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2004 06 172004 06 17 作者作者 adminadmin 阅读阅读 34003400 投票投票 7 257 25 分分 4 4 人人 评论评论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TotalQualityManagementTotalQualityManagement 的是 的是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 A V FeigenbaumA V Feigenbaum 博士 博士 19611961 年 他出版了一本著作 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年 他出版了一本著作 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 全体人员的责任 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全体人员的责任 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 责任 因此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责任 因此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 出质量发展 质量保持 质量改进计划 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出质量发展 质量保持 质量改进计划 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 行生产与服务 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行生产与服务 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TQM 的四个发展阶段 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从 19611961 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 世界各国对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 世界各国对 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方法 理论在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方法 理论在 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 概括地讲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 概括地讲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 了以下四个阶段 了以下四个阶段 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19501950 年 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 日本人从中学习年 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 日本人从中学习 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当时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当时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 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 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 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 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到 19701970 年 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年 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 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从从 2020 世纪世纪 7070 年代开始 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年代开始 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 益 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 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益 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 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 作一门科学来对待 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作一门科学来对待 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 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19861986 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SO 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 要求进行了标准化 并于要求进行了标准化 并于 19871987 年年 3 3 月正式颁布了月正式颁布了 ISOISO 90009000 系列标系列标 准 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因此 我们通常所熟悉准 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因此 我们通常所熟悉 的的 ISOISO 90009000 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 化 化 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 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 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 企业的生产管理和 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 很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 很 多知名学者如朱兰 石川馨 久米均等人 都提出了很多有关这个多知名学者如朱兰 石川馨 久米均等人 都提出了很多有关这个 方面的观念和理论 方面的观念和理论 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 这种观念逐这种观念逐 渐被企业所接受 渐被企业所接受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TQM 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6060 年代以来 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年代以来 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 接受 但是由于国情不同 各国企业在运用时又加进了一些自己的接受 但是由于国情不同 各国企业在运用时又加进了一些自己的 实践成果 各有所长 目前 全面质量管理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践成果 各有所长 目前 全面质量管理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整个世界的工业需要恢复 全面质量管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整个世界的工业需要恢复 全面质量管 理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理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 美国系统美国系统 以日 以日 本为代表的本为代表的 日本系统日本系统 以及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 以及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 前前 苏联系统苏联系统 这三种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各有自己的特点 这三种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各有自己的特点 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美国为代表的 美国系统美国系统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得不提到无缺陷运动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得不提到无缺陷运动 这项活动来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为了能够确保军品的生产这项活动来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为了能够确保军品的生产 质量 各个工厂成立了一些最新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特别是以美质量 各个工厂成立了一些最新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特别是以美 国为代表的美国系统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第一次展开了质量成本或国为代表的美国系统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第一次展开了质量成本或 质量费用的研究 即认为质量管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具体研究内质量费用的研究 