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_第1页
北京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_第2页
北京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_第3页
北京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_第4页
北京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京市勘察设计及测绘管理办公室 北勘设测发 2006 19 号 关于严格执行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设计指标 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规划设计单位 2006 年 3 月 31 日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了 关于印发 北京市居住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的通知 市规发 2006 384 号 北京市居住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以下简称 指标 于 2006 年 6 月 1 日起执行 该 指标 是指导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居住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设计方案的技 术规范 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的规划设计 工作 现将 指标 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 各单位应组织有关规划设计人员认真学习 掌握 指标 内容 并将组 织学习及相关设计人员对 指标 的掌握情况 形成书面报告于 2006 年 5 月 26 日前报送至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 二 2006 年 6 月 1 日后 各规划设计单位在编制居住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或规划设计方案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本 指标 如有未按 指标 执行或提供虚 假指标的 规划设计单位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主管部门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查 处 三 各单位在学习和执行 指标 的过程中有何疑问 请直接与我办或市规 划委有关处室联系 以保证对 指标 的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 附件 1 关于印发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的通知 2 市规发 2006 384 号 2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二 六年四月二十四日 联系人 赵志强 董辉 联系电话 地址 西城区二七剧场路东里新 11 号楼二层北段 218 室 邮政编码 主题词 规划 设计 指标 执行 通知 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 2006 年 4 月 25 日印发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市规发 2006 384 号 关于印发 北京市居住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经市政府同意 我 委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 的通知 京政发 2002 22 号 中的指标进行修订 重新制定了 北京市居住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以下简称 指标 本 指标 是指导规划设计人员编制本市居住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设 计方案的技术规范 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 3 的规划设计工作 本 指标 已于 2006 年 1 月 25 日经市政府专题会讨论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 自 2006 年 6 月 1 日起执行 我委将依据有关规划设计管理的法律 法规 加强 对居住地区规划设计中执行本 指标 情况的监督管理 并请有关部门按照本 指标 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附件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二 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 规划 工作 通知 抄送 市政府办公厅 各区 县人民政府 市政府各相关委 办 局等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 2006 年 4 月 10 日印发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文本文本 1 1 总总 则则 1 11 1 为保证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设置 提供适宜的居住生活环境 不断满足居民的生活需 要 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 制定本指标 1 21 2 