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提高题难题集_第1页
初中化学提高题难题集_第2页
初中化学提高题难题集_第3页
初中化学提高题难题集_第4页
初中化学提高题难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 1 1 将将 1LH1LH2 2 O O2 2 N N2 2 Cl Cl 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里点火 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里点火 生成生成 1g1g 溶液溶液 则剩下的气则剩下的气 体可能是体可能是 A A H H2 2 O O2 2 N N2 2 H H2 2 N N2 2 HCl HCl C C HCHC l l O O2 2 N N2 2 D D O O2 2 N N2 2 ClCl2 2 答案答案 B D B D 2 2 在托盘天平两在托盘天平两 盘上 放上盘上 放上 A A B B 两个烧杯 烧杯内均盛有质量不同但都两个烧杯 烧杯内均盛有质量不同但都 含有硫酸含有硫酸 9 89 8 克的稀硫酸 已知克的稀硫酸 已知 A A 烧杯比烧杯比 B B 烧杯重 现在烧杯重 现在 A A B B 两烧杯中分别两烧杯中分别 投入等质量的铁和锌反应结束后 天平保持平衡 则反应前投入等质量的铁和锌反应结束后 天平保持平衡 则反应前 A A B B 烧杯最大质烧杯最大质 量差为量差为 或或 答案答案 0 0 0027g0027g 0 0 0014g0014g 3 3 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 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 反应完全后过滤反应完全后过滤 称得滤渣称得滤渣 的质量与所加的铁粉质量相同的质量与所加的铁粉质量相同 则混合溶液中盐酸和氯化铜两溶质的分子个数则混合溶液中盐酸和氯化铜两溶质的分子个数 比为比为 答案答案 8 8 4 4 SOSO3 3溶液在浓硫酸中所形成的液体称发烟硫酸溶液在浓硫酸中所形成的液体称发烟硫酸 其浓度通常以游离的其浓度通常以游离的 SO3SO3 含含 量来表示量来表示 如如 20 20 的发烟硫酸即表示在硫酸中含有的发烟硫酸即表示在硫酸中含有 20 20 的的 SO3SO3 现有 现有 20 20 的发烟的发烟 硫酸硫酸 5Kg 5Kg 用水冲稀可得用水冲稀可得 Kg25 Kg25 的稀硫酸 的稀硫酸 答案答案 20 20 9 9 2 5 5 在一个 在一个 6L6L 的密闭容器中 放入的密闭容器中 放入 3LX3LX g g 和 和 2LY2LY g g 在一定条件下 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 4X4X g g 3Y 3Y g g 2Q 2Q g g nR nR g g 达到平衡后达到平衡后 容器温度不变容器温度不变 混混 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 5 X5 X 的浓度减小的浓度减小 1 3 1 3 则该反应中则该反应中 n n 的植是的植是 答案答案 6 6 6 6 两金属两金属 A A 和和 B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 8 9 9 等质量的等质量的 A A 和和 B B 分别与足量的分别与足量的 稀盐酸反应稀盐酸反应 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 3 3 4 4 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2 32 3 答案答案 D D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 C C17 17H H3535COONa COONa 它与水中的 它与水中的 CaCa2 2 MgMg2 2 起 起 反应生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而不能起泡 现有肥皂水溶液和四种等体积反应生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而不能起泡 现有肥皂水溶液和四种等体积 的待测溶液 的待测溶液 蒸馏水 蒸馏水 0 1 0 1 CaClCaCl2 2溶液 溶液 1 1 CaClCaCl2 2溶液 溶液 10 10 MgClMgCl2 2 溶液 试回答 检验这四种溶液应选用的方法是溶液 试回答 检验这四种溶液应选用的方法是 答案 分别在溶液中滴加肥皂水溶液 看起泡的快慢 答案 分别在溶液中滴加肥皂水溶液 看起泡的快慢 8 8 1 1 42g42g R R 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 2 2 38g38g 氧化物氧化物 X X 或组成 或组成 3 3 668668 g g 氧化物氧化物 Y Y 则 则 X X Y Y 的化学式可能是的化学式可能是 3 A R A R2 2O O 和和 R R2 2O O5 5 B R B R2 2O O3 3和和 R R2 2O O5 5 C R C R2 2O O 和和 R R2 2O O D R D R2 2O O 和和 R R2 2O O3 3 答案 答案 9 9 有一包白色固体物质 可能是由硫酸铜 硫酸钠 碳酸钙 碳酸钠 氯化 有一包白色固体物质 可能是由硫酸铜 硫酸钠 碳酸钙 碳酸钠 氯化 钡 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将固体物质溶于水 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钡 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将固体物质溶于水 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 液 过滤 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沉淀部分溶解 则原固体中 液 过滤 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沉淀部分溶解 则原固体中 1 1 一 一 定有的物质是 定有的物质是 2 2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3 3 可能有的物质是 可能有的物质是 答案 答案 1 1 一定有的是氯化钡和硫酸钠 以及酸钙和碳碳酸钠中的至少一 一定有的是氯化钡和硫酸钠 以及酸钙和碳碳酸钠中的至少一 种 种 2 2 一定没有的是硫酸铜 一定没有的是硫酸铜 3 3 可能有的是氯化钠 以及酸钙和碳 可能有的是氯化钠 以及酸钙和碳 碳酸钠中的最多一种 碳酸钠中的最多一种 1010 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 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 火焰会立即熄灭火焰会立即熄灭 这是由于这是由于 答案答案 在失重情况下在失重情况下 空气不对流空气不对流 1111 已知一个 已知一个 SOSO2 2的分子质量的分子质量 nkgnkg 一个一个 SOSO3 3分子质量为分子质量为 mkg mkg 两分子中的硫原了两分子中的硫原了 和氧原子分别相同和氧原子分别相同 若用一个氧原子质量的若用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1 161 16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则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则 SOSO2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A 16m m n 16m m n B B 16n m n 16n m n C C 16n n m 16n n m D D 32n