即认为质量管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具体研究内 容包括故障费用 评价鉴定费用和预防费用等 容包括故障费用 评价鉴定费用和预防费用等 以日本为代表的以日本为代表的 日本系统日本系统 从从 7070 年代开始 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年代开始 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它是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它是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 QCQC 小组这种全民性的质量管理活小组这种全民性的质量管理活 动形式 动形式 QCQC 小组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 菲根堡姆小组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 菲根堡姆 等质量大师都曾到日本激励推动等质量大师都曾到日本激励推动 QCQC 小组的活动 到小组的活动 到 7070 年代末期 年代末期 日本国内已经发展出了日本国内已经发展出了 7070 万个 小组 共有万个 小组 共有 500500 多万成员参与了多万成员参与了 小组活动 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 小组活动 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 日本系统日本系统 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 前苏联系统前苏联系统 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业生产 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开始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业生产 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开始 了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代表人物主要有布拉钦斯基和杜布维可夫 了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代表人物主要有布拉钦斯基和杜布维可夫 他们在前苏联从军品向民品的转换生产过程中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他们在前苏联从军品向民品的转换生产过程中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的思路和模式 前苏联国家为了鼓励质量改进 将杜布维可夫所创的思路和模式 前苏联国家为了鼓励质量改进 将杜布维可夫所创 造出来的系列方法称为造出来的系列方法称为 萨莱托夫制度萨莱托夫制度 在在 萨莱托夫制度萨莱托夫制度 中 对产品或零件制定了明确的规格和标中 对产品或零件制定了明确的规格和标 准 这样就使得零件的使用相当便捷 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生产的成准 这样就使得零件的使用相当便捷 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生产的成 本 提出生产合乎标准的产品的概念 是质量管理思想上的一个飞本 提出生产合乎标准的产品的概念 是质量管理思想上的一个飞 跃 此外 跃 此外 萨莱托夫制度萨莱托夫制度 还提供适当的信息 测定仪器 操作还提供适当的信息 测定仪器 操作 方法来生产并进行充分的培训 方法来生产并进行充分的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TQM 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的发展 粉碎粉碎 四人帮四人帮 以后 整个国民经济急需启动和发展 质量问以后 整个国民经济急需启动和发展 质量问 题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题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 面质量管理方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表面质量管理方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表 1 11 1 所示 我国的所示 我国的 全面质量管理从最初的全面质量管理从最初的 质量月质量月 活动开始 逐步发展为声势浩大活动开始 逐步发展为声势浩大 的的 QCQC 质量小组活动 质量小组活动 表表 1 11 1 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时间时间发展状况发展状况 19781978 年年 9 9 月月 机械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第一个机械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第一个 质量月质量月 活动活动 19791979 年年 质量管理协会成立质量管理协会成立 19801980 年年 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制订制订 19901990 年年 以后以后 开始贯彻执行开始贯彻执行 ISOISO 90009000 质量标准和质量标准和 质量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 最近最近 2020 QCQC 小组注册数量达到小组注册数量达到 15541554 万个万个 年来年来 世界范围内世界范围内 TQMTQM 的实施状况和代表人物的实施状况和代表人物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TQM 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6060 年代以来 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年代以来 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 接受 但是由于国情不同 各国企业在运用时又加进了一些自己的接受 但是由于国情不同 各国企业在运用时又加进了一些自己的 实践成果 各有所长 目前 全面质量管理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践成果 各有所长 目前 全面质量管理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整个世界的工业需要恢复 全面质量管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整个世界的工业需要恢复 全面质量管 理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理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 美国系统美国系统 以日 以日 本为代表的本为代表的 日本系统日本系统 以及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 以及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 前前 苏联系统苏联系统 这三种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各有自己的特点 这三种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各有自己的特点 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美国为代表的 美国系统美国系统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得不提到无缺陷运动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得不提到无缺陷运动 这项活动来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为了能够确保军品的生产这项活动来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为了能够确保军品的生产 质量 各个工厂成立了一些最新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特别是以美质量 各个工厂成立了一些最新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特别是以美 国为代表的美国系统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第一次展开了质量成本或国为代表的美国系统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第一次展开了质量成本或 质量费用的研究 即认为质量管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具体研究内质量费用的研究 即认为质量管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具体研究内 容包括故障费用 评价鉴定费用和预防费用等 容包括故障费用 评价鉴定费用和预防费用等 以日本为代表的以日本为代表的 日本系统日本系统 从从 7070 年代开始 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年代开始 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它是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它是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 QCQC 小组这种全民性的质量管理活小组这种全民性的质量管理活 动形式 动形式 QCQC 小组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 菲根堡姆小组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 菲根堡姆 等质量大师都曾到日本激励推动等质量大师都曾到日本激励推动 QCQC 小组的活动 到小组的活动 到 7070 年代末期 年代末期 日本国内已经发展出了日本国内已经发展出了 7070 万个 小组 共有万个 小组 共有 500500 多万成员参与了多万成员参与了 小组活动 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 