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_第1页
上午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_第2页
上午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_第3页
上午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_第4页
上午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测定,zhangfeng0401163.co提纲,概述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石棉纤维浓度,一、概述,较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粒径在110m粉尘来源自然环境粉尘生产性粉尘,粉尘的分类按化学性质分无机性粉尘金属性粉尘:铅、铜非金属类粉尘:石英、石棉、滑石、煤人工合成:水泥、玻璃纤维有机性粉尘植物粉尘:木尘、棉尘动物性粉尘:羽毛人工有机粉尘:聚乙烯、聚丙烯,按呼吸系统沉降部位ACGIH 2010年分类可吸入粉尘 50%采集效率在30m胸腔粉尘 10m呼吸性粉尘 4m,粉尘的理化性质粉尘的化学成分 由于粉尘的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产生过敏、肺纤维化、中毒和肿瘤。金属粉尘可引起中毒、过敏。石棉粉尘引起肺癌、间皮瘤粉尘分散度 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粉尘溶解度 溶解度高在上呼吸道溶解吸收,溶解度低的容易进入肺泡,在体内持续作用。粉尘硬度 硬度高的引起机械损伤粉尘的荷电性 荷电的粉尘在呼吸道内易被阻留,可用于除尘粉尘的爆炸性 可燃性粉尘:铝粉、镁粉、煤尘、木尘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呼吸系统肿瘤:肺癌、间皮瘤、13种尘肺病呼吸系统炎症: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肺通气改变,局部作用 局部刺激和损伤、皮肤病变(阻塞性皮囊炎、粉刺性皮囊炎)中毒作用 铅中毒、砷中毒等,what ?(测什么、用什么测)how?(怎么测,测多长时间)where?(在哪里测)when?(什么时候测、测量时机和时段),二、总粉尘测定,掌握总粉尘的定义及方法原理。熟悉总粉尘测定的主要器材,掌握总粉尘采样、测定和计算方法。熟悉滤膜总粉尘的增量要求。了解总粉尘测定的注意事项。,定义:指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是使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采集的粉尘。实际上采集的大多数是可吸入粉尘方法:滤膜增重法原理:空气中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根据测量前后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空气中粉尘浓度,现场测量器材设备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丙纶等) 直径37mm、40mm(空气中浓度小于50mg/m3)、75mm(大于50mg/m3)采样器 流量范围、流量校准、检定分析天平 万分之一(感量0.1mg)或十万分之一(感量0.01mg)其他器材 干燥器、除静电器、镊子、包装纸(或其他存放粉尘的干净容器),测量前准备滤膜 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称量: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在衬纸上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流量校正 使用皂膜流量计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流量校正。检查密闭性安装: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危害因素识别: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设备、使用的原辅料,分析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接触时间工作场所粉尘产生的规律、存在状态、预计浓度,必要时可预采样防护设施调查现场环境条件,温度、风速、气压,采样方案的制定根据检测目的确定检测天数采样点(采样对象)的确认:设备数量、岗位设置、人员呼吸带、下风向采样时段的确认:正常工作日、浓度最高的季节、周、日、时段采样时间,仪器设备的准备,流量的校正,滤料的选择,采集短时间采样 呼吸带、1540L/min、15min,采样时间不足15min的可进行一次以上采样。长时间采样 呼吸带、15L/min、18h个体采样 前胸部、呼吸带、15L/min、18h,测量地点 GBZ159: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地点靠近劳动者、靠近呼吸带评价防护设施防护效果时,根据设备情况选定采样点工作地点的下风向、远离排气口或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测点数目的确定,采样时段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采样粉尘浓度随季节变化的工作场所,应选择浓度最高的季节作为重点采样季节在工作周内应将粉尘浓度最高的工作日作为重点采样日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评价检测,日常检测,个体采样采样对象的选择未知接触浓度最高、时间最长的岗位,已知接触浓度最高、时间最长的岗位,样品保存和运输 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或将滤膜或滤膜夹取下,放入原来的滤膜盒中。