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价价 值值 难难 题题 新新 解解 内容提要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都是独偏一方的错误理论 商品交 换体现的是商品占有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商品价值是由对应于双方利 益的占有性和有用性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并且与占有困难度及效用都成正 比例函数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三大致命点 一 劳动是唯一价值因素的推导 二 关于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重性的关系 三 虚幻价格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错误表现 在三个方面 一 以效用为唯一价值因素 二 以最后一个边际效用为价值标 准 三 消费者剩余 关键词 价值难题 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占有性 有用性 New Solution To Value Puzzle Mistakes in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Utility Theory of Value Either Labor Theory of Value or Utility Theory of Value makes one idea d errors Exchange of commodities reveals the interest relation ship between commodity owners and consumers while commodity value is decided jointly by the corresponding ownership and utility of the int erest of both sides and is proportional to difficulty degree of posse ssion and utility Max s Labor Theory of Value has three fateful points 1 Labor is th e deduction from the unique value factor 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ality of labor and the duality of commodity 3 virtual price The errors in Marginal Utility theory of Value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Utility as the unique value factor 2 The last marginal utility as value standard 3 Consumer Surplus Key Words Value puzzle Labor Theory of Value Utility Theory of Val ue ownership utility JEL Classification D460 B120 B130 B140 B290 现在 世界上的商品价值理论主要分为两大派别 即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 本人的研究发现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都是独自偏执一方且极不完全的错 误理论 商品交换体现的是商品占有者 生产者 亦即供给方 与消费者 亦即需求方 之间的利益关系 所以商品价值 即交换价值 必定是由商品的 占有 生产 和消费两方面因素 即商品的占有或取得的困难程度和商品对 人们的需求的满足程度或能力 来决定 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我分别称之为占 有性和有用性 劳动价值论只关注了前者 即占有方面 供给方 的利益 并 且极不完全 因为劳动只是占有或取得商品 物品 的众多方式之中的一种方 式而已 或者说 劳动只是商品占有性的一个普遍 因为多数情况下 商品都 要经过劳动才能获得 而特殊的形式 而不是占有性的全部 等于说 生产商 品花费的必要劳动量的多少 只是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占有因难度其中的一个部 分 而没有表现它的全部 而效用价值论也只关注了后者 即消费方面 需求 方 的利益 并且 实际上 有用性方面 衡量商品价值大小也不是以效用的 最后一个边际为标准 而是以平均效用 严格地说 是以社会效用 为标准的 价值难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表述 商品价值量由商品的占有性和有用性两方面因素来共同决定 与商品的占有困 难度 占有性 和商品的效用 有用性 都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如果价值用 V 表示 占有困难度用 C 表示 效用用 U 表示 则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用函数式表示为 V F C U 也可以粗略地表示为 C U V K C U 2 其中 F 代表函数关系 K 代表关系常数 从 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占有困难度 C 或效用 U 为零 则价值 V 也为零 空气和太阳光的 C 即为零 因为二者并不存在占有性 烂掉的水果 或其他物 