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亲情观”社会调查报告_第1页
在校大学生“亲情观”社会调查报告_第2页
在校大学生“亲情观”社会调查报告_第3页
在校大学生“亲情观”社会调查报告_第4页
在校大学生“亲情观”社会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校大学生 “亲情观 ”社会调查报告 一、前言: 面对当代大学生对亲情的冷漠,对父母的疏忽这个问题,我们进行此次 “在校大学生亲情观调查 ”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次亲情观调查,来号召在校大学生学会去了解父母的心,和父母沟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学习进步。同时,亲情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大学生开展亲情观教育 ,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 才的重要措施。希望我们的此次调查能够为我校的亲情教育出谋划策,提高我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二、研究方法 : 问卷调查法 : 本调查小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针对亲情观的相关内容,编制出在校大学生亲情观调查问卷。该问卷旨在了解在大学生的亲情观的浓厚程度及其对亲情的看法。问卷采用 几个选项中选择及问答的形式进行,采用匿名记票。 问卷内容 : 【 1】被调查者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级。 (第 1题 ) 【 2】被调查者对亲情的看法。 (第 3、 18题 ) 【 3】被调查者 对亲情的渴望程度。 (4、 5、 9 题 ) 【 4】被调查者与家人的联系频度、联系方式、联系的原因及谈论的话题。 (第 6、 7、 8、 16题 ) 【 5】在被调查者心目中的父母。 (第 10、 11、 15、 17 题 ) 【 6】被调查者对家人的基本信息的了解及自己的实际行动。 (第12、 13、 14 题 ) 抽样调查: 我们调查分析的总体是钦州学院所有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通过抽样问卷调查,采取自愿填写的形式。为了真实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的亲情观,我们本次调查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在校大学生亲情观调查问卷调查。样本容量为 600,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查时注意将男女比例大体控制在 2: 3 的情况下进行。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 份,回收 591 份,有效问卷 588 份。 对获得的有效样本,课题小组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调查对象情况如下: 年级 性别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所占比例 男 58 60 59 59 40% 女 115 88 89 60 60% 所占比例 30% 25% 25% 20% 100% 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得到可靠的样 本数据后,根据研究分析目的,统计各项选项的数目及所占百分比。 四、数据分析与论证: 近年来,大学生的亲情观既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呈现良好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由于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中心思想的慢慢渗入,呈现出不良消极的一面。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果分析如下: 1、 被调查者对亲情的看法。 【 3】亲情、友情和爱情三者中,在您心里最重要的一个是 ? A 亲情 B 友情 C 爱情 D 三者都一样重要 【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选择 “亲情 ”的女同学占 、男同学占 52%。 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超过半数以上的人认为亲情是最重要的,可以看出当今我校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比较重视亲情。同时在男女之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女同学比男同学更看重亲情。 【 18】您对亲情有什么认识 ?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亲情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是我们在生命历程中前进的支柱和动力,更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源,同时亲情也是最伟大、无私、宝贵的,是值得我们珍惜,需要我们用心用爱去回报的。 2、被调查者对亲情的渴望程度。 【 4】您离开家后会不会想家人 ? 【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中得出,女同学有 “经常 ”, “偶尔 ”,男同学有 48%选 “经常 ”, 48%选 “偶尔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在校大学生在离开家后大多情况下是很想家人的,特别是大一的学生,有高达 % 的学生是经常想家人的,可见我们的在校大学生是多么的想念自己的亲人。 【 5】你希望你的父母来学校来看你么 ? A 想 B 没想过 C 想,但是不希望他们来 D 一般,来不来无所谓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想 ”, “想,但不希望他们来 ”男同学有 48%选 “想 ”, 24%选 “没想过 ”, 20%选 “想,但不希望他们来 ”从所的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是希望家人来学校探望的,但也可以从一些数据可以反映一些消极的方面,如: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选 “想,但不希望他们来 ”是为家人着想还是因为某些原因这就值得我们的进一步深入调查啦,此外在男同学中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 24%的同学是选 “没想过 ”的,从这一数据我们应该值得反思 【 9】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 示,女同学有 “有 ” “有一点 ”,男同学有 60%选 “有 ”28%选 “有一点 ”从所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同学在和家人取得联系时都感到高兴或是激动,其中女同学所占的比例比男同学大一点,且在男同学中还有 12%的同学认为在和家人取得联系时是没有高兴和激动的。 从以上数据来看,总的来说我校在校大学生对亲情的渴望程度是相当强的,其中女同学比男同学的更为强烈一点,但是也有一些消极的方面,还有一部分的同学对亲情的渴望不是很深,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的男生。有 24%的男生是没有想过家人到校来看望的,有 12%的男生觉得在和家人取得联系时没有觉得高兴或是激动的。 3、被调查者与家人的联系频度、联系方式、联系原因及谈论话题。 【 6】离开家后您一般多久与家里联系一次 ?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一星期以内 ” “两星期以内 ” “三星期以内 ”15%选 “三星期以上 ”,男同学有 32%选 “一星期以内 ”28%选 “两星期以内 ”28%选 “三星期以内 ”12%选 “三星期以上 ”。