携带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二次污染。,称量将采样后的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 计算: Q=(Q1+Q2)/2,质量控制,注意事项滤膜增重要求,气密性检查:用手指(掌)完全堵住采样头的进气口,转子应迅速下降到流量计底部;自动控制流量的采样器,则进入停止运转状态。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m3(以0.01mg天平,采集500L空气样品计)前后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天平应在每次称量前除去静电工作日内粉尘浓度较稳定,可用短时间采集1或数个样品;工作日内浓度变化有规律,可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短时间采样,并根据接触时间计算TWA,三、呼吸性粉尘的测量,掌握呼吸性粉尘的定义及方法原理。了解常用的采集呼吸性粉尘预分离器类型。掌握呼吸性粉尘采样、测定的主要器材、方法和计算。了解呼吸性粉尘测定的注意事项。,定义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集效率为50%。原理 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现场测量仪器设备测尘滤膜:同总尘预分离器:收集7.07m ,5m采集50%采样器:同总尘,与预分离器相匹配天平:同总尘其他:同总尘,水平淘析出分离,撞击式分离,旋风分离,测量前准备滤膜 干燥、称量、安装仪器设备:流量校准、检查气密性测量 短时间、长时间、个体采样,流量根据预分离器决定。,样品保持和运输样品称量浓度计算注意事项,地下矿山和隧道工程粉尘采样点及采样位置,露天矿山,车站、码头、仓库产尘货物搬运存放,煤矿井下作业,应用实例某电厂粉尘浓度检测经过现场调查,确定产生粉尘区域有:码头、皮带、煤场、斗轮机、卸船机、碎煤机、给煤机、磨煤机、电除尘、灰库、石灰石运输、石膏脱水、捞渣机等设备粉尘种类: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采样方式:短时间采样与个体采样采样数量的确定,采样前准备滤膜干燥:将待称量的粉尘滤膜放置在硅胶干燥器内,干燥至少2小时,滤膜称重与记录仪器设备的准备 短时间采样器、个体采样器、旋风分离器检查设备检定有效期、电池电量检查气密性,流量校正 注意:负载校准、气路方向,对于短时间采样设备的流量校正使用专门的接头,现场测量总尘短时间采样 将粉尘采样器架在(站姿1.5m,坐姿1.1m)工人巡检路线,或定点作业处,产尘设备的下风向。打开滤膜夹,用镊子将称过重量的滤膜毛面朝进气方向,放置在滤膜夹内,拧紧滤膜夹,装入仪器内。打开仪器,调解流量至20L/min,采集15min。注意:保持仪器进气、出气畅通;滤膜夹要擦干净,防止污染;取滤膜时保持接尘面朝上。,长时间采样 使用37mm的滤膜,将采样夹固定在采样对象的前胸部,靠近工人呼吸带,使用2L/min(10%)流量采集18h。注意:保持气路畅通,进出气方向与采样夹一致,,采集完毕后,取出滤膜夹,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容器内。称重:除静电、同一台天平,现场测定呼吸性粉尘短时间采样玻璃捕集板先用中性洗涤液浸泡,除去表面污渍用洁净的小刀沾取少量硅油,涂抹在玻璃捕集板圆心位置。在向侧边将硅油刮薄展开,使硅油涂成直径15mm的圆形。将涂好硅油的玻璃捕集板称重,记录重量并放置在样本盒内,或直接放置在预分离器前端的捕集板座上,用金属环压紧,旋上预捕集器进气盖。将直径40mm滤膜压入滤膜夹,安装在分离装置底部的金属网上,旋上已安装好的预捕集器前段。,在选定的采样点,使用20L/min流量采集取样、称重计算 呼吸性粉尘 总尘浓度,注意:硅油涂板应在采样前至少2小时完成,保证扩散均匀,并不受污染 流量根据使用的仪器种类而定,个体采样 同总尘,将采样夹前装一旋风分离器,流量设为1.7L/min(根据旋风分离器种类而定),注意:进气口在侧面,下端为大颗粒接受器,必须拧紧; 总尘重量可用大颗粒接受器增重与滤膜增重之和测得,但一般仅用于呼吸浓度测定,结果计算,CTWA = (c1t1+c2t2+.+cntn)/8,四、粉尘分散度测定,掌握粉尘分散度的定义及分散度测定的常用方法、原理。熟悉粉尘分散度测定的主要器材。了解粉尘分散度样品的采样、测定、计算、及注意事项。,定义 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分散度 粒径 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 沉降速度 被机体吸收的机会 分散度 比表面积 对机体危害测量方法 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原理 滤膜溶解涂片法 将采集有粉尘的过氯乙烯滤膜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颗粒的混悬液,制成标本,在显微镜下测量和计数粉尘的大小及数量,计算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百分比。自然沉降法 将含尘空气采集在沉降器内,粉尘自然沉降在盖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测量和计数粉尘的大小及数量,计算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百分比。对于可溶于乙酸丁酯的粉尘选用本法。,样本收集滤膜溶解涂片法 直径40mm过氯乙烯滤膜、1540L/min自然沉降法清洗沉降器,将盖玻片用洗涤液清洗,用水冲洗干净后,再用95%乙醇擦洗干净,采样前将盖玻片放在沉降器底座的凹槽内,推动滑板至与底座平齐,盖上圆筒盖。 