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实习心得_第1页
三峡大坝实习心得_第2页
三峡大坝实习心得_第3页
三峡大坝实习心得_第4页
三峡大坝实习心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1三峡大坝实习心得水利实习报告班级:2016 级水利水电工程 1 班学号:201602251实习时间:4 月 3 日至 4 月 9 日姓名:喻凯星三峡实习报告4 月 3 日至 4 月 9 日,我们学校组织了第一批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2016 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 12 班的学生参与了其中,而我很荣幸的作为其中的一员,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地考察,了解了三峡水利大坝的详细情况,为了对这次实习所学习到的东西进行一次更深层次的规划和总结,为以后的工作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和帮助,决定写下这一次有关于这一次的实习报告。2 / 51实习报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实习目的1了解在国家拉动内需的大政方针下的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趋势;2通过对三峡大坝, ,水电站,三峡展览馆等的参观和现场人员的讲解以及专家的讲座,增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工程概念,丰富生产知识,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切身感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3熟悉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水电站的典型布置方式,组成建筑物及运行管理;4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3 / 51二、 实习要求1. 通过报告、现场参观和讲解,了解各种水利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布置施工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形式及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2. 了解和掌握水库各部分的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筑物的形式选择和特点;3.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参观和与工程技术人员及专家的交流,熟悉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工程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并对其合理性作出自己的判断;4. 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过程和工程设计报告编写的主要过程,了解三峡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三、 实习计划1. 日程安排:这次实习为期一周;第一天, 听长江三峡高级工程师为我们讲解有关于三峡大坝的构成和功能,4 / 51以及有关于参观三峡大坝的有关事项。第二天, 赶赴施工区近距离参观三峡大坝。第三天, 听蔡老师为我们讲解水工建筑物的几种类型,并介绍和参观了三江的葛洲坝第四天, 赶赴宜都参观水利大坝2. 实习方式:听专题报告、现场参观、听取专家及技术人员讲解、现场阅读资料、工地现场参观、讨论及考查、编写实习报告等。四、 实习内容总结三峡实习过程,将报告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三峡水利枢纽概况5 / 51三峡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距下游宜昌市约 40km。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经过长期的研究论证,坝段、坝址、正常蓄水位、重庆至宜昌河段的一级开发与二级开发以及分期开发等多方面的比较,最后选定了“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坝顶高程 185m,正常蓄水位 175m,初期运用水位 156m。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 175m,总库容393 亿 m3。防洪库容亿 m3,可以使下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可提高到百年一遇,在遇到千年一遇以上特大洪水时,配合以中游分蓄洪工程等,可以避免发生毁灭性洪灾。水电站装容量 1820 万 kW,保证出力 499 万 kW,多年平均发电量亿 kWh。向华中、华东和川东供电。设有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 5000 万 t,万吨船队可直达重庆。1993 年开始施工准备,1998 年截流,XX 年 6 月水库开 始蓄水,2016 年全部建成。坝址地形开阔,河谷宽达 1000 余 m,右侧有中堡岛顺江分布,两岸谷坡平缓。基岩主要为前震旦纪斜长花岗岩,岩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微风化与新鲜基岩饱和抗压强度 100MPa,变形模量 3040GPa,纵波速度大于5000m/s。岩体透水性微弱,单位吸水量一般小于6 / 51/(minmm)。坝区有两组断裂构造,一组走向北北西,一组走向北北东,倾角在 60以上。断层规模不大,且岩石胶结良好。花岗岩体的风化层分为全、强、弱、微 4 个风化带。风化壳的厚度(指全、强、弱 3 个带)在两岸山体地地段较大,可达 2040m,漫滩地段较薄,主河床中一般无风化层或风化层厚度较小。库区和坝区地壳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建筑物按 7 度设防。水库建成后,可能产生的水库诱发地震,估计最高震级为级。水库库岸总体稳定条件较好。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100 万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4510 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亿 t。正常蓄水位 175m 时,库容 393 亿 m3,防洪限制水位145m 时,相应库容,防洪库容亿 m3。枯季消落低水位155m,库容 228 亿 m3,调节库容 165 亿 m3。主要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加 10%校核,相应洪峰流量分别为 98800m3/s 和 124300m3/s,相应水位为 175m 和。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 17 年。一期 5 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并开始修建左7 / 51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砼坝段的施工。一期工程在 1997 年 11 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原68m 提高到 88m。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0000m3s,长江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二期工程 6 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船闸、升船机的施工,XX 年 6 月 115 日大坝蓄水至 135m 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永久通航建成启用,7 月 10 日左岸首台机组发电。