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疟疾防治张掖市实施方案为如期实现消除疟疾行动目标,落实2012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疟疾防治任务,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及甘肃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0-2018年)精神和全省消除疟疾防治会议要求,结合张掖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项目目标保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对不明原因发热和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输入性疟疾监测。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一)项目范围根据近年来全省原发性疟疾流行情况和输入性疟疾发病情况, 确定2012年度疟疾防治项目在张掖市六县区范围内实施。(二)项目内容1.开展发热病人血检。通过对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及时发现传染源。项目下达我市疟疾防治发热病人血检6000人次监测任务,其中张掖市人民医院1000人份、张掖市中医院600人份、甘州区医院1000人份、山丹县人民医院800人份、民乐县人民医院800人份、高台县人民医院800人份、临泽县人民医院700人份、肃南县人民医院300人份2.传染源治疗。对发现的疟疾现症病人按照疟疾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针对间日疟病人易复发的特点,对间日疟病人进行休止期治疗,减少传染源积累,防止疫情蔓延。3.开展对劳务输出等高危人群的监测,有效开展疫情处置,防止继发传染。4.开展媒介调查。在有蚊类分布的县区进行媒介调查,动态反映媒介密度的消长和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媒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5.采取媒介防制措施。采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或室内外滞留喷洒等媒介防制措施。6.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三、项目组织实施 1.市卫生局为项目责任单位,负责项目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2.市疾控中心负责技术措施的实施、质量控制、信息收集管理、技术指导、考核评估。3.各县(区)卫生局要根据疟疾项目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县区实施计划并合理组织实施。4.各县区疾控中心配合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四、项目执行时间各项工作在2012年12月底前完成。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更改用途、挤占或挪用。(二)市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县(区)和市级项目执行单位工作的督导检查,保证项目工作进度和质量。(三)项目完成后,各县(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要将项目总结报市卫生局办公室和市疾控中心。张掖市疟疾防治技术方案为保证2012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疟疾防治项目在我市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技术方案。一、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保证项目和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各项目标的实现。二、项目目标(一)总目标保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二)任务指标1.技术培训对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门诊及相关科室临床医生进行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和消除疟疾工作技术培训比例达95%以上。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1)市、县、区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开展疟原虫血检的比例达到100%;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 4.健康教育在劳务输出部门发放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比例达到100%。三、项目范围张掖市本级和六县区。四、项目内容项目实施单位采取发热病人血检、媒介调查、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疫情处置、病人治疗、杀虫剂药物滞留喷洒、病例的基因溯源等工作。(一)开展发热病人血检。所有项目实施单位对辖区医疗机构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三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并以带虫发病率评价流行动态和评价消除疟疾工作效果。(二)病例报告和个案调查。