m n 32n m n 答案答案 B B 4 1212 食盐中含有 食盐中含有 CaCLCaCL2 2 MgCLMgCL2 2 Na2SONa2SO4 4等杂质 需加入等杂质 需加入 NaOHNaOH 溶液 溶液 NaNa2 2COCO3 3溶溶 液 液 BaCLBaCL2 2溶液提纯 若各步所加试剂均过量并过滤分离出沉淀 然后蒸发 溶液提纯 若各步所加试剂均过量并过滤分离出沉淀 然后蒸发 最后得到的溶液可制得精盐 下列所设计的顺序中 不能达到目的是最后得到的溶液可制得精盐 下列所设计的顺序中 不能达到目的是 A A Na2CONa2CO3 3 BaClBaCl2 2 NaOHNaOH HClHCl B B BaClBaCl2 2 NaNa2 2COCO3 3 NaOHNaOH HClHCl C C NaOHNaOH BaclBacl2 2 NaNa2 2COCO3 3 HClHCl D D BaClBaCl2 2 NaOHNaOH NaNa2 2COCO3 3 HClHCl 除杂原理除杂原理 1 1 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 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 2 2 不引入新不引入新 杂质杂质 3 3 过量试剂在最后都要能除去过量试剂在最后都要能除去 答案答案 A A 1313 医药用的阿斯匹林的组成是含 医药用的阿斯匹林的组成是含 4 5 4 5 氢 氢 35 5 35 5 氧 氧 60 60 碳 其相对分子质碳 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量为 180180 阿斯匹林分子式为阿斯匹林分子式为 C CX XH HY YO OZ Z则则X X Y Y Z Z 解析解析 4 5 1 35 5 16 60 12 8 4 94 5 1 35 5 16 60 12 8 4 9 1414 现有 现有 2525 克克 COCO 和和 O O2 2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 水 发现烧杯内的物质增重水 发现烧杯内的物质增重 2222 克 则原合气体中克 则原合气体中 COCO 质量可能是 质量可能是 A A 1717 B B 1414 C C 8 8 D D 2222 解析 生成 克二氧化碳 需一氧化碳 克 氧气 克 剩余气体 克 解析 生成 克二氧化碳 需一氧化碳 克 氧气 克 剩余气体 克 答案 答案 5 15 15 NaNa2 2COCO3 3 NaHCONaHCO3 3 CaOCaO 和和 NaOHNaOH 组成的混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37 2g37 2g 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 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 应后 溶液中应后 溶液中 CaCa2 2 COCO3 32 2 HCOHCO3 3 全部转化为沉淀 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 全部转化为沉淀 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39 0g39 0g 则原混合物中 则原混合物中 NaNa2 2COCO3 3的质量是多少 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答案 10 10 6 6 克克 16 16 在在 t t 时 浓度相同的两份硝酸钾溶掖时 浓度相同的两份硝酸钾溶掖 A A 和和 B AB A 为为 100g B100g B 为为 80g 80g 将其各自将其各自 恒温蒸发掉恒温蒸发掉 20g20g 水后水后 A A 刚好饱和刚好饱和 对对 B B 溶液的正确说法是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A A 也刚好饱和也刚好饱和 B B 仍为不饱和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 C C 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 D D 有晶体析出有晶体析出 但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答案 C C 解析解析 A A 和和 B B 原来的浓度相同原来的浓度相同 当当 A A 蒸发蒸发 1 51 5 质量的溶质时溶液达到饱和质量的溶质时溶液达到饱和 则则 B B 蒸发蒸发 80g 5 16g80g 5 16g 水时水时 也达到饱和也达到饱和 1717 取 取 MgMg AlAl FeFe ZeZe 四种金属混合物四种金属混合物 WgWg 与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与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30 届届 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经蒸干得固体生成物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经蒸干得固体生成物 NgNg 不含结晶体 求生成 不含结晶体 求生成 H2H2 的质量 的质量 答案 答案 N WN W 48g 48g 解析 固体生成物的质量解析 固体生成物的质量 金属质量金属质量 硫酸根的质量 因此生成氢气质量为 硫酸根的质量 因此生成氢气质量为 Ng WgNg Wg 除以 除以 96 9896 98 乘以乘以 2 98 N W 482 98 N W 48 g g 6 1818 常温下 取下列固体各 常温下 取下列固体各 1010 分别与 分别与 9090 水充分混合 所得溶液中溶质 水充分混合 所得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5 5 答案答案 B B 解析解析 以上物质分别溶于水的得到的溶质分别是以上物质分别溶于水的得到的溶质分别是 A A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B B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C C 硫酸 硫酸 D D 硫酸铜 在四种物质中除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外 其余都易溶于 硫酸铜 在四种物质中除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外 其余都易溶于 水 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氢氧化钠 硫酸 硫酸铜 氢氧化钙 水 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氢氧化钠 硫酸 硫酸铜 氢氧化钙 1919 将 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 反应完成后 将 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 反应完成后 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 其可能原因是 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 其可能原因是 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 盐酸足量 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 盐酸足量 放入的 的质量比为 放入的 的质量比为 1212 9 9 3232 5 5 盐酸足量 盐酸足量 盐酸的质量相同 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 盐酸的质量相同 