1盎司 28 35g 二 機台選擇機台T選擇成型壓力 產品投影面積 Factor例 12 10 120PC料 120 0 4 48T2CAV 2 48 96 射出量選擇一般選擇射出量在 1D 3D之間 D為螺桿直徑 最大射出量之 30 90 小於1D 大於3D 模具外型尺寸與機器容模量之適配關系 產品結構特點與機台之適配關系 原料 塑料的基本概念 一 塑料的定义及组成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成份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塑性和流动性 可被塑制成一定形状 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组成 聚合物合成树脂 40 100 辅助材料 增塑剂 填充剂 稳定剂 润滑剂 着色剂 发泡剂 增强材料 辅助材料作用 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与加工性能 节约树脂材料 贵 二 塑料的分类 300余品种 常用的是40余种名称是以所使有的合成树脂作为名称来称呼 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 酚醛树脂 氧树脂 俗称 电木 酚醛树脂 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玻璃钢 热固性树脂用玻璃纤维增强 英文名称 尼龙 聚酰胺 PA聚乙烯PE分类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按塑料的分子结构 1 热塑性塑料具有线型分子链成支架型结构加热变软 泠却固化后可逆的2 热固性塑料 具有网状分子链结构加热软化 固化后不可逆 通用塑料 指产量大 用途广 价格低廉的一类塑料 如 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醛酚塑料 氨基塑料占塑料产量的60 工程塑料 指机械性能高 可替代金属而作工程材料的一类 尼龙 聚磷酸脂 聚甲醛 ABS特种塑料 PPS聚苯硫醚 PI LCP PSF PEEK 三 塑料的性能1 质量轻 密度0 9 1 23g cm泡沫塑料0 189g cm2 比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研专业中药试题及答案
- 人力专业试题及答案
- 酒店专业制度试题及答案
- 幼教专业试题及答案
- 门面混凝土夹层施工方案
- 抹灰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盘扣支架施工方案
- 龙门结构加固施工方案
- 冷拌沥青施工方案
- 水务行业技术规范与市场分析
- 2024下半年天翔外科手术器械ESG行动报告:供应链中的ESG责任与机遇
- 2025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题答案及解析
- 药品追溯试题及答案
- 辅警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考试试题(含答案)
- 网络文明培训课件
- DB65 T8038-2025 好住房建设技术标准
- 2025年理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理赔员·车险理赔)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压力表课件教学课件
- 景区管理办法条例
- 马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1
- 粉末冶金制品制造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