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设计工艺技术要点_第1页
emc设计工艺技术要点_第2页
emc设计工艺技术要点_第3页
emc设计工艺技术要点_第4页
emc设计工艺技术要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6 页 第二第二讲讲 EMC 设计设计工工艺艺技技术术要点要点 设计设计工工艺艺三要素 三要素 滤滤波 屏蔽 接地 波 屏蔽 接地 1 系系统统 设备设备方案方案设计设计 1 确认需要满足的电磁兼容技术标准 2 采用通过安规和 EMC 认证的模块电源 3 选定箱体结构形式 19 标准机柜 单元 压铸机箱 4 尽量使用平衡接口电路 必要时 可以使用隔离变压器 光耦合器 件等 5 电路中尽量避免使用高速脉冲信号 对干扰源电路 高敏感电路 采用特殊的隔离措施 如局部屏蔽 滤波等 6 尽量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贴装元器件 减少插孔元器件 以便 提高抗扰能力和减小干扰发射 7 需要隔离的电路 通过其隔离界面的信号线尽量少 频率尽可能 低 8 内部电路的接地方式 不同性质的电路用不同的地线 处理好传 输地 电源地 机箱地和保护地之间的关系 9 将高频 低频 数字 模拟 输入 输出 强信号 弱信号 电源等 分开走向和布放 2 结结构构设计设计和安装和安装 1 首先确定屏蔽箱体的材料 如果没有低频 1KHz 以下 磁场的屏 蔽要求 可选用钢 铝 铜 如果有 应采用高导磁率的材料 如坡 莫合金 2 机箱上需要低阻抗搭接的部位 如屏蔽体的接缝 静电放电电路的 第 2 页 共 6 页 路径 滤波器的接地 系统公共地线等 对于永久性连接 最好是 焊接 对于长缝隙要连续焊接 对于非永久性搭接 应采用电磁密 封衬垫 并保证表面的导电性能 3 对于恶劣环境 如潮湿 盐雾等 应采用环境密封措施 按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 即 IP 代码 如 IP65 等级 4 进出机箱的电缆应采取屏蔽或滤波措施 屏蔽对低频抑制作用较 好 高频效果取决于屏蔽电缆的结构和屏蔽层的端接方式 5 滤波器安装时接地良好 外壳应直接搭接在金属机箱上 电源进 线尽量短 输入输出端避免空中耦合 把滤波器旁路了 数字设备 最好在电源入口使用带电源插座的滤波器 6 机箱上的缝隙或孔尽量远离辐射源 如电缆 线路板等 或敏感电 路 不能有任何金属物体直接穿过机箱 7 如果避免不了通风口 显示窗口 则应采用电磁密封衬垫 8 箱体上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并有正确的标识 3 电电路与路与 PCB 设计设计 1 综合考虑 EMC 要求和成本 成本允许时 尽量采用四层以上的线 路板 设置一层地线面 将不同性质的电路分别布置在线路板的不 同区域 使干扰电路与敏感电路远离 2 不同区域的电路 对应不同性质的电路 用不同的地线和电源 不 同的地线和电源在一点连接起来 3 对于多层板 要使高速信号 高敏感信号与地线层相邻布量 对于 多层板 不同区域的地线面边缘要满足 20H 法则 即地线面的边 沿要比电源层或信号线层的边沿外延出 20 是地线面与信号 线层之间的高度 4 充分考虑器件在线路板上的位置和方向 引出线尽可能短 第 3 页 共 6 页 5 对于专门设置地线面的多层板 需避免地线面上有长缝隙 不包括 为了分割不同地线而有意设置的缝隙 如果有长缝隙 不能有信 号线穿过 6 信号的回路面积必须尽量小 在关键信号线 高频或敏感的信号 的临近设置回流线 信号地线 7 如果采用双层板 必须设置地线网格 A 面打上横线 B 面打上坚 线 通过金属化过孔连接起来 作为地线使用 8 高速时冲线要尽量短 并且不要换层布线 拐角不要小于 90 度 以避免阻抗发生突变 造成信号反射 高速时冲电路尽量远离 I O 端口 防止高频信号耦合到电缆上 