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 放入盐酸质量比为 放入盐酸质量比为 3 3 2 2 1 1 反应后无盐酸剩余 反应后无盐酸剩余 答案 答案 B B C C 解析 解析 1 1 当 的质量比为 当 的质量比为 1212 9 9 3232 5 5 时 生成的氢气质量时 生成的氢气质量 相等 相等 2 2 当金属足量而盐酸质量相同时 因为盐酸中所含氢元素质量相同 当金属足量而盐酸质量相同时 因为盐酸中所含氢元素质量相同 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2020 由 由 组成的混合物中 已知 组成的混合物中 已知 S S 元素的元素的 质量分数 则 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 质量分数 则 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 7 1 1 7575 1 1 1 1 7575 1 1 2525 无法计算 无法计算 答案 答案 B B 解析 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解析 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24 而 而 NaHNaH 的相对质量也为的相对质量也为 2424 而硫的相对 而硫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原子质量为 3232 S S 元素的质量分数 所以相对质量为元素的质量分数 所以相对质量为 2424 的质的质 量分数为量分数为 0 0 75a 75a 故氧的质量分数为 故氧的质量分数为 1 11 1 75a 75a 2121 已知同一状态下 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已知同一状态下 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 30mL30mL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 冷却致常温 测得气体的体积为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 冷却致常温 测得气体的体积为 16mL16mL 则 则 原原 30mL30mL 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答案答案 8 7 8 7 或或 7 237 23 解析解析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液液 1 1 体积的甲烷体积的甲烷 与与 2 2 体积的氧气反应体积的氧气反应 生成生成 1 1 体积的二氧化碳体积的二氧化碳 减少的气体体积数为减少的气体体积数为 2 2 而实际而实际 减少的体积为减少的体积为 30 16 mL 14VmL 30 16 mL 14VmL 所以参加反应的甲烷体积为所以参加反应的甲烷体积为 7mL 7mL 氧气体积为氧气体积为 14mL 14mL 剩余气体剩余气体 30 7 14 9mL 30 7 14 9mL 剩余气体可能是甲烷也可能是氧气剩余气体可能是甲烷也可能是氧气 因此甲烷与因此甲烷与 氧气的体积之比为氧气的体积之比为 7 9 14 8 7 7 9 14 8 7 或或 7 14 9 7 237 14 9 7 23 2222 在室温时 将硝酸钠和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混合无晶体析出 在加热蒸在室温时 将硝酸钠和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混合无晶体析出 在加热蒸 发时 开始析出的晶体是 发时 开始析出的晶体是 A KNO A KNO3 3 B KCl B KCl C NaNO C NaNO3 3 D NaCl D NaCl 答案 答案 D D 8 解析 在硝酸钠和氯化钾两种溶液中 存在着钠离子 钾离子 硝酸根离子及解析 在硝酸钠和氯化钾两种溶液中 存在着钠离子 钾离子 硝酸根离子及 氯离子 在加热蒸发时 开始析出晶体的是高温时溶解度最小的物质 相同氯离子 在加热蒸发时 开始析出晶体的是高温时溶解度最小的物质 相同 状态时 溶解度最小的物质优先析出 状态时 溶解度最小的物质优先析出 2323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 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 初次视线与量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 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 初次视线与量 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读数为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读数为 2020 毫升 倒出部分液体后 俯视凹液毫升 倒出部分液体后 俯视凹液 面的最低处 读数为面的最低处 读数为 5 5 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 A 大于大于 1515 毫升毫升 B B 小于小于 1515 毫升毫升 C C 等于等于 1515 毫升毫升 D D 无法确定无法确定 答案 答案 A A 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 应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 视线与量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 应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 视线与量 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应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 实际值小 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应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 实际值小 2424 有 有 X X Y Y Z Z 三种元素 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不超过三种元素 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不超过 1818 它们能相互 它们能相互 形成形成 XZXZ 和和 YZYZ 型化合物 型化合物 X X2 2 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Y Y 原子和原子和 X X2 2 的电 的电 子层数相同 但比子层数相同 但比 Z Z 原子少原子少 2 2 个电子 个电子 Y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2 2 倍 倍 试求 试求 1 X 1 X Y Y Z Z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2 2 若若 X X Y Y Z Z 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 则化合物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 则化合物 XYZXYZ3 3的相对原的相对原 子质量是子质量是 答案 答案 1 1 1212 6 6 8 8 2 2 8484 9 解析 解析 X X2 2 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说明 