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座塑料模具设计_第1页
灯座塑料模具设计_第2页
灯座塑料模具设计_第3页
灯座塑料模具设计_第4页
灯座塑料模具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物院工学院中物院工学院 塑料灯座塑料灯座 塑料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 班班 级 级 20122012 级数控级数控 2 2 班班 设设 计计 者 彭者 彭 雷雷 指导教师 李丹老师指导教师 李丹老师 2015 年 10 月 20 日至 12 月 20 日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目录目录 序 言 3 一 塑件工艺分析 3 二 确定模具方案及结构形式 7 四 注射机的初步选择 8 五 成型零件设计 8 六 模具零件设计 12 七 注射机参数校核 15 八 动模板加工工艺 16 九 装配图 18 十 零件图 18 十一 结束语 18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序序 言言 塑料分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 我国的塑料工业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迅速 据 1991 年统计 日本模具工业已实现了高度的专业化 标准化和商业化 新统 计的韩国 新加坡等国家的资料也表明了塑料模具已处于同冲压模具并驾齐驱 的地位了 近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对模具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 工业化快速推 进的同时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模具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统计显 示 1996 至 2001 年 我国模具制造业的产值年均增长 14 到 15 2001 年我国 模具总产值就已突破 300 多亿元人民币 排名跃居世界第四位 虽然近几年来 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总体上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 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 精密加工设备还很少 许多先进的技 CAD CAE CAM 技术的普及率还不高 特别是大型 精密 复杂和长寿命模具远远不能满足国 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需要 因此 模具是国家重点鼓励与支持发展的技术和产 品 现代模具是多学科知识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部分 是国民经济的装备 产业 其技术 资金与劳动相对密集 目前 我国模具工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 技术进步 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高档模具的比重 质中求效益 提高模具的国 产化程度 减少对进口模具的依赖 而且我们必须提高我国模具工业的整体水 平并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模具水平 注塑模设计是对我们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这门课程学习的综合考 核 更有是对我们学习过的绘图软件进行一次大操练 主要是让我们运用 UGNX 软件设计造型和分出模来 再调出工程图运用 CAD 软件进行装配图和各零件图 的设计 让我们充分地运用好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完成这次任务 这次毕业设计 让我们在设计中发扬刻苦精神 更好地提高我们思考问题和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的能力 通过这次的设计 总结了我们大学这两年多的知识 让我们在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更容易的解决 为我们以后的路打好基 础 让我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次是自己进行设计出来的 由于时间仓促 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水平有限 所以设计过程中难免有出现设计过程有欠妥和错误的地方 恳请给予批评指正 希望自己以后做得更好 1 1 塑件工艺分析塑件工艺分析 1 1 塑件结构及成型分析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1 2 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本次塑料设计材料为 PC 聚碳酸酯 成型收缩率 0 60 到 0 80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化学和物理特性 PC 是一种线型碳酸聚酯 分子中碳酸基团与另一些基团交替排列 这些基团 