从调查结果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在校大学生与家人的联系频率都比较的频繁,说明同学们的亲情观都比较的浓厚特别是女生。但也还有一部分的同学在离家后三星期以上才与家人联系。 【 7】 (可多选 ) D 其他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100%选 “电话 ”还有 “网络 ”。男同学有 100%选 “电话 ”4%“选网络 ”4%选 “其他 ”从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电话在同学们与家人联系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有的调查人员都选择了使用电话与家人联系。 【 8】您与家人取得联系时一般谈 论什么问题 ?(可多选 )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家里的情况 ” “生活问题 ” “学习问题 ” “生活费 ”,男同学有 84%选 “家里情况 ”72%选 “生活问题 ”48%选 “生活费 ”, 48%选 “学习问题 ”。调查结果数据可以看出相当大一部分同学与家里联系都是为了了解家里的情况,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家里的亲人是相当的关心的,同时生活问题也是 谈论的热点,在这几个谈论的话题中生活费所占的比例是最低的,可见我们同 学们在这方面做的很好的,并不是每次联系都是说“钱 ”问题。但是从侧面也反映出一些消极的方面,如在与家人的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只是谈一些生活琐事,真正交流思想和情感学习等的很少。在大学过程中,虽然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较多,但是大多是嘘寒问暖,对孩子之间的了解很肤浅。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的行为也反映了同学对家庭过分依赖 , 自主自立能力有待提高。目前 ,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由中学毕业直接进入大学 , 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 ,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 对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也明显不足。尤其是大一的时候,不少同学不会处理生活小事 , 不 会安排生活费 , 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只会找家人哭诉。久而久之 ,生活自主自立能力明显不足 , 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都对家庭过分依赖 , 不利于自己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 16】您与家人打电话时一般持续多久 ? 钟以内 钟 钟以上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3060 分钟 ” “60分钟以上 ” “30分以内 ”。男同学有 60%选 “30分钟以内 ”32%选 “3060 分钟一内 ”8%选 60分钟以上。从调查结果的数据可以看 出男女同学之间与家人打电话持续的时间有所同其中女生持续的时间较长,而男生主要是在 30分以内。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日益上升,同学们的感情也日益变得外露。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与家人联系时一般都是选择用电话, 100 %的同学选择用电话与家人联系,且在联系的时间和频次上也有大幅度的上升,但是我们也从中了解到同学们与家人取得联系一般谈论的是家里的情况和些生活琐碎的问题,并不能面对面的谈话或是更多谈论一些心事。也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同学不愿意和家里人说出自己 的心事。 4、被调查者心目中的父母。 【 10】当你作出重大 决定 时,您会 ? A、询问家人的 意见 B 较少的询问家人的 意见 ,一般和朋友商量 C、全不询问他们自己搞定 D 其他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 “较少的询问家人的意见,一般和朋友商量 ”27 %选 “其他 ” “询问家人的意见 ” “全不询问他们自己搞定 ”,男同学 32%“其他 ”24%选 “较少的询问家人的意见,一般和朋友商量 ” 24%选 “全不询问他们自己搞定 ”20%选 “询问家人的意见 ”。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男同学和女同学之间的比例有一定的不同。女同学中在选 “较少的询问家人的意见,一般和朋友商量 ”占较大的比例,而男同学在选 “其他 ”上占较大的比例,男女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女同学只有 “全不询问他们自己搞定 ”男同学在这一选择中占有 24%,从中可以看出男同学的独立能力比女同学大得多,但是两者的独立能力也都不是很强,所以同学们的独立能力都还有待加强。从得出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在作出重大决定时也是很少和家人商量的,这也反映了同学们和家人之间还没有做到很亲近的状态在这一方面反而是更乐于和朋友商量。 【 11】目前父母在你生活扮演的角色是 ? A、长辈 B、朋友 C、提供经济来源的人 D、其他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长辈 ” “其他 ” “提供经济来源的人 ” “朋友 ”,男同学有 92%选 “长辈 ”8%选 “朋友 ”。从所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都认为我们的父母在生活中就是我们的 “长辈 ”,只有少部分的同学认为是“朋友 ”此外在女同学当中有 同学认为父母是我们生活中 “提供经济来源的人 ”。 【 15】有机会您是否与家人谈过心 ?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偶尔会 ” “经常 ” “不想 ”,男同学有 76%选 “偶尔会 ”24%选 “经常 ”。从所得的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同学在有机会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和家人谈心的但不是很经常只是偶尔而已,甚至在女同学当中有 同学选择 “不想 ”可见我们同学在和家人交流谈心这一块还是要有待加强的。 【 17】您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您倾诉的对象一般是 ? A、家人 B、朋友 C、网友 D、其他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朋友 ” “其他 ” “家人 ” “网友 ”,男同学有 64%选 “朋友 ”12%选 “家人 ”16%选 “其他 ”8%选 “网友 ”。从所得的 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一般的倾诉对象是自己的朋友,反而在这一方面家人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同学们眼里友情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大一的同学选择家人的比例比大四的同学要大。 在对 “被调查者心目中的父母 ”这一项内容的调查中,从所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的同学都很敬重我们的父母都觉得父母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 “长辈 ”的角色,但是在敬重的过程中是否也是因为敬畏而疏远了呢。