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说明 X X 是镁元素 是镁元素 Y Y 原子和原子和 X X2 2 的电 的电 子层数相同 子层数相同 Y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2 2 倍 在倍 在 1 181 18 号元素中 只号元素中 只 有有 6 6 号元素碳 号元素碳 Y Y 原子比原子比 Z Z 原子少原子少 2 2 个电子 则个电子 则 Z Z 是氧元素是氧元素 2525 已知 已知 FeOFeO FeFe2 2O O3 3 FeFe3 3O O 组成的混合物中 铁与氧的质量比为 组成的混合物中 铁与氧的质量比为 2121 8 8 则混合物中则混合物中 FeOFeO FeFe2 2O O3 3 FeFe3 3O O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 A A 9 9 2020 5 5 B B 9 9 2020 3333 C C 2 2 5 5 3 3 D D 5 5 6 6 3 3 答案 答案 A A B B 解析解析 本题已知的是混合物中铁 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要求的是混合物中 本题已知的是混合物中铁 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要求的是混合物中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 然而单纯从质量关系的角度出发 却很难找到一条顺畅的三种物质的质量比 然而单纯从质量关系的角度出发 却很难找到一条顺畅的 答题思路 如果能抓住已知条件 将质量比转化为原子个数比 问题的解答就答题思路 如果能抓住已知条件 将质量比转化为原子个数比 问题的解答就 会由会由 疑无路疑无路 进入进入 又一村又一村 的境界 由铁与氧的质量比为的境界 由铁与氧的质量比为 2121 8 8 可得出 可得出 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21 5621 56 8 16 38 16 3 4 4 由于混合物的成分之一 由于混合物的成分之一 中中 FeFe3 3O O 的铁氧原子数比与这一比值一致 因此 混合物中 的铁氧原子数比与这一比值一致 因此 混合物中 FeFe3 3O O 的质量无论 的质量无论 多少 都不会影响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多少 都不会影响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 3 4 4 通过对 通过对 FeOFeO FeFe2 2O O3 3组成特点的分析又可得出 组成特点的分析又可得出 FeOFeO FeFe2 2O O3 3必须按分子数必须按分子数 1 1 1 1 的比例的比例 混合 才能保证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混合 才能保证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 3 4 4 从而得到混合物 从而得到混合物 中三种氧化物的分子个数比为中三种氧化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1 1 任意数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任意数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56 1656 16 56 2 16 356 2 16 3 任意值 任意值 9 9 2020 任意值 任意值 2626 已知同一状态下 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 已知同一状态下 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 COCO O O2 2 COCO2 2混合气体混合气体 9mL9mL 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 体积减少 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 体积减少 1mL1mL 通 通 过氢氧化钠溶液后 体积又减少了过氢氧化钠溶液后 体积又减少了 5mL5mL 则原混合气体中 则原混合气体中 COCO O O2 2 COCO2 2的体积的体积 比 比 10 解析 同一状态下解析 同一状态下 2 2 体积的体积的 COCO 与与 1 1 体积体积 O O2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2 2 体积的体积的 COCO2 2 体积减少 体积减少 1 1 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 体积减少 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 体积减少 1mL1mL 说明反应的 说明反应的 COCO 为为 2mL2mL O O2 2 是是1mL 1mL 生成的 生成的 COCO2 2为为 2mL2mL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 体积又减少了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 体积又减少了 5mL5mL 说明原 说明原 来有来有 3mL3mL 的的 COCO2 2 剩余气体为 剩余气体为 3mL3mL 可为 可为 COCO 也可为也可为O O2 2 因此 因此原混合气体中 原混合气体中 COCO O O2 2 COCO2 2的体的体 积比为积比为 2 2 4 4 3 3 或或 5 5 1 1 3 3 2727 将一定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一段时间后 二氧化锰在混 将一定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一段时间后 二氧化锰在混 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由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由 20 20 上升至上升至 25 25 求此时氯酸钾的分解百分率 求此时氯酸钾的分解百分率 此题我有两种解法 一 设混合物质量为此题我有两种解法 一 设混合物质量为 100100 克 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克 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2020 克 克 氯酸钾的质量为氯酸钾的质量为 8080 克 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 克 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 2020 克克 25 80 25 80 克 反应生成克 反应生成 的氧气质量为的氧气质量为 100100 克克 80 80 克克 20 20 克 根据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克 根据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 钾的质量为钾的质量为 51 0551 05 克 则氯酸钾分解百分率克 则氯酸钾分解百分率 51 05 51 05 克克 80 100 63 8 80 100 63 8 2 2 设混合物中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设混合物中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M M 则混合物的质量为 则混合物的质量为 M 20 5MM 20 5M 