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对发现的疟疾病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准确上报,并及时、准确地掌握输入性疟疾疫情,对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进行管理。当地疾控部门对发现的输入性疟疾病例须在3日内完成病例核实和个案调查,对输入性疟疾病例必需在个案卡的“备注栏”中填写具体输入来源地,并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并采集上报病例滤纸血、抗凝全血和厚薄血涂片送省级确认和基因溯源检测。要求各市、县对疟疾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三)传染源治疗。市、县、区对通过血检和其他途径发现的疟疾现症病人按照疟疾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对于上一年度确诊的间日疟病人,在次年的3-4月份对病人进行休止期治疗,减少传染源积累,防止疫情蔓延。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四)防治技术培训。市级培训:市疾控中心对本级和所辖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及辖区内各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疟疾诊断和治疗知识培训,对实验室检验人员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并对卫生检疫工作人员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县级培训:县级疾控中心对辖区乡镇卫生院有关人员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实验室检验人员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五)加强对劳务输出等高危人群的监测,防止继发传染。(六)健康教育。各县区、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与广电、教育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墙体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组织辖区内中小学开设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宣传疟疾防治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居民和中小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参与疟疾防治和消除工作的积极性。在“4.26”疟疾宣传日应积极开展广泛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同时在劳务输出部门等公共场所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五、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形式1、市卫生局负责项目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项目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信息收集和管理、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检查督导与考核评估。3、各县区疾控中心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同时根据项目管理方案和本技术方案的要求,制定本辖区的项目实施方案。(二)项目执行时间各项工作要求在2013年1月底前完成。(三)数据整理及上报各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实施项目规定的各项指标任务。要安排专人负责调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认真填写调查表,做好项目工作资料数据收集和整理。项目部分工作表需按照WORD表格形式先转化为EXCEL电子表格格式,再将项目资料以EXCEL电子表格形式输入电脑,形成疟疾防治项目数据库。调查数据应完整、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并审核、汇总形成数据库后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慢科。各县区在实施项目工作的同时,应将发现的疟疾现患病人数据等信息在“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内进行填报。系统登陆地址为70:89/JS/。信息系统咨询可联系省疾控中心梁虹、杨国兵。(四)项目工作总结上报年度项目完成后,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对项目工作及时总结、分析数据,并形成正式文件上报市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和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对全市疟疾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后上报省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项目实施中,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将组织人员对项目工作开展督导检查,保证项目工作执行进度和质量。