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乌龙茶茶艺乌龙茶茶艺 各位嘉宾 大家好 很高兴为大家表演工夫茶茶艺 这道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 前九道由我为大家表演 后九道则请大家和我密切配合 共同完成 第一道 焚香静气 活煮甘泉第一道 焚香静气 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 肃穆 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 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 也但愿大家的心会伴随着悠悠袅袅的香烟 升华到无比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活煮甘泉即是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 孔雀开屏 叶嘉酬宾第二道 孔雀开屏 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 借这道程序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我们 冲泡乌龙茶所用的精美茶具 这是茶盘 也称为茶海 这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 是泡茶用的泡壶 也称母壶 另一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 也称子壶 通常茶人们 把这一对壶称为母子壶 闻香用的闻香杯 品茶用的品茗杯 这一套统称为茶道组 合 它又细分为 茶匙 用来择取茶叶 茶镊 用来夹洗杯子或夹茶叶底 茶漏 用来增大壶口面积 茶导 用来拨取茶叶 茶通 用来疏通壶嘴 叶嘉酬宾是请各位嘉宾鉴赏今天所冲泡的武夷茶王大红袍 大红袍主产于福 建武夷山 它外形条索紧结粗壮 色泽乌润 俗称 宝光 具有乞丐的外形 菩 萨的心肠 皇帝的身价之称 第三道 大彬沐淋 乌龙入宫第三道 大彬沐淋 乌龙入宫 大彬沐淋是用开水烫洗茶壶 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时大彬是明代制作 紫砂壶的一代宗师 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 视为至宝 所以后代茶人 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之为大彬壶 今天我们冲泡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 将茶叶导入壶中 称为乌龙入宫 2 第四道 高山流水 春风拂面第四道 高山流水 春风拂面 高山流水是通过悬壶高冲 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翻滚 达到洗茶的目的 春 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 这样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 洁净 第五道 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第五道 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 冲泡乌龙茶讲究 头泡汤 二泡茶 三泡四泡是精华 冲泡出来的头道茶汤 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温杯 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指第二次向壶中冲入开水 再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 这样内外加 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 母子相哺 再注甘露第六道 母子相哺 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的茶汤注入子壶中 这好像母亲在哺育婴儿一样 茶道即人道 茶道 最讲究温馨 这道程序反映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 母子之情 第七道 祥龙行雨 凤凰点头第七道 祥龙行雨 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的注入闻香杯中 这称为祥龙行雨 取其甘霖普 降的吉祥之意 当改为点斟的手法时 称为凤凰点头 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 夫妻和合 鲤鱼翻身第八道 夫妻和合 鲤鱼翻身 把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为夫妻和合 也称为龙凤呈祥 祝愿天下有情人终 成眷属 祝福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和睦 把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鲤鱼翻身越过 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 借助这道程序祝在座的各位嘉宾事业发达 前程辉煌 第九道 捧杯敬茶 众手传盅第九道 捧杯敬茶 众手传盅 通过传茶 敬茶能使大家的心贴得更紧 感情更加密切 气氛更融洽 3 第十道 喜闻高香 鉴赏汤色第十道 喜闻高香 鉴赏汤色 喜闻高香是指第一次闻香 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 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请大家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 第十一道 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第十一道 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 请大家在品茶前注意一下持杯手势 我们用拇指 食指夹杯 中指托住杯底 女士舒展开兰花指 男士则将后两指收拢 这样持杯即稳当又雅观 三根指头喻为 三龙 茶杯如鼎 所以这种持杯手势称为 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是指第一次品茶 茶汤入口时不要马上咽下 而是吸气 使茶汤在 口腔中充分翻滚流动 让茶汤与舌根 舌尖 舌面 舌侧的味蕾充分接触 以便更 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 这一次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 看有没有老火或生 青 第十二道 再斟流霞 二探兰指第十二道 再斟流霞 二探兰指 再斟流霞是为大家斟第二道茶 现在请大家跟我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 再 用双手将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 