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 M 25 4MM 25 4M 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5M 4M M5M 4M M 参加反应 参加反应 的氯酸钾的质量为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2 55M2 55M 所以氯酸钾分解百分率为 所以氯酸钾分解百分率为 2 55M 4M 63 8 2 55M 4M 63 8 2828 将一块严重锈蚀的铜块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 所得固体质量与原铜块质量 将一块严重锈蚀的铜块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 所得固体质量与原铜块质量 相等 求原铜块中 相等 求原铜块中 1 1 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 2 单质铜的质量分数 单质铜的质量分数 解析 解析 1 1 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80 80 2 2 设混合物质量为 设混合物质量为 m m 则反应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也为 则反应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也为 m m 与铜反应的氧气质 与铜反应的氧气质 量等于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之和 设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量等于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之和 设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x x 则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 则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 m x m x 与单质铜反应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为 与单质铜反应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为 y y 则碱 则碱 11 式碳酸铜分解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为式碳酸铜分解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为 m y m y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 x x 和和 y y 含含 m m 的代数式 再计算出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的代数式 再计算出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含含 m m 的代数式 再把的代数式 再把 它和单质铜的质量相加除以混合物质量 就得出了结果 它和单质铜的质量相加除以混合物质量 就得出了结果 2929 一包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溶于足量的水中 与碳酸 一包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溶于足量的水中 与碳酸 钠溶液充分后所得沉淀质量与原固体质量相等 求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钠溶液充分后所得沉淀质量与原固体质量相等 求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 的质量分数 的质量分数 答案答案 26 15 26 15 NaNa2 2COCO3 3 NaHCONaHCO3 3 CaOCaO 和和 NaOHNaOH 组成的混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37 2g37 2g 溶于足 溶于足 量水并充分反应后 溶液中量水并充分反应后 溶液中 CaCa2 2 COCO3 32 2 HCOHCO3 3 全部转化为沉淀 将反 全部转化为沉淀 将反 应容器内水分蒸干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应容器内水分蒸干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39 0g39 0g 则原混合物中 则原混合物中 NaNa2 2COCO3 3的的 质量是多少 质量是多少 答案答案 10 10 6 6 克克 根据题意 根据题意 1 1 CaOCaO H H2 2O O Ca OH Ca OH 2 2 2 2 Ca OH Ca OH 2 2 NaNa2 2COCO3 3 CaCOCaCO3 3 2NaOH2NaOH 3 3 Ca OH Ca OH 2 2 NaHCONaHCO3 3 CaCOCaCO3 3 NaOHNaOH H H2 2O O 因为充分反应后 溶液中的钙离子 碳酸根离子 碳酸氢根离子全部转化为沉因为充分反应后 溶液中的钙离子 碳酸根离子 碳酸氢根离子全部转化为沉 淀 所以将化学方程式 淀 所以将化学方程式 1 1 两边都乘以 两边都乘以 2 2 然后将三个化学方程式相加 即 然后将三个化学方程式相加 即 可得总方程式 可得总方程式 2CaO2CaO H H2 2O O NaNa2 2COCO3 3 NaHCONaHCO3 3 2CaCO 2CaCO3 3 3NaOH3NaOH 12 又因为原有又因为原有 37 237 2 克氧化钙 碳酸钠 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完全反应后将反应克氧化钙 碳酸钠 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完全反应后将反应 容器内的水蒸发干 最后得到容器内的水蒸发干 最后得到 3939 0 0 克固体 所以参加反应的水应该是克固体 所以参加反应的水应该是 1 81 8 克 克 故可得故可得 11 211 2 克氧化钙 克氧化钙 1010 6g6g 碳酸钠 碳酸钠 8 8 4g4g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克金属 的原子相对质量为克金属 的原子相对质量为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x x克氢气 克氢气 克金属 的原子相对质量为克金属 的原子相对质量为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 克氢气 且克氢气 且 x x y y 若要确定反应中 两种金属的化合价 至少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若要确定反应中 两种金属的化合价 至少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A A x x与与 的比值的比值 B B x x 或或 y y 的确切值的确切值 与 的比值 与 的比值 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答案 C C 3030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 C C17 17H H3535COONa COONa 它是一种有机酸的钠盐 它是一种有机酸的钠盐 在肥皂水中滴入盐酸会出现白色沉淀 这沉淀物是在肥皂水中滴入盐酸会出现白色沉淀 这沉淀物是 写名 写名 称 若在肥皂水中加入硬水 含称 若在肥皂水中加入硬水 含 CaCa2 2 MgMg2 