本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 设计 特殊地区因地制宜 具体研究 1 31 3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 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 容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综合设置 1 41 4 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 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 本指标按居住人口规模 或建设规模 分四级 每户平均居住人口计算值为 2 8 人 每户 套 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标准计算 4 1 51 5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水平应当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在符合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 面积总指标的条件下 可根据城市规划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 合理布置公 共服务设施 本指标是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最低基本标准 1 61 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性质分为教育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 商业服务 社区管理服务 社会福利 交通和市政公用等八类 1 71 7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附表 1 2 3 4 设置 1 7 11 7 1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达到 3 5 万人的 应按附表 1 设置项目 居住人口规模达 到 0 7 2 万人的 应按附表 2 设置项目 居住人口规模达到 0 3 0 5 万人的 应按附表 3 设 置项目 居住建设项目应按附表 4 设置生活必须的项目 1 7 21 7 2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 2 3 万人的居住地区 除设置附表 2 项目外 还应根据所 增人数和周围设施状况 增设附表 1 的部分项目和指标 1 7 31 7 3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 0 5 0 7 万人的居住地区 除设置附表 3 项目外 还应根 据所增人数和周围设施状况 增设附表 2 的部分项目和指标 1 7 41 7 4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少于 0 3 万人的居住地区 除设置附表 4 项目外 还应根 据所增人数 提高部分项目规模 1 7 51 7 5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超过 5 万人的 应增设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地区级公共 服务设施指标另行研究 1 81 8 为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 公共服务设施应积极 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 设在住宅底层或 地下室的公共服务设施 在建筑设计中 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居民的生活 休息 应有独立的 供电 供水和下水等设施 1 91 9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设置除执行本指标外 还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相关标准 规定 2 2 附表附表 1 1 2 2 指标设置要求指标设置要求 2 12 1 幼儿园宜独立设置 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分布 设于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幼儿园应有 5 独立院落和出入口 其建筑及用地应满足日照规定 2 22 2 中学 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 教学楼及操场应满足日照规定 学校操场与邻近 住宅应有适当间隔 2 32 3 可将中小学操场 室外文体活动场列为避难场所 2 42 4 商业服务 邮电 文化体育 运动场除外 和社区管理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宜集中布置于 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 与居民的出行路线相吻合 形成公共活动中心 2 52 5 菜市场应设在运输车辆易于进出的相对独立地段 避免干扰住宅 2 62 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 2 72 7 妥善安排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 停车设施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 地上的居民停车场库应满足 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 的距离要求 与邻近住 宅保持适当距离 避免干扰居民生活 出租汽车站应安排在居住区主要出入口 公交首末站应与住宅保持适当距离 避免干扰居民生活 2 82 8 公共活动中心 