三期工程 6 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km,最宽处达 2000m,面积达 10000km2,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 10100m。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 175 米,夏季考虑防洪,可以控制在145m 左右,每年将有近 30m 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 100m,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8 / 51三峡水利枢纽效益显著,拥有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渔业及旅游等综合效益。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投资、技术、移民、生态、水质、人文景观等。但是在工程进展至今的现实表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的。枢纽布置和水工建筑物1.枢纽布置自左至右顺序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升船机左侧非溢流坝段、升船机、临时船闸、左岸非溢流坝段、左厂房坝段及左岸厂房、导墙坝段、泄洪坝段、纵向围堰坝段、右厂房坝段及右岸厂房、右岸非溢流坝段。大坝轴线总长度为 2335m。2.挡水大坝及泄水建筑物任务:挡水、泄洪、排沙。坝型及主要尺寸: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 2309m,坝顶高程 185m,最大底宽 126m,顶宽 1540m,大坝砼工程量 1600 万立方米。9 / 51设计标准: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加大 10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 102500m3/s。泄洪建筑: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 483m,设有 22 个表孔和 23 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 90m,孔口尺寸为 79m;表孔孔口宽 8m,溢流堰顶高程 158m,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3.水电站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108m。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 32 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 14 台,右岸厂房 12 台,地下厂房 6 台。水轮机为混流式,转轮直径 10m,最大水头 113m,额定流量966 m3/s,机组单机额定容量 70 万千瓦。4.通航建筑物10 / 51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左岸。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m,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 12018,一次可通过一条 3000 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 吨,总提升力为 6000 万牛顿。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1.防洪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和目标。由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工程建成后在重庆至宜昌段形成巨大水库,当水位达到海拔 175 米时,水库可拥有 2215 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可有效调节和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对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11 / 51条件。因此,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关键工程。2.发电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发电。三峡水电站左岸厂房安装 14 台水轮发电机组,右岸厂房安装 12 台,总共装机26 台;单机容量 70 万千瓦,装机总容量为 1820 万千瓦,年发电量为 8468 亿千瓦时。主管三峡发电的长江电力现已将三峡电能搭接上 4 条大电网,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发电后,可以把华中、华东、华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张宇学号:XX301390109指导老师:吴镇、谢林桥三峡大坝实习报告在大四开学的第一周,学校组织我们去三峡大坝实习。这12 / 51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湖北生活了 20 多年,却从未去过有名的三峡大坝,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这次的实习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契机,在实习的同时既观光了三峡的风光又领略了大坝的宏伟。因此这次的实习既有实习的性质,也有旅游的意义。经过六个小时汽车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三峡大学华海职校,开始了我们为期四天的三峡大坝实习。三峡大坝掠影在到达宜昌的第二天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队下来到了三峡大坝进行参观。首先参观的地方是双线五级船闸。双线五级船闸布置在大坝左侧的山凹内,船闸线路总长 6442 米,船闸上下游最大水头为 113 米,设 5 级闸室分担水头。其规模是设计之最,两侧高陡边坡最大开挖深度达 170 米,其下部为高约 60 米的直立墙。两线船闸间保留宽 60 米的岩石中隔墩,船闸闸室采用薄混凝土衬砌结构。我们达到的时间比较幸运 正好赶上了一艘运煤的货船正在通过五级船闸的第四个闸,而且是由上游像下游通行。在上面我们亲眼看到了水一点一点的降下来,最后下降有数十米,直到与第五个闸的水位保持向平的时候,闸门缓慢打开,船便慢慢的驶向了第五个闸室。在工程师的耐心讲解之下,我13 / 51们明白了三峡大坝船闸两个闸室之间的水不是通过闸门而相互流通的。在两个闸室的底部都有管道相同,平时管道式关闭的,在需要两个闸室的水面相平时,管道打开,水通过管道在闸室之间流通,从闸室底部灌入,从而减小了对闸门的冲击和压力。在两个闸室的水位相平之后,闸门再打开,船就可以通过闸门了。参观当天的天气雾蒙蒙的,站在三峡大坝上,放眼望去,都是烟雾缭绕的山峰和清澈的水面,真的是仿佛进了一个世外桃源,与山为伴,与水为友。站在坝顶,放眼江面,大雾蒙蒙,水波不兴,不禁让我回想起了毛主席在三峡游览的豪情: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 三峡大坝展览馆纪实三峡大坝展览馆运用照片、图表、模型、实物、动画、字画和影视等诸多形式简要介绍三峡工程的历史,记录三峡工程十七年建设的过程,展示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彰显三峡建设者的精神风貌,反映三峡工程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成果。从最开始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到后来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对长江三峡附近经常发生洪水的痛心到开始论证建设三峡大坝的可行性,再到最后三峡大坝工14 / 51程的竣工运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痛苦过程,也承载了几代人的心血,经过无数的人的付出和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样宏伟的建筑。