小组活动 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 日本系统日本系统 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 前苏联系统前苏联系统 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业生产 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开始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业生产 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开始 了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代表人物主要有布拉钦斯基和杜布维可夫 了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代表人物主要有布拉钦斯基和杜布维可夫 他们在前苏联从军品向民品的转换生产过程中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他们在前苏联从军品向民品的转换生产过程中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的思路和模式 前苏联国家为了鼓励质量改进 将杜布维可夫所创的思路和模式 前苏联国家为了鼓励质量改进 将杜布维可夫所创 造出来的系列方法称为造出来的系列方法称为 萨莱托夫制度萨莱托夫制度 在在 萨莱托夫制度萨莱托夫制度 中 对产品或零件制定了明确的规格和标中 对产品或零件制定了明确的规格和标 准 这样就使得零件的使用相当便捷 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生产的成准 这样就使得零件的使用相当便捷 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生产的成 本 提出生产合乎标准的产品的概念 是质量管理思想上的一个飞本 提出生产合乎标准的产品的概念 是质量管理思想上的一个飞 跃 此外 跃 此外 萨莱托夫制度萨莱托夫制度 还提供适当的信息 测定仪器 操作还提供适当的信息 测定仪器 操作 方法来生产并进行充分的培训 方法来生产并进行充分的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TQM 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的发展 粉碎粉碎 四人帮四人帮 以后 整个国民经济急需启动和发展 质量问以后 整个国民经济急需启动和发展 质量问 题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题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 面质量管理方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表面质量管理方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表 1 11 1 所示 我国的所示 我国的 全面质量管理从最初的全面质量管理从最初的 质量月质量月 活动开始 逐步发展为声势浩大活动开始 逐步发展为声势浩大 的的 QCQC 质量小组活动 质量小组活动 表表 1 11 1 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时间时间发展状况发展状况 19781978 年年 9 9 月月 机械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第一个机械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第一个 质量月质量月 活动活动 19791979 年年 质量管理协会成立质量管理协会成立 19801980 年年 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制订制订 19901990 年年 以后以后 开始贯彻执行开始贯彻执行 ISOISO 90009000 质量标准和质量标准和 质量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 最近最近 2020 QCQC 小组注册数量达到小组注册数量达到 15541554 万个万个 年来年来 全面质量管理的代表人物全面质量管理的代表人物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各个代表国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各个代表国家根据自己的经济 模式不断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此外 一些质模式不断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此外 一些质 量管理大师也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量管理大师也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代表人物主要有戴明 约瑟夫这些代表人物主要有戴明 约瑟夫 朱兰 菲利普朱兰 菲利普 克罗斯比 以克罗斯比 以 及日本的石川馨 新卿重夫等 及日本的石川馨 新卿重夫等 戴明戴明 戴明博士生于戴明博士生于 19601960 年 他在休哈特的统计过程方面取得了辉煌年 他在休哈特的统计过程方面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 近年所提出的质量管理的的成就 近年所提出的质量管理的 1414 个要点已经成为全面质量管理个要点已经成为全面质量管理 的核心内容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的核心内容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 PDCAPDCA 循环的概念 所以又称其为循环的概念 所以又称其为 戴明环戴明环 PDCA PDCA 循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循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PDCAPDCA 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 程序 特别是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程序 特别是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 PDCAPDCA 循环循环 中 中 策划策划 P P 实施实施 D D 检查检查 C C 处理处理 A A 的管理循环是现场的管理循环是现场 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基本方式 它反映了不断提高质量应遵循的科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基本方式 它反映了不断提高质量应遵循的科 学程序 学程序 PDCAPDCA 循环包括了四个阶段 如图循环包括了四个阶段 如图 1 21 2 所示 所示 图图 1 2PDCA1 2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循环的四个阶段 约瑟夫约瑟夫 朱兰朱兰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除了戴明博士 另一个不可忽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除了戴明博士 另一个不可忽 视的人物是约瑟夫视的人物是约瑟夫 朱兰 约瑟夫朱兰 约瑟夫 朱兰博士出生于朱兰博士出生于 19041904 年 在工年 在工 作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位著名的质量大师 他所提出的质量三部曲作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位著名的质量大师 他所提出的质量三部曲 和质量螺旋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大贡献 和质量螺旋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大贡献 质量三部曲质量三部曲 质量三部曲指的是质量策划 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 通过识别质量三部曲指的是质量策划 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 通过识别 顾客的要求 开发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 并使产品的特征最优化 顾客的要求 开发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 并使产品的特征最优化 同时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 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也能满同时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 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也能满 足企业的需求 足企业的需求 质量螺旋质量螺旋 所谓质量螺旋 就是要求我们首先去识别顾客的需求 开发出所谓质量螺旋 就是要求我们首先去识别顾客的需求 开发出 适合顾客需求的产品 然后生产和销售这样的产品 使顾客获得满适合顾客需求的产品 然后生产和销售这样的产品 使顾客获得满 意 顾客得到满意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 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新意 顾客得到满意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 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新 需求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需求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菲利普菲利普 克罗斯比克罗斯比 菲利普菲利普 克罗斯比博士出生于克罗斯比博士出生于 19261926 年 他的主要著作年 他的主要著作 质量是质量是 免费的免费的 和和 质量没有眼泪质量没有眼泪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特别是对西方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特别是对西方 