菜市场等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 应按照现行有关规定 就近配建公共停 车场 库 3 3 附表附表 3 3 4 4 指标设置要求指标设置要求 3 13 1 附表 3 4 适用于城市建成区 即项目周边地区实际已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 基本具备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 23 2 附表 3 规定了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 12 项公共服务设施 附表 4 规定了零星住宅工程 建设项目应设置的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 11 项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低指标 6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1 1 总总 则则 1 11 1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落实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 年 2020 年 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 京政发 2002 22 号文 以下简称 02 指标 中的指标进行了修订 本指标是指导规划 设计人员编制本市居住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规范 1 21 2 本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 计 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因地制宜 具体研究 1 31 3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 本着节地 节能 节 水 节材的 四节 精神 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综合设置 1 41 4 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 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 本指标按居住人口规模 或建设规模 分为 3 5 万人 0 7 2 万人 0 3 0 5 万人和居 住建设项目四级 附表 1 2 3 4 居住人口与人口结构以近几年来的变化情况为基本依据 每户平均居住人口计算值仍按 2 8 人作为计算标准 每户 套 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标准计算 1 51 5 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人口规模设置 设置项目与指标应当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不 同层次的要求 在符合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总指标的条件下 可根据城市规划和居住地区 所处城市区位 周围环境 自身规划条件等具体情况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 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本指标仅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而必须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低限度的控制指标 1 61 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性质分为教育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 商业服务 社区管理服务 社会福利 交通和市政公用等八类 7 1 6 11 6 1 依据人口结构情况 教育设施千人座位数有所调整 人口出生率按 6 计 并考虑外 来人口因素 学生数量基本持平 但考虑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按教委新的办学标准进行核 算 中 小学每个学生的建筑面积比 02 指标 有了较大的提高 中学每学生建筑面积从平 均 9m2提高到 12 5 m2 小学每学生建筑面积从平均 6 8m2提高到 10 5 m2 为节约用地 每个 学生的用地面积维持 02 指标 中 小学的容积率有所提高 从 02 指标 的 0 5 提高到 0 66 0 78 不等 1 6 21 6 2 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 以综合医院及各专业防治机 构为技术依托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附表 1 医疗卫生设施由 02 指标 的三级设置修订 为二级设置 综合医院的服务规模大于 5 万人 属地区级乃至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可在医疗 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中落实 1 6 31 6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体育需求迅猛增加 在附表 1 2 中 适当提高文化 体育设施千人指标 由于 02 指标 中文化和体育设施在内容上重复设置 相互渗透 本指 标将其合并 分为室内文体活动中心和室外文体活动场两项指标 体育场的服务规模大于 5 万 人 属地区级乃至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可在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中落实 