可以是芳香族 可以是脂肪族 也可两者皆有 双酚 A 型 PC 是最重要的工业产 品 PC 是几乎无色的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 有很好的光学性 PC 高分子量树脂 有很高的韧性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 600 900J m 未填充牌号的热变形温度 大约为 130 C 玻璃纤维增强后可使这个数值增加 10 C PC 的弯曲模量可 达 2400MPa 以上 树脂可加工制成大的刚性制品 低于 100 C 时 在负载下 的蠕变率很低 PC 耐水解性差 不能用于重复经受高压蒸汽的制品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PC 主要性能缺陷是耐水解稳定性不够高 对缺口敏感 耐有机化学品性 耐 刮痕性较差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会发黄 和其他树脂一样 PC 容易受某些有 机溶剂的浸浊 PC 材料具有阻燃性 耐磨 抗氧化性 密度 1 18 1 22 g cm 3 线膨胀率 3 8 10 5 cm C 热变形温度 135 C 低温 45 C 聚碳酸酯无色透明 耐热 抗冲击 阻燃 BI 级 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 的机械性能 同性能接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 聚碳酸酯的耐冲击性能好 折射率高 加工性能好 不需要添加剂就具有 UL94 V 0 级阻燃性能 但是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相对聚碳酸酯价格较低 并可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生产大型的器 件 聚碳酸酯的耐磨性差 一些用于易磨损用途的聚碳酸酯器件需要对表面进行 特殊处理 优点 1 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 高冲击强度 使用温度范围广 2 高度透明性及自由染色性 3 成形收缩率低 尺寸安定性良好 4 耐疲劳性佳 5 耐候性佳 6 电气特性优 7 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 主要性能 a 机械性能 强度高 耐疲劳性 尺寸稳定 蠕变也小 高温条件下也极少 有变化 b 耐热老化性 增强后的 UL 温度指数达 120 140 户外长期老化性也很 好 c 耐溶剂性 无应力开裂 d 对水稳定性 高温下遇水易分解 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需谨慎 e 电气性能 1 绝缘性能 优良 潮湿 高温也能保持电性能稳定 是制造电子 电气零 件的理想材料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2 介电系数 3 0 3 2 3 耐电弧性 120s f 成型加工性 普通设备注塑或挤塑 PC 塑料的粘接 根据不同需要 可以选择以下粘合剂 1 G 933 单组分常温固化软弹性防震粘合剂 耐高低温 不同粘度粘接速度 几秒至几个小时固化完毕 2 KD 833 瞬间粘接剂 可以数秒钟或数十秒钟快速粘合 PC 塑料 但胶层硬 脆 不耐 60 度以上热水浸泡 3 QN 505 双组分胶 胶层柔软 适合 PC 塑料大面积粘接或复合 但耐高 温性能较差 4 QN 906 双组分胶 耐高温 5 G 988 单组份室温硫化胶 固化后是弹性体具有优秀的防水 防震粘合剂 耐高低温 1 2mm 厚度的话 10 分钟左右初固 5 6 小时基本固化 有一定的 强度 完全固化的话需要至少 24 小时 单组份 不需要混合 挤出后涂抹静置 即可 无需加温 6 KD 5606 UV 紫外线固化胶 粘合透明 PS 片材及板材 可达无痕迹效果 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固化 粘后效果美观 但耐高温性能较差 聚碳酸酯的性能以及成型参数见表 密度 1 18 1 2 0 模具温 度 50 80 收缩率 0 5 0 8 注射压 力 80 130 预热温度 C 110 12 0 工 艺 参 数 注射时 间 20 90 时间 h 8 10 高压时 间 0 5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该塑件尺寸精度无特殊要求 所有尺寸均为自由尺寸 可按 MT5 查取公差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要求外形美观 色泽鲜艳 外表面没有斑点及熔接痕 粗糙度可 取 Ra0 4 um 而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从图纸上分析 塑件的外形为回转体 壁厚均匀 且符合最小壁要求 塑件型腔较大 有尺寸不等的孔 它们均符合最小孔径要求 综上所述 该塑件可采用注射成型加工 料桶温 度 C 后段 210 24 0 冷却时 间 20 90 中段 230 280 总周期 40 190 前段 240 285 螺杆转 数 28 喷嘴温 度 240 250 使用注 射机类型 螺杆式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2 2 确定模具方案及结构形式确定模具方案及结构形式 一般 塑料依据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这两种 这两 种塑料的成型方式是不相同的 对于热塑性塑料大多数都是注射成型 聚丙烯 