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_第1页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_第2页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_第3页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_第4页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编号: 2016-2016 学年第 学期实 验 名 称摘 要 关键词 3-5 个)专业年级:实验组别:实 验 者:其他成员:实验时间: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 研究方法被试实验仪器实验步骤3 结果2 / 224 讨论5 结论逐条说明)参考文献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起止页码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A文章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3 / 22识。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 Irving Gordon 应为:Norris, F. & ;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4 / 22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起止页码.【举例】1 沈大为,韩凯.FOK 判断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1999,22:156-158.2 罗劲,林仲贤.对 FOK 的线索熟悉性假说的重新检验J.心理学报,1997,20:241-247.3 Conger, & Kanungo The Empowerment Process:Inter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13 (3): 81-105.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5-18,31.5 Tennen,H & Affleck,G. Finding Benefit in Adversity. In: The Psychology of What Work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2-45.3报纸类5 / 22【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举例】6 董伟.大学生就业公平离不开社会公平N. 中国青年报,XX-7-12.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陆谷松.英语教师的各种素质A.余墨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XX: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10 Almarza,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6 / 22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举例】13 董伟.大学生就业公平离不开社会公平N. 大河网,XX-7-12 EB/OL.http: /news/XX-07/12/content-9996/.htm) XX-7-12.14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版 7 / 22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应置于本页页脚,前面用圈码、等标识。系列位置效应摘要: 该实验以汉字为材料,以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考察不同呈现速度和回忆方式下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在系列位置曲线中显示了机能的双重分离,支持有关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音效应来自长时记忆的观点。关键字: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音效应、渐近线1.导言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学习的快慢、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即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就叫做系列位置作用。Ebbinghaus 最早研究了系列位置作用。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学习材料,发现开始的部分最容易学,其次是最末后的部分,中间偏后一点的项目最难学。许多许多心理学家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迷宫学习中也存在系列8 / 22位置的作用。用 12 个无意义音节做学习材料,得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研究证明,影响系列位置作用的因素有:学习的方式。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对系列中部的项目更难记些,系列位置作用更明显。材料的长度。材料越长,首末项的错误反应次数越多。材料呈现的时间。呈现时间延长,学习效率提高。再现的方式。若使自由再现,系列位置曲线的尾部上升的较高。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这种实验呈现一系列项目,呈现完毕要求被试回忆项目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争取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会得到系列位置曲线。研究者指出,近因效应来自于短时记忆,首音效应来自于长时存储。为证明这一设想,则需在系列位置曲线中实现机能的双重分离:某些自变量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属于前者的自变量有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属于后者的主要是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本实验即是基于此设想的实验。由前人的实验推测本实验结果:汉字呈现速度将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系列汉字横先完毕后的干扰作用将影9 / 22响近因作用但不影响首音作用和渐近线。即:2s 呈现时间下比 1s 呈现时间下的首音效应较高,延时回忆的近因效应将趋于消失。2.方法被试28 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 XX 级学生,18-20 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随机分为 3 个组。仪器材料PES 系统。共 100 个汉字,从低频到高频均有,分为五组,每组 20 个,从第一组到第五组,每组汉字笔画逐渐增多。字的大小80间隔时间18 /延迟回忆组的延迟时间实验设计本实验有 3 个自变量,被回忆汉字的呈现时间、回忆类型和在系列中的位置。呈现时间具有两个水平:1s和 2s。回忆类型具有两个水平:立即回忆和延时回忆,延时回忆组在延迟时间内做倒减三的运算。系列位置具有 20个水平,即从第一位首位到第 20 位末位。实验中,控制每个系列长度为 20 个汉字,汉字呈现时间、回忆类型两个自变量采取组间设计,系列位置10 / 22自变量采取组内设计。则实验共分为 1s 立即、1s 延时、2s立即、2s 延时四个条件,28 名被试随机分为 7 组。实验程序立即回忆组的实验程序:打开电脑,打开 PES 系统。使被试在电脑前合适的位置坐好,被试阅读指导语:“下面将向您呈现一系列汉字,请您尽量记下每一个汉字。呈现完毕后请您立刻回忆您刚才看到的汉字,可以不按照呈现顺序。您可以先在白纸上写下您回忆出的汉字,然后再将其输入电脑。 ”被试阅读完毕并理解指导语后,开始实验。根据其实验组,以 1s/个或 2s/个的速度呈现汉字。每呈现完一组 20 个汉字后,让被试回忆所见汉字,输入完毕后开始下一组实验。每个被试做 5 组汉字。实验完毕由计算机统计个系列位置正确回忆的汉字个数。延时回忆组的实验程序:打开电脑,打开 PES 系统。