品 其 U 为零 上面的函数式也可以很好说明 为什么存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论两个理论错误 的原因 如果把效用 U 当作一个不变的量 即常量 也就是不考虑 U 的变化 则价值 V 即完全随占有困难度 C 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价值论就是不考虑 U 的变 化 并且把劳动当作占有性 C 的全部 而如果把占有困难度 C 看作是一个不 变的量 则 V 即完全随 U 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效用价值论的函数式 下面我们来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两大派别的价值理论作个粗略的剖析 以明见其真伪 并对本人的价值理论作些简单的说明 劳动价值论以马克思为代表 所以我们主要讨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 值论则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代表 这里我们也是主要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 一 劳动价值论的错误 劳动为何是 被断定是 商品价值 量 的决定因素 并且是唯一的因素呢 难道我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取得或消费商品体中所 包含 的 劳动 而不是别的东西 比如效用 有用性 吗 难道劳动是取得商品 有用 性 的唯一途径或源泉吗 2007 01 27 这非常令人感到疑惑 但是 劳动价值论的追随者 则似乎不存在这些疑惑 也不会提出这个问题 即劳动为何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及唯一因素的问题 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得 到经典劳动价值论大师们的指引 亚当 斯密说 一个人是富还是穷 依他所能享受的生产必需品 便利品和 娱乐品的程度而定 但是在劳动分工一旦完全确立以后 一个人自已的劳动只 能供应他所需要的这些东西的很小一部分 其他绝大部分他必须从他人的劳动 去获得 而他是富还是穷 必然依他所能支配的或能够买得起的他人劳动的数 量而定 因此 任何商品的价值 对拥有它但不想自已消费它而是要用它来换 其它商品的人来说 等于该商品能使他购得或支配的劳动的数量 因此 劳动 是衡量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他还说 每一件东西的真实价格 即每一件东西对想要得到它的人的实际价 值 是获得它时所付出的辛苦和麻烦 每一件东西 对于已经得到它并想要处 理它或用它来交换别的东西的人来说 它实际所值 是他能为自已省去的并能 加诸他人身上的辛苦和麻烦 用货币购到的或用货物交换来的东西都是用 劳动购来的东西 劳动 是最初的购买货币 亚当 斯密论证的结果是 财富 价值 劳动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 亚当 斯密还有一个佐证 即劳动本身的价值永不会改变 同等数量的劳动 在所有的时间和地点 可以说是对劳动者具有同等的价值 因此 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的劳动 才是最后的真实标准 这可能是论证劳动价值的最早的版本 也是一种很苍白无力的说词 马克思更有一个看起来好像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实则不堪一击 一触即溃的 理论推导 作为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 作为交换价值 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 因而不包含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 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 即劳动产品这个 属性 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 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 有用性质也消失了 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 各种劳动不再有 什么差别 全部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 抽象人类劳动 这样 劳动 抽象劳动 就是商品体中唯一可以作量的比较的东西 所以 劳动 并且只有劳动 才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说法的可信性 1 亚当 斯密的说词 首先 商品并非都要经过劳动而获得 我们知道 人类一切经济活动 包括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等过程 的根本目的 或最终目的 是为了商品 或物品 中作为财富基本性质的有用性 即效用 而有用性 效用 的形成 和取得 并不是都要经过劳动 或者说 劳动并不是财富 即效用 的唯一源 泉 它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就象先哲 如威廉 配第 萨伊 所说的那 样 商品 物品 有效用 首先是源于自然力 即天然力量 劳动只不过是一 种辅助作用 即使物的形态适合或更适合于人们的需要而已 许多效用天然就 存在 并不需要劳动的作用 如处女地 天然湖泊 河流 海洋及其中的鱼类 和矿藏 石油 森林等 这些东西天然就已适合于或基本适合于人们的需要 另外 