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么正确选用机油 2008 08 29 下午 03 24 机油质量的划分 一 是看 API 标准 即 美国石油协会 标准 这是一个综合衡量机油质量高低的标准 油质量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 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J SL 等级 SL 是目 前世界品质级别最高的机油 等级 SA 1930 年代初期 纯矿物油 不含添加剂 SB 194O 年代后期 首只含添加剂的机油 含有些防锈剂及防氧化剂 SC 1964 提供防止高温及低温沉积 磨损 锈蚀及腐蚀的保护 SD 1968 表现比 SC 机油好 SE 1972 更多防止氧化 锈蚀 腐蚀及高温沉积的保护 SF 1980 實施 防油泥 防積污 酸安定性 耐磨性等優於 SE 氧化稳定 性较 SE 为佳 SG 1989 年實施 耐磨性 耐高溫 抗氧化性 清淨性 防油泥 分散性 等優於 SF 对发动机沉积 机油氧化及发动机磨损的控制较 SF 为佳 SH 1992 年制訂 1993 测试通过程序较 SG 严格 1994 年實施 SH 規範 內容與 SG 相 同 但 SG 對於送測時不合格項目可以日後補測直到全部合格為止 而 SH 於送測 時必須一次全部合格 SJ 1996 年制訂 1997 年實施 為目前最高等級机油 適用於目前所有汽 油引擎 SL 2002 年 SJ 级别的升级版本 二 是 SAE 标准 即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 标准 这是衡量机油粘度的标准 又分为单式粘度和复式粘度 例如 SAE40 单式 粘度 SAE15W 50 复式粘度 在复式粘度中 W 即冬天的意思 W 前数字越小机油越耐低温 W 后面的数字越大 高温油膜保持能力越好 表一 符合 SAE 規格之 DIN51511 規範 SAE 規格 低溫黏度 mPa s 啟動最低溫 100 C 時黏度 Cst 0W 30 C 時 3250 35 C Min3 8 5W 25 C 時 3500 30 C Min3 8 10W 20 C 時 3500 25 C Min4 1 15W 15 C 時 3500 20 C Min5 6 20W 10 C 時 4500 15 C Min5 6 25W 5 C 時 6000 10 C Min9 3 20 Min5 6 Max9 3 30 Min9 3 Max12 5 40 Min12 5 Max16 3 50 Min16 3 Max21 9 引擎機油對於黏度的需求有 低溫啟動性好 即低溫時黏度要低 使得機油能迅速流動到達各機件以發揮保 護功能 根據美國寒冷地區的引擎實驗 引擎磨損有 70 是啟動時造成的 尤其 是冷車啟動造成的磨損極大 只有 30 磨損才是運轉中造成的 台灣的氣候沒有 美國寒冷 啟動造成的磨損比例沒有美國嚴重 從上面數據知道 低溫流動性 好的機油可大大減少引擎磨損 美國 MOBIL 公司曾就 20W50 機油和 5W30 機油做 啟動磨損實驗 發現 20W50 機油造成的磨損量約為 5W30 機油的 2 倍多 寒冰時機油不可結凍 結凍的機油會打壞啟動馬達 嚴重時造成引擎大故障 這和冷卻水箱不可結凍原理一樣 在台灣的冬天 車子可到達最冷的地方是合 歡山的清晨 假設溫度是 5 C 單級 40 機油凝固點約是 9 C 那麼可使 用單級 40 號機油上合歡山嗎 不妥 因為此時機油雖沒有結凍 但黏度非常高 像麥芽糖一樣 車子很難發動 就算勉強發動起來 冷啟動磨損可能造成引擎 內傷了 適合冬天合歡山清晨的機油是 15W 10W 5W 0W 等機油 其中 15W 是 可接受的黏度 10W 已是令人滿意了 5W 和 0W 以上效果當然更好 但價錢昂貴 高溫時機油黏度夠 黏度夠才有強韌的油膜 在機件與機件間的油膜強韌不破 裂才可發揮保護機件功能 否則油膜破裂造成機件快速磨損 通常夏天溫度 30 C 適用 30 機油 40 C 適用 40 機油 50 C 適用 50 機油 但也要配 合車輛負荷 操駕激烈程度 引擎新舊程度做調整 待會後面有更詳細介紹 像沙烏地阿拉伯全年高熱氣溫約 