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总复习巩固落实1-4-2 山岳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附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地理总复习巩固落实1-4-2 山岳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附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地理总复习巩固落实1-4-2 山岳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附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地理总复习巩固落实1-4-2 山岳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附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地理总复习巩固落实1-4-2 山岳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2011 年山东文综年山东文综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读图回答下题 1 图中 图中 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解析 解析 处是断层 处是断层 处是岩浆侵入 均为内力作用所致 处是岩浆侵入 均为内力作用所致 答案 答案 D 2011 年江苏单科年江苏单科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 进行野外地理考察 该同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 进行野外地理考察 该同 学利用手持学利用手持 GPS 接收机每间隔接收机每间隔 60 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图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图 I 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 图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 图 是是 GPS 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题 据此回答下题 2 图 图 中中 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 向斜 背斜和断层 向斜 背斜和断层 B 断层 向斜和背斜 断层 向斜和背斜 C 背斜 向斜和断层 背斜 向斜和断层 D 背斜 断层和向斜 背斜 断层和向斜 解析 解析 根据岩层形态可以直接判定根据岩层形态可以直接判定 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背斜 向斜与断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背斜 向斜与断 层 故层 故 C 项正确 项正确 答案 答案 C 下图为地处北纬下图为地处北纬 50 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 回答下题 读图 回答下题 3 图中 图中 A 河流形成于距今 河流形成于距今 2300 万年前万年前 B 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 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 河流 河流 处左岸侵蚀 右岸堆积处左岸侵蚀 右岸堆积 解析 解析 处河流左岸为凹岸 受侵蚀 右岸为凸岸 受沉积 故处河流左岸为凹岸 受侵蚀 右岸为凸岸 受沉积 故 D 项正确 图中项正确 图中 21 23 百万年形成的地层已经受到河流的侵蚀 故河流形成在这个时间之后 百万年形成的地层已经受到河流的侵蚀 故河流形成在这个时间之后 A 错 错 处处 为断层上升的岩块 上升应伴随着外力侵蚀 故为断层上升的岩块 上升应伴随着外力侵蚀 故 处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 处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 B 错 错 处缺失处缺失 1 5 至至 21 百万年的地层 故该处地层不连续 百万年的地层 故该处地层不连续 C 错 错 答案 答案 D 4 2011 年广东文综年广东文综 研究发现 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研究发现 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 1985 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 明明 显的转变 由淤积转变为冲刷 其主要原因是显的转变 由淤积转变为冲刷 其主要原因是 A 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 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C 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 上游来沙量减少 上游来沙量减少 解析 解析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使中上游水土保持作用增强而导致下游地区河流含沙量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使中上游水土保持作用增强而导致下游地区河流含沙量 减小 淤积减弱 甚至对河道有冲刷作用 故减小 淤积减弱 甚至对河道有冲刷作用 故 D 正确 流速下降 径流量减少 降水正确 流速下降 径流量减少 降水 量减少都会使淤积加重 故量减少都会使淤积加重 故 A B C 不正确 不正确 答案 答案 D 2011 年安徽文综年安徽文综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下题 完成下题 5 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 11 月至次年月至次年 1 月月 B 2 月至月至 4 月月 C 5 月至月至 7 月月 D 8 月至月至 10 月月 解析 解析 河流流量越小搬运能力越弱 由甲地月均径流量曲线可看出河流流量越小搬运能力越弱 由甲地月均径流量曲线可看出 11 月至次年月至次年 1 月流月流 量最小 故搬运能力最弱 量最小 故搬运能力最弱 答案 答案 A 2012 年山东日照一模年山东日照一模 下图为下图为 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读图完成 6 7 题 题 6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B 3 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资源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资源 C 5 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D 4 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2 为背斜成山为背斜成山 解析 解析 1 为河流的入海口处 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 为河流的入海口处 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 3 处岩层向下弯曲 地质处岩层向下弯曲 地质 构造是向斜 为储水构造 构造是向斜 为储水构造 5 处为冰川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山地 处为冰川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山地 4 处岩层发生上下运处岩层发生上下运 动 为岩块上升而形成的山地 动 为岩块上升而形成的山地 2 处岩层向上弯曲 