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_第1页
2015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_第2页
2015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_第3页
2015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_第4页
2015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 一 竞争力测评的基础说明 一 范围 参与测评的对象范围是全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 排除一些数据不 全 失真的企业后 2013 年数据 共有 73 家企业纳入本次竞争力 测评范围 二 竞争力测评框架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综合生产力和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 影响企业 竞争力的要素有很多 基于生产力 三要素 理论 结合现代经济社会发 展动向和钢铁产业特点 2014 年度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分 3 个板块 10 项要素构建了测评体系框架 见附表 1 三 竞争力要素选取 竞争力要素框架体系分为三个板块 分别是企业基础竞争力 企 业发展竞争力和企业经营绩效竞争力 企业基础竞争力板块主要考虑 企业竞争力的物质基础 即生产力要素中的生产资料 劳动工具 如 规模 装备 资源等 企业发展竞争力板块主要考虑企业竞争力的人 力资源 科技支撑 能源环保 服务水平 物流效率等 企业经营绩 效竞争力板块主要考虑企业竞争力的现实表现 如利润总额 上缴税 收 利润率 负债率等效益指标 四 竞争力要素选取变化情况 1 在 企业发展竞争力 板块增加 主业劳动生产率 反映人力资源 劳动效率 也间接反映企业的人力成本 2 在 企业经营绩效竞争力 板块增加 上缴税收 反映企业的创效 能力 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二 竞争力测评的方法 一 基础工具 竞争力评价方法有很多 包括权重赋值法 层次法 主成分分析 法等 本次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选择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适 用于指标较多且各指标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的情况 可以较好地避免权 重赋值的人为因素 从实践来看 主成分分析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 地区和城市 之间 产业之间 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评价 是一种成 熟可靠的综合评价排序方法 二 主成分法 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也称主分量分析 由 霍特林 Hotelling 于 1933 年首先提出 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 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 方法 通常把转化后的综合指标称之为主成分 其中每个主成分都是 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在研究复杂问题时 主成分比原始变量具有更 优越的性能 可以只考虑少数几个主成分且不至于损失太多信息 从 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揭示事物内部变量之间的规律性 同时使问 题得到简化 提高分析效率 三 相关说明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经验 竞争力测评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既要选择成熟的理论方法 也要重视发挥专家智慧或主观判断的作用 本年度钢铁企业竞争力测评融合了主成分法与德尔菲法 探索将数据 分析和专家经验有机嫁接 力图从主观 客观两方面共同推进钢铁企 业竞争力测评更趋全面 合理 三 竞争力测评分析 2014 年度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结果见下图 图 1 2014 年度钢铁企业竞争力测评分值排序 一 概况 从竞争力测评分值来看 宝钢集团连续第四年位居国内钢铁企 业竞争力排名第一的位置 是国内钢铁企业的排头兵 在资产总额 人均收入 服务水平 能效水平 环保水平 利润总额和上缴税收 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生产规模 装备水平 资产负债率等各方 面也位居前列 其他企业与宝钢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武钢 鞍钢 首钢 沙钢 太钢和河北钢铁和分别位居第二到 第七位 构成了竞争力测评排名的第一梯队 总体比较 武钢在该 梯队中具有研发投入 服务水平 装备水平 生产规模等方面的优 势 继续排名第二 鞍钢 首钢分别位居第三 第四 均较去年提 高 1 位 除去其保持了在技术装备 税收贡献和研发创新等方面的 优势外 还得益于两家企业在减亏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太钢排名第 六 较去年上升 1 位 主要是由于其在环保 节能 资源保障和研 发创新等方面的持续加强 山东钢铁 马钢 渤海钢铁 包钢 华菱 本钢 中信泰富 南京钢铁 重钢 酒钢 日照钢铁分别位居第八到第十八位 在竞 争力测评排名中形成第二梯队 与去年相比 南钢 马钢 华菱等 企业的排名均有明显提高 主要是企业减亏增效的作用十分明显 经营业绩好转 中天钢铁 方大特钢 新余钢铁 福建三明 杭钢 新兴铸管 津西钢铁 安阳钢铁等五十五家钢铁企业分别位居第十九到第七十 三位 2014 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测评排名分类概况见下表 表 2 2013 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测评排名分类概况 企业名称 排头 兵 宝钢 第一武钢 