1 6 41 6 4 商业服务设施原则上重在总量控制 具体项目和指标不是硬性规定 只具参考作用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基本上作为商品房出售 且受市 场因素调节 不列入住宅成本 为节约用地 商业服务设施不单独占地 1 6 51 6 5 社区管理服务类包括社区服务和行政管理的内容 鉴于房屋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 对 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管理用房的设置做了规定 其中 物业管理用房包括房 管和维修 绿化 环卫 保安 家政服务等 此外 在附表 1 增设了社区卫生监督所 保持现 行指标中行政管理指标不变 其他社区服务设施可集约使用 不单独占地 1 6 61 6 6 增设社会福利类 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 由于北京已 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 60 岁以上老人已占全市人口的 12 5 预计 到 201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15 以上 2020 年将达到 20 以上 因此 增加并提高养老设施指 标是十分必要的 养老院从 02 指标 的 5 万人 处调整为 3 5 万人 处 并提高了千人指标 此外 增设老年活动场站 托老所等设施 提高残疾人康复托养所千人指标 并由 02 指标 的 5 10 万人 处调整为 5 万人 处 8 1 6 71 6 7 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仍按 02 指标 由于停车方式的不确定性 本指标仅规 定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的车位设置标准 而不再换算为千人指标 地面停车率 小汽车 地面单层停车位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按不大于 10 控制 存自行车处仍按每户 2 个自行车位设置 居民汽车场库在三环路以外的 包括旧区改造和零星加建的住宅 地区 按每千户 500 个 车位标准设置 在三环路以内 二环路以外地区 按每千户 300 个车位标准设置 二环路以内 及二环路以外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车位标准另行研究 中高档商品住宅按每户 1 个车 位标准设置 高档公寓和别墅按每户 1 3 个车位标准设置 适当调整 公交首末站 指标 调整公共停车场指标 将其中的出租汽车站单列 提高社会停车场库车位设置标准 并与 居民汽车场库合并设置 取消加油站 其设置要求在专项规划中确定 地上居民停车场 库 应满足 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 的距离要求 与邻近 的住宅保持适当距离 避免干扰居民生活 1 6 81 6 8 02 指标 中市政公用设施沿用了 京政发 1994 72 号 文 十多年来 无论是市政 管理体制 还是设置标准 工程技术水平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指标全面修订了市政公用设施 项目和指标 除邮政局所 电话局 密闭式清洁站 公厕和垃圾分类投放站按千人指标设置外 其他市政设施指标与建筑面积直接相关 如用电 采暖 人均占有的建筑面积增大 其所需要 配套的市政设施也需要相应增加 应按万 m2总建筑面积指标设置 换算的千人指标仅具参考 作用 市政公用设施指标主要用于安排与设施运转直接相关的设备 均不含管理及附属用房指 标 其管理及用户服务功能应在物业管理用房内安排 燃气调压站 可采用箱式调压柜 地下调压站等 应区分不同情况设置 配电室 可采用箱式变电柜 室内设置 以节省用地 随着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 垃圾设施的标准也 在提高 本指标增加了 垃圾分类投放站 指标 城市中心区的锅炉房已由燃煤为主改为燃气 为主 相应调整增加 燃气锅炉房 指标 电话局 调整为 电信机房 不包括管理用房 以及其他附属用房指标 有线电视机站 指标只考虑设施用房 不含管理用房指标 根据现 行政策新增 污水再生利用装置 指标 1 6 91 6 9 附表 1 千人指标建筑面积为 2765 3196m2 即人均建筑面积为 3 0m2 用地面积为 9 2807 3437m2 即人均用地面积为 3 1m2 比现行指标分别提高了 0 24m2 人和降低了 1 27m2 人 现行指标中剔除了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千人指标 其人均建筑面积达 10m2 在对 等条件下相比较 附表 2 千人指标建筑面积为 2020 2405m2 即人均建筑面积为 2 2m2 用地面积为 2244 2774m2 即人均用地面积为 2 5m2 比现行指标分别提高了 0 4m2 人和降低了 0 3m2 人 附表 3 指标 12 项 总建筑面积为 2670m2 总用地面积为 2006m2 附表 4 指标 11 项 总建筑面积为 496m2 总用地面积为 506m2 千人指标建筑面积提高的主要是 教育 文化体育 社会福利及市政公用等设施 用地面 积降低的主要是 教育 商业服务 社区管理服务和市政公用等设施 取消金融邮电设施类 指标分别并入商业服务设施类和市政公用设施类 新设社会福利设 施类 指标大幅度提高 整合交通设施类 指标基本持平 市政公用设施类设置项目细化 每 项市政设施指标均有所减少 但由于人均居住面积增大 总建筑面积指标相应增加 现将历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人均指标 用地面积人均指标列表比较如下 平均每居民 建筑面积 m2 用地面积 m2 类别 年份 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 85 指标 2 92 2 94 指标 3 63 04 63 6 02 指标13 4 2 76 12 5 1 8 5 3 4 37 3 7 2 8 本指标 3 02 23 12 5 注 1 02 指标 