2 也会出现白色沉淀 此沉淀 也会出现白色沉淀 此沉淀 主要是主要是 写名称 写名称 答案 硬脂酸 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答案 硬脂酸 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 3131 某有机物中 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 含碳 某有机物中 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 含碳 71 58 71 58 含氢 含氢 6 67 6 67 13 含氮含氮 4 91 4 91 其余为氧 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只含 个氮原子 则它的相对分子 其余为氧 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只含 个氮原子 则它的相对分子 质量质量 为为 化学式是 化学式是 答案 答案 285285 C C17 17H H1919O O3 3N N 解析 解析 14 14 4 91 2854 91 285 则碳原子数为 则碳原子数为 285x71 58 12 17 285x71 58 12 17 氢原子数为 氢原子数为 x6 67 x6 67 氧原子数为 氧原子数为 285285 71 71 58 658 6 67 467 4 91 91 16 3 16 3 3232 在分开盛放的 两溶液中 共含有 在分开盛放的 两溶液中 共含有 NaNa CuCu2 2 BaBa2 2 MgMg2 2 NONO3 3 OHOH SOSO 2 2 等 种离子 两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 溶液里含 种 等 种离子 两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 溶液里含 种 阳离子和 种阴离子 其余在 溶液里 则 溶液里所含离子应该阳离子和 种阴离子 其余在 溶液里 则 溶液里所含离子应该 是是 答案 答案 BaBa2 2 OHOH 3333 氯仿 氯仿 CHClCHCl3 3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因保存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因保存 不当受光照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的光气 不当受光照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的光气 COClCOCl2 2 反应如下 反应如下 则有关氯仿的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则有关氯仿的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用酚酞试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用酚酞试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B B 用硝酸银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用硝酸银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14 C C 用水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用水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D D 需要倾倒氯仿检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需要倾倒氯仿检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3434 锌粉 铝粉 铁粉 镁粉的混合物 锌粉 铝粉 铁粉 镁粉的混合物 a a 克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克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25 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蒸发水分后得固体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蒸发水分后得固体 C C 不含结晶水 不含结晶水 b b 克 求反应过克 求反应过 程生成程生成 H H2 2多少克多少克 解析 蒸发水分后得到的固体解析 蒸发水分后得到的固体 C C 的质量的质量 锌粉 铝粉 铁粉 镁粉的混合物的锌粉 铝粉 铁粉 镁粉的混合物的 质量质量 硫酸根的质量硫酸根的质量 所以所得氢气的质量为所以所得氢气的质量为 b a 48g b a 48g 3535 取一定质量的 取一定质量的 COCO 和和 COCO2 2的混合气体 通人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 充分的混合气体 通人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 充分 反应后过滤 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 求混合气体中碳反应后过滤 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 求混合气体中碳 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解析 解析 COCO2 2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碳酸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碳酸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97197 设设 COCO 和和 COCO2 2的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的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 197197 则 则 COCO 和和 COCO2 2的混合气体中 的混合气体中 COCO 质量质量 为 为 197 44197 44 153 153 COCO 和和 COCO2 2的分子个比数的分子个比数 153 28 44 44 153 28 153 28 44 44 153 28 所以混合 所以混合 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153 28153 28 153 56153 56 181 219 181 219 3636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 气体压强对与气体分子数目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 气体压强对与气体分子数目 n n 成正 成正 比关系比关系 p kn p kn 若 若 agag 碳和碳和 bgbg 氧气放人一密闭容器中 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氧气放人一密闭容器中 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 为为 p p 然后 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 待温度复原时 测 然后 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 待温度复原时 测 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 