六、项目实施方法(一)发热病人血检市、县区各级医院和各县区卫生院、村卫生所等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及时发现病人,并以带虫发病率评价流行动态和评价消除疟疾工作的真实性。1、镜检工作程序1.1采血对象: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简称三热病人)。1.2化验单:临床医师开具化验单,嘱咐患者到化验室血检。1.3登记:镜检人员对血检对象按照登记本要求进行登记。1.4采血消毒部位:用75乙醇对采血部位消毒,采血部位多在手指末端,也可在耳垂采血。1.5采血方法:消毒部位待干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被检者手指尖稍下方或轻轻捻转耳垂边缘,右手持一次性消毒针,迅速刺入取血部位12mm,然后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右手中指协同挤出血滴。1.6血膜制作:取清洗过的玻片2张,1张为载片,1张为推片,要求推片的一侧边缘光滑,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夹持推片中部,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45L,再用该端中部刮取血液11.5L.将左下角的血液涂于载片的中央偏右,由里向外划圈涂成直径为0.8cm的圆形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用干棉球抹净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25角,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推制时速度要均匀,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片之间夹角大小以及推片速度快慢等都可影响血膜的厚薄。制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一层平铺的血细胞,细胞之间相互接触而不相互重叠。1.7血膜染色前的处理:待血膜自然干燥后,用铅笔将受检者号码写在薄血膜上,然后用甲醇固定薄血膜并对厚血膜加水进行溶血处理。未处理血膜的放置时间,夏天不宜超过48小时,冬天不宜超过72小时。1.8 吉氏染色:取PH 7.07.2缓冲液或蒸馏水2ml,加入吉氏染液2滴,混合均匀后,滴在厚、薄血膜上,染色2030分钟,然后水洗、晾干。注意!吉氏染液稀释液一定要现配现用,放置时间超30min,就不能使用。取吉氏染液时,要用干燥滴管,防止水份混入,造成染液报废。吉氏染液成分:吉姆萨粉1g、 甘油50ml、甲醇50ml。配制方法:将染剂粉置研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然后再加甘油,直至甘油全部加完。研磨后倒入棕色玻璃瓶内,用甲醇分几次冲洗研钵中的染液,倒入瓶内后塞紧瓶口,摇匀,置室温1-2周后过滤使用。1.9 镜检:在后血膜上先滴香柏油一滴,用油镜(100)镜检。镜检应从厚血膜上沿开始,从上而下,从左至右,再由右至左,往返一行接一行,一个视野接一个视野顺序地查完整个血膜。在厚血膜中要根据疟原虫的核、胞浆、疟色素三个条件鉴别是否为疟原虫。看完血片后,要及时登记,若为阳性,应立即按血片编号登记原虫的种、期、以防差错。1.10 疟原虫计数 1.10.1 定量计数:用厚血膜每个视野中所观察到疟原虫的平均数可粗略地估计出疟原虫密度。这种方法简便,缺点是计数的疟原虫数受血膜厚度影响,在流行病学上不宜用作定量分析。国内常用此方法将密度分为6级:厚血膜查见疟原虫数在10个以内,记录实际数字;血膜查见疟原虫数在10个以上,但平均每个视野不到1个虫,记录“少”;100个视野中查见的疟原虫数平均每个视野15个,记录“”;100个视野中查见的疟原虫数平均每个视野610个,记录“+”;100个视野中查见的疟原虫数平均每个视野11100个,记录“+ ”;100个视野中查见的疟原虫数平均每个视野100个以上,记录“+ ”。1.10.2 厚血膜的疟原虫计数:在制作厚血膜的同时,计数每l血中白细胞数。然后镜检厚血膜,计数每个视野中的疟原虫数和白细胞数,疟原虫密度较高时计数100200个白细胞即可,密度很低时计数1 000个。用下式算出疟原虫密度。疟原虫数白细胞数每l血中白细胞数=疟原虫数/l血。如果无法进行白细胞计数,则以6 000个白细胞/l血计算。1.10.3 薄血膜的疟原虫计数:在涂制薄血膜的同时,计数每l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也可按男性500万个、女性按450万个/l血计算。镜检薄血膜,算出红细胞的疟原虫感染率,然后按下式算出疟原虫密度。红细胞疟原虫感染率红细胞数/l血疟原虫数/l血如果疟原虫密度较高,检查1 000个红细胞即可,但疟原虫密度低时,则应检查更多的红细胞。可按公式N=45.5(I-P)P确定需检查的红细胞数。式中N为需要检查的红细胞数,P为1万个红细胞中的疟原虫数,I为血样单位(以1万个红细胞计算),45.5为常数。此外,血膜的不同区域视野中的红细胞疟原虫感染率有较大差别,通常血膜后端和边缘部疟原虫密度常比前半部或中央部高,所以,镜检时不宜只检查一个角落,应顺玻片的横轴检查。镜检时,应当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各种疟原虫,不要笼统地记作混合感染。1.11 阳性病人2小时内报给防保人员。阳性和阴性血片都要保存备查。2、镜检工作的管理及要求2.1县级中心镜检站,每月底负责血检登记本、全部阳性血片和阴性血片的收集和统计,并复检全部阳性血片及抽查5%的阴性血片。同时负责血检登记本、干净玻片和一次性采血针的发放和镜检器材的养护。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2乡级以上卫生机构镜检站,不能漏检上述血检对象,血片制作、染色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要求执行。每月的30日将血检登记本、阳性血片和阴性血片一起交县级中心镜检站归档、复检和抽查。