括号内数字为剔除了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千人指标后的人均面积 该数字可与本指标进行比较 表中用地面积均不含未明确用地面积的公共服务设施 不需独立占地 应按 1 0 1 2 的容积率折算用地面积 注 2 本指标对应 居住区级 指的是附表 1 居住人口 3 5 万人 对应 居住小区级 指的是附表 2 居住人口 0 7 2 万 人 10 1 71 7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附表 1 2 3 4 设置 附表 1 指标含附表 2 3 指标 附表 2 指 标含附表 3 指标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指标对应居住人口规模设置 居住人口规模 0 7 万人以下和 2 3 万 人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面积 按插入法计算 居住人口规模超过 5 万人 还应增设地区级公共 服务设施 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另行研究 如果居住地区位于流动人口较多的区域 则应增设有关项目及增加相应面积 为了消防需要 居住地区还应设置充足的消防用水设施 在主要道路上应按有关标准设置消火栓 1 7 11 7 1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达到 3 5 万人 应按附表 1 设置项目 居住人口规模达到 0 7 2 万人 应按附表 2 设置项目 居住人口达到 0 3 0 5 万人 应按附表 3 设置项目 居 住建设项目应按附表 4 设置生活必须的项目 1 7 21 7 2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 2 3 万人 除设置附表 2 项目外 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和周 围的设施状况 增设附表 1 的部分项目和指标 1 7 31 7 3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 0 5 0 7 万人 除设置附表 3 项目外 还应根据所增人数 和周围的设施状况 增设附表 2 的部分项目和指标 1 7 41 7 4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少于 0 3 万人 除设置附表 4 项目外 还应根据所增人数 提 高部分项目规模 1 7 51 7 5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超过 5 万人 应增设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1 81 8 为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 公共服务设施应积极 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 设在住宅底层或 地下室的公共服务设施 在建筑设计中 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居民生活 应有独立的供电 供 水和下水等设施 1 91 9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 除应执行本指标外 还应遵照其它法律 法规 规章和相关标准 规定 2 2 附表附表 1 1 2 2 指标设置要求指标设置要求 2 12 1 幼儿园应按其服务范围 服务半径均衡分布 方便家长接送 并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 其建筑及用地应符合 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 11 2 22 2 中学 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 教学楼及操场应符合 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 暂行规定 学校操场宜与邻近住宅保持适当距离 其间可以道路 绿化分隔 避免干扰居民 生活 2 32 3 可将中小学操场 室外文体活动场列为避难场所 并增建应急生活设施 2 42 4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综合考虑规划组织结构 道路和绿化系统规划等 商业服务 邮电 文化体育和社区管理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宜结合公交站点和居民主要出行路线布置 可采取沿 街和综合商场相结合的布局方式 并充分考虑其服务半径 2 52 5 菜市场应设在室内 并避免与居民干扰 与住宅保持一定间距 采取必要的隔音防护措 施 2 62 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 2 72 7 妥善安排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 停车设施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 出租汽车站应安排在主要出入口处 公交首末站应与住宅保持适当距离 避免干扰居民生活 2 82 8 公共活动中心 菜市场等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 应按现行有关规定 就近配建公共停车 场 库 及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停车场 停车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投入使用 3 3 附表附表 3 3 4 4 指标设置要求指标设置要求 3 13 1 附表 3 4 适用于城市建成区 即项目周边地区实际已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 基本具备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由于新建区没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 