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是质量管理的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是质量管理的 经典著作之一 经典著作之一 菲利普菲利普 克罗斯比博士最早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了质量成本克罗斯比博士最早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了质量成本 的定义 质量成本是产品总成本的一部分 它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的定义 质量成本是产品总成本的一部分 它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 发生的费用 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的有形损失与无形损失 如预防发生的费用 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的有形损失与无形损失 如预防 成本 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等 成本 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等 石川馨 新卿重夫石川馨 新卿重夫 日本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日本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整个日本企业由于实施整个日本企业由于实施 QCQC 小组活动而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小组活动而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生产和科研成果 在日本轰轰烈烈的的生产和科研成果 在日本轰轰烈烈的 QCQC 推广活动中 最为醒目的推广活动中 最为醒目的 代表人物为石川馨 新卿重夫 代表人物为石川馨 新卿重夫 石川馨石川馨 石川馨出生于石川馨出生于 19151915 年 他率先将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年 他率先将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 了质量管理过程当中 后来 他又总结和发明了质量管理的七种工了质量管理过程当中 后来 他又总结和发明了质量管理的七种工 具 这几种管理工具实际上就是统计技术和计算机分析技术在质量具 这几种管理工具实际上就是统计技术和计算机分析技术在质量 控制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控制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新卿重夫新卿重夫 新卿重夫出生于新卿重夫出生于 19091909 年 他主要提出了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概念 年 他主要提出了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概念 新卿重夫博士对质量管理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一分钟更换模具体新卿重夫博士对质量管理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一分钟更换模具体 系 一分钟更换模具体系要求我们在更换产品生产的时候 以最快系 一分钟更换模具体系要求我们在更换产品生产的时候 以最快 的速度更换模具从而不影响整个生产的进行 这一体系实际上就是的速度更换模具从而不影响整个生产的进行 这一体系实际上就是 JITJIT 适时生产的前身 适时生产的前身 此外 新卿重夫还提出了源头检验体系 将质量管理的范围从此外 新卿重夫还提出了源头检验体系 将质量管理的范围从 企业本身延伸到了供应商 他认为 一个产品的质量并不仅仅取决企业本身延伸到了供应商 他认为 一个产品的质量并不仅仅取决 于生产企业本身 还取决于外协厂家 如原材料 附件 配件的提于生产企业本身 还取决于外协厂家 如原材料 附件 配件的提 供厂商等 供厂商等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 在当今的经济活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 在当今的经济活 动中 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 组织或企业由于满足动中 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 组织或企业由于满足 或超过了自己的顾客的需求 从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源泉 或超过了自己的顾客的需求 从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源泉 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 不断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 不断通过 PDCAPDCA 循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循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 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领导的作用领导的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大原则是领导的作用 一个企业从总经理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大原则是领导的作用 一个企业从总经理 层到员工层 都必须参与到质量管理的活动中来 其中 最为重要层到员工层 都必须参与到质量管理的活动中来 其中 最为重要 的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的的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的 质质 量管理法量管理法 中规定 质量部门必须由总经理直接领导 这样才能够中规定 质量部门必须由总经理直接领导 这样才能够 使组织中的所有员工和资源都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之中 使组织中的所有员工和资源都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之中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大原则就是强调全员参与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大原则就是强调全员参与 在 7070 年代 日年代 日 本的 小组达到了本的 小组达到了 7070 万个 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注册的 小组万个 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注册的 小组 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 15001500 万个 这些 小组的活动每年给我国带来的收益万个 这些 小组的活动每年给我国带来的收益 超过超过 25002500 亿人民币 因此 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 亿人民币 因此 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四大原则是过程方法 即必须将全面质量管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四大原则是过程方法 即必须将全面质量管 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 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 循环实际上是用来研究一个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循环实际上是用来研究一个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产 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五个原则是系统管理 当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修辞手法详解及示例分析
- 渠道服务能力评估-洞察及研究
- 自适应存储分配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中国数据中心液冷技术降耗效果与规模化应用经济性评估
- 2025-2030中国快锁接头行业专家智库建设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业视觉检测算法优化与跨行业迁移应用案例
- 电力集团采购物资管理规范制度
- 2025-2030中国品牌公寓连锁扩张战略与区域布局规划报告
- 2025-2030中国共享居住空间法律风险与合同范本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公寓管理SaaS系统渗透率调查与供应商格局分析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中国服用过兴奋剂运动员名单 兴奋剂真的是毒品吗
- 小学英语语法时态讲解与归纳
- 《生存与修炼》熊厚音讲《道德经》教学文案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修改版ppt]课件
- 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 华为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考察报告(全)
- 冶金工业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共82页).ppt
- 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 光刻工艺光刻对准
- 热力公司热计量远程抄表系统技术规范(2012.11.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