同时领取下月所需的干净玻片及其它用品。2.3各镜检站要做到当天采血,当天染,当天镜检,及时报结果。接诊后要随时在血检登记本上登记,统一编号,登记项目齐全。避免过后补登而造成一个笔迹的不良后果。 血检准备材料: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二甲苯或醇醚混合液(甲醇1份乙醚3份)、 一次性采血针、95%酒精、棉签、干棉球、载玻片、甲醇溶液、吉姆萨染液、记号笔(2B铅笔)、标本盒、血检登记表(表2)。表2 张掖市疟疾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市 县(市、区) 乡(镇)编 号患者姓名性 别年 龄详细地址发热日期血检日期镜检结果检查者备 注备注: 阳性者需填查见何种疟原虫(间日疟=Pv、恶性疟=Pf 三日疟=Pm 卵形疟=Po)(二)病例报告和个案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参与消除疟疾的工作人员,发现疟疾病例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应通过网络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尽快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病例分类报告凡根据实验室检查的间日疟、恶性疟病例,按间日疟、恶性疟报告。疑似病例经假定性治疗后确诊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间日疟、恶性疟病例报告。对非洲回归人员,在原虫形态上一时无法分清间日疟、恶性疟者,可先按恶性疟病例报告,同时送血样进行基因分型确诊。混合感染病例,按1例病人报告,种类按通常认为的临床症状较重者报告,如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按恶性疟病例报告。2、输入性疟疾疫情报告工作方案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及人口流动增加,从疟疾高度流行国家或地区输入到我省各地的疟疾病例不断增多,因此应及时、准确地掌握输入性疟疾疫情,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管理。1. 输入性疟疾疫情报告和审核输入性疟疾病例,指1530日内有在外省或境外疟疾流行区疟疾传播季节住宿、夜间停留或输血等流行病学史,且按疟疾诊断标准(WS 259-2006)诊断为疟疾者。各医疗卫生单位均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要求,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并准确上报,在填写病例报告卡时,对输入性疟疾病例须在个案卡的“备注栏”中填写具体输入来源地,并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2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采样报送和复核中国疾控中心已建立全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2012年8月对疟疾预警方法进行了调整,省、市(州)、县(市、区)疾控中心要确定分管疟疾的科室负责人和疫情监测预警工作人员各一名,疟疾短信接收人员在8月31日前登录预警系统,添加手机号码。预警人员要做好响应。接疟疾病例报告后,市疾控中心要组织县级疾控机构人员立即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在治疗前采集抗凝全血、滤纸血,并制做厚薄血涂片,并染色镜检进行核实诊断。采样要求:每例病例制做厚、薄血涂片3张以上,采集滤纸(Whatman 903号)干血斑1份(11mm直径),采集静脉抗凝血2mL5ml (EDTA抗凝,乙二胺四乙酸钠)。市县级核实诊断后,包括滤纸血、厚薄血涂片、抗凝血在内送省疾控中心疟疾参比实验室进行省级复核。试剂要求:滤纸:Whatman 903号;抗凝集:EDTA抗凝; DNA提取试剂盒:QIAamp DNA Blood Minikit;PCR试剂:PCR Master Mix。干血斑制作与血样保存:在定量滤纸采集6滴末梢血(100uL),阴凉处干燥,装入密封袋并标记姓名、采样日期。干血斑、抗凝血均放于-20保存。当地同级疾控部门对发现的输入性疟疾病例须在3日内完成病例核实和个案调查表(表3),并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终审,同时将完成的病例个案调查表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报至省疾控中心,由省疾控中心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每周汇总分析输入性疟疾疫情并向中国疾控中心和卫生部疾控局报告,同时向相关省疾控中心,并于年底通报各省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调查情况和报告质量。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与样品报送方式:甘肃省疾控中心杨成明,联系电手机电子邮件:.表3 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编号 1.病例基本情况 1.1 患者姓名: ; 1.2 户主姓名: ; 1.3 联系电话: ;1.4 年 龄: 周岁;1.4 性 别: 男 女;1.5 职 业: 幼托儿童散居儿童 学生 农民 境外务工人员 其他;1.6文化程度: 学龄前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1.7户籍所在地:省 县 乡镇 行政村 自然村;(如为境外,填国家或地区名 );1.8现住址: 省 县 乡镇 行政村 自然村。 2.