是背斜构造而形成的山地 处岩层向上弯曲 是背斜构造而形成的山地 答案 答案 D 7 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 最确切的是 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 最确切的是 A 图中火山喷发形成沉积岩 图中火山喷发形成沉积岩 B 图中河流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 图中河流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 C 5 处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到积雪冰川带处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到积雪冰川带 D 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 以免受到洪水威胁 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 以免受到洪水威胁 解析 解析 火山喷发形成岩浆岩 根据水循环的概念 河流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也参与内火山喷发形成岩浆岩 根据水循环的概念 河流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也参与内 陆循环 陆循环 5 处山麓不能确定为热带 因此自然带也不一定是热带雨林 图中河流上游处山麓不能确定为热带 因此自然带也不一定是热带雨林 图中河流上游 聚落选择在冲积平原与山坡的过渡地带 聚落选择在冲积平原与山坡的过渡地带 答案 答案 B 济南模拟济南模拟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示意图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读图回答 8 9 题 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 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 B 先形成断层 后发生 先形成断层 后发生 地层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地层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C 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D 华北平原与 华北平原与 M 地的形成原因相同地的形成原因相同 解析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地层侵入到地层侵入到 地层中 说明地层中 说明 地层先于地层先于 地层形成 地层形成 地地 层形成后 层形成后 地层才侵入到地层才侵入到 地层中 地层中 M 地是由于断层相对下降而形成的地垒 华北地是由于断层相对下降而形成的地垒 华北 平原是河流冲积形成的 平原是河流冲积形成的 地层中没有断层 可以判定该地层处的岩浆侵入活动是在地层中没有断层 可以判定该地层处的岩浆侵入活动是在 断层形成后才发生的 故选断层形成后才发生的 故选 B 选项 选项 答案 答案 B 9 若图示河流长度为 若图示河流长度为 153 千米 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 则千米 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 则 A 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 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 e 岸相连岸相连 B a b c 三处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三处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C a 处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 处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 b 处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处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 甲可能是夏季风 但不可能是台风 甲可能是夏季风 但不可能是台风 解析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 a b c 三处地势高低不同 所以其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三处地势高低不同 所以其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 是水热组合状况不同 是水热组合状况不同 a 处河段位于上游 以侵蚀作用为主 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某处河段位于上游 以侵蚀作用为主 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某 区域 易受台风影响 甲处有可能是台风 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右岸侵区域 易受台风影响 甲处有可能是台风 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右岸侵 蚀 左岸容易淤积 河口附近的岛屿容易与蚀 左岸容易淤积 河口附近的岛屿容易与 e 岸相连 故选岸相连 故选 A 选项 选项 答案 答案 A 2012 年福建高中质量检测年福建高中质量检测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 读图 读图 完成完成 10 11 题 题 10 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A B C D 解析 解析 河漫滩是河流堆积作用的产物 在河漫滩是河流堆积作用的产物 在 处河流曲流最明显 河漫滩发育也最宽处河流曲流最明显 河漫滩发育也最宽 阔 阔 答案 答案 B 11 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 B 堆积作用 堆积作用 C 地壳上升 地壳上升 D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解析 解析 在后期阶段 东西向河流发生改道 这主要是在后期阶段 东西向河流发生改道 这主要是 处河流发生溯源侵蚀作用而造处河流发生溯源侵蚀作用而造 成的 成的 答案 答案 A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米单位 米 完成完成 12 13 题 题 12 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 避开河谷 避开河谷 B 避开山脊 避开山脊 C 联系居民点 联系居民点 D 避开断层 避开断层 13 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沿河分布沿河分布 沿交通线分布沿交通线分布 沿断层线分布沿断层线分布 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 B C D 解析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 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该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 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 区域有断层 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 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 与河区域有断层 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 