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技术一_第1页
X线检查技术一_第2页
X线检查技术一_第3页
X线检查技术一_第4页
X线检查技术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学教研室:,一、影像的光学密度与灰度1、定义2、最宜于医生识别的密度范围0.71.53、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Kv值、mAS、摄影距离、探测器、图像处理参数、其它二、影像对比度1、几个概念物体对比度、X线对比度,胶片对比度,光学对比度2、影响光学对比度的因素( KV、mAS、胶片值、灰度)三、照射野与散射线四、摄影条件的选择,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二节 X线摄影基础知识,常规X线摄影检查是利用X线对人体组织和器官进行投影成像的过程。在X线检查中,描述人体检查体位时,必须以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及解剖学人体的轴、面等专业术语为依据。,一、解剖学基准线,(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 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下肢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在X线摄影中,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和动作,均应以解剖学姿势作为定位依据。,(二)解剖学方位 在标准姿势下,描述人体结构间相对位置关系为解剖学方位。 1、上和下 2、内侧和外侧 3、近和远 4、 前和后(三)解剖学关节运动 1、屈伸运动 2、内收、外展运动 3、旋转运动,二、解剖学的基准线(面)1矢状面 2正中矢状面3水平面4冠状面5水平线6正中线7矢状线8冠状线9垂直线,二、X线摄影学基准线,(一)头颅体表定位线1、听眶线2、听眦线3、听鼻线4、瞳间线5、听眉线6、眶下线,(二)摄影用线及距离1、中心线2、斜射线3、焦-片距4、焦-物距5、物-片距,THE END,三、X线摄影体位与方向,(一)命名原则,1.根据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命名,后前位,前后位,2.根据被照体与探测器的位置关系命名 左侧位 右侧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后斜位 右后斜位,3.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关系命名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4、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及中心线入射被检体时与探测器的关系命名。 仰卧水平侧位,5、根据被照体姿势命名,前凸位 蛙式位,6、根据某部位的功能命名 颈椎的过伸、过屈位。 下颌关节的张口位 闭口位,7、根据摄影体位创始人的名字命名 乳突的劳氏位 梅氏位 鼻窦的瓦氏位 许氏位,(二)摄影体位 是指X线检查时被检者身体的姿势 1、立位 2、坐位 3、半坐位 4、仰卧位 5、俯卧位 6、侧卧位 7、斜位,(三)摄影方向X线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称为摄影方向1、矢状方向2、冠状方向3、斜射方向4、上下方向5、切线方向6、内外方向7、外内方向8、背底方向9、掌背方向10、前后方向11、后前方向,(四)摄影方位1、正位2、侧位3、斜位(1)右前斜位(2)左前斜位(3)右后斜位(4)左后斜位4、轴位5、水平位6、其他方位:,THE END,四、体表解剖标志 体表解剖标志是指在人体的表面上看到或扪及的固定标志点。 定位点与定位线是X线摄影体位摆放的依据。,(一)颈部体表标志(二)胸部体表标志(三)腹部体表标志,(四)四肢体表定位标志,1尺骨茎突 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2桡骨茎突 前臂近腕部外侧的突起,3尺骨鹰嘴 肘关节背侧的突起4肱骨内上髁 肘关节内侧的突起5肱骨外上髁 肘关节外侧的突起6肱骨大结节 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7锁骨 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到的内低外高的骨骼,8肩峰 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9肩胛骨喙突 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的突起10肩胛下角 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11内踝 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12外踝 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13胫骨粗隆 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14髌骨 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15股骨内上髁 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16股骨外上髁 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17腓骨小头 