无法利用已有社会资源 不宜建 设规模较小的居住项目 3 23 2 附表 3 规定了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 12 项公共服务设施 附表 4 规定了零星住宅工程 建设项目应设置的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 11 项公共服务设施最低指标 项目包括社区卫生 服务站 文体活动站 综合文体活动场地 社区居民委员会 物业管理用房 配电室 垃圾分 类投放站等 并按居住人口规模设置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 含社会停车场库 12 附表附表 1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居住人口居住人口 3 3 5 5 万人万人 千人指标千人指标一般规模一般规模 类类 别别 序序 号号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m2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m2 处处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m2 处处 配置规定配置规定 服务规模服务规模 万人 万人 处 处 备注备注 1 幼儿园281 310420 450 8 班 2100 12 班 2800 8 班 3000 12 班 4200 招收 2 6 岁儿童 占居住区总人口 3 0 就近入园率 90 并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30 座 千人 建筑 9 38 10 32m2 座 用地 14 15m2 座 每班 25 座 0 7 1 0 2 小学403 441510 568 3 初中254 276334 382 九年一贯制 学校 18 班 8000 27 班 12000 36 班 15000 九年一贯 制 学校 18 班 11000 27 班 16000 36 班 21000 小学学龄 7 12 岁 占居住区总人口 3 6 入学率 100 并 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40 座 千人 建筑 10 08 11 03m2 座 用地 12 76 14 20m2 座 每班 40 座 初中学龄 13 15 岁 占居住区总人口 1 8 入学率 100 并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20 座 千人 建筑 12 71 13 82m2 座 用地 16 70 19 12m2 座 每班 40 座 九年一贯制 学校学龄 7 15 岁 占居住区总人口 5 4 入学率 100 并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60 座 千人 建筑 10 89 12 67m2 座 用地 14 16m2 座 每班 40 座 千人指标 建筑面积 653 760m2 用地面积 840 960m2 1 2 2 4 4 高中 217 233317 363 24 班 13000 30 班 16000 36 班 19000 24 班 19000 30 班 23000 36 班 28000 高中学龄 16 18 岁 占居住区总人口 1 8 入学率 98 并 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19 座 千人 建筑 11 42 12 28m2 座 用地 16 70 19 12m2 座 每班 45 座 6 8 5 小学小学 18 班规模建筑 7500m2 用地 9500m2 服务规模 1 8 万人 处 24 班规模建筑 10000m2 用地 12500m2 服务规模 2 4 万人 处 24 班以下学校应设不低于 200m 的环形跑 道和 60m 的直跑道 初中初中 18 班规模建筑 9500m2 用地 13000m2 服务规模 3 6 万人 处 24 班规模建筑 12500m2 用地 17000m2 服务规模 4 8 万人 处 30 班规模建筑 15600m2 用地 21000m2 服务规模 6 万人 处 24 班以下学校应设不低 于 200m 的环形跑道和 100m 的直跑道 25 班 以上学校应设不低于 300m 环形跑道和 100m 的 直跑道 九年一贯制 学校设置 200m 环形跑道和 100m 直跑道 有条件的应设置 400m 环形跑道 同时应保证设置足够的篮 排球场地 中学中学 30 班规模建筑 16000m2 用地 22000m2 服务规模 3 万人 处 高中应设不低于 400m 环形跑道和 100m 的直跑 道 教教 育育 小计 1155 1260 1581 1763 一般小校 园 采用高限 大校 园 采用低 限 标准较高大校 园 可采用高限 医医 疗疗 5 社区卫生服务站243000 7 2 含卫生服务中心的居住区不再设置卫生服务站 13 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752500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为范围设置 可设综合病床 3 5 卫卫 生生 小计7475 7 室内文体活动中心200 可包括文化娱乐 多功能影视厅 文娱艺术等 图书阅览 科技活动 青少年活动 康乐 健身房 棋牌室 室内体育 活动等 等设施 0 7 1 可结合商业服务设施或社区管理服务设施综合 设置 8 室外文体活动场20400 450 可包括户外娱乐 集会 露天表演 儿童游戏 综合健身 篮球 门球等场地 0 7 1 宜设于公共绿地附近 兼有避难场所的功能 文文 化化 体体 育育 小计220400 450 9 菜市场 20 800 10003 5 10 其它商业服务680 可包括便利店 综合超市 再生资源回收点 银行储蓄所 等 3 5 再生资源回收点可与密闭式清洁站结合布置 其它可设于住宅底层 商商 业业 服服 务务 小计700 11 社区服务中心20 301000 可包括优抚服务 社会福利 咨询服务 婚姻服务 计生 宣传咨询 家庭劳务服务等及相应管理用房和社区服务信 息网络中心 3 5 可与有关项目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 