为热塑性塑料 且大多数为注射成型 跟据实际 我们使用了注射成型方法 由于该 E27 灯座 零件的结构圆柱空 凸台 所以该模具采用单分型 面注塑模具 从塑件产量考虑 对试制或小批量塑件宜取单型腔或少型腔 大批量时 宜取多型腔 此工件形状单一 但表面质量要求高 固采用一模一腔 顶杆推 出 浇口采用点浇口 三 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三 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该塑件精度不高 尺寸较小 形状单一 但表面质量要求高 考虑到模 具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 所以采用一模一腔模具形式 四 注射机的初步选择四 注射机的初步选择 1 注射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得 可知单个塑件体积约为 20 5 根据经 m 3 验 成型塑件所需的注射量为塑件体积的 1 6 倍 即 1 6 20 5 32 8 m 3 聚丙烯的密度为 1 2g 故所需塑料质量为 1 2 32 8 39 36 g mm3 2 锁模力的计算 通过计算 可知单个塑件在分型面升的投影面积约为 3846 5 根据经验 总的投影面积为塑件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的 1 35 倍 2 即 1 35 3846 5 5192 78 2 PC 成型时型腔的平均压力为 40MPa 故所需的锁模力为 5192 78 40 207 711 208 3 注塑机的选择 根据以上计算 选用 XS ZY 60 40 注射机 其主要参数 如表所示 理论注射量 3 60 锁模力 KN 400 螺杆直径 mm 35 拉杆内间距 mm 330 300 注射压力 MPa 135 移模行程 mm 180 注射行程 mm 170 最大模厚 mm 300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注射方式螺杆式最小模厚 mm 200 喷嘴球半径 mm 10 定位圈尺寸 mm 55 锁模方式液压 机械喷嘴孔直径 mm 4 五 成型零件设计五 成型零件设计 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根据塑件结构形式 最大截面为底平面 故分型面应选在底平面处 2 排气系统设计 由于制品尺寸较小 排气量小 利用分型面和推杆 型芯间的配合间隙 即可 该套模具设置了 4 根推杆 因此不需要单独开设排气槽 3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本模具采用一模一腔 点浇口的成型方案 型芯和型腔采用整体式结构 4 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该塑件是大批量生产 成型零件所选用的钢材耐磨性和抗疲劳性应该良好 机械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也应良好 因此 决定采用硬度比较高的模具钢 Gr12MoV 淬火后表面硬度业务 58HRC 62HRC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5 成型尺寸计算 型腔内型尺寸计算 2 2 0 1 70 70 0 8 0 43 2 0 2 0 43 2 70 3 0 086 0 2 36 36 0 8 0 28 2 0 2 0 28 2 36 1 0 058 0 3 10 10 0 8 0 14 2 0 2 0 14 2 10 0 03 0 4 20 20 0 8 0 22 2 0 2 0 22 2 20 0 072 0 5 12 12 0 8 0 14 2 0 2 0 14 2 12 0 03 0 6 10 10 0 8 0 14 2 0 2 0 14 2 10 0 03 0 7 7 7 0 8 0 14 2 0 2 0 14 2 7 0 03 0 8 42 42 0 8 0 32 2 0 2 0 32 2 42 2 0 03 0 型腔深度尺寸计算 2 2 0 1 48 48 0 8 0 32 2 0 2 0 32 2 0 48 2 0 056 0 2 15 15 0 8 0 19 2 0 2 0 19 2 0 15 0 038 0 3 19 19 0 8 0 22 2 0 2 0 22 2 0 19 0 05 0 4 2 2 0 8 0 1 2 0 2 0 1 2 0 2 0 01 0 5 28 28 0 8 0 25 2 0 2 0 25 2 0 28 0 05 0 型芯外形尺寸计算 2 2 0 1 64 64 0 8 0 37 2 0 2 0 37 2 0 64 7 0 0 04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2 36 36 0 8 0 28 2 0 2 0 28 2 0 36 42 0 0 01 3 34 34 0 8 0 28 2 0 2 0 28 2 0 34 4 0 0 016 4 32 32 0 8 0 28 2 0 2 0 28 2 0 32 4 0 0 036 5 21 21 0 8 0 22 2 0 2 0 22 2 0 21 3 0 0 04 6 4 4 0 8 0 12 2 0 2 0 12 2 0 4 1 0 0 02 7 5 5 0 8 0 12 2 0 2 0 12 2 0 5 1 0 0 01 8 40 7 40 7 0 8 0 32 2 0 2 0 32 2 0 41 2 0 0 05 9 5 2 5 2 0 8 0 12 2 0 2 0 12 2 0 5 3 0 0 01 10 7 7 0 8 0 14 2 0 2 0 14 2 7 0 03 0 