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星启示录”-附心得体会_第1页
“韩国三星启示录”-附心得体会_第2页
“韩国三星启示录”-附心得体会_第3页
“韩国三星启示录”-附心得体会_第4页
“韩国三星启示录”-附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国韩国三星启示三星启示录录 改革开放 30 年来 中国虽然创造了一连串的经济奇迹 却也同 时陷入了以 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的窘境 随着欧美对华纺织 品进行特殊调查 在西班牙火烧中国皮鞋的硝烟中 我们已越来越 清楚的看到 中国经济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我国绝大多 数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陷入 贫困化增长 的格局必须通 过转型升级来加以改变 与此同时 我们的亚洲近邻韩国 却在朝鲜战争后迅速成长为 新兴工业化国家 开创了发展中国家最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 尤其 引人瞩目的是韩国三星的发展奇迹 三星从生产黑白电视起家 之后 其产品范围从简单低级的家 用电器 消费电子产品 不断地扩大到复杂尖端的高技术信息和通 信设备 计算机及外围设备 半导体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销售额逐 年大幅增长 技术能力得到快速和长足发展 目前 三星已是跻身 世界 500 强的跨国公司 在电子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09 年 9 月 22 日 韩国证交所宣布 三星电子当天市值超过了 1102 亿美元 首次超过英特尔 成为以市值计的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2010 年 福布斯 杂志网络版发布的 2010 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 年 度排行榜中 三星以 128 亿美元位居全球第 33 位 而美国咨询公司 Interbrand 发布的 2010 年的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中 三星 更以 194 91 亿美元位居全球第 19 位 作为一名后来者 三星也经历了从 加工厂 到打造世界知名 品牌 从模仿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引领潮流的蜕变 经历了从廉价 货的代名词到生产最尖端的产品 以高档次的形象风靡全球市场的 转型升级 它的成功经验对于同样是迟来者的中国企业有许多可以 学习借鉴的地方 与时俱进 创新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 创新的企业文化 三星从创业之初就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注重在 70 年的经营 实践活动中 不断提炼和总结 构建与时俱进的 创新的企业文化 这是三星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 1 时刻保持危机感时刻保持危机感 韩国处于一个狭长的半岛之上 领土狭小 资源匮乏 因此 韩国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危机意识 拼搏精神和扩张欲望 保 持危机意识更是三星的灵魂 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的心中始终充满 了危机意识 他更是一个善于用危机意识激励员工的人 他有句名 言 危机总是在你自认为第一的时候降临 正是具有这种危机 意识 三星才拥有了应对变化的心态 才保持了持续创新与变革的 动力 形成了追求卓越 时时创新的公司理念 2 第一主义第一主义 三星的 第一主义 即在所有领域都做第一位 成为最好的 这也是三星普遍认可的企业文化之一 三星的创始人李秉喆 在创 立公司的时候就提出 要追求第一 现在的三星会长李健熙 在 1993 年也提出三星要在所有的领域都要追求第一 成为这些领域的 最先进 最好的企业 三星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 适时地从追求以 量为主的企业文化转变为追求第一品质的企业文化 1995 年后 三 星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转移 全力向中高端电 子产品市场进军 实施以高技术和尖端设计为核心的追求高利润率 和现金流的品牌生产营销模式 为了落实经营理念 三星将生产的 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包括电视机 冰箱 手机都被堆到一个操场上 点火焚烧 三星的职员亲眼目睹 3 创新 变革 超越创新 变革 超越 注重创新与变革的企业文化 为三星成功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 氛围 三星自成立以来的 20 余年里 一直执行低端电子产品技术战 略 以价格优势和灵活的供应 战术 打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 市场 产品利润不高 上世纪 70 年代 三星还只是日本三洋公司的 加工厂 但三星的领导层很快意识到 韩国领土狭小 资源匮 乏 做 加工厂 是没有出路的 于是 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先生 在公司经营多次陷入困境后发起了影响深远的 新经营 运动 向 全公司发出号召 除了妻儿 其他的都要变 2006 年新年的第 一天他又在内部网站给员工的贺词中写道 不要怕失败 大家要创 新 要敢于冒险 正是这种锐意进取 勇于创新的精神 使得三 星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 转变为以质量增长为导向的经营模式 把 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放在首要位置 不仅安全度过亚洲金融危机 还超越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 4 敢用天下人才敢用天下人才 人才第一 是三星创始人李秉喆创业经营企业的信条 他认 为 企业就得靠人才 只要注重培养人才 创业就能守业 三星就 能永存 三星被韩国企业界誉为 人才学校 在三星训练中心里 悬挂着李秉喆亲笔题写的 人才第一 的匾额 李健熙董事长自上 任之初就认识到 三星要想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就要想方设法 从研究开发到经营销售 极力招揽不分国籍和领域的优秀人才 这 样才能开发出真正尖端的技术 领先世界潮流 于是 三星的 人 才经营 战略是 注重吸纳 天才 善用 个性 人才 敢用奇 才 怪才 5 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 三星拥有各种培训中心数十个 人员一旦被录取 就会对其投 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培训 三星公司有两种教育课程 一种是招来优 秀的人力之后 