12 街道办事处30 40501200 15001500含工商 税务 3 5 可与有关项目组合 13 派出所及巡察30 4036 501200 15001500 1800 3 5 14 社区居民委员会20 30190还可包括其它便民服务项目 0 3 0 9 可与有关项目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 15 社区卫生监督所5 3 5 可与有关项目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 16 物业管理用房20200 可包括房管 维修 绿化 环卫 保安 家政服务 市政 管理 社区治安管理自动化监控等 0 7 2 可与有关项目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 社社 区区 管管 理理 服服 务务 小计125 16586 100 17 养老院9013027003900 老年人口占居住区总人口 20 百名老人设置床位 2 5 张 合 5 床 千人 按建筑 15 20m2 床 用地 25 30m2 床标准设 置 设置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 包含不少于 30 张床 位的日间照料护理中心 3 5 宜独立设置 可与幼儿园相邻设置 最低规模 120 床 所 18 老年活动场站2025140 200175 250娱乐康复健身设施及活动场地 0 7 1 19 残疾人康复托养所30 4050 601500 20002500 4000 残疾人口占居住区总人口 5 百名残疾人设置床位 4 张 合 2 床 千人 按建筑 15 20m2 床 用地 25 30m2 床标准设 置 设置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 5 100 床位左右 含教学训练 康复娱乐门诊设 施等 可结合养老院设置 社社 会会 福福 利利 小计140 150205 215 14 20 公交首末站30170 2003004000 5000 2 3 根据规划区域统筹安排 应独立用地 21 出租汽车站20100停放出租汽车 为出租汽车送客 待客服务 0 5 宜结合小区出入口在道路用地以外单独设置 22 存自行车处按每户存自行车 2 辆 每车建筑面积 1 5m2设置 可利用地下室存车 分散设置 23 居民汽车场库 0 4 1 4 车位 户 含居民汽车场库 0 3 1 3 车位 户 社会停 车场库 0 1 车位 户 宜做地下车库 社会停车场库根据规划布局确定 可独立区域 也可与居民汽车场库结合 设于地上或地下 交交 通通 小计30190 220 24 邮政所202000 7 2宜在地上首层设置 便于邮政服务及生产 25 邮政局303012001200 3 5 宜在地上首层设置 便于邮政服务及生产 26 电信机房 52 352250 37501500 2500 3 5 万门 处 普通住宅的固定电话用户线不应少于 2 线 即 2 对线 户 每万户居民须设置容量 1 5 2 万门 仅设电信设备机房 不含管理办公用房 27 开闭所 21 21300300 50 60 万 m2设一处 28 配电室 43 120 独立设置 10 万 m2设一处 建筑面积 120m2 箱式 2 3 万 m2设一处 建筑面积 6m2 区分不同情况 酌情安排 鼓励采用用地面积 较小的方式 可结合其它配套设施综合设置 29 燃气调压站 1 3625 地上调压柜 建筑面积 6 10m2 用地面积 25m2 地下调压站 楼栋式 在建筑物外墙设置 区分不同情况 酌情安排 鼓励采用用地面积 较小的方式 应按相关设计规范考虑安全距离 30 有线电视基站 1 200 基站 2 3 万户设一处 光电转换间 100 户设一处 建筑面积 4m2 可不单独占地 仅考虑设备用房 不含管理用房 尽量与其它配套设施综合设置 31 密闭式清洁站1012120150 0 7 1 5 32 公厕101050 0 5 宜靠近老年人活动场所或公交首末站附近 尽 可能附建于其它建筑内 33 垃圾分类投放站216用地面积 6 8m2 100 户 仅用于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市市 政政 公公 用用 34 锅炉房 97 337138 482 无城市热网地区按不同燃料种类设置 燃煤锅炉房 50 100 万 m2设一处 用地面积 140m2 万 m2 燃气锅炉房 3 10 万 m2设一处 用地面积 10 40m2 万 m2 燃煤 应按集中锅炉房设置 燃气 可因地制宜 按建筑组团设置分散的中 小型锅炉房 采用分户供热的可不设置 15 35 热力点 36 72 200 城市热网地区设置 一般 10 万 m2左右 不大于 20 万万 m2 设一处 采用分户供热的可不设置 36 污水再生利用装置 如未与城市再生水管网相连 建筑规模 5 万 m2以上者应设 置 建筑面积 20m2 万 m2 宜安排在地下室或地下 小计321 597270 614 总计 2765 3196 2807 3437 建筑面积 3 0m2 人 用地面积 3 1m2 人 附表附表 2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居住人口居住人口 0 70 7 2 2 万人万人 千人指标千人指标一般规模一般规模 类类 别别 序序 号号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m2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m2 处处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m2 处处 配置规定配置规定 服务规模服务规模 万人 万人 处 处 备注备注 1 幼儿园281 310420 450 8 班 2100 12 班 2800 8 班 3000 12 班 4200 招收 2 6 岁儿童 占居住区总人口 3 0 就近入园率 90 并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30 座 千人 建筑 9 38 10 32m2 座 用地 14 15m2 座 每班 25 座 0 7 1 0 教教 育育 2 小学403 441510 568 九年一贯制 学校 18 班 8000 27 班 12000 36 班 15000 九年一贯 制 学校 18 班 11000 27 班 16000 36 班 