p p 则 则 a a 与与 b b 的关系可能为 的关系可能为 A A a 3b 8a 3b 8 B B a 3b 8a 3b 8 C C a 3b 8a3b 4a 3b 4 15 答案 答案 A A 和和 C C 3737 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 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 ZnZn MgMg AlAl CuCu 等杂质金属中的等杂质金属中的 2 2 种 取种 取 5 6g5 6g 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 得到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 得到 0 20gH0 20gH2 2 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 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 属组是 属组是 A A CuCu 和和 MgMg B B ZnZn 和和 AlAl C C MgMg 和和 AlAl D D ZnZn 和和 CuCu 答案 答案 C C 和和 D D 3838 正常人胃液的 正常人胃液的 pHpH 在在 0 30 3 1 21 2 之间 酸 一般以盐酸表示 多了 需要治之间 酸 一般以盐酸表示 多了 需要治 疗 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疗 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 MgCOMgCO3 3 NaHCONaHCO3 3 还有用酒石酸钠来治 还有用酒石酸钠来治 疗的 这主要是由于疗的 这主要是由于 A A 碳酸 酒石酸都不是强酸碳酸 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 B 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 C Na C Na MgMg2 2 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D MgCO D MgCO3 3 NaHCONaHCO3 3与胃酸作用生成与胃酸作用生成 COCO2 2 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答案 答案 A A 3939 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 甲 CaCOCaCO3 3 Na Na2 2COCO3 3 乙 乙 NaOHNaOH Na Na2 2COCO3 3 16 丙 丙 KClKCl KHCO KHCO3 3 丁 炭粉丁 炭粉 CuO 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 加适量盐酸 搅拌 过滤 加适量盐酸 搅拌 过滤 加适量水 搅拌 加适量水 搅拌 过滤 过滤 加适量盐酸 蒸发 加适量盐酸 蒸发 溶解 加适量石灰水 过滤 蒸发 下列组合溶解 加适量石灰水 过滤 蒸发 下列组合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 A 甲甲 乙 乙 B B 乙乙 丙 丙 C C 丙丙 丁 丁 D D 丁丁 丙 丙 答案 答案 A A D D 4040 有一包白色粉末 可能是 有一包白色粉末 可能是 CuSOCuSO4 4 CaCOCaCO3 3 BaClBaCl2 2 NaNa2 2SOSO4 4 KOHKOH 中的一种或中的一种或 几种 为证明其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 几种 为证明其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 1 1 取少量白色粉末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 充分搅拌后过滤 得到白色沉 取少量白色粉末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 充分搅拌后过滤 得到白色沉 淀和无色滤液 则白色沉淀可能是淀和无色滤液 则白色沉淀可能是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 2 向实验 向实验 1 1 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 并产生 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 并产生 无色气体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无色气体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3 3 将实验 将实验 1 1 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 将实验 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 将实验 2 2 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 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 通入其中的一份 无沉淀产生 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 立即产生白通入其中的一份 无沉淀产生 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 立即产生白 色沉淀 再过滤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 色沉淀 再过滤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 2 2 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 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 17 4 4 向实验 向实验 3 3 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 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 AgNOAgNO3 3溶液和稀硝酸 又产生白溶液和稀硝酸 又产生白 色沉淀 根据此现象推断 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色沉淀 根据此现象推断 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 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 原混合物中还含有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 原混合物中还含有 答案 答案 1 1 可能是 可能是 CaCOCaCO3 3 BaSO BaSO4 4不含有不含有 CuSOCuSO4 4 2 2 CaCOCaCO3 3 3 3 HClHCl 和和 CO2CO2 4 4 BaClBaCl2 2 KOH KOH 4040 有一包白色粉末 可能是 有一包白色粉末 可能是 CuSOCuSO4 4 CaCOCaCO3 3 BaClBaCl2 2 NaNa2 2SOSO4 4 KOHKOH 中的一种或中的一种或 几种 为证明其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 几种 为证明其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 1 1 