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时代下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SWOT分析_第1页
可穿戴设备时代下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SWOT分析_第2页
可穿戴设备时代下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SWOT分析_第3页
可穿戴设备时代下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SWOT分析_第4页
可穿戴设备时代下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SWOT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穿戴设备 趋势下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 SWOT 分析 李加宁 1 张龙 庆贺琴 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 山西 晋中 摘 要 运用 SWOT 分析法 对可穿戴设备趋势下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优势 劣势 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并提出对策建议 1利用可穿戴设备 打造新赛事 名片 2 丰富运动数据资源 搭建运动数据分析平台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马拉松赛 SWOT 分析 太原市 SWOT 分析法是对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 是将与研究对 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和外部的机会 opportunity 和威胁 threat 等 通过调查列举出来 并依照矩阵形式排 列 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 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 从中得出一 系列相应的结论 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发展 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个人运动发展以及群众性运动的社交发展进行分析 探讨 在移动互联为平台 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支撑的今天 太原马拉松赛的发展战 略 1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概况 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是经亚田联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 太原市最大的国际 体育赛事 同时也是全国马拉松积分赛其中的一站 在国家体育总局 山西省 人民政府 中国奥委会主办的 2015 中国体育文化 体育旅游博览会 精品项 目评选中 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成功入围 被评为 十佳精品赛事 2015 年的 太原国际马拉松更是定位为 中国第一反战马拉松 以跑为名纪念这一重要历 史时刻 赛事邀请了全国 100 个跑团参赛 重温 百团大战 光辉历史 同时 邀请了部分抗战老英雄亲临马拉松赛场 突出 为和平 跑太马 主题 2可穿戴设备运动着的影响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 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 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 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 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 感知以及运动带 作者简介 李加宁 1987 男 助教 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赛事管理 来很大的转变 目前市面上可穿戴设备的终端输出形式和产品 见表 1 表 1 2015 年度可穿戴设备终端功能及分类 可穿戴终端可穿戴终端功能功能代表产品代表产品 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健身计步 睡眠监测 震动唤醒 少数具备心率测量 来电提醒 等 Jawbone UP 24 Fitbit Flex 咕咚手环 小米手环等 智能手表 手机辅助类智能手表 手机辅助类信息查看 事件提醒 电话接 听 运动健康等 三星 Galaxy Gear2 Pebble 等 智能手表 独立终端类智能手表 独立终端类独立通话 精准定位 独立云 端交互 数据业务等 OmateTrueSmart 联通的儿童 定位手表等 智能眼镜智能眼镜实时摄像 同步双屏 地图导 航 虚拟现实及红外线医学等 Google Glass Oculus Rift Docomo 智能眼镜等 2013 年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元年 也是大众体育运动方式改变的元年 民 众通过对佩戴心率 血压等各方面监测的设备 改变了大众健身的传统理解 尤其是大众长跑步运动的大范围普及 首先 可穿戴设备十分恰当的将 私人医生 的理念植入到运动者的心里 随着我们国家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 民众对健康的生活状态的要求也有了更高 