在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下,我们加深了对三峡工程的认识。三峡大坝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一个工程,更是一个国家建造大坝技术和能力的体现和反应,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彰显和表达,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治水防洪、为国利民的心血杰作。在三峡大坝展览馆,我们还参观了很多三峡工程的建设模型,其中包括起重机、花岗岩的模型,发电组的水轮机的模型,升降梯的模型和整个三峡的全景模型。在这里,工作人员一一向我们介绍了三峡工程从施工到最后竣工发电的全过程,让我们一睹三峡全貌,更是对三峡的了解更上一层楼。三峡大坝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 5 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第二阶段为二期工程,施工需 6 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第三阶段为三期工程,施工需 6 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15 / 51三峡大坝具有多种效益,主要包括“防洪效益” , “发电效益” , “航运效益”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 1870 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另外发电的效益更是方便了中国大部分人。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1820 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最后是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 660 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 1000 万吨提高到 5000 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 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 3000 立方米/秒提高到 5000 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三峡大坝基本结构和布置16 / 51三峡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 3 大部分组成。其中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后,另在右岸留有后期扩机的地下厂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左岸。1、坝址。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 40 公里处。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 28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 4 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有一小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 100 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且大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2、枢纽布置。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 3 大部分组成。主要建筑物的型式及总体布置,经对各种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较和研究,并通过水力学、结构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试验研究验证,均已确定。选定的枢纽17 / 51总体布置方案为: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后,另在右岸留有后期扩机的地下厂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左岸。3、主要水工建筑物。大坝: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米,坝顶高程 185 米,最大坝高 181 米。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前缘总长 483 米,设有 22 个表孔和 23 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 90 米,孔口尺寸为 79 米;表孔孔口宽 8 米,溢流堰顶高程 158 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108 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 102500 立方米/秒。水电站: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共安装 26 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 14 台,右岸厂房 12 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 70万千瓦。 右岸山体内留有为后期扩机的地下电站位置。其进水口已经建成。18 / 51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左岸山体内。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 280345 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为 12018米,一次可通过一条 3000 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 吨,总提升力为 6000 牛顿。在靠左岸岸坡设有一条单线一级临时船闸,满足施工期通航的需要。其闸室有效尺寸为 240244 米。 吊车实地参观吊车是在本次实习过程中与我们机械专业相关性最大。所以在参观吊车的时候老师也给我们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讲解。我们参观的是三峡大坝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吊车,主要是德国生产的克虏伯吊车。当时师傅带着我们,在这台起重机下面进行了很详细的讲解。这是一台德国生产的吊车,使用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大的故障毛病,无故障运行 10几年。这台吊车使用液压减震,时速最高可达 100 多公里每小时。当时师傅还说笑道:“这台吊车坐起来可比你们的大巴舒服多了呀!”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德国机械工业的技术感到佩服,而国内较好的吊车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生产的吊车却仍然比德国,美国生产的吊车差了几个档次。不仅仅是使用寿命上不如外国的吊车,在性能和可靠性上19 / 51相对外国吊车也差了不少。机械工业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弱项,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实现生产的机械化,机械制造技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更是应该学好知识,打牢基础,即使不一定能为国家做出大的贡献,也能在这个行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葛洲坝二江水电站学习葛洲坝二江水电站是我们实习的最后一站。在葛洲坝二江电厂,我们是每个班级组队,一个师傅带一队。