50 C 所以使用 50 機油 在台灣的夏天 從台北至墾丁最熱約 40 C 所以基本上最適用於台灣的是 40 機油 但這只 是基本選用原則 實際上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用車情況調整 有人適用 30 機油 有人適用 50 機油 甚至賽車選手適用 60 機油 高溫時黏度不要太高 黏度太高會阻礙活塞在氣缸壁上的滑動 成為引擎內阻 力 使引擎耗油 引擎溫度上昇 轉速拉不上來 馬力無法發揮等問題 較稀 的機油阻力低 比較省油 但又怕機油太稀沒有足夠強韌油膜保護機件 所以 機油黏度的選用必須在省油與抗磨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黏度指數要高 普通機油在低溫時通常黏度很高 高溫時通常黏度很低 這種 高低溫的黏度差異稱為黏度指數 一款好機油在高低溫的黏度差異越小越好 也就是黏度指數要高 通常黏度指數的比較是以 40 C 的黏度和 100 C 的黏 度來計算 有些添加劑可改善黏度指數 所以通常機油添加黏度指數改善劑 可改善高低溫的黏度差異 使成為複級機油如 10W40 低溫時符合 10W 流動性 高溫時符合 40 黏度 根據個人用車狀況調整 1 新車的活塞與氣缸間隙小 且機件活動面尚未磨配 run in 適合較稀的機 油 因為稀機油容易進入緊密間隙中 且可以幫助磨配 待磨配完成後再改用 正常黏度機油 2 車輛在 80000km 內 活塞與氣缸磨損不多 間隙正常 可選用正常黏度 3 舊車在 80000km 以上 活塞與氣缸間隙已稍磨損 間隙稍大 可選用較黏機 油 以幫助間隙的密封性 4 都市用車 常塞車 慢速龜爬者 因慢速塞車易引起引擎高溫 宜選用較黏 機油 5 高速公路或長途用車多者 因引擎溫度正常 選用正常黏度即可 6 輕負荷引擎譬如轎車 宜選用正常黏度機油 7 重負荷引擎譬如貨車 或是常常滿載的轎車 常爬山長陡坡的車 宜選用較 黏機油 8 激烈操駕者 如常急加速 引擎轉速高 賽車者 宜選用黏機油 對於引擎 常逼近紅線區者宜選用 60 機油 目前 正规的润滑油生产厂家生产的机油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两个标准来划 分等级的 所以 其产品的包装外壳上都 会标明该油的 API 等级和 SAE 等级 选用什么等级的机油 车辆的说明或发动 机的外壳上都会注明 例如 发动机的外 壳上注有 SF 则 SF 级别以上 含 SF 的机油都可以使用 当然 机油级别越高 价格也越贵 现在 有个别润滑油生产厂家为了市场销售的需要 因为很多用户并不知道自 己的车子要用什么样的机油好 将机 油分别包装成什么 五羊 本田专用机油 桑塔纳专用机油 等等 其实这些机油 的品质充其量只是达到了这些机车的最低 要求 有的甚至最低要求都达不到 如果你知道了机油划分等级的两个标准 经 济条件又允许的话 完全可以选用更高级别 的机油 这样对发动机的养护更加有利 而不必迷信那些所谓的 专用机油 最后注意的是 机油最好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正品机油 个别不法厂家商为谋取 暴利 虚标机油的等级 甚至用回收的废机 油进行二次生产 以次充好 机动车使用了这种劣质机油后 发动机的磨损会加 剧 使发动机的寿命大为缩短 油 基 機油是以基礎油和添加劑混和而成 基礎油 即油基 分為礦物油 mineral oil 和合成油 synthetic oil 和植物油三種 1 礦物油 礦物油是從原油提煉而得 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氣 汽油 柴油 煤油 重油之後 接著提煉出礦物油 最後留底的是瀝青 礦物油顏色透明微 帶淺琥珀色 就像沙拉油的顏色一般 有一種礦物機油是從廢機油回收過濾之 後蒸餾氫化重製 價錢非常便宜 其顏色是深棕琥珀色 通常礦物機油很便宜 一罐約百元以下 因為礦物油較容易氧化 使用壽命約 2500 4000 公里 三個 月 以先到者為準就要換油 跑長途者換油里程可於約 4000 公里換油 常跑市 區者約 2500 公里換油 2 合成油是將礦物油裂解後 再加以合成 可以得到性質較一致的化學成分 