鞍钢 首钢 沙钢 太钢 河北钢铁 企业名称 方阵 第二 方阵 山东钢铁 马钢 渤海钢铁 包钢 华菱 本钢 中信泰富 南京钢铁 重钢 酒钢 日照钢铁 其他 企业 中天钢铁 方大特钢 新余钢铁 福建三明 杭钢 新兴铸管 津西钢铁 安阳钢 铁 北京建龙 石横特钢 纵横钢铁 西宁特钢 五矿营口 凌源钢铁 天津荣程 前 进钢铁 河北敬业 德龙钢铁 唐山国丰 东北特钢 山西中阳 粤裕丰 新余钢铁 邢台钢铁 济源钢铁 潍坊特钢 达州钢铁 龙腾特钢 新武安 青岛钢铁 泰山钢铁 川威钢铁 唐山港陆 江苏申特 山西建邦 九江线材 衢州元立 西林钢铁 东华钢 铁 文丰钢铁 陕西钢铁 冷水江 江鑫钢铁 荣信钢铁 江苏苏钢 华西钢铁 裕华 钢铁 四平现代 天柱钢铁 凤宝特钢 金鼎重工 汉冶特钢 汉中钢铁 东海钢铁 略阳钢铁 二 按规模量级的排名 钢铁工业属于基础原材料产业 规模是钢铁企业的重要特征 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 本文根据 2013 年粗钢产量 将钢 铁企业按规模分为 3000 万吨以上级 1000 2500 万吨级 500 1000 万吨级 50 500 万吨级四个类别 分别进行测评 见表 2 表 5 1 3000 万吨以上级企业 纳入本年度竞争力测评的 73 家企业中 粗钢产量达到 3000 万 吨以上企业共有 6 家 其企业竞争力测评见表 3 图 2 表 3 3000 万吨以上规模钢铁企业竞争力测评 公司名 称 竞争力评测排名粗钢产量排名粗钢产量 万吨 宝钢124390 82 武钢233931 08 鞍钢353368 68 首钢463152 33 沙钢543508 05 河北钢 铁 7 1 4578 64 图 2 3000 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竞争力评分及产量 6 家 3000 万吨以上量级的钢铁企业在竞争力测评分排名上位居 前列 总体上表明 规模在钢铁企业竞争力中占据重要地位 规模 小的企业很难在综合竞争力上进入行业前列 主要是体量小导致影 响力不足 另一方面 就大企业自身而言 并非规模越大竞争力越 强 根本还是看企业在盈利能力 综合效率 能效环保 创新能力 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表现 如宝钢在规模上位居第二 与其他几家大 企业相差并不多 但综合竞争力却遥遥领先 表明钢铁企业竞争力 的重要基础在于规模 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远非规模所能决定 2 1000 2500 万吨级企业 纳入本年度竞争力测评的 73 家企业中 粗钢产量 1000 2500 万吨的企业共有 13 家 其企业竞争力测评见表 4 图 3 表 4 1000 2500 万吨以上规模钢铁企业竞争力测评 序 号 公司名称竞争力评测排名 粗钢产量 排名 粗钢产量 万吨 1山东钢铁872279 34 2马钢991879 41 3渤海钢铁1081932 64 4包钢11171069 00 5华菱12111498 83 6本钢13101682 59 7酒钢17161116 42 8日照钢铁18151267 55 9方大钢铁20141316 39 10安阳钢铁26181032 11 11北京建龙27131429 51 12纵横钢铁29191019 27 13新武安钢铁47121481 13 图 3 1000 2500 万吨钢铁企业竞争力评分及产量 在 13 家生产规模 1000 2500 万吨的钢铁企业中 包钢粗钢产 量规模相对靠后 但综合竞争力则排名前列 主要是得益于其在资 源保障 上缴税收 工艺装备 员工待遇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在 该规模范围的钢铁企业中 山东钢铁 马钢 渤海钢铁 华菱 本 钢等均具备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如能持续推进改 革创新 提高管理效率 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和业务流程 将能够 大大提高综合竞争力 跻身第一方阵 3 500 1000 万吨级企业 纳入本年度竞争力测评的 73 家企业中 粗钢产量 500 1000 万 吨的企业共有 12 家 其企业竞争力测评见表 5 图 4 表 5 500 1000 万吨规模钢铁企业竞争力测评 序 号 公司名称 竞争力评测排 名 粗钢产量排 名 粗钢产量 万吨 1太钢620998 93 2中信泰富1428765 88 3南京钢铁1529605 34 4重钢1630559 08 5中天钢铁1923850 54 6新余钢铁2124849 69 7福建三钢2225821 61 8津西钢铁2522874 67 9凌源钢铁3231521 13 1 0 河北敬业3521969 28 1 1 唐山国丰3726806 02 1 2 陕西钢铁5927800 2 图 4 500 1000 万吨钢铁企业竞争力评分及产量 在 12 家生产规模 500 1000 万吨的钢铁企业中 太钢的竞争力 评测分最高 也是唯一一家跻身第一方阵的 500 1000 万吨量级的 钢铁企业 主要是太钢在资源保障 绿色发展 研发创新 技术装 备等方面表现突出 其主业生产效率和资产负债情况也较为优良 此外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的盈利能力 服务水平和产品研发创新能 力在该量级企业中具备较强优势 竞争力排名相对靠前 4 50 500 万吨级企业 纳入本年度竞争力测评的 73 家企业中 粗钢产量 100 500 万 吨的企业共有 42 家 其企业竞争力测评见图 5 图 5 100 500 万吨钢铁企业竞争力评分及产量 在该规模量级的钢铁企业中 有几家具有独特的发展战略 经 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差异化发展效果显著 如新兴铸管 石横特钢 其中新兴铸管 产量仅有 365 08 万吨 在 73 家统计企业中排名 36 但其在自主创新 服务水平 利润总额 销售利润率 总资产 报酬率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 均有很好的表现 在钢铁行业结构调 整 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成功实现了错位发展 特色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 四 结语 当前 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 资源保障不强 能源环保 约束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