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价值_第1页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价值_第2页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价值_第3页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价值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 躁动的临床价值 杜迈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手术室 221000 摘 要 目的 目的 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 动的临床价值 方法 方法 选择 2015 年 4 月 2016 年 4 月来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 患者 100 例作为该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原则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 50 例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方式 观察组 50 例患者给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 对比两 组患者手术后生理指标和全麻苏醒期躁动率 结果 结果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 生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全麻苏醒期躁动率较低 数据间存在明显差距 P 0 05 结论 结论 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应用在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护理过程 中 能有效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 关键词 手术室 腹部手术 麻醉苏醒护理 苏醒期躁动 部分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需要采取全麻的麻醉方式 以降低手术过程中的 疼痛程度 但该种方式会引发很多术后并发症状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其中典型 代表 患者通常表现出哭喊 躁动 功能障碍等症状 1 从而导致患者心率加 快 血压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患者术后恢复 基于此 本文重点分析手 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研究方式 1 1 研究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5 年 4 月 2016 年 4 月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 100 例 遵照随机原则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50 例患者中 男 26 例 女 24 例 年龄 25 72 岁 平均年龄 51 6 4 6 岁 其中 31 例胃肠道手术 9 例生殖 系统手术 8 例肝胆类手术 2 例其他类型手术 对照组 50 例患者中 男 27 例 女 23 例 年龄 26 73 岁 平均年龄 52 4 3 7 岁 其中 29 例胃肠道手术 11 例生殖系统手术 7 例肝胆类手术 3 例其他类型手术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 基本资料可知 存在明显的均衡性 可将其进行比较 P 0 05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共 50 例患者 均给予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在此前提下加入手术室 麻醉苏醒护理方式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2 1 腹部手术前心理干预 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对麻 醉过程 手术过程的焦虑和担心 因此护理人员可在腹部手术前 向患者及其 家属讲解手术麻醉方式 注意方式 操作流程和安全系数 消除患者对麻醉的 恐惧 并提前讲解有关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症状和原因 2 让患者更加了解有关 麻醉的知识 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 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获取患者信任 3 1 2 2 腹部手术后全麻苏醒护理 完成腹部手术后 护理人员应护送患者 至普通病房 移至病床时 应将患者的头部偏向病床一侧 并取平卧位 减少 神经系统与血管给患者机体造成压迫的同时 防止堵塞患者呼吸道 4 保持患 者呼吸的顺畅性 如果患者用到了约束带 应注意其松紧 避免过紧或者过松 充分发挥约束带的作用 按时协助患者调整体位 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和其他 并发症状 1 2 3 术后药物护理 当患者逐步恢复意识且麻醉作用消退时 如果患者 的手术切口疼痛难忍 剧烈 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生 并科学地给予患者镇 痛或者镇静药物 5 合理地控制患者生理指标 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知 从而 减少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次数 1 2 4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进行全麻手术后 受到药物残留等因素的影响 患者很有可能出现不通 阻塞等问题 很有可能引发躁动等并发症状 因此护 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控制好患者各项生理指标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生理指标 包括心率 血压 舒张压和伸缩压 1 4 评定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率 采取 0 3 分的评定标准 其中 3 分表 示患者出现比较强烈的躁动情绪 包括哭喊 大叫等 需要多人对其进行制止 2 分表示有躁动情绪 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制动 1 分表示轻微躁动 在吸痰护理 过程中出现肢体躁动 但经过语言安慰后能够改善 0 分表示无躁动情绪 全 麻苏醒期躁动率 1 分例数 2 分例数 3 分例数 总例数 100 0 1 5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借助 SPSS17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研究中的计 数资料借助百分数表示 并进行 X2值的检验 计量资料用 表示 并进sx 行 t 值检验 当 P 值小于 0 05 时 代表比对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反之 则无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可知 观察组患者整体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 且数 据间存在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体如表 1 所示 表 1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对比 sx 组别例数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心率 次 min 观察组 50 130 4 9 7 77 2 5 8 72 5 7 6 对照组 50 148 9 11 6 97 8 7 8 87 6 9 7 2 2 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率可知 观察组患者 0 分例数共 43 例 比对 照组多 11 例 观察组总躁动率为 14 比对照组低 22 0 数据间存在明显差 距 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体如表 2 所示 表 2 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率 n 组别例数0 分1 分2 分3 分总躁动率 观察组 50 43 86 0 6 12 0 1 2 0 0 0 0 7 14 0 对照组 50 32 64 0 4 8 0 8 16 0 6 12 0 18 36 0 3 讨论 腹部手术通常都需采取全麻的方式 但患者在全麻苏醒期中很容易出现躁 动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从而引发血压 心率的波动 很有可能影响到患者术 后康复 护理人员应适当加入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 通过术前心理干预 术后 麻醉护理 药物护理等方式 提升患者自我调节意识 6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研究中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理指标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都 比较稳定 整体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全麻苏醒期躁动率仅 14 明显低于对 照组的 36 且数据间存在明显差距 P 0 05 说明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方 式优于传统单一护理方式 综上所述 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应用在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护理过程中 有利于控制患者术后各项生理指标 稳定患者血压 减少患者全麻躁动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钱淑英 胡礼宏 徐霞 不同时程七氟烷吸入全麻在肝癌根治术后苏醒期的观 察和护理 J 浙江医学 2015 17 01 80 82 2 高艳 集束化护理对降低 ICU 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31 05 215 216 3 吴晓光 苗光新 万紫旭 李蒙蒙 山楂叶总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轴突过度再 生抑制因子 A 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8 12 1314 1317 4 李芳 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 量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34 12 85 86 5 杨丽影 付朝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