型芯高度尺寸计算 2 2 0 1 26 26 0 8 0 25 2 0 2 0 25 2 0 26 4 0 0 042 2 19 19 0 8 0 22 2 0 2 0 22 2 0 19 28 0 0 04 3 40 40 0 8 0 28 2 0 2 0 28 2 0 40 5 0 0 044 4 15 15 0 8 0 19 2 0 2 0 19 2 0 15 2 0 0 002 中心尺寸 2 2 22 22 0 8 0 2 0 22 22 2 0 02 46 46 0 8 0 2 0 32 46 4 0 03 11 11 0 8 0 2 0 16 11 0 03 6 成型零部件壁厚计算 型腔壁厚查表 2 7 选择 S 35mm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型腔底壁厚根据式 0 75 2 0 75 40 352 200 14 7 小型芯设计 灯座零件上有 4 个直径为 3 的小孔和两个阶梯孔 孔尺寸太小 不做单 3 独设计 直接设计在定模上 阶梯孔的型芯考虑到加工型腔时的难度 单独设 计 采用反嵌法固定在定模上 六 模具零件设计六 模具零件设计 1 主流道设计 根据所选注射机 主流道小端尺寸 d 4 0 5 4 5mm 主流道球面半径 SR 10 1 11mm 2 浇口设计 塑件结构为圆柱状 表面质量要求无浇注痕迹表面光滑 选择直浇口 3 浇口套设计 XS ZY 60 40 注射机的注射部分喷嘴球头半径为 10mm 喷嘴直径为 4mm 浇口套凹球面半径取 25mm 深度取 3mm 浇口套进料口直径取 5mm 出料口直径取 7mm 浇口套外径取 25mm 浇口套的材料选 45 钢 淬火处理 HRC40 45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4 推出机构设计 由于塑件形状简单为圆柱形外壳 所以采用普通推出机构中的推杆推出方 式 制件用四根顶杆顶出 其结构简单 推出可靠 采用机动脱模 其推出力 为 9921 3 107 10 6 0 2cos 1 sin 1 54 4 推杆的设计 选择直身推杆 d 2 5 具体尺寸查 GB T 4169 1 2006 推杆的装配 因为该模具没用设计单独的排气系统 推杆与推杆孔配合兼有排气作 用 所以选择 H7 f7 间隙配合 配合如图 复位装置 推杆或者推管将塑件推出后 必须返回其原始位置 才能合模进行下 一次注射成型 本模具没有侧向分型 不需要在模具闭合前复位 所以采用复位杆复 位 其工作原理为当开模时 推杆 复位杆都向右推出 复位杆突出模 具表面 当注塑模闭合时 复位杆与定模分型面接触 注塑机继续闭合 时 则使复位杆随同推出机构一同返回原始位置 材料选择 T10A 硬度 56 60HRC 其尺寸根据 GB T 4169 13 2006 选 择 尺寸为 D 12mm h 4mm L 119mm 1 17 导向装置 对于模具来说 推杆数量较多或由于塑件推出部位面积的限制 推杆必 须做成细长形以及推出机构受力不均衡时 脱模力的总重心与机床推杆不 重合 推出后 推板可能发生偏斜 造成推杆弯曲或折断 此时应考虑设 置导向装置 以保证推出板移动时不发生偏斜 本模具的推杆为细长形 为防止推板偏斜损坏推杆 所以使用推板导柱 你 加推板导套实现导向 已保证推板不发生偏斜 和合模精度 A 推板导柱设计 材料为 T10A 硬度 D 25mm L 70mm 其余查 GB T 52 56 4169 14 2006 得尺寸 B 推板导套设计 材料为 T10A 硬度 D 25mm 其余查 GB T 4169 12 56 60 2006 得尺寸 5 导柱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导柱设计 选择带头导柱 材料 T10A 硬度 查 GB T 4169 4 2006 得尺 56 60 寸为 D 20mm h 6mm L 125mm 1 25 1 20 导套设计 本模具采用导套 材料 T10A 硬度 查表 GB T 4169 3 2006 52 56 得尺寸为 D 20mm L 60mm 其余查表 6 冷却系统设计 本塑件壁厚最厚处为 3mm 制品总体尺寸较小 为 所以不 70 48 单独设计冷却系统 7 冷料穴和拉料杆设计 本模具采用直浇道 直浇口 流程较短 故只能在主流道末端设置冷料穴 冷料穴设置在动模板上 直径稍大于主流道大端直径 d 8mm 取 长度取为 10mm 拉料杆采用钩形拉料杆 拉料杆固定在推杆固定板上 开模时随着动 定模 分开 将主浇道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拉出 在制品被推出的同时 冷凝料也被 推出 8 模架选择 选择简化点浇口无推料板JAT型模架 其尺寸系列代号为1818 其尺寸 如下 定模板座尺寸 230 180 30 定模板尺寸 180 180 70 动模板尺寸 180 180 80 支撑板尺寸 180 180 30 动模板座尺寸 230 180 20 垫块尺寸 180 33 70 推板尺寸 180 110 20 推杆固定板尺寸 180 110 15 七 注射机参数校核七 注射机参数校核 一 最大注射量校核 XS ZY 125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约为 60 利用系数 3 0 8 则 0 8 60 48 3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 成型塑件所需的注射量为 32 8 m 3 32 8 m 3 48 3 最大注射量符合要求 二 注射压力校核 注射成型时根据经验压力取为 100MPa 安全系数取 1 3 1 3 100MPa 130MPa 130MPa135MPa 所以注射压力校核合格 三 锁模力校核 安全系数取 1 2 注射成型时要求的锁模力为 则 208 1 2 208 250 注射机额定锁模力为 