这样人少一些,能听的更为真切一二。我们分别去参观了输电线、变压器,汽轮机厂房和葛洲坝。在三峡展览馆参观的时候有工作人员讲解说,葛洲坝在三峡的下游,这是当时国家为了建三峡大坝儿试建的一个大坝,如果成功的话,三峡大坝则可更为放心的建设。这次参观最为壮观的应该就是水轮机的参观了。厂房很高很大,保证一定的高度是为了方便设备的装拆,下面也有很深的高度,走下去估计有两层楼梯那么高才能看到汽轮机的整体。因为本身汽轮机就很大,在厂房的下面,可以看到直径有 50 米的汽轮机转子的外壳,设备大的同时,噪声也是非常的大。偌大的厂房里面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全部都是计算机控制作业。让我不禁感叹自动化集成及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20 / 51用。对于葛洲坝二江水电站我倒是没有太多的体会,主要还是因为对电厂和发电方面知识的不了解,所以在参观的时候师傅说的一些东西也并不是很懂。隔行如隔山说的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三峡实习总结整个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收获最多的就是对三峡工程的了解和对水利发电的认识。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我们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源于实践,而由于我们的学习重在理解课本,所以必须要将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践,和实践联系起来,才能够加深我们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实地实习扩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加深了我们认识。这次实习对我们都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在三峡实习的同时,我们也领略到了三峡壮美的风光,体会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见识了巴东三峡的九曲回肠,在欣赏三峡无限风光的同时学习知识,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曾经历过的。最后,在这里还要感谢带领我们实习的谢林桥老师和吴镇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三峡大坝实习报告21 / 51学号: 姓名: 班级:XX1112毕业实习是工科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学年的第二学期之初,这样安排的原因有:一方面是对前三年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是为随后的毕业设计做铺垫,让我们对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和具体建设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因此这次实习相对于前面的认识实习、单项实习更有意义。在学院统老师的统筹安排下,在我们的热烈期盼下,我们07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全体学生于 2016 年 2 月 26 日踏上了此次毕业实习之路。我们的实习单位是世界级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五级船闸。在客车上从出发进过了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就亲自来到了三峡大坝进行参观。首先到的第一个地方是双线五级船闸。双线五级船闸布置在大坝左侧的山凹内,船闸线路总长 6442 米,船闸上下游最大水头为113 米,设 5 级闸室分担水头。其规模是设计之最,两侧高陡边坡最大开挖深度达 170 米,其下部为高约 60 米的直立22 / 51墙。两线船闸间保留宽 60 米的岩石中隔墩,船闸闸室采用薄混凝土衬砌结构。我们达到的时间比较幸运 正好赶上了一艘运煤的货船正在通过五级船闸的第四个闸,而且是由上游像下游通行。在上面我们亲眼看到了水一点一点的降下来,最后下降有数十米,直到与第五个闸的水位保持向平的时候,闸门缓慢打开,船便慢慢的驶向了第五个闸室。但是很好奇第四个闸室的水都跑到哪里去了,于是及时的向我们旁边的工作人员请教了一下。最后才知道,在每个闸室的地步都有相当粗的大管子,水就是通过这样的管子流到了下游,然后才使得两个闸室的水位慢慢的向平,船才可以稳稳的驶过去。三峡工程何谓“三” 。 在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下,极大程度的加深了我们对三峡工程的认识。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原来三峡工程中包括了多个“三” 。其中包括“三期工程” 、“三种效益”和“三组成部分” 。三期工程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 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第二阶段为二期工程,施工需 6 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第三阶段为三期工程,施工需 6 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23 / 51三种效益“防洪效益” , “发电效益” , “航运效益” 。其中防洪和发电是我们比较熟知的。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 1870 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另外发电的效益更是方便了中国大部分人。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1820 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最后是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 660 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 1000 万吨提高到 5000 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 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 3000 立方米/秒提高到 5000 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24 / 51三组成部分三峡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 3 大部分组成。其中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后,另在右岸留有后期扩机的地下厂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左岸。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很多三峡工程的建设模型,其中包括起重机、花岗岩的模型,发电组的水轮机的模型,升降梯的模型和整个三峡的全景模型。在这里,工作人员一一向我们介绍了三峡工程从施工到最后竣工发电的全过程,让我们一睹三峡全貌,更是对三峡的了解更上一层楼。车子缓缓的在大坝上行驶,这不仅让我感叹我们人类科技的伟大,在如此宽阔的江面上,建造了这么大的一个枢纽工程。由于当天的天气雾蒙蒙,站在三峡大坝上,放眼望去,都是烟雾缭绕的山峰和清澈的水面,真的是仿佛进了一个世外桃源,与山为伴,与水为友。当然这不是我们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1992 年 4 月 3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从此,25 / 51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1994 年 12 月 14 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目前已基本竣工!1、坝址。