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 与河 流有关 流有关 答案 答案 12 C 13 A 2012 年江苏南京二模年江苏南京二模 泥石流是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其形成需要三个泥石流是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其形成需要三个 基本条件 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 上游方向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短期基本条件 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 上游方向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短期 内有突发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下图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的某村庄周边地形图 内有突发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下图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的某村庄周边地形图 读图回答读图回答 14 15 题 题 14 上图中影响该村庄泥石流的集水集物范围最可能是上图中影响该村庄泥石流的集水集物范围最可能是 A E J K L B L K I M C E G H I K L D E F G H I K L 解析 解析 图中影响该村庄泥石流的集水集物范围 也就是村庄上游分水岭分隔的流域 图中影响该村庄泥石流的集水集物范围 也就是村庄上游分水岭分隔的流域 大致可以判断出大致可以判断出 C 项正确 项正确 答案 答案 C 15 上图中 上图中 若为植被破坏同等严重地区 且面积和土质状况基本相同 据此推测 若为植被破坏同等严重地区 且面积和土质状况基本相同 据此推测 暴雨发生时 会影响该村庄且泥 石等物质产生量最多的可能是暴雨发生时 会影响该村庄且泥 石等物质产生量最多的可能是 A 地地 B 地地 C 地地 D 地地 解析 解析 植被破坏相同 面积和土质状况相同 暴雨发生时 产生影响村庄泥 石等物植被破坏相同 面积和土质状况相同 暴雨发生时 产生影响村庄泥 石等物 质最多的是质最多的是 处 该处坡度大 侵蚀程度大 处 该处坡度大 侵蚀程度大 答案 答案 B 二 综合题二 综合题 16 2012 年苏州模拟年苏州模拟 下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 中 下游三个不同河下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 中 下游三个不同河 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内容 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内容 1 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 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 A 位于位于 游 游 B 位于位于 游 游 C 位于位于 游 游 2 该河位于该河位于 半球 判断理由半球 判断理由 3 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 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 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 A B C 三处的三处的 处 理由处 理由 4 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 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 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析 解析 1 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 地貌上多形成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 地貌上多形成 V 形河谷 而在下游多以形河谷 而在下游多以 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 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 且河床较浅 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 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 且河床较浅 据此可判断上中下 游 游 2 图中图中 B 河段南岸较陡 题中信息提示该河自西向东流 说明河流侵蚀右岸 是受地河段南岸较陡 题中信息提示该河自西向东流 说明河流侵蚀右岸 是受地 转偏向力右偏的结果 转偏向力右偏的结果 3 建坝要考虑地基稳定状况以及水能多少两大因素 建坝要考虑地基稳定状况以及水能多少两大因素 C 处为背处为背 斜构造 无断层出现 地基较坚固 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 一般地势落差较大 斜构造 无断层出现 地基较坚固 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 一般地势落差较大 且水量较丰富 是理想的建坝位置 且水量较丰富 是理想的建坝位置 4 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较陡峭 森林主要起到涵养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较陡峭 森林主要起到涵养 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 若森林被破坏 一般会出现水土流失 从而河流含沙量增加 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 若森林被破坏 一般会出现水土流失 从而河流含沙量增加 同时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会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而河流含沙量增大会淤积河同时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会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而河流含沙量增大会淤积河 床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洪峰更高 这样必然增加洪涝几率和损失程度 床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洪峰更高 这样必然增加洪涝几率和损失程度 答案 答案 1 上上 下下 中中 2 北北 河流的南岸河流的南岸 右岸右岸 侵蚀较深 北岸侵蚀较深 北岸 左岸左岸 以堆积为主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以堆积为主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 C 背斜构造 大坝地基坚固 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 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背斜构造 大坝地基坚固 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 河流落差与流量都 较大较大 4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河流含沙量增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河流含沙量增 加 水土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