将滑板向凹槽方向推动,直至圆筒位于底座之外,取下筒盖,上下移动几次,使含尘空气进入圆筒内;盖上圆筒盖,推动滑板至与底座平齐。然后将沉降器水平静止3h,使尘粒自然沉降在盖玻片上。,测定滤膜溶解涂片法仪器:瓷坩埚或烧杯、载物玻片、显微镜、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乙酸丁酯、滴管等。测定将采集有粉尘的过氯乙烯滤膜放入瓷坩埚或烧杯中,用吸管加入12ml乙酸丁酯,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制成均匀的粉尘混悬液。立即用滴管吸取1滴,滴于载物玻片上;用另一载物玻片成45角推片,待自然挥发,制成粉尘(透明)标本,贴上标签,注明样品标识。,目镜测微尺的标定:将待标定目镜测微尺放入目镜筒内,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镜测微尺的刻度线,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成400600放大倍率,调至刻度线清晰,移动载物台,使物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与目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相重合。然后找出两种测微尺另外一条重合的刻度线,分别数出两种测微尺重合部分的刻度数,按照公式计算出目镜测微尺刻度的间距(m)。,分散度的测定:取下物镜测微尺,将粉尘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粉尘颗粒,然后在标定目镜测微尺所用的放大倍率下观察,用目镜测微尺随机地依次测定每个粉尘颗粒的大小,遇长径量长径,遇短径量短径。至少测量200个尘粒。分组记录,算出百分数。,注意必须使用过氯乙烯滤膜本法不能测定可溶于乙酸丁酯的粉尘(可用自然沉降法)和纤维状粉尘镜检时,如发现涂片上粉尘密集而影响测量时,可向粉尘悬液中再加乙酸丁酯稀释制好的标本应放在玻璃培养皿中,避免外来粉尘的污染,自然沉降法仪器:格林沉降器、载物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测定制备测定标本:将滑板推出底座外,取出盖玻片,采尘面向下贴在有标签的载物玻片上,标签上注明样品的采集地点和时间。在显微镜下测量和计算,同滤膜溶解法,注意本法适用于各种颗粒性粉尘,包括能溶于乙酸丁酯的粉尘使用的盖玻片和载物玻片均应无尘粒沉降时间不能3h,粉尘粒度分析仪采用斯托克斯和比尔定律进行分析检测读数直观、测定结果自动存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测量范围:0150m,五、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测定,了解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熟悉焦磷酸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的方法原理、采样方法、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定义 游离二氧化硅指结晶型的二氧化硅即石英方法 焦磷酸法原理 粉尘中的硅酸盐及金属氧化物能溶于加热到245250的焦磷酸中,游离二氧化硅几乎不溶,而实现分离。然后称量分离出的游离二氧化硅,计算其在粉尘中的百分含量。样品采集 75mm滤膜、新鲜积尘(大于0.1g),记录采样点、粉尘种类,测定仪器 恒温干燥箱、硅胶干燥器、分析天平、锥形瓶、电炉、坩埚、量筒、烧杯、玛瑙研钵、慢速定量滤纸、玻璃漏斗及其架子、温度计(0360)试剂 焦磷酸、氢氟酸、硝酸铵、盐酸溶液测定步骤,计算注意粉尘样品一定要放在1053烘箱烘干焦磷酸溶解硅酸盐时温度不能超过250 对于粒子较大粉尘一定要用玛瑙研钵,研磨至手捻有滑感含有碳酸盐,缓慢加热氢氟酸腐蚀性大,在通风橱内进行灰化样品应少量、多次洗涤难溶物用硫酸+氢氟酸处理酸与水混合时应缓慢并充分搅拌,避免形成胶状物使用水银温度计时,不能接触容器底部,红外分光光度法,六、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掌握石棉纤维计数浓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及方法原理。熟悉石棉纤维粉尘的样品采集方法、测定步骤、计算及注意事项。了解石棉纤维的计数规则。,定义 石棉纤维粉尘计数浓度指1立方厘米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根数,单位为f/cm3原理 用滤膜采集空气中的石棉纤维粉尘,滤膜经透明固定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石棉纤维数,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石棉纤维根数。 样品采集流量 个体2L/min,定点25Lmin时间 8h或分段采样,要求每100个视野中石棉纤维浓度不低于20根,每个视野中不高于10根。样品保存 不可折叠,直接放入滤膜盒中,避免振动,测定仪器与设备 滤膜:微孔滤膜或过氯乙烯滤膜,孔径0.8m相差显微镜带有X-Y方向移位的推片器;总放大倍率为400600,至少应具有10及40两个相差物镜;目镜可采用10或15,应能放入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载物玻片剪刀、镊子带盖玻璃瓶计时器,丙酮蒸气发生装置注射器试剂 丙酮、三乙酸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草酸二乙酯酯溶液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草酸二乙酯1:1混合,每毫升溶液中加入0.05g空白过氯乙烯滤膜,摇匀,放置24h后离心,除去杂质。取上清液置于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