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校际联考2014秋学期第一次考试_第1页
机械校际联考2014秋学期第一次考试_第2页
机械校际联考2014秋学期第一次考试_第3页
机械校际联考2014秋学期第一次考试_第4页
机械校际联考2014秋学期第一次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1 页 共 12 页 校际联考校际联考 20142014 秋学期第一次考试秋学期第一次考试 1212 级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级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 分值 300 分 命题学校 东台中专 命题人 周正奇 姚锦存 张丽霞 储永红 审题学校 审题人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9090 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 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晶体中的刃位错属于 A 面缺陷 B 晶界缺陷 C 线缺陷 D 面缺陷 2 一标准长试样横截面积为 78 5mm2 拉断后测得其长度为 120mm 则伸长率为 A 20 B 140 C 16 7 D 以上都不对 3 洛氏硬度 A 标尺所用的压头是 A 耐磨钢球 B 硬质合金球 C 钢球 D 1200圆锥体 金刚石 4 重量为 100N 的摆锤升至 0 8m 高度自由落下 将缺口面积 S0 为 100 mm2 的一金属材料 试样冲断后回跳了 0 3m 则该材料的冲击韧度为 J cm2 A 0 5 B 5 C 50 D 500 5 一般机械零件的工作应力应该小于 以免受力过大 产生塑性变形而失效 A 强度极限 B 最大拉力 C 内力 D 屈服强度 6 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车刀几何角度是 A 后角 B 主偏角 C 副偏角 D 刃倾角 7 锻造过程时 钢加热温度过高 加热时间过长 将会使金属产生 A 过热和过烧 B 表面氧化脱碳 C 晶粒变大 D 融化 8 圆周逆铣时 切削的厚度 A 由厚到薄 B 不变 C 由薄变厚 D 无法确定 9 切削加工时 精加工使用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 A 冷却 B 润滑 C 清洗 D 防锈 10 选择焊条的直径主要取决于 A 焊接电流的大小 B 焊件的厚度 C 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 D 焊件的材质 11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 其主运动是 A 钻头的回转运动 B 工件的回转运动 C 钻头的直线运动 D 工件的直线运动 班级 姓名 考试证号 考 生 答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密 封 线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12 焊接时 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 易产生的焊接缺陷是 A 夹渣 B 气孔 C 咬边 D 缩孔 13 为了减少径向力 背向力 车细长轴时 车刀主偏角应取 A 30 45 B 50 60 C 80 90 D 15 20 14 关于闭合电路的有关说法 下列正确的是 A 当外电路的电阻为 0 时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为无穷大 B 当外电路断路时 端电压值最大 C 当外电路的电阻变大时 端电压变小 D 当外电路的并联的用电器增多时 端电压增大 15 四个电容器串联 C1 10uF 耐压为 30V C2 20uF 耐压 20V C3 20uF 耐压为 30V C4 30uF 耐压 20V 当外加电压不断升高时 先击穿的是 A C1 B C2 C C3 D C4 1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当开关 S 合在 1 时 电流表的读数 为 20mA 合在 2 时 电流表读数为 140 mA S 合在 3 时 电流表的读数为 A 120 mA B 100 mA C 80 mA D 60 mA 17 用万用表 R 100 挡测电容量为 30 F 的电容器时 发现 指针偏转到零后 不再返回 说明这只电容器 A 质量完好 B 漏电很大 C 内部断路 D 内部短路 18 若基本尺寸字体号数为 7 号字 其极限偏差为对称配置时 偏差数值字体号数为 A 7 B 6 C 5 D 3 5 19 图中尺寸 4 为 A 大端孔径 B 小端孔径 C 所配圆锥销的公称直径 D 所配圆锥销大端直径的基本尺寸 20 若点 M 30 0 20 与点 N 20 20 20 构成 A M 在 W 面上正平线 B M 在 V 面上正平线 C M 在 V 面上水平线 D M 在 V 面上侧平线 21 平面三角形三点坐标分别为 