这称为芙蓉出水 茶道精神最倡导茶人应出淤泥 而不染 二探兰芷是请大家第二次闻香 宋代范仲淹有诗云 斗茶味兮轻醍醐 斗茶 香兮薄兰芷 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 而范仲淹认为这茶香比兰花之香 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 二品云腴 喉底留甘第十三道 二品云腴 喉底留甘 二品云腴即请大家品第二道茶 这次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 看茶汤过喉是否 鲜爽 甘醇还是生涩 平淡 第十四道 三斟石乳 荡气回肠第十四道 三斟石乳 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的珍品 后来常用于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三斟石乳是 4 为大家斟第三道茶 请大家再次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 这次我们用单手大幅度 的将杯子翻转过来 这称为白鹤亮翅 祝大家事业直上青云 第三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 这次我们用口腔大口大口吸入茶香 然后缓缓从 鼻腔呼出 我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 第十五道 含英咀华 领悟茶韵第十五道 含英咀华 领悟茶韵 这次品茶与前两次不同 前两次我们是吸气啜茶 而这一次我们是将茶汤含 在嘴里慢慢的咀嚼 细细地回味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 品茶应 含英咀华 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 只有这样才能领 悟到这泡茶无比美妙的茶韵 第十六道 君子之交 水清味美第十六道 君子之交 水清味美 古人讲 君子之交淡如水 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 杯白开水 喝这杯白开水时 也应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咀嚼 直到含不住时再咽下 这时您一定感到满口生津 回味无穷 有 此时无茶胜有茶 的感觉 这也反映了 人生的一个哲理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七道 茗茶探趣 游龙戏水第十七道 茗茶探趣 游龙戏水 茗茶探趣重在参与 稍后请大家自己动手泡茶 感受茶事活动的无穷乐趣 游龙戏水是看茶叶底 我们夹一片泡后的茶叶放入杯中 接着冲入开水 茶 叶在杯中漂浮游动 好像是游龙戏水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 叶低三分红七分绿俗 称绿叶红镶边 第十八道 尽杯谢茶第十八道 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 鲁迅先生曾说 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是清福 自古以来 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 生活的享受 修身的途径 友谊的纽带 最后 我以这杯茶敬在座的各位嘉宾 祝大家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5 花茶茶艺花茶茶艺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 它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 通过 引花香 增茶味 使 花香茶味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 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 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有诗一样美的程序 花茶茶艺共有十道程序 第一道 烫杯第一道 烫杯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 我们借助这句诗 来描述烫杯 请看这经过开水烫洗之后 冒着热气 洁白如玉的茶杯就像一只只在 春水中游动的小鸭 第二道 赏茶第二道 赏茶 香花绿叶相扶持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 现在请大家观赏我们今天冲泡的茉莉花茶 花茶的茶胚多为 优质的绿茶 色泽嫩绿 茶中还有少许的茉莉花干 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 第三道 投茶第三道 投茶 落英缤纷玉杯里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 桃话源记 中描述的美景 当我们用茶 导把花茶从茶荷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 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 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 冲水第四道 冲水 春潮带雨晚来急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 一般用 90 左右的开水 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 杯中 杯中的花茶随水波上下翻滚 恰是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 闷茶第五道 闷茶 三才化育甘露美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选用三才杯 这杯盖代表天 杯托代表地 中间的茶杯代表人 6 茶人们认为茶是 天涵之 地载之 人育之 的灵物 闷茶的过程象征着 天 地 人 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第六道 敬茶第六道 敬茶 一盏香茗奉知己一盏香茗奉知己 请大家在品茶之前先注意持杯手势 我们用左手持杯 女士用食指 中指托杯 拇指扣住杯托 并舒展开兰花指 这种手法称为 彩凤双飞翼 而男士则用三指 托杯并收好小指 这种持杯手法称为 桃园三结义 第七道 闻香第七道 闻香 杯里清香浮清趣杯里清香浮清趣 闻香称为鼻品 品花茶时讲究 未尝甘露味 先闻圣妙香 现在请您将杯盖 的前沿翘起 后沿下压 从开缝中去闻香 闻香主要有三项指标 一闻香气的纯度 二闻香气的浓郁度 三闻香气的鲜灵度 根据这三项指标细细的闻一闻这花茶的茶 香 您会感到这茶香沁人心脾 使人陶醉 第八道程序 品茶第八道程序 品茶 舌端甘苦入心底舌端甘苦入心底 这是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 口品 品茶时三才杯天地人不可分离 请您将杯 盖前沿下压 后沿翘起 从开缝中去品茶 品茶时应该轻轻用口吸气 使茶汤在舌 面流动 以便使茶汤与味蕾充分接触 