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18髂嵴 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19髂前上棘 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20股骨大粗隆 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五)脊柱体表定位标志,THE END,五、X线摄影的技术操作原则和步骤,(一)摄影技术操作原则1、焦点的选择2、焦-片距和肢-片距地选择3、中心线和斜射线的应用4、滤线设备的应用5、X线管、肢体、探测器的固定,6、千伏与毫安秒的选择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1)平静呼吸下屏气(2)深吸气后屏气(3)深呼气后屏气(4)缓慢连续呼吸(5)平静呼吸不屏气8、照射野的校准,(二)摄影步骤1、阅读申请单2、摄影位置的确定3、摄影前的准备4、胶片尺寸的选择和放置5、照片标志的安放6、衣着的处理,7、肢体厚度的测量8、训练呼吸动作9、摆位置、对中心线10、辐射防护11、选择焦-片距12、选定曝光条件13、曝光,第三节 普通X线检查技术一、透视是X线检查技术之一,影像增强透视已数字化。,透视包括:1、胸部透视2、腹部透视3、四肢透视,(一)胸部透视一般取站立位, 幼儿和年老体弱者可取坐位或卧位。,透视时应注意:应按解剖部位顺序进行,避免漏区域;通过转动被检者体位,进行多方位检查;发现可疑结构时,让被检者做深呼气和吸气,以观察其与胸壁和肺内结构的关系,判断可以结构位于肺内还是肺外,可与转动被检者联合应用;观察病变随体位、呼吸变化后,在大小、形态、位置、边缘等情况发生何变化。,胸部透视也是心血管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目前肺部疾病的检查主要应用平片和CT,胸部透视已较少应用。,(二)腹部透视 多用于急腹症的检查,观察胃肠道有无穿孔和梗阻。可以用于检查和确定腹部的钙化、结石、金属异物等。 下腹部主要用于节育器的检查,可以确定其有无、位置及形态的变化。,(三)四肢透视多用于观察四股骨有无骨折、关节脱位及异物。还可在透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和关节脱位的复位和异物手术取出等。, 二、普通X线摄影 (一)骨骼一张优质的骨骼X线片要求对比度好,骨皮质、骨髓腔、周围的软组织等影像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关节及其间隙清楚显影。,摄影时应注意:根据需要被检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应尽量使被检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被检查部位必须置于探测器中心,四肢、脊椎摄影时,长轴应与探测器长轴平行。,拍摄范围要全,要包括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四肢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腰椎要包括下部胸椎,胸椎要包括下部颈椎或上部腰椎。两侧对称的部位,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拍摄对侧。,绝大多数部位都要有正、侧两个摄影位置,必要时还要拍斜位、切线位和轴位。摄影时中心线除了注明需倾斜一定的特殊角度外,均须与探测器垂直。,教学目的,1、熟悉常用的X线透视方法;2、熟悉X线摄影的基本步骤;3、掌握四肢骨骼X线摄影的体位和摄影要求。,(二)各检查部位摄影 1.骨骼: 摄影时要注意:病人可根据需要取立位、坐位或卧位,但是,必须使病人处于最舒适的位置。被检查部位必须放于暗盒中心。四肢、脊椎摄影时,长轴应与胶片长轴平行,拍摄范围要全,要包括软组织。四肢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腰椎要包括下部胸椎,胸椎要包括下部颈椎或上部腰椎。两侧对称的部位,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拍摄对侧,或一张胶片包括两侧结构。,任何部位都要有正、侧两个摄影位置,必要时还要拍斜位、切线位和轴位。摄影时中心线除注明需特殊角度外,均需与暗盒垂直。,(1)四肢骨:前后位、侧位是常规位置; 摄影胶片距为:75cm-100cm,上肢骨骼的X线摄影,1、手部常规位置(后前位和侧位),No film area,手后前位摄影,手斜位2,Oblique view of hand,2、腕关节常规位置(后前位和侧位),腕关节后前位,腕关节侧位,3、尺骨和桡骨位置 前后位 侧位,病人取坐位,正位手掌向上。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4、肘关节位置(前后位和侧位),肘关节前后位,Anteroposterior view of elbow,肘关节 侧位,Lateral view of elbow,5、肱骨位置 前后位 侧位,病人取仰卧位,正位手臂伸直,掌心向上。侧位时手臂内转成侧位,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肱骨侧位1,Lateral view of humerus,肱骨经胸侧位,Transthoracic lateral view of humerus,6、肩关节前后位,病人取仰卧位,肩胛骨喙突对准台面中线,肩部紧靠台面,手臂伸直,掌心向上。中心线对准喙突中点。,锁骨后前位病人取俯卧位,锁骨中点对准台面中线,并紧靠台面。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上角。,下肢骨骼的X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