A 30 30 20 B 30 10 20 C 20 30 30 则该平面为 A 一般位置平面 B 正垂面 C 侧垂面 D 铅垂面 22 正确的左视图是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3 页 共 12 页 23 带传动 因张紧力太小或负载过大而出现打滑时 滑动将发生在 上 A 大带轮 B 小带轮 C 大 小带轮上同时 D 先小带轮后大带轮 24 若带轮直径 D1 D2 中心距增大 则包角 1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25 V 带轮的最小直径 Dmin取决于 A 带速 B 带的型号 C 主动轮转速 D 传动比 26 内螺纹代号 M24 1 5 6H 表示 螺纹 A 普通米制细牙 B 英寸制 C 管螺纹 D 普通米制粗牙 27 螺旋传动装置中的螺纹一般采用 螺纹 A 三角形 B 锯齿形 C 矩形 D 梯形 28 角度变位齿轮传动与标准齿轮传动 相同 A 中心距 B 啮合角 C 节圆 D 传动比 29 管螺纹的牙型角是 A 50 B 60 C 30 D 55 30 用弹簧垫圈防松是属于 A 机械防松 B 摩擦防松 C 弹性防松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323 小题小题 4949 空 每空空 每空 1 1 分 共分 共 4949 分分 31 Zn 为 晶格 纯铁在 1000 晶格类型为 32 有一钢样其直径 d 10mm L 100mm 已知钢样的 Rel 380N mm2 Rm 560N mm2 拉伸试验时 当受到 N 拉力时 试样将出现屈服现象 当 受到 N 拉力时 试样出现缩颈并断裂 33 金属结晶时 过冷度的大小与 有关 过冷度越大 金属的 温 度越低 34 背吃刀量一般指工件 表面和 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35 对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的基本要求 高的 良好的 足够的 和韧性 高的热硬性 良好的 36 在车削加工中 选择用量三要素时首先确定 37 切削外圆时 刀具的前角增大 使被切削层材料所受挤压变形和摩擦 总切 削抗力 38 铸造时浇注速度太快 铸件易出现的缺陷是 和 39 车削圆锥面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刀尖与工件轴线必须 刀尖在进给运动中的轨迹 是一条 且它与工件轴线的夹角等于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4 页 共 12 页 40 技术制图中的图线宽度在 mm 之间选择 粗线 中粗线 细线 41 在题 41 图所示电路中 US 8V IS 2A R 2 当开关 S 打开时 Uab V 当 S 闭合时 电压源功率为 W 电流源功率为 W 题 41 图 题 43 图 题 42 图 42 题 42 图所示电路中 当开关 S 断开时 VA V S 闭合时 VA V 43 如题 43 图所示 R1 3 R2 6 UAB 10V 当 R3 增大为原来二倍时 则 UAB 15V 则 R3 若 R3 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则 UAB V 44 如图所示二端网络 当 U 由 2V 变为 18V 时 I 对应由 1A 变为 1A 时 则 US RS 6 8 RS US U I 题 44 图 45 一对内啮合的斜齿轮 其两轮螺旋角的关系是 46 链传动按其用途不同 链可分为 三 类 最常用 的是 链 47 下列螺纹符号的含义是 RC Rp R G Tr 48 三角带的工作能力取决于结构中 层 49 两圆柱摩擦轮传动的 i 2 中心距 a 375mm 则 D1 50 带传动传动比不准确的原因是 51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不宜用于 场合 52 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是 R IS US S a b R1R2 R3 U U S1 S2 A B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5 页 共 12 页 53 V 带的相对高度是指带的 与其 之比 三 问答题 作图题三 问答题 作图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111 小题 共小题 共 8989 分分 54 本小题满分为 9 分 每格 1 分 已知一 45 钢制成的零件 测得 Rel 355MPa Rm 600 MPa A 16 Z 40 k 49J cm2 用直径 10mm 钢 球在 9807N 的试验力下对其作用保持 30s 时 布氏硬度值为 19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该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主要用来制造 较大的机械零件 2 已知的零件六个性能指标中 衡量强度大小的是 零件工作时所受的 应力应低于 MPa 