21000 小学学龄 7 12 岁 占居住区总人口 3 6 入学率 100 并 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40 座 千人 建筑 10 08 11 03m2 座 用地 12 76 14 20m2 座 每班 40 座 初中学龄 13 15 岁 占居住区总人口 1 8 入学率 100 并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20 座 千人 建筑 12 71 13 82m2 座 用地 16 70 19 12m2 座 每班 40 座 九年一贯制 学校学龄 7 15 岁 占居住区总人口 5 4 入学率 100 并考虑 10 的外来人口因素 合 60 座 千人 建筑 10 89 12 67m2 座 用地 14 16m2 座 每班 40 座 千人指标 建筑面积 653 760m2 用地面积 840 960m2 1 2 2 4 小学小学 18 班规模建筑 7500m2 用地 9500m2 服务规模 1 8 万人 处 24 班规模建筑 10000m2 用地 12500m2 服务规模 2 4 万人 处 24 班以下学校应设不低于 200m 的环形跑 道和 60m 的直跑道 初中初中 18 班规模建筑 9500m2 用地 13000 m2 服务规模 3 6 万人 处 24 班规模建筑 12500m2 用地 17000m2 服务规模 4 8 万人 处 30 班规模建筑 15600m2 用地 21000m2 服务规模 6 万人 处 24 班以下学校应设不低 于 200m 的环形跑道和 100m 的直跑道 25 班 以上学校应设不低于 300m 环形跑道和 100m 的 直跑道 九年一贯制 学校设置 200m 环形跑道和 100m 直跑道 有条件的应设置 400m 环形跑道 16 3 初中254 276334 382同时应保证设置足够的篮 排球场地 小计 938 1027 1264 1400 一般小校 园 采用高限 大校 园 采用低 限 标准较高大校 园 可采用高限 4 社区卫生服务站243000 7 2医医 卫卫小计24 5 室内文体活动中心200 可包括文化娱乐 多功能影视厅 文娱艺术等 图书阅览 科技活动 青少年活动 康乐 健身房 棋牌室 室内体育 活动等 等设施 0 7 1 可结合商业服务设施或社区管理服务设施综合 设置 6 室外文体活动场20400 450 可包括户外娱乐 集会 露天表演 儿童游戏 综合健身 篮球 门球等场地 0 7 1 宜设于公共绿地附近 兼有避难场所的功能 文文 化化 体体 育育 小计220400 450 7 菜市场 20 0 7 2 8 其它商业服务380 可包括便利店 综合超市 再生资源回收点 银行储蓄所 等 0 7 2 再生资源回收点可与密闭式清洁站结合布置 其它可设于住宅底层 商商 业业 服服 务务小计400 9 社区服务中心20 30160含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站 1000 3000 户 处 0 3 0 9 可与有关项目组合 设于住宅底层 10 社区居民委员会20 30190还可包括其它便民服务项目 0 3 0 9 可与有关项目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 11 物业管理用房20200 可包括房管 维修 绿化 环卫 保安 家政服务 市政 管理 社区治安管理自动化监控等 0 7 2 可与有关项目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 社社 区区 管管 理理 服服 务务 小计60 80 12 托老所90130630910 老年人口占居住区总人口 20 百名老人设置床位 2 5 张 合 5 床 千人 按建筑 15 20m2 床 用地 25 30m2 床标准设 置 设置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 0 7 1 宜独立设置 可与幼儿园相邻设置 最低规模 120 床 所 13 老年活动场站2025140 200175 250娱乐康复健身设施及活动场地 0 7 1 社社 会会 福福 利利 小计110155 14 公交首末站302003002000 3000 1 根据规划区域统筹安排 应独立用地 15 出租汽车站20100停放出租汽车 为出租汽车送客 待客服务 0 5 宜结合小区出入口在道路用地以外单独设置 交交 通通 16 存自行车处按每户存自行车 2 辆 每车建筑面积 1 5m2设置 可利用地下室存车 分散设置 17 17 居民汽车场库 0 4 1 4 车位 户 含居民汽车场库 0 3 1 3 车位 户 社会停 车场库 0 1 车位 户 宜做地下车库 社会停车场库根据规划布局确定 可独立区域 也可与居民汽车场库结合 设于地上或地下 小计30220 18 邮政所202000 7 2宜在地上首层设置 便于邮政服务及生产 19 开闭所 21 21300300 50 60 万 m2设一处 20 配电室 43 120 独立设置 10 万 m2设一处 建筑面积 120m2 箱式 2 3 万 m2设一处 建筑面积 6m2 区分不同情况 酌情安排 鼓励采用用地面积 较小的方式 可结合其它配套设施综合设置 21 燃气调压站 1 3625 地上调压柜 建筑面积 6 10m2 用地面积 25m2 地下调压站 楼栋式 在建筑物外墙设置 区分不同情况 酌情安排 鼓励采用用地面积 较小的方式 应按相关设计规范考虑安全距离 22 有线电视光电转换间100 户设一处 建筑面积 4m2 可不单独占地 23 密闭式清洁站1012120150 0 7 1 5 24 公厕101050 0 5 宜靠近老年人活动场所或公交首末站附近 尽 可能附建于其它建筑内 25 垃圾分类投放站216用地面积 6 8m2 100 户 仅用于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26 锅炉房 97 337138 482 无城市热网地区按不同燃料种类设置 燃煤锅炉房 50 100 万 m2设一处 用地面积 140m2 万 m2 燃气锅炉房 3 10 万 m2设一处 用地面积 10 40m2 万 m2 燃煤 应按集中锅炉房设置 燃气 可因地制宜 按建筑组团设置分散的中 小型锅炉房 采用分户供热的可不设置 27 热力点 36 72 200 城市热网地区设置 一般 10 万 m2左右 不大于 20 万万 m2 设一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