现实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人们用劳动来购买商品的情形 只可能在商品交 换刚刚出现的时期 即在经济学尚未出现之前 也即是在色诺芬 亚理士多得 之前 而不是在亚当 斯密之后 会有类似的情形 即单纯用劳动来作为商 品交换的依据的情形 存在 因为那时 物品过于贫乏 人们对于物品的有 用性即效用的大小尚无暇顾及 而且 相对地 除劳动之外的其他资源又并不 缺乏 劳动作为唯一的稀缺资源制约着物品 产品 的增加 所以那时曾经以 劳动作为商品交换的唯一依据 但是后来 随着社会财富 物品 的相对充裕 商品交换相对频繁之后 人们看到的就不只有劳动 而还有效用及别的制约财 富增加的因素 如土地 资本等 这时人们就不可能只以劳动作为商品交换的 唯一依据 即唯一的价值依据了 再者 劳动本身的价值会不会改变 即会不会随时间 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与 商品交换 与商品的价值并无必然的联系 因为商品的价值是可能随着时间 地点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的 这与供给和需求的状况有关 与本商品跟别的商品 之间的关系也有关 比如猪肉 瘦猪肉及肥猪肉 六七十年代时 笔者家乡 的肥猪肉要比瘦猪肉卖得贵 因为那时油类 粮食都很缺乏 油类是必需品 肉类不是必需品 等于说 油类的需求程度与肉类相比相对较高 所以肥猪肉 的价格 也是价值 相对较高 因为 肥猪肉可以作油用 而八九十年代之后 反过来 瘦猪肉要比肥猪肉贵 因为 这时油类 主要是花生油 相对充裕 而肥猪肉炼出的油又没有花生油好 肉类 瘦猪肉 即作为相对高级的享受来需求 需求程度相对较高 而 这些变化中 生产肥猪肉和生产瘦猪肉的劳动的相对数量并没有什么改变 这 表明 劳动本身的价值有没有随时间 或地点 的改变而改变 与商品交换及 商品价值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可见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 亚当 斯密的论证都经不起推敲 都站不住脚 2 马克思的推导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 斯密等人的遗产 并且比前人更发扬光大了 他在他的推导中也首先认定劳动是商品的必要属性 他认为有用性和劳动 劳 动产品 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也即必要属性 并且以此为前提 展开他的 前无古人的理论推导 马克思的推导我们可以简化为 前提 I 商品体中有并且只有两个 基本 属性 即使用价值 有用性 和劳 动产品 或劳动 前提 II 决定交换价值大小的因素 价值因素 只能有量的差别 不能有质 的不同 推论 I 不同商品之间使用价值只有质的不同 不能作量的比较 所以使用价 值不在价值因素之列 推论 II 把使用价值排除之后 商品体中就只剩下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所 以 劳动 并且只有劳动 才是决定商品交换价值 或交换比例 大小的唯一 因素 这个推论里面 首先前提 I 是错误的 认定有用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 这一点没有错 但 把劳动看作商品的基本属性 这是错误的 这一点 前文 1 中曾经分析过 这里仅作一点补充 2007 01 27 商品的两基本属性是有用性和占有性 而不是有用性和劳动 这两个性质是 交换存在的必要条件 也即是物品能够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 物品首先要对人 们有用 即有效用 有用性 能够满足人们某一或某些方面的需要 人们才 会去购买它 这样 才存在对该物品的交换 该物品才可能成为商品 这是一 方面 另一方面 物品的取得或占有必须存在困难度 而不是垂手可得 可以 自由取用 象空气和太阳光一样 即存在占有性 这样 未曾取得或占有的人 或者有更多的需求量但没有那么多的占有量的人 才会从占有者或别的占有者 手中购买 否则交换也不存在 该物品也就不可能成为商品 从另一个角度上 讲 未曾占有或占有量不足的人 也必须从占有者或别的占有物中购买 才能 得到该物品 效用 除非他要自已生产 而这个有用性和占有性与劳动并无 必然的联系 比如金刚石 如果是人们在无意之中偶然拾获 毫不费力 即拾 获者并没有在它的身上花费过劳动 如一九七八年发现的 上林钻石 它 与人们有意识去专门寻找 挖掘得到的 并无差别 同样具有有用性和占有性 可见 劳动产品 劳动 并不是商品的必要属性 第二 推论 I 也是错误的 因为商品的有用性并非只有质的差别 而不能作量 的比较 如肥猪肉与瘦猪肉之间 自行车与摩托车之间 普通电视与液晶电视 之间 其有用性的量的差别是很显然的 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 可能只是商 品 物品 有用性的具体形式方面 即商品的用途 具体做什么用方面 而不 包含有用性的内容 即满足人们需要的效果或能力方面 就如具体劳动只是劳 动的具体形式而不包含抽象内容 抽象劳动 一样 所以使用价值 只有 质的差别 不能作量的比较 我们说 商品 物品 的有用性和别的任何事 物 如劳动 一样 都有具体形式的一面和抽象内容的一面 具体形式 如具 体劳动 只有质的差别 抽象内容 如抽象劳动 就可以作量的比较 实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前提 II 也是错误的 并非有质的差别的东西 就不能 作量的比较 有以上这三个错误之后 很自然地得出第四个错误 即推论 II 的错误 前提既 然都是错误的 推论 I 也是推论 II 的前提 结论的正确性就不言而喻了 更简单地说 马克思这个把劳动断为商品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的理论推导的错 误 是基于两个错误 第一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第二 