本次发病、诊断和报告情况2.1主要临床表现(可多选):发热发冷出汗 头痛腹泻 ;2.2* 有无并发症: 无 有 , 如有请填2.3项;2.3* 主要并发症:脑损害 胃肠损害 休克 溶血 严重的肝肾损害肺水肿 严重贫血 酸中毒 其他;2.4 最初发热时间: 年 月 日2.5 发热情况: 持续发热 隔天发热发热间隔时间不规则2.6 发病地点:省 县 乡镇 行政村 自然村; (如为境外,填国家或地区名 );2.7* 镜检结果:未做 阴性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 混合感染;2.8* RDT检测结果:未做 阴性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2.9* 开展实验室检查单位: ,该单位属于:个体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 地市级医疗机构 地市级疾控机构 省级医疗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 其它;2.10 初次就诊单位: ,该单位属于:个体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 地市级医疗机构 地市级疾控机构 省级医疗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 其它;2.11 初次就诊时间: 年 月 日;2.12 初次就诊诊断结果:疟疾 其他疾病;2.13做出疟疾诊断的单位: ,该单位属于:个体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 地市级医疗机构 地市级疾控机构 省级医疗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 其它;2.14* 病例诊断分类: 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带虫者;2.15* 病例报告时间: 年 月 日;2.16* 报告单位: ,该单位属于:个体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 地市级医疗机构 地市级疾控机构 省级医疗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 其它。3.本次治疗情况3.1服用抗疟药物名称:氯喹加伯氨喹 青蒿素类复方 青蒿素类注射剂型 其他 不知道;3.2是否住院治疗: 是 否;3.3 获取药物方式:村医每天送药 每天从村医处取药 一次性从村医或医院取药 其他方式;3.4 第一次服药时间: 年 月 日;3.5 最后一次服药时间: 年 月 日;3.6 服药天数: 天。4.既往病史和治疗情况 (如曾患过疟疾,请填写以下选项)4.1上次患疟疾时间: 年 月 日;4.2上次抗疟治疗药品:氯喹加伯氨喹 青蒿素类复方 青蒿素类注射剂型 其他 不知道;4.3上次使用药物天数: 天;4.4 上次是否休根治疗: 是 否。5.感染来源调查5.1 发病前1月内是否有境外居留史: 是 否, 如是,请填5.2项5.2 境外居留地点: 国家或地区5.3 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境内其他流行区居留史: 是 否, 如是,请填5.4项5.4 境内其他流行区居留地点: 省 县 乡镇 行政村 自然村5.5 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输血史: 是 否5.6 近1月内家庭成员或来访亲友是否有人发热: 是 否5.7 感染来源分类:本县感染 省内外县感染 外省感染 境外感染填表说明:1. 请在应选项数字处打“”;2. 本表编号由县疾控中心统一编排,仅做为保存和查阅资料使用;3. “4.1、4.2、4.3、4.4”项中“上次”指本次患病前最近一次患疟疾;4. 本表中带“*”的选项,调查人员可在有关机构或单位获取相关信息。 调查单位: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三)疟疾病例的治疗方法对发现的疟疾现症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通过对病例规范性抗疟治疗,肃清病人体内疟原虫而治愈病人,减少再燃和复发率,达到消除传染源,控制疟疾传播的目的。各项目单位针对间日疟疾病人易复发的特点,对间日疟病人要进行休止期治疗,以减少传染源积累,防止疫情蔓延。同时各项目单位要对劳务输出等的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服药。项目实施地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疟疾病例均应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规范治疗。1、间日疟治疗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第1天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300 mg。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从服用氯喹的第1天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天1次, 每次22.5 mg, 连服8天。2、间日疟休止期根治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每天1次,每次22.5mg,连服8天。3、预防服药(选用以下一种)3.1磷酸哌喹:每次服600mg, 每月1次, 睡前服。3.2氯喹:每次服300mg, 每710天服1次。3.3氯喹总剂量基质1200mg,第1天服600mg,第2、3天各服300mg;伯氨喹总剂量基质120mg,每天服30mg。4、疑似疟疾病例的假定性治疗氯喹总量600mg顿服或两次分服,每次300mg ,间隔68小时。5、输入性恶性疟治疗根据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敏感情况,选用以下一种疗法进行治疗,但采用任何一种疗法后,均须加服伯氨喹总量45mg(成人),每天顿服22.5mg,连服2天。