对他们进行与业务有关的专门能力提高的教育 另 外一种是对他们进行充分的企业文化教育 人才进入公司以后 首 先要进行入门课程 然后每提升一级都有相关的课程 除了这样的 基本课程 对核心人员还有其他的课程 培养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全 球竞争力的人 培养人才的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给他们提供适当的 业务 让他们在这样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 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 如果说创新的企业文化是先导 为三星转型升级打造了良好氛 围 技术上的自主创新便是三星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 迟来者的身份注定了三星一开始就是一家追赶型的科技公司 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 尽快缩短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的距离 三星意 识到 一味技术模仿 风险大且永远无法超越竞争对手 但闭门造 车也同样不可行 耗时长且投入大 三星就此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发 展模式 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 技术引进主要包括合资 购买 合作 专利授权等方式 这是中国企业容易借鉴和模仿的 难则难 在消化创新这一环节上 三星不仅要获得 Know how 还自己不断学 习 不断创新 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 以三星 DVD 技术的研发为例 上世纪 90 年代 三星公司在高 利润率的驱动下 积极加入 DVD 技术的研发生产中来 并于 1997 年获得 DVD 激光头领域的关键技术专利授权 专利号为 US 该发 明是在借鉴了日本 美国和德国的光学寻址 光学读取 光学转换 器 光学扫描头 纠错装置 分层读取装置原理等 17 个专利的相关 技术基础上研制而成 这一技术不仅是透镜装置的核心技术 也是 整个 DVD 激光头技术的核心技术 两年时间就被日本 美国的公司 引用 13 次 自引 6 次 其后一直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10 年间得 到了 58 次引用 平均每年被引 5 8 次 再以三星手机为例 更是由于技术引进 又消化创新 才使三 星手机短时间内进入三大手机生产商行列 全球使用人数由 1997 年 的 500 万急升至 2003 年的 1 74 亿 手机市场占有率升至全球第二 仅次于诺基亚 而三星手机使用的 CDMA 技术来自美国高通公司 在与美国高通合作取得当时不被看好的 CDMA 技术的授权并将 CDMA 技术商业化后 三星现已成为 CDMA 手机最大的生产商 通 过不断推广 CDMA 技术本身的优势 使得三星手机取得引入瞩目的 成绩 三星在技术上的成就 是与大力投资和人才培养密不可分的 早在 1986 年便成立了三星经济研究院 SERI 随后 1987 年又成 立三星综合技术研究院 SAIT 这两个作为先驱的 R2000 年 三星提出 设计驱动型管理 从内 部组织机构上再一次理顺 设计先行 的战略 总之 多年以来 三星非常注重设计理念的创新 每一项创新都是以市场为导向 三星 拥有大量人才从事产品外观设计工作 并在国际上屡次获得设计大 奖 先进的技术 一流的材质和时尚的设计 使得三星产品在市场 竞争中超越了众多对手 引领了消费时尚和消费潮流 赢得了客户的 认同和喜爱 直接促进了品牌价值的提升 品牌建设 持续的国际化之路品牌建设 持续的国际化之路 追求国际化品牌以及持续的国际化品牌建设 是三星成功转型 升级的关键所在 三星依靠全球化的品牌战略管理 凭借产品领导 性 系统性的品牌管理和差异化营销模式 使三星品牌迅速成功 近 20 项产品做到了世界第一 成为超越日本索尼的国际一流品牌 三星的国际化品牌之路 大致可以归纳为产品设计和工艺创新 产品 及工艺研究开发 形成自有品牌 竞争性产品的研究开发 形成自 有风格品牌 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 形成国际化自有品牌 心得体会 三星集团的发展历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星的成功转 型升级 对我们公司当前的战略转型和发展 具有非常大的启示作 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重视公司企业文化 构建创新的文化重视公司企业文化 构建创新的文化 公司应大力弘扬锐意进取 创新攀高的精神 把高精尖人才的 培养和高端技术的研发放在首要位置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应学习三星的 第一主义 在未来全力向减振器中高端 市场进军 实现以高端技术突破和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为核心 追 求高利润率的品牌生产经营模式 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还有三星的 危机意识 时刻提醒自 己做好在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竞争严酷 残忍的心理准备 与此类似 华为任正非同样在华为内部提了十多年的危机意识和寒冬预警 这 种意识已经成为了华为的基因 深刻影响着每位华为的高管 中层 管理者和一线工程师 2 增加研发软硬件资源投入 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加研发软硬件资源投入 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目前 中国经济整体对研发的投入仅占 GDP 的 1 远远低于 5 的 世界平均水平 在当前这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时代 没有自己的 技术优势 就难以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 公司可以广泛开展多种形 式的合作模式 通过收购 专利授权 合资等方式 大力引进最新 技术 通过前期模仿借鉴 后期吸收创新 快速打造出专属自己的 核心技术 3 收集市场和技术动态信息 实施与市场和技术匹配的产品开发战收集市场和技术动态信息 实施与市场和技术匹配的产品开发战 略略 将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动态信息的收集作为常态化工作 通过信 息的收集整理 理性去评估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大环境 系统分析 公司所存在的优劣势 进而在必要时快速调整修正公司的发展战略 以保障公司能够在内外环境变化形式下的乘势而上 提高核心竞争 力 增强市场地位 4 积极持续的开展国际化品牌建设 实现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积极持续的开展国际化品牌建设 实现与技术创新的良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