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 40 公里处。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 28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 4 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有一小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 100 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且大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2、枢纽布置。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 3 大部分组成。主要建筑物的型式及总体布置,经对各种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较和研究,并通过水力学、结构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试验研究验证,均已确定。选定的枢纽总体布置方案为: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后,另在右岸留有后期扩机的地下厂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左岸。26 / 513、主要水工建筑物。大坝: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米,坝顶高程 185 米,最大坝高 181 米。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前缘总长 483 米,设有 22 个表孔和 23 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 90 米,孔口尺寸为 79 米;表孔孔口宽 8 米,溢流堰顶高程 158 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108 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 102500 立方米/秒。(来自: 海达范文网:三峡大坝实习心得) 水电站。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共安装 26 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 14 台,右岸厂房12 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 70 万千瓦。 右岸山体内留有为后期扩机的地下电站位置。其进水口已经建成。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27 / 51左岸山体内。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 280345 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为 12018米,一次可通过一条 3000 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 吨,总提升力为 6000 牛顿。在靠左岸岸坡设有一条单线一级临时船闸,满足施工期通航的需要。其闸室有效尺寸为 240244 米。扩机地下厂房和起重机。1、扩机地下厂房。第三天我们参观了右岸山体内建设后期扩机的地下电站厂房。这个昨天下午的报告中老师有向我们提过,它位于三峡大坝右岸山体内,是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之外的新增项目。地下电站设计安装台万千瓦机组,投产后将成为大坝左、右岸台机组的有效补充。届时,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万千瓦,年最大发电能力约为亿千瓦时,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电站。我们的车是在一个山洞门口停下的,带好了安全帽的我们一个个的走近了这个大大的山洞里,山洞很宽,大概有 2、30 米,里面有很嘈杂的作业声音,上面装有门式起重机,来回的运送施工用的原材料等,里面的灯管很暗,也很潮湿,工作的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恶劣的。我们28 / 51进洞所处的位置是在水轮机的上方,从上往下看去,则可以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电站的建设工作。由于没有专门的师傅给我们进行讲解,所以这一看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大致的了解一下施工的过程。当时讲解师傅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能在这样的大山里挖出这样的大洞,还要在里面进行这么复杂的工程作业,这就是奇迹。我对这句话的感触很深,对,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世界奇迹!接着我们又随车穿过秭归县来到了三峡大坝的上游,在上游观赏三峡大坝别具一番风味!2、起重机。我们参观的是三峡大坝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几种起重机,我对其中的 DEMAG CC1800德马格起重机印象比较深刻。当时师傅带着我们一组人,在这台起重机下面进行了很详细的讲解。这是一台德国生产的起重机,使用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大的故障毛病,可谓是无故障运行 10 几年。这不得不让我对德国机械工业的精湛技术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相对于日本的起重机械来说,这台起重机的一个缺点就是所有的运行不见都暴露在外面,这样就很容易腐蚀和破坏,还好所有的加工工艺都是如此的精湛,才有了这么耐用的履带式起重机。坐上回校的客车,我们的本次外出的实习任务就圆满的结29 / 51束了!整个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收获最多的就是对三峡工程的了解和对水利发电的认识。同时让我真切的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也看到了书本上所学内容局限性,实地实习不仅扩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这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站在理论的高度认识实践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总而言之,本次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三峡大坝枢纽工程摘要:通过这一次对三峡大坝近距离的接触,让我亲眼目睹了五级船闸是如何工作的,并且通过老师的当场讲解,我对五级船闸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站在坝顶使我对三峡大坝的整体布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不是再像书上看到的一样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参观了三峡大坝展览馆后我学到了更多关于三峡大坝的历史文化知识。一修建三峡大坝的原因1.防洪30 / 51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是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流域水系庞大,水量丰沛,它流经中国 11 个省市,流域总面积180 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大陆面积的%。湖北宜昌以上地区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的地区为长江中游,江西湖口以下地区为长江下游。