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例分享模板_第1页
肝硬化病例分享模板_第2页
肝硬化病例分享模板_第3页
肝硬化病例分享模板_第4页
肝硬化病例分享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肝肝硬化病例分享,齐鲁石化中心医院刘海亮,内容提示,患者基本状况诊断治疗思路循证依据结论,患者病史,患者,朱某,男,34岁。6年查体时发现HbsAg(+),当时无任何不适,肝功正常,HBVM“大三阳”,未做任何治疗,此后未定期复查。近3年来时常出现乏力、纳差,但未在意。后因乏力、纳差加重伴腹胀3周于2012-01-10来我科住院治疗,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尿黄,无皮肤瘙痒。有乙肝家族史。,体格检查,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掌征(+),胸前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下、剑下未触及,脾脏肋下约4cm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有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肝功 ALT356.8U/L、AST240.8U/L、 TBIL64.8umol/L、DBIL20.4umol/L、ALB28.7g/L、GLB42.10g/L、ALP276.4U/L、GGT99.8U/L、CHE2700.4U/L。肾功正常。HBVM: HbsAg(+),HBeAg(+),HbcAb(+);HBVDNA 2.79107copies/ml;血常规WBC3.06109/L,N1.43109/L,RBC4.031012/L,PLT32109/L,辅助检查,腹部彩超提示肝脏体积缩小,实质回声增粗,光点粗大,可谈及液性暗区,最深处约7.9cm,脾脏增大,厚约6.4cm(插入彩超图片),诊断,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肝炎肝硬化 3.大量腹腔积液并感染 4.。 5.。,入院治疗,入院后给予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抗感染等治疗。患者于2012-01-12选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开始联合抗病毒,抗病毒治疗4周后,复查肝功ALT64U/L、AST62.6U/L、TBIL35.9umol/L、DBIL9.0umol/L、ALB31.5g/L、GLB37.7g/L、ALP305.5U/L、GGT92U/L;HBVDNA1.75103copies/ml;同时影像学复查时未见腹水。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后于2012-02-12出院,随诊情况,出院后继续应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辅以保肝等治疗。2012-03-26(8)复查肝功ALT30.2U/L、AST37.1U/L、TBIL28.1umol/L、DBIL6.7umol/L、ALB33.5g/L、GLB35.2g/L、ALP183.4U/L、GGT58.3U/L;HBVDNA低于检测下线。2012-05-27(16)肝功ALT37.6U/L、AST42.1U/L、TBIL18.3umol/L、DBIL5.8umol/L、ALB34.9g/L、GLB40.5g/L、ALP125.6U/L、GGT43.3U/L;HBVDNA低于检测下线。,目前情况,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病情稳定,已经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医嘱继续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每3个月随访一次,定期复查肝、肾功能,HBV-DNA及腹部彩超。,讨论,1.诊断:根据本患者的病史、临床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资料,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大量腹腔积液并感染 、脾功能亢进诊断确立,且属于肝功能失代偿期,并有乙肝病毒复制和肝炎活动。这种情况如不积极治疗,其五年生存率会低于20%。,讨论,2.治疗原则:按照我国2010年新版的慢性乙肝诊疗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 ,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治疗,目前患者为肝硬化病人,应用干扰素存在禁忌;单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易出现耐药,从而易引起肝脏的再次损伤,加重肝硬化程度,故不提倡;恩替卡韦价格昂贵,本患者为农民,经济条件一般,承受不起高昂药费,影响到患者的依从性,故暂不考虑。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既可以快速、长期抑制病毒,其价格又适度,故选用二者联用,联合治疗帮助实现长期治疗目标,治疗中密切监测定期检测HBV DNA,以及时发现原发性无应答或病毒学突破及时联合治疗:对合并HIV 感染、肝硬化及高病毒载量者,宜尽早采用无交叉耐药位点的核苷(酸)类药物联合治疗一旦发现耐药,尽早给予救援治疗:对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一旦检出基因型耐药或HBV DNA开始升高时就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的优越性,联合治疗可以带来,早期联合治疗可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HBeAg 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5年病毒学应答率 ),* 数据来自文献报道,Lampertico P, et al. J Hepatol 2006;44(S2):S38. Abstract 85.,5年累计失代偿发生率 %,早期联合治疗可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失代偿发生率(HBeAg 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5年累计失代偿发生率 ),Lampertico P, et al. J Hepatol 2006;44(S2):S38. Abstract 85.,双贺初始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较ETV单药治疗的完全应答率更高,完全应答率定义为: HBV DNA12 IU/mL LAM+ADV联合治疗组和ETV组中分别有34%、37%的肝硬化患者入选,Carey I, et al. AASLD 2009, Abstract 417.,双贺初始联合治疗疗效优于ETV治疗HBeAg血清学转换率更高,HBeAg血清转换率(),I. Carey J Hep. (2011) vol.54, S 283,LAM+ADV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循证医学证据,Carey I, et al. Hepatology. 2009;50()S4):502A. Abstract 417. Pan HY, et al. Hepatology. 2008;48(S1):700A. Abstract 882.,李惠珍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12(4):265-267.Lampertico P, et al. 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