借助电缆产生共模辐射 9 在 I O 区域将逻辑地 与机壳以非常低的阻抗连接起来 这点非常 关键 I O 接口上使用独立的地线 这块独立的地线与线路板上 的其它部分地线仅通过一点连接 这块地专门为滤波和屏蔽层提 供干净地 10 安装在线路板上的 I O 接口滤波器 要尽量靠近电缆进出口 使滤波器与电缆连接器之间 屏蔽机箱之间 的连线最短 11 对所有的 I O 电缆进行共模滤波 将所有 I O 电缆集中在线路 板设置的 I O 区域 4 电缆电缆和和连连接器接器 为了满足 EMC 的要求 电缆和连接器的选择十分重要 要知道 电缆和连接器对于高频信号就是一根发射天线或接收天线 因此在考 虑性价比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到它的性能 在设计和制作工艺过程中 特别注意 1 扁平电缆尽量在每根信号线旁边配一根地线 条件不允许时 每 第 4 页 共 6 页 两根信号线配一根地线 2 情况允许时 使用双绞线 但使用双绞线时 注意两端电路的接地 不要形成较大的地线环路 3 使用同轴电缆时 注意外层的端接和两端电路的接地 不要形成 除了外层以外的第二条回流路径 4 电缆远离屏蔽体上的缝隙 开口 5 设备外部电缆的屏蔽层与屏蔽机箱要 360 度搭接 6 对于设备外部的电缆 确保屏蔽层与屏蔽机箱之间的低阻抗搭接 7 电缆上安装铁氧体磁环 根据需要调整绕在铁氧体磁环上的导线 的匝数 8 尽理不将性质不同的信号线安排一个连接器或电缆中 5 附件附件 1 电电源源线线上干上干扰扰的的类类型型 电源线上的干扰电流按照其流动路径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差模 干扰电流 另一类是共模干扰电流 差模干扰电流是在火线和零线之 间流动的干扰电流 共模干扰电流是在火线 零线与大地 基其它参 考物体 之间流动的干扰电流 如图 1 图 2 所示 由于这两种干扰的 抑制方式不同 因此正确辨认干扰的类型是实施正确滤波方法的前提 第 5 页 共 6 页 i1 1 Zi2 2 共模噪声 电 源 或 信 号 信号或电源 电压 图中 i1 Zi2电源或信号的内部阻抗 Z1 Z2负载阻抗 图1 共模干扰 共模噪声 i1 Zi2 o 差模噪声 电 源 或 信 号 信号或电 源电压 图中 i1 Z2电源 或信号的内部阻抗 负 载 阻 抗 Vn Vo 差模噪声 图 2 差模干扰 差模噪声 电 源 或 信 号 2 电电源源线滤线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波器的基本原理 C1 C2 C4 P E N C3 线 地电容器 线间电容器 共模扼流圈 图 3 电源线滤波器的基本电路 第 6 页 共 6 页 负 荷 磁芯 相互抵消而不会产生磁场 电 源 电 压 a 差模电流情况 负 荷 磁芯 由于两个绕组的磁场方向一致 会产生磁场 电 源 电 压 b 共模电流情况 噪声 图 4 共模扼流圈的结构 电源线滤波器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 它允许直流或 50Hz 的电流通过 对频率较高的干扰信号则有较大的衰减 由于干 扰信号有差模和共模两种 因此电源线滤波器要对这两种干扰都具有 衰减作用 滤波器的基本电路如图 3 所示 图 3 中 C1 C2 是滤除共模干扰用的电容 一般称为 Y 电容 而 C3 C4 的作用是滤除差模干扰信号 一般称为 X 电容 L 是电感线 一般绕制成共模扼流圈的形式 共模扼流圈的绕法如图所示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 当负载电流流 过共模扼流圈时 串联在火线上的线圈所产生的磁力线和串联在零线 上的线圈所产生的磁力线方向相反 它们在磁芯中相互抵消 因此即 使在大负载电流的情况下 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