400 锁模力校核合格 四 模具尺寸校核 模具平面尺寸 合格 250 180 300 190 模具高度 200 295 5 300 合格 模具开模所需行程 40 48 5 93 180 合格 综合分析选择 XS ZY 60 40 八 动模板加工工艺八 动模板加工工艺 毛坯为 180 180 80 方形 45 钢 1 零件图图样工艺分析 该零件图为模具动模板 有不同尺寸的通孔 和不通孔螺纹 以及内六角 沉孔和方形沉孔 型芯外形为圆柱和圆弧组成 所以加工时 为简化加工 型 芯外形和内孔将采用卧式数控车床加工 其余部分将采用立式数控铣床加 34 4 工 螺纹孔将采用钻床加工 手动攻丝 零件材料为 45 钢 切削加工性较好 2 确定装夹方案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 在车削加工时 采用四爪单动卡盘装夹 铣削加工时 采用机用平口台虎 钳装夹 3 确定进给路线 略 4 选择刀具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 车削外形时选择外圆车刀 刀尖圆弧为 R0 4 加工 通孔时先用直径 8 的麻花钻钻孔 在用直接铰刀加工至合格尺寸 然后用 8 麻花钻扩孔 在用镗孔刀加工 内孔直合格尺寸 铣削加工时 选择 20 34 4 立铣刀铣削 U 形缺口 然后换最后钻 4 0 5立铣刀 铣削回形槽和内六角槽 孔时根据相应孔径选择合适麻花钻 然后铰刀精加工 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动模板零件图号 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 mm数量加工表面备注 1T01 90 硬质合金外 圆车刀 1 外圆表面 2T02 中心钻 3 1 钻中心孔 3T03 8麻花钻1 钻通孔 4T04 8机用铰刀1 绞削通孔 8 5T05 20麻花钻1 扩孔 6T06 内孔镗刀 1 镗 34 4内孔 7T07 立铣刀 4 1 铣削 U 形缺口 8TO8 立铣刀 0 5 1 铣削回形槽内六角 9T09 麻花钻 12 1 钻孔 10T10 机用铰刀 12 1 铰孔 11T11 机用铰刀 20 1 铰孔 12T12 麻花钻 10 1 钻孔 13T13 手动丝锥 12 1 攻丝 14T14 麻花钻 2 5 1 钻孔 15T15 铰刀 2 5 1 铰孔 16T16 麻花钻 3 5 1 钻孔 编制审核批准共 页第 页 5 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是依据零件材料特点 刀具性能及加工精度要求确定 本零件切削 速度取 40 到 60m min 粗加工取低点 精加工取高点 进给速度取 100mm min 6 加工工艺卡片 产品名称零件名称零件图号单位名称 工序号程序编号夹具名称使用设备车间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 工步 号 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 规格 mm 主轴 转速 r mi n 进给速 度 mm mi n 背吃 刀量 mm 备注 1 粗车外圆 TO11500100 2 钻孔中心孔 8 T02 3400 3 钻通孔 8 T03 8800 4 铰孔 T04 8500 5 扩孔 T05 20500 6 镗孔 T061500100 7 精加工孔 33 4 T06200080 8 粗铣加工 U 形缺口 TO7 41500100 9 精铣加工 U 形缺口 TO7 4200060 10 铣削回形槽六角槽 T08 0 5150080 11 钻和的中心 12 20 孔 T02 3400 12 钻孔 12 T09 12800 13 绞削孔 12 T10 12500 14 钻孔 20 T05 20800 15 绞削孔 20 T11 20500 16 钻孔 的中 10 2 5 心孔 TO2 3400 17 钻孔 10 T12 10600 18 攻螺纹 T13 12 19 钻孔 2 5 T14 2 5800 20 铰孔 2 5 T15 2 5600 21 扩孔 3 5 T16 3 5800 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共 页第 页 7 量具选择 粗加工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精加工时选择千分尺测量 根据相应的外形选 择合适的规格和类型 九 装配图九 装配图 附图 精品文档 18欢迎下载 十 零件图十 零件图 附图 十一 结束语十一 结束语 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 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 是对以前 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采 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 生产实习 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 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方面的知识 对机械制造 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 全面的理解 达到 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次对灯座注塑模具的设计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