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城市和人口最为密集、社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前 185 年至1911 年的 2000 多年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 214 次,平均约十年一次,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因此,治理和开发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洪水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全流域型洪水,由全流域范围内持续暴雨而形成,如1931 年、1954 年洪水。二是上游型洪水,由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及三峡区间上段的持续暴雨而形成,如 1870 年洪水。三是中下游型洪水,由三峡区间下段、清江、汉江、澧水的持续暴雨而形成,如 1935 年洪水。多年的实测资料表明,无论哪种类型的洪水,其洪水主要来自宜昌以上即长江上游,而中游的防洪重点是荆江河段。31 / 51由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工程建成后在重庆至宜昌段形成巨大水库,当水位达到海拔175 米时,水库可拥有 2215 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可有效调节和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对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关键工程,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和目标。下面有一组数据可以为它提供理论依据:1931 年洪灾,受灾面积达 13 万平方公里,淹没农田 339 万公顷,被淹房屋 180 万间,受灾民众 2855 万人,被淹死亡者达万人,估计损失亿银元。1935 年洪灾,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区万平方公里,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份均受灾,淹没农田 151万公顷,受灾人口 1000 万人,被淹死亡者万人,估计损失亿银元。1949 年洪灾,长江中下游地区受灾农田 181 万公顷,受灾人口 810 万人,被淹死亡者 5699 人。32 / 511954 年灾情,长江中下游共淹农田 318 万公顷,受灾人口万人,被淹房屋万间,被淹死亡者 33169 人,受灾县市 123个,京广铁路不能通车达 100 天。1998 年全流域性洪水,国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近 3 个月的抗洪抢险,全国各地调用 130 多亿元的抢险物资,高峰期有 670 万群众和数十万军队参加抗洪抢险,但仍有重大的损失。湘鄂赣皖四省共淹没耕地万公顷,受灾人口万人,死亡 1526 人。2.发电 三峡水电站将安装 32 台单机容量为 70 万千瓦时的水轮发电机组,外加两台 5 万千瓦时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 2250 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 1000 亿度,将是世界最大水电站。3.航运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 660公里,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现在的 3000 吨级提高至万吨级,年单向通航能力由 1000 万吨提高到 5000万吨。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33 / 51纽工程当之无愧。 当然,除此之外三峡大坝还有养殖,灌溉的作用。二三峡大坝选址的确定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小岛三斗坪,距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湖北省宜昌市区 40 公里。三峡坝址河谷开阔,基岩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具有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越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被世界水电界称为“天然坝址” 。三峡大坝的坝址选在三斗坪,经过大量的地质勘探,在两个坝区、15 个坝段、数十个坝轴线中,历时 24 年,由专家充分论证后才选定的。从三峡出口南津关起,向上游延伸至石牌止,长 13 公里中选择了 5 个坝段,统称为南津关石灰岩坝区;从莲沱起,沿江而上至美人沱止,长 25 公里中选择了 10 个坝段,统称为美人沱花岗岩坝区。对这 15 个坝段进行勘察研究,经初步筛选,选择南津关坝区的南津关坝段和美人沱坝区的三斗坪坝段进行深入的地质勘察。历时三年,完成了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大、小比例尺的地质测绘;约 53000 米钻34 / 51探;大量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等工作。1959 年,初定美人沱花岗岩坝区为三峡工程坝址。花岗岩坝区的 10 个坝段,构造背景、岩性条件基本相似,地质条件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和岩石表面风化深度两个方面。10 段大体分为两种类型,经比较,一类选择了中等宽河谷的太平溪坝段为代表,另一类选择了宽河谷的三斗坪坝段为代表。前者适合于布置地下厂房,工程防护条件较好;后者适合于布置坝后式厂房,施工场地开阔。这个两坝段均具备兴建混凝土高坝的地质条件。经综合比较后,在 1979 年的选坝会议上,选定三斗坪为三峡工程拦江大坝的坝址。三三峡大坝修建时的前期准备工作 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后,为了保证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国务院于 1993 年 1 月3 日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该机构是实施三峡工程建设的最高层次决策机构,直接领导三峡工程建设,由国务院总理李鹏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三峡建委的有关日常工作;同时下设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局,负责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监督落实;还设有监察局负责监察工作。1993 年 9 月 27 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三峡35 / 51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项目业主,全面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与偿还。1994年 7 月 24 日,国家计委批准中国三峡总公司实行计划单列;1994 年 8 月 27 日,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同意中国三峡总公司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业务。资金筹措。国务院决定在 1992 年对全国电网用电征收每千瓦时 3 厘钱三峡工程建设基金的基础上,从 1994 年开始,三峡基金调整为每千瓦时征收 4 厘钱;1994 年 3 月 18 日,葛洲坝电厂的产权划归中国三峡总公司,其部分发电利润可用于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工程建设资金来源还通过利用三峡电站发电收入、贷款、发行债券等途径解决。工程建设。1993 年 5 月 25 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获得通过,并着手进行技术设计。三峡工程右岸一期工程混凝土纵向围堰的基坑开挖,于 1994 年 7 月1 日在中堡岛破土动工,从此,中堡岛从地图上消失。右岸一期工程随之全面展开。