取少量白色粉末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 充分搅拌后过滤 得到白色沉 取少量白色粉末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 充分搅拌后过滤 得到白色沉 淀和无色滤液 则白色沉淀可能是淀和无色滤液 则白色沉淀可能是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 2 向实验 向实验 1 1 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 并产生 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 并产生 无色气体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无色气体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3 3 将实验 将实验 1 1 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 将实验 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 将实验 2 2 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 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 通入其中的一份 无沉淀产生 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 立即产生白通入其中的一份 无沉淀产生 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 立即产生白 色沉淀 再过滤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 色沉淀 再过滤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 2 2 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 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 4 4 向实验 向实验 3 3 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 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 AgNOAgNO3 3溶液和稀硝酸 又产生白溶液和稀硝酸 又产生白 色沉淀 根据此现象推断 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色沉淀 根据此现象推断 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 18 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 原混合物中还含有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 原混合物中还含有 答案 答案 1 1 可能是 可能是 CaCOCaCO3 3 BaSO BaSO4 4不含有不含有 CuSOCuSO4 4 2 2 CaCOCaCO3 3 3 3 HClHCl 和和 CO2CO2 4 4 BaClBaCl2 2 KOH KOH 4141 COCO 和和 CO2CO2 混合气体混合气体 1818 克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充分反应后 得到克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充分反应后 得到 CO2CO2 的总质量为的总质量为 2222 克 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克 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 气体增加的质量为解析 气体增加的质量为 COCO 变为变为CO2 CO2时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 所以 时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 所以 COCO 质量为质量为 4 16 28 7g4 16 28 7g CO2 CO2质量为 质量为 11g11g C C 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分数 7x12 28 11x12 447x12 28 11x12 44 18x100 50 18x100 50 4242 给 给 4545 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 加热至完全反应 冷却称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 加热至完全反应 冷却称 量固体质量为量固体质量为 3737 克 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克 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 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解析 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8g 8g 含 含 8g8g 铜元素的氧化铜质铜元素的氧化铜质 量量 8 16 80 40g 8 16 80 40g 单质铜的质量为 单质铜的质量为 5g5g 因此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因此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5 40 x64 805 40 x64 80 45x100 82 45x100 82 2 2 4343 把把 70 70 的硝酸 密度为的硝酸 密度为 1 1 4444 克克 立方厘米 加到等体积的水中 稀释的立方厘米 加到等体积的水中 稀释的 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 A A 等于等于 35 35 B B 小于小于 35 35 C C 大于大于 35 35 D D 无法判断无法判断 答案 答案 C C 解析 密度大于解析 密度大于 1 1 的液体与水等体积混合时 其质量分数大于原来的一半 的液体与水等体积混合时 其质量分数大于原来的一半 4444 现有 现有 a a b b c c d d 四种无色溶液 分别是碳酸钠溶液 硫酸 氯化钡溶液 四种无色溶液 分别是碳酸钠溶液 硫酸 氯化钡溶液 盐酸中的一种 根据焉有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 推断盐酸中的一种 根据焉有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 推断 a a b b c c d d 的顺序正确的是 的顺序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b b 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 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有沉淀生成 c c 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 有沉淀生成有沉淀生成 A A H H2 2SOSO4 4 NaNa2 2COCO3 3 BaClBaCl2 2 HClHCl B B HClHCl H H2 2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