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课堂练习六_第1页
2013-2014课堂练习六_第2页
2013-2014课堂练习六_第3页
2013-2014课堂练习六_第4页
2013-2014课堂练习六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12 13 学年 下 高三第一学段学年 下 高三第一学段 化学化学课课堂堂练习练习 六 六 2014 03 17 姓名姓名 班班级级 座号座号 成成绩绩 1 如何检查图 A 装置的气密性 2 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3 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图 A 图 B 图 C 4 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2 5 检查图 A 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 A 图 B 6 图 A 图 B 7 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 盛放药品前 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8 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3 9 图 44 1 1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0 图 44 2 1 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 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以前 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1 4 图 44 3 1 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 若用手捂热现象不明显 该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12 图 44 4 1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答 13 图 1 实验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14 1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 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水 并使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 然 后 填写操作方法 将会看到 填写实验现象 可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图 44 6 5 1 1 方法方法 如图 B 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 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 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 气泡逸出 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 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 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 有水柱形成 说明装置不漏气 2 方法方法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 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 若导管 末端产生气泡 停止微热 有水柱形成 说明装置不漏气 3 方法方法 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 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 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 水中后 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 1 2 处 做好水位记号 静置几分钟 水位下 降的说明漏气 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4 方法方法 1 1 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 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 说明气密 性良好 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方法 2 2 向导管口吹气 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 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 静置片刻 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 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 说明气密 性良好 5 5 方法 方法 关闭 K 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 图 B 所示 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 水的液面 静置一段时间 若液面差不变小 表明气密性良好 6 6 方法方法 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 从 U 型管的一侧注入水 待 U 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 度差为止 静置几分钟 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 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7 方法方法 向 B D 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打开活塞 K 微热 A 中的圆底烧瓶 D 中导管有气泡冒出 停止加热 关闭活塞 K 片刻后 D 中导管倒吸入一段 水柱 B 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储气作用 防堵塞防 倒吸安全瓶作用 分析 较复杂的实验装置 一次性检查效果不好 可以分段检查气密性 如用止水夹夹住 b C 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 并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 a 装置下微热 若 b 装置中的导管产 生一段水柱 表明止水夹前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再在 C 处的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微热 若 e 处 出现气泡 停止微热 插在 e 处液面下的导管产生一段液柱 表明这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附 参考答案附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难点磁场 1 将导管的出口放入水槽中 用手捂热试管 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放开手后 且有少量 水进入导管 表明装置不漏气 2 3 慢慢将量筒下移 4 a g b g c L 273 K 298 K 22 4 L mol 1 或 a g b g 298 K 22 4 L mol 1 c L 273 K 歼灭难点训练歼灭难点训练 8 1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将干燥管末端的管口放入水中 用手捂热分液漏斗 有气泡从 水中冒出 放开手冷却后 且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 表明装置不漏气 2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将干燥管末端放入水中 用小火加热烧瓶 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6 停止加热冷却后 干燥管内水面回升 表明装置不漏气 9 1 把导管 b 的下端浸入水中 用手紧握捂热试管 a 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 水又回升到导管 b 中 2 3Cu 8HNO3 稀 3Cu NO3 2 2NO 4H2O 2NO O2 2NO2 2NO2N2O4 10 首先要夹紧弹簧夹 然后由长颈漏斗加水 水面没过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后 由于重 力的作用 漏斗中的水仍要流入试管中 但试管中的气体却跑不出来 这样 若装置的气密性 完好 则试管中的气体因体积减小而压强增大 从而可支持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高于试管内的液 面 若装置气密性不好 则漏斗内的液面与试管内的液面最终保持水平 11 1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将干燥管末端的管口放入水中 用手捂热分液漏斗 有气泡 从水中冒出 放开手冷却后 且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 表明装置不漏气 2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将干燥管末端放入水中 用小火加热烧瓶 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停止加热冷却后 干燥管内水面回升 表明装置不漏气 12 1 把导管 b 的下端浸入水中 用手紧握捂热试管 a 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 水又回升到导管 b 中 2 3Cu 8HNO3 稀 3Cu NO3 2 2NO 4H2O 2NO O2 2NO2 2NO2N2O4 13 1 在 A 及 E 中加入少量水 使水面刚刚没过 A 的漏斗颈 及 E 的导管口 的下端 打开 活塞 a 在烧瓶 B 或玻璃管 D 的底部加热 若 A 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 且 E 中导管口有气泡 逸出 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 a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 B 底部和玻璃管 D 下部加 热 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 2 检验氢气的纯度用排水法 或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 移近酒精灯的 火焰 松开拇指 点燃 没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表明氢气已纯 14 解析 1 该新情境装置中 单向阀是没见过的 需仔细分析其功能 到底怎么一个 单向法 推气时 左右单向阀关闭 上下单向阀开通 注射器中气体向上外逸 抽气时 左右单向阀开通 上下单向阀关闭 空气中的气体经 A 溶液被抽入注射器中 检验装置气密性 加水后 只需轻轻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即可 这时 若装置气密性完 好 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就有气泡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