的要求 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加关注 人们需要有一种工具能够实时对自 己的健康 体能状态进行监测 可穿戴设备在这一方面恰好满足了运动者对了 解自己身体状况的需求 在直观的数据面前 人们的竞技心理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 它以纽带的形式联接社交和运动 使运动不仅仅再以强身健体的形 式出现 而是增加了社交属性 也就是说 通过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上传自己的 体能数据和运动任务来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 也通过分享自己的运动来获得社 交平台中其他运动者的激励和监督 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满足 3可穿戴设备趋势下太原马拉松的 SWOT 分析 3 1 优势分析 S 3 1 1 培养广泛运动基础 太原国际马拉松赛自 2010 年起已成功举办 5 届 累计吸引了近 20 个国家 和地区的逾 10 万人次参赛 其资金规模 影响范围 参赛人数等反应比赛水平 的重要指标都已跻身全国前列 被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委员会授予金牌赛事的 殊荣 无疑 太原国际马拉松已经成为太原走向国际的一张闪亮名片 也填补 了太原多年来始终缺少重要大型单项赛事的空缺 取得如此成绩除了地方政府 和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外 更多的是群众间已然形成了跑步的习惯 比如太原本 土的荧光夜跑活动等 充分证明太原的全民运动的浪潮已经形成 因此 2015 年的太原国际马拉松的火爆也就不足为奇 可穿戴设备在全民运动的浪潮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方面它的出现 刺激了酝酿已久的群体性运动 另一方面 它规范化和科学化了以往人们粗放 的运动方式 使得人们更加有的放矢的去锻炼自己 数据的实时反馈 直接推 送给运动员 利用设备跟踪他们的运动情况 进行数据记录 开出运动处方 并实时给予科学指导 从个性化定制上促进参赛者积极锻炼 养成科学运动习 惯 可穿戴设备还吸引了更多非跑步爱好者 或者说正徘徊在运动和不运动之 间的人群 在体育范畴下 这类人不属于体育人口 但也不缺乏运动热情 只 是缺少个机会或者动力让他们自然的加入到体育锻炼的大家庭中 可穿戴设备 通过社交的属性把这类人群集合起来 提升了民众的参与感 带动了人们参加 体育锻炼的热情 3 1 2 扩大民众参与面 太原国际马拉松是国际性的单项大型赛事 从民众的角度看 报名和参与 的基础门槛相对较高 实则不然 赛事组委会创造性的开创了全民参与的模式 相对应的有迷你马拉松 半程马拉松 丰富了比赛的趣味性 扩大了群众参与 基础 从今年的比赛可以看出 以 100 个团体参与的规模来说 已经成为全国 大众马拉松参与团体最多的马拉松比赛 其中 移动互联下 可穿戴设备对于比赛的贡献也是明显的 它将比赛的 参与门槛降低到手机 智能手环当中 人们只需下载一个简单的 APP 就能轻松 报名参加 可以说 互联网 的概念对本次太原国际马拉松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 用 3 2 劣势分析 W 3 2 1 整体数据平台缺失 赛事缺少统一数据库 目前来看 可穿戴设备上的数据统计还是基于各个硬件开发商设定的 体 育行业和智能硬件制造业没有形成很好的整合 也没有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导 致数据分析始终在个人或某一社交团体层面 简单来说 太原马拉松赛事最终 呈现的是各个参赛人员的成绩 是几分几秒 第几名 而运动员所戴的可穿戴 设备上显示的是个人的数据 比如最大心率 步数等 有可能包括团体数据 二者并没有任何关联 参赛运动员完成比赛后希望看到的是他与获得金牌的运 动员在各个方面的对比和差距 比如体能储备和跑步技术 最快速度等方面数 据 但目前现有计算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 3 2 2 运动数据无法满足各层次运动员 从专业参赛运动员角度来说 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相对简单 对专业选 手并不能起到分析技战术 指导运动员比赛的作用 反而佩戴设备成为专业运 动员的累赘和负担 多数情况下 相当数量的职业选手大赛中少有佩戴 业余参赛运动员关注更多的是身体健康 脂肪含量 如果达到了自己设定 的指标后 他们就会对比赛失去完成的动机 在业余选手达到数据指标后 对 于比赛的强度和比赛对身体的过度刺激和损耗 业余运动员不太可能从中获得 动力 这也就是可穿戴设备适得其反 牵制比赛的劣势所在 3 3 机遇分析 O 3 3 1 助力双方 实现共赢 近几年来互联信息化环境下的赛事研究已成为前沿课题 伴随移动互联网 的飞速发展 以 4G 移动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应用 使 越来越多的先进可穿戴设备在赛事领域发挥着突破性的作用 赛事为可穿戴设 备提供了集中展示的平台 2015 年太原国际马拉松期间 首个国内可穿戴移动 支付运动装备亮相 由国内某银行研发 将智能运动手环与信用卡支付绑定起 来 形成了新型运动支付方式 让使用者在运动中有更时尚更简便也更安全的 刷卡支付新形式 太原国际马拉松也就成为了运动领域可穿戴设备展示的高水 准平台 从赛前筹备到赛后评估 可穿戴设备也为比赛提供了信息采集 信息加工 信息推广的渠道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 赛事举办日渐统一化 标准化 而 赛事数量暴涨 赛事推广渠道的千篇一律 传播媒介乏善可陈 也使得赛事相 对缺乏亮点来吸引广大体育爱好者 赛事合作方通过与智能硬件的开发商合作 可以有效的将信息直接传递给参与者 可穿戴设备将与赛事捆绑 互相发挥在 全民运动浪潮中的关键作用 3 3 2 外界对赛事与运动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认可 