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的唇语--摩根斯坦利_第1页
解读中国的唇语--摩根斯坦利_第2页
解读中国的唇语--摩根斯坦利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一直对美国的经济活力心存钦佩之情 但是 他们现在已经对美国政府以及其失效 的经济管理失去信心 在我最近到访北京 上海 重庆和香港的过程中 这一讯号响亮 而清晰 美国刚刚才摆脱次贷危机 针对债务上限和预算赤字的辩论 却又令情况进一歩恶化 中国的高层官员们对于美国任由政 治凌驾于金融稳定之上而倍感震惊 今年七月中旬 一位中 国的高级官员曾经提到 这确实令人震惊 我们理解政 治 但是你们政府持续的轻率行为实在是令人吃惊 在美国急速滑入深渊的时候 中国并不是无辜的旁观者 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中国累积持有的外 汇储备大约为3 2万亿美元 以此将外部冲击抵挡在中国经 济体系之外 而其中足足有三分之二 大约2万亿美元 投 向了美元资产 大部分是美国国债和政府机构证券 比如房 利美和房地美 因此 中国在2008年底超过日本成为美国 金融资产最大的海外持有者 美国的债务危机已严重挫伤了中国对华府经济管理 水平的信心 中国这样做 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对持有这些曾经相对无风 险的世界储备货币感到安全 中国的汇率政策也使其没有其 它选择 为了能够保持好人民币和美元的紧密关系 中国不 得不将比例偏高的外汇储备转换回成美元资产 不过 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认识到 维持现有 的严重依赖出口和将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做为巨大缓冲的 增长策略已经不再合适了 中国的领导者根据以下三个主要 发展现状得出了这一结论 第一 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和大衰退给中国敲响了警 钟 虽然中国的出口行业仍然保持高度竞争力 但是针对危 机后国外对中国产品需求状态所产生的顾虑是合乎情理的 从美国到欧洲 再到日本 这几个受到危机重创的发达经济 体占中国出口份额的总比重超过40 而且 比起中国在过 去三十年里的出口繁荣 终端市场的需求在未来数年內很可 能会以更加缓慢的速度增长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对外 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强大的驱动力 但如今以出口为主导 的动力却正显著减弱 第二 保险的代价 过大的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外汇储备的 代价已经被政治风险放大了 美国政府的偿债能力成为了焦 点 美元资产无风险的观念受到人们的质疑 近年来 中国总理温家宝和主席胡锦涛反复表达了对美国财 政政策和美国国债的避风港形象的担忧 和许多美国人一 样 中国的领导者相信 美国最终不会被债务彻底违约击 垮 但是 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现在 有很多人对于美国 实质性的 修正 措施提出质疑 尤其是那些导致真正有意 义的财政调整延期的虚假招数 这些都会给华府的十足信用担保承诺的可信度造成长期损 害 而且 这还会使人们严重怀疑 中国大规模投资以美元 计价的资产是否是明智之举 解读中国的唇语 2011年7月28日 摩根士丹利亚洲 史蒂芬 罗奇 注 本文原载于 011年7月 7日出版的Project Syndicate 并在其全球报纸 杂志和媒体网络上传播 但是 提高消费的GDP占比的同时 中国也将吸收本国大 量储蓄盈余 到2015年 这将使其经常账户实现收支平衡 甚至出现轻微赤字 这将大幅降低外汇积累的速度 同时也 会减少中国对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的无止境需求 随着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 储蓄将减少 中国 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将会逐步降低 这将成为赤字 不断复合上升的美国 在未来数年进行外部融资时 面对的主要问题 因此 用不了多久 作为美国政府债券最大的海外买家 中 国就会说 已经够多了 然而 考虑到在今后数年內美国 经济的长期增长弱于预期 另一项空洞的预算方案将会引发 一段长期的大规模政府赤字 这引发了最严重的问题 那就 是 如果中国对美国国债需求不足 储蓄短缺的美国经济将 如何在避免美元急剧变质和 或长期实质利率大幅上升的同 时 为自身融资 华府内部人士的反应是傲慢的 认为中国不敢引发这样的残 局 而且 他们还能将资产放在什么地方呢 他们为什么甘 愿冒着损失庞大美元资产组合的风险呢 中国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明确的 中国甘愿冒着自身金融和 经济稳定的风险 而不再愿意相信华府的空洞承诺和败坏的 经济管理水平 这些可以从他们的唇语中读出来 史蒂芬 罗奇 Stephen S Roach 是耶鲁大学教授 摩根士 丹利 Morgan Stanley 亚洲非执行主席 著有 未来的亚洲 Te Next Asia Wiley出版社 2009年 最后一点 中国的领导者越来越意识到本国宏观经济失衡所 隐含的风险 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基于美元的外 汇储备令失衡成为长期的问题 而且 中国人也明白 欠缺 増长动力的发达经济体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施加巨大的政治 压力 这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针对日本 要求汇率升值而 施加政治压力的情况极为相似 然而 与日本不同 中国不会对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升值的 呼吁就范 与此同时 中国也认识到这矛盾亟待解决 但中 国会通过拉动内需的方式 摆脱其依赖美元资产的局面 基于这些因素 中国采取了显而易见的应对措施 新出台的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表明 中国的经济结构向支持消费的方向 转移是解决中国正面临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失衡的应对之策 注重创造服务业就业机会 进行大规模城市化 同时扩大社 会保障体系 将会极大地拉动劳动收入 提升消费者购买 力 因此 到2015年 中国经济中消费在GDP中占比可能 会增加最少5个百分点 对美国一度无风险的资产的安全问题的担心 成为 中国把增长战略转向支持消费的另一个因素 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可解决上述很多紧张局面 它使 经济增长远离了对外部需求过度依赖的危险 并使增长转向 支持尚未开发的内部需求 除此之外 货币低估不再被用来 促进出口增长 这使得中国在加快货币改革的进程中有了很 大的回旋余地 此材料既不是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门的产物 也不是研究报告 但它可能参照了摩根 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或摩根士丹利研究分析师的观点 我们没有对任何所提及的公司 的基本面发表评论 除注明的地方外 本文中阐述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的观点 而 且可能会与摩根士丹利研究部或本公司其他人的观点有差异或有冲突 如想了解更 多信息 研究报告和重要信息披露 请参见 本文中提供的信息仅仅是作为信息而准备的 并不是买入或卖出的报价或买入或卖 出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询价 这些信息是基于或源 于公众一般可以从被认为可靠的来源所获取的信息 我们不能对信息的准确性或完 整性或对任何未来报价的条件或符合条件的交易作出任何陈述或保证 本报告并不是提供单独量身定制的投资建议 在准备的过程中也没有考虑获得报告 者的情况和目标 摩根士丹利建议投资者对具体的投资和策略进行独立的评估 并 鼓励投资者听取财务顾问的建议 投资或策略是否合适 将取决于投资者的情况和 目标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并不是买入或卖出任何证券或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