否则会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 3 写出零件硬度的表示方法 4 生产过程中 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为 备料 锻造 热处理 机械粗加工 热处 理 机械精加工 写出上述两热处理工序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 热处理内容 作用 热处理内容 作用 55 3 在车削加工中选择切削用量时 通常情况下粗加工外圆表面 应在允许范围内 尽量选择大的 和 以提高生产率 而 则相应选取 低些 56 4 前面与基面的夹角是 后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是 主切削 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是 副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是 57 用 1 2 的比例对下图进行尺寸标注 尺寸取整数 14 分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6 页 共 12 页 58 补画俯视图 10 分 59 补画俯视图 8 分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7 页 共 12 页 60 补画俯视图 8 分 61 补俯视图 10 分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8 页 共 12 页 62 补出三个视图中的缺线 8 分 63 画出左视图 9 分 64 补主 俯视图中的缺线 6 分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9 页 共 12 页 四 计算题四 计算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 共小题 共 2929 分分 65 9 分 在所示电路中 E2 20 V 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源 E2的功率 66 如图所示差动螺旋传动机构 两处螺旋副均采用等径 单线梯形螺纹 若螺杆转 2 转 螺母 3 实际向左移 4 螺母 3 处的螺纹标记为 Tr20 12 求 1 A 处螺纹的导程和旋向 2 写出 A 的螺纹标记 本题 8 分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10 页 共 12 页 67 如图所示轮系传动 已知 n 1000 转 分 鼓轮直径 1 D 200mm Z 18 Z 60 Z 36 Z 20 Z 40 重物上升运动速度 v 6 28 12 3 4 5 m min P 电 5KW 系统总效率 0 7 试求 12 1 在图中标出各轮转向 2 试确定蜗轮的旋向 3 末端采用蜗杆传动的原因 4 所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量 5 求 i 67 五 综台应用题五 综台应用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4343 分分 68 如图为模数为 4mm 齿数 Z1 Z2分 别为 20 和 30 的两个标准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图 da rb已知 则 9 分 1 试作出节点 p 节圆 啮合角 a 理论啮合线 N1N2和实际啮合线 B1B2 2 两齿轮 Pb1 Pb2时 才能正确啮合 重合度 其值应大于 时才能连续传动 3 若才用变位齿轮中心距为 105mm 时 则 r1 r2 传动比是否变化 是 否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11 页 共 12 页 6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所示的轮系 Z1 Z2 40 Z3 20 Z4 40 双头蜗杆 蜗轮 齿数为 Z6 60 1 工作台的移动速度 2 要使工作台右移 则 n1 的方向如何 3 若 Z3 Z4 为斜齿轮 且工作时要使轴 所受轴向力尽量的小 求 Z3 Z4 的螺 旋方向 4 写出 Z3 Z4 的正确啮合条件 70 9 分 分析图示摩擦压力机的工作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 12 页 共 12 页 1 该压力机由 两个基本机构组成 2 图示压头向 方向运动 若要使压头反向运动 则可通过 实现 3 为了使轮 1 和轮 2 之间能正常传动 必须使两轮之间产生的 足以克服从 动轮上的 否则会出现 现象 4 分析可知 压头是 左移 右移的 等速 加速 减速 71 13 如图所示为齿轮传动减速机构 已知 Z 60 Z1 30 Z2 36 Z3 60 Z4 30 且 Z3和 Z4为斜齿轮 齿轮 Z1 Z2为标准正 常直齿渐开线齿轮 Z4的螺旋方向为右旋 Z1和 Z3的模数为 2 试回答以下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