外界对于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认可是本赛事不可或缺的 赛事的观众和 运动员是赛事的核心 经过 5 年的积累与发展 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得到了上到 国家体育总局 下到太原本地市民的一致认可 社会各界对赛事的组织举办给 予了大力支持 才使得今年拥有 3 万多人规模的国际大型赛事 可穿戴运动设备以体积小 便易携带 智能化强 时尚等优势得到人们的 青睐 可穿戴运动设备对身体生理数据的收集 有利于促使人们实施体育健身 目标 监测运动健身过程 身体活动强度监控 根据可穿戴运动设备的数据反 馈 了解自己的健身情况 更合理地安排运动健身计划 综合来看 外界对赛事和智能设备的结合在今年的比赛中也获得了肯定 运动员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得更多关于比赛的信息 赛事也通过可穿戴设备宣传 了和丰富了自己 实现赛事的科技化 信息化 人性化 3 4 挑战分析 T 3 4 1 国内其他马拉松赛与太原国际马拉松的赛期冲突 在太原国际马拉松举办的 9 月份期间 有大约 9 项马拉松赛事的举办 见 表 2 其中不乏赛事等级为 A 的 5 项 这些马拉松比赛与太原国际马拉松形成 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也迫使参赛运动员分流 降低了太原国际马拉松的参赛人 员规模和比赛水平 表 2 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注册赛事日历 九月 时间时间CAACAA 认证认证 月月日日 赛事名称赛事名称地点地点 赛道赛道赛事赛事评级评级 IAAFIAAFAIMSAIMS 5 山东滕州第二节微 山湿地马拉松赛 滕州 5 和龙国际半程马拉 松赛 和龙 B 银牌 13 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太原 A 金牌 13 天津国际马拉松赛天津 A 19 衡水湖国际马拉松 赛暨全国马拉松锦 标赛 第 3 站 衡水 A 金牌 9 9 月月 19 潍坊 峡山 国际 乡野马拉松赛 潍坊 B 26 云南水富国际半程 马拉松赛 水富 A 铜牌金标 待定北京马拉松北京 A 金牌 待定贵州镇宁黄果树国 际半程马拉松赛 安顺 A 铜牌 待定昆民高原国际半程 马拉松赛 昆民 A 铜牌 3 4 2 可穿戴设备对太原马拉松赛技术服务有待提高 现代大多数的可穿戴运动设备 仅仅是对人体运动时的数据进行了收集 数据收集以后没有有效的处理分析 使赛事和个人数据脱节 赛事组织者收集 回来的信息对个人起不到任何作用 其次 市场中做智能硬件 可穿戴设备的厂商众多 参赛运动员选择的设 备也各式各样 很难在短时间做到统一 也加大了组织者回收数据的难度 也 就造成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降低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可穿戴设备与太原马拉松赛结合的优势 培养广泛群众运动基础 降低了 群众参与门槛 丰富了参与形式 劣势 整体数据平台缺失 且数据类型无法 满足各层次运动员的需求 机遇 可穿戴设备同太原马拉松赛相互作用 实现 共赢 挑战 太原马拉松赛与同时间的马拉松赛期冲突导致运动员分流 以及 就目前数据统计技术的瓶颈成为摆在二者面前的挑战 4 2 建议 4 2 1 利用可穿戴设备 打造新赛事名片 太原国际马拉松与国际顶级马拉松赛仍有一定距离 在有限的资源下 建 议突出特色 重点强调科技办赛 以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为突破口 将个人比 赛实时数据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 移动互联上传至赛事组织者 赛事组织者收 集并整理数据 针对各个参赛者反馈不同的数据分析 使比赛不单是简单的排 名 让运动员从中获得更个性化的运动数据来指导自己科学运动 从而丰富太 原马拉松赛的 寓教于乐 的属性 4 2 2 丰富运动数据资源 搭建运动数据分析平台 设备制造商绑定赛事 有利于制造商制造相对专业或者专门服务某一赛事 的软件 防止运动数据简单单一 根据个人个性化定制属于自己的数据 同时 赛事组织者联动设备制造商打造软件平台 也就是个人汇总到赛事中心的大数 据 从而可以使赛事实现更好管理 更好宣传 更加科学化 更加人性化 达 到赛事办赛水平与个人运动水准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汪波 臧世伟 兰州国际马拉松 SWOT 分析 J 运动 2013 年 1 月 57 期 140 141 2 郭妍妍 解毅飞 我国可穿戴运动设备市场环境的 SWOT 分析 J 体育科技 2015 36 4 117 119 3 陈立龙 宋建文等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育运动可视化管理 J 2014 9 26 9 2028 2033 4 张仁玉 马霖霖 可穿戴设备的今世来生 J 走向世界 2013 24 86 91 5 刘衡 冯婷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J 北京师范大 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49 6 649 652 6 张越 我国可穿戴设备产业现状 J 中国信息化 2014 17 14 15 7 罗春雨 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评价体系的研究 M 社会科学 辑 2012 10 8 陈云开 赛事经营管理概论 M 2003 年 4 月第一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SWOTSWOT analysisanalysis ofof thethe TaiyuanTaiyuan In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