顏色與礦物油相似為澄清微帶淺琥珀色 因提煉成本高所以價昂 約一罐 300 元左右 但抗氧化性良好 是相當好的長效型機油 使用壽命約 5000 10000 公里 六個月 以先到者為準 常跑長途者約 8000 10000 公里換油 常跑市區 者 5000 公里換油 3 植物油 另有一種專供 F1 賽車短時間超高速賽車用機油 油基為毘麻油 毘 麻油是目前潤滑性能最好的油基 比合成油還好 但是非常容易氧化 只能供 短時間賽車使用 不能作為一般轎車長時間使用 毘麻油在礦物油發明之前廣 為車輛機油使用 日據時代在台灣鄉下廣植毘麻以提煉機油用 戰爭時期更是 戰略物資 現在鄉下河邊常可見到野生毘麻 非常普遍 毘麻子有毒 吃了會 下痢 常作為中藥洩劑用 真假机油的鉴别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非常相似 人体离不开健康 的血液 一旦失血过多或血液发生质变 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甚至失去生命 一台发动机工作质量的好坏与寿命的长短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油数量的多 少和质量的优劣 健康的人体具备造血功能 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而发动机 却做不到这一点 另阻 对机油作用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动机的 生命 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如有的摩托车 1 2 万公里不大修 而有 的几千公里甚至于磨合期还没有跑完就大修 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里面虽然 也有其机械质量因素的影响 但润滑是最主要的原因 下面着重介绍简陋条件 下机油质量的鉴别和更换方法 目前 市场出售机油的 JS 并非那么 纯洁 以次充好 以劣充优的现象普遍 存在 当你需要购买机油时 如果不具备质量鉴别和牌号识别能力 就会吃大 亏 1 观察机油颜色 国产正牌散装机油多为浅蓝色 具有明亮的光泽 流动均匀 凡是颜色不均 流动时带有异色线条者均为伪劣或变质机油 若使 用此类机油 将严重损害发 动机 进口机油的颜色为金黄略带蓝色 晶莹透明 油桶制造精致 图案字码 的边缘清晰 整齐 无漏色和重叠现象 否则为假货 2 识别机油牌号和试验粘度 前面已经讲了就不再累诉了 3 闻气味 合格的机油应无特别的气味 有的略带芳香如 BP 威士达系列 凡是对嗅觉刺激 大且有异味的机油均为变质或劣质机油 多为废油再生的再生油 绝对不可使 用 摩托车轮胎知识 2008 08 28 下午 10 26 例 1 195 60 R 14 85 H 195 轮胎阔度 m m 60 轮胎扁平率 R 辐射层构造 14 轮胎直径 单位 英寸 85 载重指数 H 速度记号 例 2 185 70 HR 13 185 轮胎阔度 m m 70 轮胎扁平率 HR 速度记号及辐射层构造 13 轮胎直径 单位 英寸 例 3 165 65 R 13 98 96 L LT 165 轮胎阔度 m m 65 轮胎扁平率 R 辐射层构造 13 轮胎直径 98 载重记号 单轮 96 载重记号 复轮 L 速度记号 LT 轮胎用途记号 例 4 31 X 10 5 R 15 LT 109 S 31 轮胎外径 英寸 X 10 5 轮胎阔度 英寸 R 辐射层构造 15 轮胎直径 单位 英寸 LT 轮胎用途记号 109 载重指数 S 速度记号 例 5 215 65 R15 89H 215 指的是轮胎的宽度 是以厘米计算从胎边至另外一胎边的宽度 此计算方式之 不同 完全依轮胎钢圈宽窄而定 较宽的轮胎适合宽大的轮圈 反之亦然 胎宽的显示是为方便您选用适合之轮圈 65 是轮胎的扁平率 是宽胎高的比例 也就是从地面到轮圈唇缘的胎边高度是其 踏面的 65 数值越小 越显扁平 R 是轮胎的结构 R 表示轮胎为幅射层 Radial 结构 也就是说它的帘布层是放 射状的方式摆置的 幅射层胎的告诉稳定性较佳 过弯时抓地面积较大 抓的地方 较强 如以 