使被试在电脑前合适的位置坐好,被试阅读指导语:“下面将向您呈现一系列汉字,请您尽量记下每一个汉字。呈现完毕后,您将进行一段时间的倒减 3 的心算,请您将计算结果出声报告。然后,请您回忆您刚才11 / 22看见的汉字,可以不按照呈现顺序。您可以现在白纸上写下您回忆出的汉字,然后再将其输入电脑。被试阅读完毕并理解指导语后,开始实验。根据其实验组,以 1s/个或 2s/个的速度呈现汉字。每呈现完一组 20 个汉字后,让被试开始做倒减三的计算,要求被试以声音的形式报告结果,18s 后让回忆所见汉字,输入完毕后开始下一组实验。每个被试做 5 组汉字。实验完毕由计算机统计个系列位置正确回忆的汉字个数。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所示:4. 讨论实验结果据图显示呈现时间为 1s 与 2s 对首音效应的影响未能如预期所愿,两条曲线在首音效应位置处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渐进线处 2s 显示出对 1s 的优势。推测其中有 1s、2s 均较为较短的时间,差异无法较为明显的区分,若将呈现时间的差异扩大可能或得到预期的影响,前人的实验中有类似的采取 3s 和 9s 呈现时间的实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据图 2 图 3,分心作业对近因效应的影响在12 / 221s、2s 情况差异较大,尤其是 1s 情况下,1s 立即的近因效应明显高于 1s 延时的近因效应。总的来说,这些实验支持双重分离的观点,在本实验中具体表现为呈现时间自变量对渐近线的影响,和分心作业对近因效应的减弱乃至消除的作用。实验结果在很大的支持了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首音效应来自长时记忆的假设。实验当时由于断电的影响可能部分的影响实验结果,一部分人重复了部分实验。在今后的相关实验中应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故。5. 参考文献1 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第二次印刷,346-3502 陈舒永,杨博明,高云鹏,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第三次印刷,310-3126 附录以下为本实验的原始数据 心理学实验报告113 / 222实验心理学学科实验报告心理学实验报告样本: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差别阈限摘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运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大学本科学生的差别阈限,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实验器材为长度估计测量器。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两名,20 岁,女生。实验结果表明,两被试长度差别阈限分别为毫米和毫米。对两个被试的平均误的差别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实验结论: 平均差误法可以用来估计差别阈限,平均误这个指标基本灵敏。关键词 大学生 平均差误法 长度差别阈限1 引言平均差误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有三个特点。(1)在测定差别 阚限时所呈现的变异刺激,如光的明暗、声音的强弱高低、线条的长短等,是连续变 化的,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是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像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 固定刺激按随机的顺序呈现的。(2)平均差误法的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 而产生的连续的量的变化。由于这个特点,这个方法又叫14 / 22调整法。由于被试参与操作, 也容易产生动作误差。例如,从小于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和从大干标准 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其结果就可能不同。(3)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 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即平均误差,AE),就是所求的阈 限值。其计算公式如下:AE=|XS|/ n式中,X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标准刺激;n测定总次数。平均差误法就是因此而得名的。用这个方法测得的闽限值比用其他两种方法测得的要小一些,因为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而绝对阈限则为 50次感觉到的强度。由于平均差误法获得数据的标准和计算的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它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只是一个阈限的近似值。因此,用此法测得的阈限不能直接与用其他方法测得的阈限进行比较。本实验通过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2方法21 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两名,20 岁,女生。22 仪器15 / 22长度估计测量器。23 程序(1)用长度估计测量器呈现白背景上的黑色线条,线条分左右两半。两半分别用 活动套子盖住,背面有以毫米为单位的刻度。主试移动一个套子使该边的直线露出 10 厘米作为标准刺激。又用同法使另一边的直线露出一个明显地短于或长于标准刺激的长度作为变异刺激,被试借助于移动套子调节变异刺激,直到她认为与标准刺激长度 相等为止。主试记下被试调好的长度。(2)在安排实验顺序时,要注意几个控制变量:为了消除动作误差,在全部实验 中应有一半的次数呈现的变异刺激长于标准刺激(套子向“内”);另一半次数呈现的 变异刺激短于标准刺激(套子向“外”)。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在全部实验中应有一 半的次数在中线的左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左”);另一半次数在中线的右边呈现麦 异刺激(简称“右”)。上述呈现变异刺激的办法可组合为“左外” 、 左内” 、 “右外” 、 “右内”四种方式。为了消除系列顺序的影响,实验如下进行:右外右内左内左外左外左内右内右外,共八组,每组做五次,全部实验要做两个循环,共计 80 次。每做完 20 次,休息两分钟。16 / 22(3)在实验过程中,主试不要告诉被试调整出来的变异刺激的长度是否和标准刺 激相等,也不要作任何有关的暗示。(4)换被试,再按上述程序进行实验。3. 结果用前述公式计算两个被试的平均误。他们的长度差别阈限分别为 238 毫米和350 毫米。对两个被试的平均误的差别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t =1865, P005。4讨论从结果(附录上的原始数据)看,误差的分布较为理想,基本上仍是以 100 毫米为中心,得出的平均误也基本符合以往此方面的研究。在误差控制方面,ABBA 法有效地抵消了空间误差与动作误差,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可能产生干扰的因素。首先,平均差误法是建立在刺激为连续变量的基础上。实验中,长度虽然是连续变量,但由活动套不够灵活,以至于事实上被试无法进行连续的调整。许多情况下,被试并没有调整到主观认为的相等点,就因为难度太大而放弃了。其次,被试可能利用长度知觉之外的其他线索来作判断,如仪器面板上的位置标记,这样无形中一些干扰变量就混进来了。因此,建议今后从仪器的灵敏度和被试的科学精神两方面入手,以提高本实验的精确17 / 22性。此外,两被试问的平均误差不显著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两人来自同一群体,而且两人的视力都处于正常的范围内。5结论平均差误法可以用来估计差别阈限,平均误这个指标基本灵敏。6参考文献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附录以下为本次实验的原始数据。表 l 被试 1 比较刺激的长度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