5.1非重症恶性疟治疗5.1.1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24小时、32小时各服2片。 5.1.2蒿甲醚注射剂:肌注每次8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5.1.3复方蒿甲醚:成人总量16片(每片含蒿甲醚20mg和本芴醇120mg),每次服4片,第1天服2次,第2、3天各服1次。5.1.4双氢青蒿素加咯萘啶:成人总量双氢青蒿素300mg、咯萘啶800mg,每天1次口服双氢青蒿素150mg、咯萘啶400mg,连服2天。5.2重症恶性疟治疗5.2.1蒿甲醚注射剂:肌注每次8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可每46小时肌注1次,每次肌注80mg,直至患者清醒后改每日肌注1次。5.2.2青蒿琥酯注射剂:静脉注射每次6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1次,每次推注60mg,直至患者清醒后改每日肌注1次。6、注意事项危重病例,优先采用青蒿琥酯静脉推注,并加强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增加注射次数时,应在增加注射前采血镜检并计数原虫密度,原则上患者清醒后应停止增加注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人群,应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服用伯氨喹。孕妇、1岁以下婴儿、有溶血史者或其家属中有溶血史者应禁用伯氨喹。7、年龄组服药剂量1岁以下服成人剂量的1/101/8;13岁服成人剂量的 1/61/4;46岁服成人剂量的1/3;712岁服成人剂量的1/2;1315岁服成人剂量的3/4;16岁及以上服成人剂量。8、常用抗疟药中毒的处理8.1一般原则服用过量抗疟药中毒时, 应立即停药,皮下注射盐酸阿朴吗啡5mg催吐;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洗胃, 至洗出液变清为止,并灌注适量导泻剂, 尽可能排尽药物;卧床休息, 多饮糖水或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 并加强护理。8.2氯喹中毒口服氯喹中毒时,约在服药后1小时内出现头昏、心跳、气短、脸色苍白、发绀、出冷汗、说话困难、失语、抽搐、昏迷、呼吸抑制等中毒症状。体检可见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音微弱、心律不齐、心率减慢以至停搏。对氯喹的急性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可酌情采用以下措施对症处理。8.2.1用异丙肾上腺素12mg,溶于5%葡萄糖250500ml溶液中,静脉滴注或舌下含10mg,每24小时1次。8.2.2用阿托品0.51mg皮下注射,必要时2小时重复应用。严重时可用12mg溶于10%2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每0.51小时注射1次,连给23次。8.2.3如出现心房纤维颤动,可静脉注射盐酸普鲁卡因胺和氯化钾,注射时需注意患者的血压。8.2.4用氢化可的松10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8.2.5心音消失,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术。8.2.6对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者,应立即使用人工起搏器。8.2.7人工呼吸、给氧和其他对症治疗的措施可酌情应用。8.3伯氨喹中毒伯氨喹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如变性血红蛋白血症、急性溶血。伯氨喹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减少。伯氨喹与乙胺嘧啶合用,也会增加毒性。处理方法如下:8.3.1严重发绀或伴有头昏、胸闷、心悸及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时,应立即停药,以美蓝(亚甲蓝)12mg/kg,溶于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缓慢注入。也可口服美蓝,每天服150300mg,小儿每岁服10mg。8.3.2出现血红蛋白尿时,应立即停药,静卧,氢化可的松100300mg溶于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46小时1次,减轻溶血和改善微循环。如溶血严重,必须输血。8.3.3补液,碱化尿液和防止肾功能衰竭,并给予足量的维生素C等。(四)媒介调查方法在疟疾传播风险较高的项目县(武都区、康县、舟曲县、文县、宕昌县),按照疟疾防治管理方案的要求进行媒介调查,动态反映媒介密度的消长和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媒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1、种群调查:在居民区与蚊媒孳生地间选择可悬挂使用诱蚊灯的2个不同点,连续2天,每天日落至次日日出,使用诱蚊灯诱捕蚊虫,获得媒介按蚊,并鉴定蚊种、计数,计算按蚊种群比例,填写媒介按蚊种群调查登记表(表4)。2、密度调查:采取室外全通宵人诱法,观测1晚。方法为在居民区与孳生地之间选择1个点,悬挂一顶开门蚊帐,帐底边离地不少于0.3米,一人坐于帐内,随时捕捉飞入帐内的按蚊,另一人随时捕捉停留在蚊帐内外的按蚊,从日落到日出通宵观察。捕获的所有按蚊经鉴定后计数,填写媒介按蚊密度调查登记表(表5)。