B 来表示 则此轮胎为交 层 Bias 结构 只是 Bias 结构的轮 胎市场几乎已不复见 15 表示这一条轮胎的内景 也就是胎唇的直径是 15 英寸 必须搭背 15 英寸的轮 圈使用 否则装不上去 89 则表示此轮胎可载重之最高限量 此轮胎于工业用途最多载重为 1 279 磅 不 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载重 此重量可以 lbs 磅重 或以 kg 公斤重 表示 H 表示此胎之最高安全急速 此胎于工业用途最高世俗为 1 小时 130 英里 如以旧 式欧洲胎边标示系统 则以 215 65HR15 表示之 不同之英文代号表示不同之最高 限速 GY6 机器踏板车的竞技改装 传动篇 2008 05 30 下午 10 10 普利珠 离合器小弹黄与大弹黄三者的关系 普利珠 离合器小弹黄和离合器大弹黄 都是踏板车变速箱内的重要配件 也 是摩友们在传动部分改得最多的三个部件 三者的配比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车 车的加速性 极速 舒适性 经济性等方面 在台湾的一些网站上 有着各种各样的配件 就从普利珠说 从 3G 到 19G 各种 规格都有 小弹簧和大弹簧也有 1000 转 1200 转 1500 转 2000 转等规格 在内地这样的配件生产不多 如此多种多样的配件如何搭配才符合自己的要求 呢 我们先从踏板车变速部分说起 拆开过离合器箱应该能看到 踏板车采用无极变速的方式 其原理就是 将传 动皮带分别夹在前后两个皮带盘内 通过改变皮带在前后离合器盘内的位置从 而改变在盘内的直径 来达到改变前后传动的转速 普利珠是装在前离合器盘内的 一共有六个 两个一对 普利珠的作用是随着前离合器盘转速变化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压迫皮带在前 离合器盘内的直径发生变化 增大或变小 轻一点的珠子受到的离心力小 对 前离合器碗内的皮带压力小 皮带不容易被压向外侧 重一点的珠子反之 注 意一下 前离合器内是没有弹簧 有人会问 那转速由高变低时 皮带在前离合器 盘内怎么回落 就是恢复到皮带直径小的状态呢 奥秘就在后离合器盘内 后离合器部分要比前离合部分复杂得多 从左到右分别是离合器碗公 离合器碲 块 大弹簧 和皮带碗 离合器小弹簧是装在离合器碲块内的 后离合部分的原理是前离合部分通过皮带带动后离合部分皮带碗转动 当离合器 碲块转动到一定转速时 三个离合器碲块由于离心力向外扩张 与离合器碗公接 触 由碗公通过中轴带动车车前进 在这里小弹簧的作用就是控制离合器碲块的 扩张程度 小弹簧的拉力大一点 离合器碲块与离合器碗公的接触转速就要高一 点 拉力小则反之 那大弹簧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想有两个作用 一个就是收紧皮带保持皮带在前 后离合碗内的张力 上面说到前离合部分是没有弹簧的 皮带在前离合碗内的 扩张是 普利珠的压迫 而收紧则是通过后离合碗内大弹簧对皮带的压迫 使皮 带产生张力 从而收紧 通俗地说 大弹簧的作用就是让车车在放开油门后 速度慢慢回落 第二个作用就是让车车在负载变大时改变传动比 就到底也是让车车速度变慢 提供更大的扭矩 保持合理传动比 换大弹簧的用处 一种情况是换上轻量化 的大弹簧 减少皮带的张力 就会使车车从高速回落到低速变慢 俗称车车的 后拖感要少一点 会省油一点 同时在不换普利珠的情况下也改变了原车的动 力分配曲线 应叫什么什么传动比吧 这点和换重普利珠的道理是一样的 就 是发动机低转速高速 原车在发动机 3000 转的时候 车车可能跑 30 码 换了 后 在 3000 转的时候可能跑上 35 码 如果在发动机有余量的情况下 换轻量 化的大弹簧是会提高极速的 另一种情况就不多见了 就是换弹力更大的大弹 簧 有什么作用呢 皮带张力较大 速度回落过快 但也有一点点的好处就是 启动段动力更大 本来带两个胖子车车启动时开不动了 换了重型弹簧 可能 就比较有力一点了 好了我们再来说说普利珠的换法 换上重珠 珠珠在低速时就被甩到外侧 皮 带直径大 低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