1994 年 1 月 15 日,三峡一期工程的主体工程三大建筑物,即永久船闸、临时船闸和升船机、左岸大坝和电站的一期开挖工程正式开标。随后,中标的施工单位开始左岸一期工程紧张施工,形成轰轰烈烈的左右开弓的大好局面。与此同时,坝区内的的征地移民、场36 / 51地整平、施工用水用电设施、对外专用公路以及西陵长江大桥和坝区内道路施工等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坝区航运交通指挥部也宣布成立。征地移民。1993 年 8 月 17 日,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重点研究了三峡库区移民和资金筹措工作,决定“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 。同年 8 月 19 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 。1994 年 4 月 7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发199458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关于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意见报告的通知 。同年 6 月 18 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主持会议,研究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问题,确定三峡工程移民从现在起,就要实行分省负责、经费包干使用。四三峡枢纽的主要组成建筑物三峡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如下37 / 51五三峡工程所创造的世界之最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1.三峡工程从首倡到正式开工有年,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水利工程。2.三峡工程从四十年代初勘测和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面系统的设计研究,历时半个世纪,积累了浩瀚的基本资料和研究成果,是世界上前期准备工作最为充分的水利工程。3三峡工程的兴建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最广泛的关注,是首次经过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投票表决的水利工程。4.三峡水库总库容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万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38 / 515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万千瓦,年发电量.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6.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万吨增加到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7.三峡工程包括两岸非溢流坝在内,总长米。泄流坝段米,水电站机组万千瓦台,双线级船闸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8.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约.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万立方米,钢材.万吨,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9.三峡工程深水围堰最大水深米、土石方月填筑量万立方米,混凝土月灌筑量万立方米,碾压混凝土最大月浇筑量万立方米,月工程量都突破世界纪39 / 51录,是水利施工强度最大的工程。10.三峡工程截流流量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立方米/秒,是世界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工程。11.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万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12.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总水头米的船闸,是世界上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13.三峡升船机的有效尺寸为.米,总重吨,最大升程米,过船吨位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14.三峡工程水库移民最终可达百万,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工作也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结束语:在这一次的参观实习中让我对三峡大坝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希望三峡大坝在以后的运行中将会发挥出更大更广的效益。40 / 51参考文献:1三峡大坝全球征集宣传语.2华东水利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水电站M .北京:水利出版社,1980.三峡大坝实习报告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前言在大四下开学的第二周,学校组织我们去三峡大坝实习。经过六个小时汽车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三峡的一个实习基地,开始了我们为期四天的三峡大坝实习。41 / 51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久闻三峡大名,却从未新眼目睹其雄伟,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这次的实习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实习的同时既观光了三峡的风光更重要的是能学习到有关本专业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和科研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次实习的任务侧重点并不在于能够学到多少新的知识,而是在于通过参观实际的电厂,将已有的理论知识巩固并具体化。作为对课堂知识讲授的重要补充,我们在实习中通过对真实的电厂的参观,对重型机械的认识,对各种液压设备的理解,了解并熟悉本专业的现代化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真正的了解过去所学的机械知识,并加深印象。此外,参观葛洲坝、三峡这样全国闻名、举世瞩目的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有效地了解我国电力的发展现状,体会到本专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我们在学习以及日后的工作中培养出强大的兴趣。实习安排本次实习的主要场地是三峡大坝展览馆、三峡大坝、葛洲42 / 51坝电厂、设备公司仓库。同时还登上了三峡大坝,近距离观看五级船闸工作状况。具体安排如下:3 月 4 日 :7:30 乘车出发,中午抵达培训中心,整理住地 ,下午参观三峡工程展。 3 月 5 日 :上午参观电站厂房及水轮机结构,分析三峡大坝、船闸原理及结构,下午聆听三峡工程总体介绍。3 月 6 日:参观汽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平板运输车。3 月 7 日:上午参观葛洲坝大坝及电厂水轮机,下午返校,此次实习结束。根据三峡大坝工作人员和带队老师商量的时间安排,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的 4 天,但在实习期间对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