在调查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在遇到问题询问意见的人 、不开心时所选择的倾诉对象都是朋友,而家人所占的比例却是很低的,有此可见我们同学并不是很乐意的与家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父母之间只是很肤浅的交谈而已,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并不是经常的与家人谈心只是偶尔的问题,甚至有 “不想 ”的同学。 5、被调查者对家人的基本信息的了解及自己的实际行动。 【 12】您是否记得家庭成员的生日 ?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记得一部分 ” “记得 ” “完全不记得 ”,男同学有 48%选 “记得一部分 ”44%选 “记得 ”8%选 “完全不记得 ”。从所得的数据来看有相当的一部分同学对家人的生日是了解的,但也有少部分的同学是完全不记得的。可见我们同学对我们的家人也是关心的,看出同学们对亲情的重视。 【 13】 节的日子与家人联系并送上您的祝福 ?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会 ” “以前没有但以后会 ” “不会 ”,男同学有 64%选 “会 ”20%选 “以前没有但以后会 ”16%选 “不会 ”。从所得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在家人生日、过节的日子与家人联系并送上您的祝福,也有一部分的同学以前没有的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决定以后会,但是也存在有不会的同学。 【 14】您没有卖了解父母的一些想法 ? A、有,很了解 B、没有,并不了解 C、有些了解,有些不了解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有 67%选 “有些了解,有些不了解 ” 21%选 “有,很了解 ”12%选 “没有,并不了解 ”,男同学有 68% 选“有些了解,有些不了解 ”20%选 “有,很了解 ”12%选 “没有,并不了解 ”。从所得的数据 可以看出,我们很都同学对父母的一些想法都有点了解,但很了解的只占一部分而已,并且存在有并不了解的。在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我们有些同学在和父母的交流这一方面还要加强,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同学当中很多对家人的基本信息都有点了解,且在特殊的节日中也附上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父母的一些想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还有 12%的女同学、 12%的男同学完全不了解的。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我们同学和家人之间缺乏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 总的来说大 学生的亲情观既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呈现良好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由于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中心思想的慢慢渗入,呈现出不良消极的一面。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 总结 得出一下的结果: (一 ) 积极方面 调查显示,当今我校许多在校大学生都比较重视亲情。在回答 “亲情、友情、爱情三者中,在您的心里最重要的一个是 ” 这一问题时,选择亲情的女同学占 、男同学占 52%。 “你是否记得家庭成员的生日 ”这一问题时,女同学有 “记得一部分 ” “记得 ”、男同学有 48%选 “记得一部分 ”44%选 “记得 ” 在回答 “您是否会在家人生日、过节的日子与家人联系并送上您的祝福 ?”女同学有 “会 ” “以前没有但以后会 ”、男同学有 64%选 “会 ”20%选 “以前没有但以后会 ”。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日益上升,同学们的感情也日益变得外露。 100%的同学选择用电话与家人联系,在联系的时间和频次上也有大幅度的上升,女同学有 同学有 32%选 “一星期以内 ” 同时还有女同学 同学 28%选 “两星期以内 ”与家人联系,由于电话的方便和快捷,父母与孩子双方都比较主动。 (二 )消极方面 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中,一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往,但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在家庭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加之父母和祖父母的溺爱,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烈。 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与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孩子与家长缺乏真正的了解。尽管从调查中显示,女同学有 同学有 32%选 “一星期以内 ” 同时还有女同学 同学 28%选 “两星期以内 ”与家人联系但是普遍存在与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谈心较少,彼此互不了解情况。在回答 “你是否经常与家人谈心 ”这个问题时,只有 同学 24%男同学选 “经常 ” 女同学有 同学 76%选 “偶尔会 ”。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时选择家人 (女 12%)作为倾诉对象的远远少于选择朋友作为倾诉对象 (女 64%)。 在与家人的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只是谈一些生活琐事,真正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很少。在大学过程中,虽然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较多,但是大多是嘘寒问暖,对孩子之间的了解很肤浅。另外一 方面,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对于父母的一些想法, 21%的女同学 20%的男同学了解, 12%的女同学 12%男同学是完全不了解。 目前 ,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由中学毕业直接进入大学 , 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 ,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 对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也明显不足。尤其是大一的时候,不少同学不会处理生活小事 , 不会安排生活费 , 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只会找家人或是朋友哭诉。久而久之 ,生活自主自立能力明显不足 , 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都对家庭过分依赖 , 不利于自己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在调查中 也发现同学们对家庭过分依赖 ,在回答 “当你作出重大决定时,您会 ?”只有 女同学 24%的男同学选择自己决定。可见我们同学自主自立能力确实是有待提高。 五、原因分析 从上述现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亲情观上,大学生讲究奉献少了,索取多了,如今大学校园已不再是纯洁的象牙塔,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安乐主义风在校园中弥漫。同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