商品的有用性 劳动价值论所说的使用价值 只有质的差别 不能作量的比较 这个理论推导的错误 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最严重的致命 点 这是他后来的一切理论错误的根基 除此之外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价值 理论还有两个致命点 下面我将之粗略地分析一下 3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另外两个致命点 关于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重性对应关系的错误 马克思认为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重性互相对应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 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一切劳动 从一方面看 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作为相同的 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它形成商品价值 一切劳动 从另一方面看 是人类劳动 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 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 它生产使用价 值 这其实是第一个错误 即理论推导的错误 的演绎和注释 我们知道 劳动二重性 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都是自然性质的东西 是自 然的人类劳动的具体形式和抽象内容的两个方面 是不可分离的 即有具体劳 动 必定有抽象劳动 有抽象劳动 也必定有具体劳动 二者同生同灭 而商 品二重性 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个是自然性质的东西 使用价值 一个是 社会性质的东西 价值 虽然价值要依赖于使用价值而存在 但使用价值却 是不依赖于价值而可以独立存在的东西 即虽然有价值的东西 一定要先有使 用价值 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却不一定有价值 这样 两对性质完全不同的 二重性 如何互相对应呢 假若真是那样对应 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 象劳动创造价值 则当物品还没有成为商品 尚未有价值 或最终都没有成 为商品 因此没有价值 这时 抽象劳动创造什么呢 它干什么去了呢 难 道这时的劳动只含有具体劳动而没有包含抽象劳动吗 这显然讲不通 实际上 劳动 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首先创造 生产 了物品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或效用 价值是后来的事 抽象劳动 一个活生生的自然物质和 能量的运动过程 没有对一个自然的物品产生作用 或使自然物品的形态发生 改变 而却变成了一个毫无实质 看不到摸不着的社会形态的东西 商品价 值 这根本不可想象 另外 价值也不是创造出来的 说劳动 抽象劳动 创造价值 除了事实上的 错误之外 同时也存在着一种逻辑上的错误 价值是商品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 或交换比例 就如物体的比重是单位体积的物体之间 与纯水之间 的密度的 比值一样 你如何创造呢 只能说你创造 生产 出猪肉或大米 但绝不能说 你创造 生产 出猪肉或大米的比重 说 创造价值 其实是没有弄清价值与 财富之间的关系 我们是创造财富而不是创造价值 价值只不过也用于衡量财 富的多少 作为财富的一种尺度而已 除了本身作为商品交换关系的尺度之外 价值与财富并不是等同的东西 可见 马克思关于 具体劳动生产 创造 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 创造 商品价值 的说法也是完全错误的 虚幻价格 的错误 虚幻价格 的错误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第三个致命点 马克思在看到像处 女地这样的物品 其实也可能是商品 用前两个理论不能够自圆其说的时 候 引入了这个尤为脆弱的理论 虚幻价格 理论 他说 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 在这里 价格表现是虚幻的 就象数学中的某些数量一样 另一方面 虚幻的价格形式 如未开垦的土地 的价格 这种土地没有价值 因为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里面 又能掩盖实在 的价值关系或由此派生的关系 马克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没有价值的东西 如未开垦的处女地 也可以具 有象商品一样的价格形式 即虚幻价格 并且 这个 价格 即虚幻价格 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 即可以存在价格与价值之间的一种彻底的背离 2007 01 27 对此 我们不禁要问 第一 虚幻价格的大小 数量 如何决定 它有没有什么依据呢 如果有 为 何这个依据不属价值因素 如果无 则 虚幻价格 的大小毫无标准 这可以 想象吗 第二 既然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有一个 虚幻价格 则有价值的东西是不是 也可以有一个 虚幻价格 即其实际价格等于 价值价格 价值的表现 虚幻价格 呢 如果无 则为什么呢 比如原本 虚幻价格 