然后闭紧嘴巴 用鼻腔呼出 使茶汤直灌脑 门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到花茶所特有的 味轻醍醐 香薄兰芷 的花香与茶韵 第九道程序 回味第九道程序 回味 茶味人生细品悟茶味人生细品悟 茶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 有的人 啜苦可励志 有的人 咽甘思报 国 无论这杯茶是苦涩 甘鲜 还是平和 醇厚 从一杯茶中茶人们都会有很多 的感悟与联想 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程序 谢茶第十道程序 谢茶 饮罢两腋清风起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卢仝在 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 一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受 他写 7 到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 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惟觉两腋习习 轻风生 茶是祛襟涤滞 致清导和 使人神清气爽 延年益寿的灵物 现在让我们共同 再品一品杯中的花茶 去寻找卢仝七碗茶后 两腋习习清风起 的绝妙感受 最后 祝大家多福多寿 常健常乐 绿茶茶艺绿茶茶艺 第一道 焚香除妄念第一道 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 泡茶可修身养性 品茶如品味人生 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心 静气 焚香除妄念 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并达到 驱除妄念 心平气和的目的 第二道 冰心去凡尘第二道 冰心去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 天涵地育的灵物 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 冰心 去凡尘 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 做到茶杯冰清玉洁 一尘不染 第三道 玉壶养太和第三道 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 因为茶芽细嫩 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 会破坏维生素并造成 熟汤失味 所以先将开水降至 85 左右 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 恰到好处 第四道 清宫迎佳人第四道 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 戏做小诗君一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把优质的绿茶比喻成 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 清宫迎佳人 即是用茶导将茶叶投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 杯中 第五道 甘露润莲心第五道 甘露润莲心 8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 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 润莲心 甘露润莲心 即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 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 凤凰三点头第六道 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也讲究高冲水 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 好比是凤凰在向嘉 宾再三点头致意 第七道 碧玉沉清江第七道 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 绿茶先是浮在水面 而后慢慢的沉入杯底 我们称之为 碧玉沉 清江 第八道 观音捧玉瓶第八道 观音捧玉瓶 现将冲泡好的茶敬奉给大家 称为 观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中传说 观音菩 萨常捧一个白玉净瓶 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去病 救苦救难 借助这道程序祝各位 嘉宾好人一生平安 第九道 春波展旗枪第九道 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 请大家仔细观察杯中的茶芽 一芽一叶的称 为 旗枪 一芽两叶的称为 雀舌 直直的称为 针 弯曲的称为 眉 卷曲 的称为 螺 大家还可以轻轻地摇晃一下茶杯 杯中的茶芽随水波晃动好像有生 命的绿精灵在舞蹈 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 慧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物联网边缘计算架构设计
- 2025年旅游饭店管理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境仓储共享协议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 数与代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 2025年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冶金有色生产煤气作业模拟考试题库试卷含答案
- 全口义齿修复中的规范化重点技术题库及答案
- 知识产权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5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6月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真题及答案解析
- 重疾险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 广西贵百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 兄弟套结机KE-430F中文使用说明书
- 江苏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
- 微信客户维护培训课件
- 医院消防演练方案及流程
- (2025)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学困生教学课件
- 食盐质量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