表4 媒介按蚊种群调查登记表(灯光诱捕法)编号省名市名县名调查日期调查地点地形地理坐标各种按蚊只数调查人嗜人按蚊数大劣按蚊数中华按蚊数微小按蚊数其他按蚊数合计(1)(2)(3)(4)(5)(6)(7)(8)(9)(10)(11)(12)(13)(14)(15)甘肃甘肃甘肃调查时间 年 月 日填表说明: 调查地点:填写行政村及自然村名; 调查地形:1人房;2畜舍;3空房;4室外植物丛;5农作物大田;6洞穴;7桥涵;8堆放物空隙;9其他; 地理坐标:填写经纬度; 日期填写格式:“yyyy-mm-dd”。表5 媒介按蚊密度调查登记表(人诱捕法)调查点: 省 市(州) 县(区) 乡(镇) 行政村 自然村人饵数:蚊种不同时间捕获蚊数小计19:0020:0021:0022:0023:0024:001:002:003:004:005:006:00(1)(2)(3)(4)(5)(6)(7)(8)(9)(10)(11)(12)(13)(14)调查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五)媒介防制方法根据疟疾防治管理方案,在出现疟疾暴发流行时,对疫点采取室内滞留喷洒等媒介防制措施,用于杀灭在室内吸血或栖息的媒介按蚊,降低媒介按蚊密度,控制局部疫点,降低发病率。1、测定不同墙面吸水率将喷雾器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均匀地喷洒在预先划好的一定面积内的墙面,使达到湿而不流程度。将喷雾器内剩余水倒出计量,用原水量减去余水量,再除以喷洒面积,即得出该墙面单位面积的吸水率。一般瓷砖、玻璃表面的吸水量为2550 ml/m2,油漆、涂料表面的吸水量为5075ml/m2,石灰面75100ml/m2,水泥面100150ml/m2。计算公式 墙面的吸水率(ml/m2)(原水量余水量)喷洒面积2、计算杀虫剂使用浓度按杀虫剂使用浓度(%)=使用剂量(g/m2)墙面吸水率(ml/m2)100计算。例如:奋斗呐作滞留喷洒,每m2使用剂量为0.03g,测得墙面的吸水率为100ml/m2,则杀虫剂使用浓度(%)= 0.03100100=0.03%。3、所需杀虫剂量计算按所需杀虫剂量(g)=使用浓度(%)原药浓度(%)配制的喷洒液量计算。例如:用奋斗呐喷洒,原药浓度5%,杀虫剂使用浓度0.03%,配制的喷洒液量为10000ml,则所需杀虫剂重量为0.03510000=640(g或ml)。4、喷洒程序4.1以居民组为单位,逐户登记需喷洒房间,并测量喷洒面积。4.2移离喷洒房间内靠墙物品,清扫墙面。4.3依据不同墙面的吸水率,在较大容器内配制不同类型墙面相应杀虫剂浓度的喷洒液。4.4选用扇形喷头的压缩式喷雾器。4.5按不同墙壁在喷雾器中装入相应墙壁杀虫剂浓度的喷洒液,逐户、逐房间喷洒,并做好记录。4.6自上而下对墙壁均匀喷洒,达到湿而不流程度,墙面要全部覆盖。5、注意事项5.1喷洒时室内能够移动的物品尽可能搬至室外,不能移动者应以纸张覆盖,特别是食物、衣被等,以免污染。5.2橱柜等表面,原则上应喷洒,但应征得户主同意。5.3全部操作过程应避免对地面、水源等的污染。5.4喷洒液配置地点要远离水塘、水井等水源,以免因操作不当污染地面后,经雨水冲刷流入水源,造成人、畜、禽、鱼等中毒。5.5所有配制的喷洒液及清洗器械的水均应喷洒到墙面上(包括室外),切勿倾入水源或地面。5.6喷洒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作业时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戴手套、帽子和口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洗,防止中毒。(六)健康教育实施方法1.内容对不同目标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1.1居民和学生应了解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传染病: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冷、发热和出汗;使用蚊帐、不露宿可有效预防疟疾。1.2 出入境人员特别是从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疟疾高度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婚姻终止合同:财产分割及子女监护权分配细则书
- 2025年专业印刷合同:高端商务用纸印刷及装订服务协议
- 2025年商用建筑自来水系统安装与质量监督服务合同
- 2025年金融级SET支付协议定制分析与改进服务合同
- 2025年幼儿园科学探索区设备更新与定期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健康食品生产线专用设备配件集成采购合同
- 2025-2030中国无碱玻纤纱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2030中国无人水面艇行业发展创新与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电动汽车充电桩设备运行监控与诊断方案
- 2025年拼图拼板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医疗机构睡眠门诊建设和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3
- 中山市好小区好房子建设指引(试行)
- 2025秋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5年八年级生物秋季开学第一课课件(人教版)
- 辽宁省抚顺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4年福建浦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四川内江市法院系统招聘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养老院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药代表开发医院经验分享
- LYTZW-GW-001《公司文件编号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