为 100 000 元 人民币 下同 的处女地 现在加入相当于 500 元的劳动 即 500 元的劳动价值 之后 其价格突然变为 500 元 左右 而不是 100 500 元 左右 吗 如果有 则价值还有什么意义呢 它在价格面前不是形同虚设 吗 如前面的例子 500 元的价值 在 100 500 元的价格 虚幻价格 价 值价格 面前算什么呢 它不是被 100 000 元的 虚幻价格 完全淹盖掉了吗 如果市场上所有的商品都像这样 它们的价格 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 这 绝对是可能的 因为 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是财富之父 劳动并非财富 的唯一源泉 那我们还要价值做什么呢 劳动价值论显然没有办法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说 劳动并非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 独立因素 如文章的开头所说的那 样 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占有性 一个是有用性 劳动只是占 有性一个普遍而特殊的形式 处女地之所以有价格 是因为它本身有价值 大 体上讲 处女地的价格因素本身也是价值因素 土地 处女地 因为对人们有 用 可以建商场 剧院 学校 住宅 建公路 铁路 可以种值作物 可以作 养殖场等等 即有有用性 同时 土地可以占有 它的占有或取得存在因难度 它不象空气或太阳光那样 人们可以自由取用 不要经过他人之手 土地的取 得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限制 你要取得别人曾经占有的土地 必需付出代价 或者是交易 或者是抢夺 总之不是垂手可得 并且你一旦占有之后 又可以 自由处置它 这是土地 处女地 有占有性 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土地有价 值 这与是否曾经有人在其上面加入过劳动并无必然的联系 可见 马克思的所谓 虚幻价格 的理论也是一个一点都经不起推敲的错误理 论 上述的三个方面 三个错误的理论 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赖以屹立的支撑点 就如一个巨鼎的三个鼎足一样 既然这三个支撑点都不堪一击 那马克思劳动 价值论还用什么来支撑呢 它还能屹立不倒吗 可想而知 二 效用价值论的错误及价值难题新解 效用价值论 这里是指边际效用价值论 的错误 也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 以效用作为唯一价值因素的错误 第二 以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 效用为标准衡量价值的大小的错误 第三 消费者剩余 理论的错误 为了 表述的方便 我们先分析后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留在最后分析 1 最后一个边际效用决定商品价值及消费者剩余理论的错误 最后边际效用的错误 西方经济学 在马竭尔之后 商品价值理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主 流 边际效用价值论一方面强调商品 物品 效用的增加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 成线性减小 即边际递减 另一方面 主张商品价值由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 际效用来决定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他们的 经济学 中写道 水的效用在整体上并不决定它的价格或需求 只有最后一杯水的 边际效用才决定它的价格 因为人们可以自由决定买不买这最后一杯水 如果水的价格高于 它最后一杯水的边际效用 那未 最后一杯水便卖不掉 因此 水的价格必然 下降 一直到它正好完全等于最后一杯水的有用性质时为止 我们说 如果市场完全是由消费者 需求方 独自主宰的话 这个 分析可能是正确的 问题是 商品交换是关系到占有者和消费者双方利益的事 情 它不可能完全由消费者说了算 你说消费者 可以自由决定买不买这最后 一杯水 而相对地 占有者也一样 可以自由决定卖不卖这最后一杯水 实际是他也并非一定要卖出这最后一杯水 看看下面这段文字即会明白这一点 为了方便讨论 我们假定第一杯水的边际效用为 100 个效用单位 最后一杯水为 1 个效用单位 相应地 从第一杯水开始 每增加一杯水 水的 边际效用即以 1 个效用单位递减 同时假定每 1 个效用单位的价值 价格 为 1 元的货币 人民币或美元等 这样 如果按照萨缪尔森等人的说法 水的 交换是以最后那一杯的边际效用所决定的价值 价格 来进行 则第一杯到最 后一杯 假定为 100 杯 全部卖完后 占有者 卖者 的总收入为 100 杯 1 元 杯 100 元 货币 那么 如果占有者宁愿不卖最后一半量的水 即只 卖 50 杯水 这样他就可以按第 50 杯水的边际效用所决定的价值 价格 出售 它的前 50 杯水 因为现在第 50 杯水为最后一杯 第 50 杯水的边际效用是 51 个效用单位 对应的价值即是 51 元 杯 现在占有者的销售收入是 50 杯 51 元 杯 2 550 元 这时占有者的收入已远远超出卖完最后一杯水 即第 100 杯水 后的收入 那么 他还有必要去卖掉那最后的第 100 杯水或后面的 50 杯水吗 他管你消费者是否还很需要这些最后还未卖出去的水 是否还极度 干渴 甚至他卖出最先 10 杯水的收入 10 91 元 杯 910 元 已大大超过 100 杯水都卖完后的收入 而只卖出第一杯水的收入 1 杯 100 元 杯 100 元 也已抵上卖完 100 杯水的收入 实际上 现实中的情形是 商品的供给很多时候会超过需求 但是 市场上并没有出现以零元销售价格供应商品的情形 