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练习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归纳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相传是 时期的 所作,是根据史编写的 (体)史书。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 的著名战例。本文通过对比塑造了曹刿和 两个人物形象。二、为下面加点字注音。小信未孚( )下轼其辙( )登轼而望之( )望其旗靡( )彼竭我盈( )夫大国,难测也( )三、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小惠未 ,民弗从也。 通 四、解释下面的古今词语(1)牺牲玉帛 古: 今: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古: 今: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 今: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古: 今: (5)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 今: (6)忠之属也 古: 今: 五、解释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故 公问其故( )故逐之 ( ) 之 故克之( )忠之属也( )肉食者谋之( )六、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弗敢加也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既克 (8)望其旗靡 七、翻译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二部分:阅读部分一基础知识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 , _。_,_,_,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 、 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 , 课文则选自_。2 、“夫战”中的“夫”读作_,讲作:_3 、给“辙”和“靡”选择正确读音 辙: 靡: 4 、“望其旗靡”中“靡”的意思是: A . 破烂 B . 发霉 C . 倒下 D . 倾斜5 、 解释加点的词: 既 故 鼓 再 盈 逐6 、写出上段文字所包含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_ _ 7 、 对“夫战,勇气也”理解正确的项 ( ) A . 战争,是要勇敢的。 B . 作战,是靠勇气的 C . 大丈夫打仗,是要有勇气的。 D . 那些人打仗,就是勇敢8 、翻译句子: 故克之:_ _ _ 望其旗靡,故逐之:_ 9 、 “克之”的直接原因是: ( ) A . 一鼓作气。 B . 彼竭我盈。 C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 夫战,勇气也。10 、这个语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 ) A. 曹刿论述战争争取的原因。 B . 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 . 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 . 交待鲁国战胜了齐国。11、 鲁国战胜齐军的原因,下面有六项备选答案,请结合课文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A . 战前对作战部署谋划得周密。 ( ) B . 战前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 ) C . 鲁庄公亲自部署指挥战斗。 ( ) D . 军事上采用了后发制人的战略。 ( ) E . 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时、地利。 ( ) F . 详察敌情以后才下令追击。 ( )12 、“彼竭我盈”指什么时候 ? 答:_ 13 、“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2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迹。公将弛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选文节选自课文 ,它记述了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2分)(2)找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改改(3)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写出原句。(2分)(4)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鼓靡(5)把句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6)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大意。(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解答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齐人三鼓( )(2)望其旗靡( ) (3)再而衰( ) (4)惧有伏焉(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战于长勺 B 公将鼓之 苛政猛于虎 之虚所卖之 故克之 齐师败绩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答 _ 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小大之狱()公将鼓之()公问其故()望其旗靡()2、用原文语句回答。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5、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爱国将领五、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小惠未 ( )小信未孚( )小大之狱( )公将鼓之(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神弗福也( )何以战(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思(1)牺牲玉帛:古 ;今 (2)又何间焉:古 ;今 3、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用原文语句回答:(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5、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1) (2) 6、就文章第一段中曹刿与鲁庄功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达出来的主要思想。 7、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8、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9、曹刿论战一文生动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其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话从侧面衬托了曹的 ,而鲁庄公关于“何以战“的回答又反衬出曹刿的 。10、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弗敢加也 而山不加增 B、弗敢专也 专其利三世矣C、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二)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1)必以分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小大之狱 环而攻之而不胜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的问题。(1)“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 (2)“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原因是什么? 5、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 (三)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成,将以攻宋 问:“何以战?”B、愿借子杀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义不杀少而杀众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D、吾义固不杀人 舍生而取义者也2、解释加点字词。(1)公输盘不说。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翻译句子。(1)宋何罪之有?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乙)文中,从“曹刿请见”一句中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一个体现子墨子这种精神的语句。 5、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曹刿论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遍(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 ) (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公将鼓之()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六)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八)文学史常识曹刿论战选自_,这是我国著名的_体史书,叙述的是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一、按原文填空l 庄公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l 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l 作战前,中,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l 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认为(彼竭我盈)之时是最佳的反攻时机,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之时则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l 本文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二、阅读题l 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绩才能取得战争胜利。l “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什么内容?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的双方,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l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l 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l 本文中想写了战前准备,略写了战争时的过程,这么做目的是什么?之所以详写曹刿论战前准备、掌握战机、详查敌情、战后论述战胜原因,略写战争过程,是为了如突出曹刿这个在政治上有远谋的军事家的形象,强化中心。l 从战争阶段的角度看来,本文重点写的是: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l 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且曹刿十分爱国,有责任心。l 曹刿提问及鲁庄公回答时被曹刿两否一肯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热情;深谋远虑,责任感。l 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 取信于民是战争的先决条件。l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原因:夫大国伏焉 目的:判断敌情。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l 曹刿的“远谋”或“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或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两否一肯,纵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这是他政治上的远见。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能把握战略战术,抓住战机。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l 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刺猬真聪明500字9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课件
- 基于2025年教育园区建设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优化报告
- 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点展示
- 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与路径
- 聋校数据统计课件
- 新质生产力与智慧城市
- 新质生产力与新质人才要求
- 新质生产力先行区
- 园林给排水工程
- Rexroth (博世力士乐)VFC 361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学校“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成立文件”
- 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练习及答案
- 第四章 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
- GB/T 9877-2008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
- 共享服务中心(HRSSC)课件
-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1章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课件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人际关系-寝室篇》课件
- 数字色彩课件
-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走近科学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3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