这如何解释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 边际效用价值论实际上并没有为价值难题找到正 确答案 单就效用 即有用性 方面来说 边际效用价值论存在两个方面的 谬误 第一 商品 物品 效用的增加随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 并不 是象边际效用论所说的那样成线性方式的递减 第二 衡量价值大小的效用 也并不是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 2007 01 27 消费者剩余的错误 消费者剩余的说法也根本经不起推敲 消费者剩余理论是上述 最 后单位边际效用决定商品价值 这个错误理论派生出来的 所以它的错误也是 不言而喻的 我们说 如果边际效用价值论所说的消费者剩余存在 则平均每 1 元货币所能购得的不同商品的消费者剩余也应是相等的 因为效用是消费者实 际要购买的东西 如果每 1 元货币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不相等 即说明 对于 购买不同的商品 每 1 元货币购得的效用即不相等 等于说每 1 元货币得到的 回报并不相等 这是很令人费解的问题 事实上 在边际效用论里面 这个问题 确实是产生了 因为按边际效用论所说 一些商品的消费者剩余较大 而另一 些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则较小甚至几乎没有 空气和水的消费剩余是很大的 而钻石和毛皮的价值只略大于其购买价格 这样在不同的商品身上 平均每 1 元货币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即不会相等 对于这个新的问题的产生 我们只能说 这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边际效用价 值论是错误的 2 以效用为唯一价值因素的错误及价值难题新解 在上述所说的水的买卖中 既然消费者有理由要求按最后一杯水的边际效用计 算水的价值 或价格 那么 占有者也一样有理由要求按最先一杯水的边际 效用计算水的价值 或价格 双方相持之下 必然是各退一步 以其平均值 即 100 元 1 元 2 50 5 元 的价格买卖 要不然买卖就不会成功 实际上 平均值这个价格 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合理的 我们还以上面 水的例子来分析 因为最先的一杯水 即第一杯水的边际效用是 100 个效用单位 所以这 一杯水以 100 元 人民币或美元 进行交换 对占有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合理 的 而第二杯水的边际效用是 99 个单位 它的交换价值 价格 也就应是 99 元 第三杯水的边际效用是 98 个单位 交换价值应是 98 元 依次类推 则最 后一杯水 即第 100 杯水 其边际效用是 1 个单位 其交换价值也就应该是 1 元 我想 每一杯水都以其相对应的边际效用来计价进行交换 对于占有者和 消费者来说 都应该是可以按受的 因为这样 不但最后一杯水的价格没有超 过它自身的边际效用 而且每一杯水的价格都没有超过 也不小于它自身的边 际效用 而是刚好与它自身的边际效用相等 这是最合理不过的方式了 仿照边际效用的说法 我们可以把上面每一杯水的价值 或价格 称为边际价值 或边际价格 所以 从整体上来说 在不考虑别的因素的情况下 水的价值 或价格 就是每一杯到最后一杯的边际价值 价格 的平均值 这里是 100 1 2 50 5 元 粗略地说 水的价值在效用方面就是由第一杯到最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旅游专业试题及答案
- 书籍设计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关节力线扁平髋改变-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空调涨紧轮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认识扇形的教学设计课件
- 消防安全检查培训文案课件
- 静脉营养液的输注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灭火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医用级羟丙基纤维素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药品瓶盖和瓶盖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青岛旅游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发展趋势预测
- 智能计算系统: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 第2版课件 第七章-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
- 《儿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刷多项选择题50题(含答案解析)
- 新解读《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8》
- 贵州人民版劳动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IDC机房机架装机管理作业指导书
- 产品及工艺技术先进性说明
- JJG 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
-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第二版) 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