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环境污染..ppt_第1页
第五章环境污染..ppt_第2页
第五章环境污染..ppt_第3页
第五章环境污染..ppt_第4页
第五章环境污染..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环境污染 第一节水污染 一 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 二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 中国水污染的特征 一 地面水污染特征 1 有机污染 2 重金属污染 3 富营养化 4 生物污染 二 地下水污染特征 主要表现为硬度和硝酸盐含量的增加 局部地区发现了较严重的油污染 痕量有机物污染 四 水污染的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制约工业的发展 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造成经济损失 定义 如果大气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 并持续足够的时间 达到对公众健康 动物 植物 材料 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因素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 以及大量能量 如热能 释放进入大气引起不良影响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某些组分变化产生的危害等 就是大气污染 第二节大气污染 一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 天然源 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场所 人为源 指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 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大气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及其人为源 二 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一 煤烟型污染 二 酸沉降 1 世界酸雨发展状况 19世纪中叶酸雨最早在英国发生过 之后是挪威 瑞典等北欧国家 后来扩展到东欧和中欧 直至几乎覆盖整个欧洲 挪威 南部约5000个湖泊中有1750个由于pH过低而使鱼虾绝迹 瑞典 9万个湖泊中有1 5已受到酸雨的侵害 德国 约有1 3的森林受到酸雨不同程度的危害 瑞士 森林受害面积已达50 以上 20世纪80年代初 整个欧洲的降水pH在4 0 5 0之间 雨水中硫酸盐含量明显升高 加拿大 抽样调查的8500个湖泊已全部酸化 美国 至少有1200个湖泊已酸化 还有5 的湖泊酸度正在上升 严重威胁某些生物的生存 酸雨已损伤了约35000个历史性建筑物和10000座纪念碑 每年花费在修葺这些文化古迹上的费用达50亿美元 2 中国酸雨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的酸雨污染呈加速发展趋势 在80年代 中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 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高硫煤使用地区及部分长江以南地区 酸雨区面积约为170 104km2 到90年代中期 酸雨巳发展到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酸雨面积扩大了100 104km2 近年来 年均降水pH低于5 6的区域面积巳占全国面积的30 左右 我国酸雨的化学特征 pH低 离子浓度高 硫酸根 铵和钙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欧美 而硝酸根浓度则低于欧美 属硫酸型酸雨 三 光化学烟雾污染 光化学烟雾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如强日光 低风速和低湿度等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转化 由反应物和产物 即臭氧 占反应产物的85 以上 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 约占反应产物的10 高活性自由基 OH RO2 HO2 RCO等 醛类 甲醛 乙醛 丙烯醛 酮类和有机酸类等二次污染物 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 机动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达100多种 包括杂环和多环芳烃 机动车燃料中并不含有甲烷 乙烷 乙炔 丙炔 甲醛及其他醛类化合物 它们都属未完全燃烧产物 有些有机物的致突变性较强 多以间接致突变性为主 光化学烟雾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流层的O3和其他氧化剂直接与人体和动植物相接触 其极高的氧化性能刺激人体的黏膜系统 人体短期暴露其中能引起咳嗽 喉部干燥 胸痛 黏膜分泌增加 疲乏 恶心等症状 长期暴露其中 则会明显损伤肺功能 影响呼吸道结构 另外 对流层的高浓度O3还会对植物系统造成损害 O3浓度低时 虽不会产生可见的伤害 但会减低植物的生长速度 当浓度增加时 会使植物叶片受到急性伤害 三 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大气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 沉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 这取决于颗粒的大小 粒径0 01 1 0 m的细小粒子在肺泡的沉积率最高 在沉积位置上对组织的影响 这取决于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2 二氧化硫 SO2进入呼吸道后 因其易溶于水 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 SO2进入血液循环也会对全身产生不良反应 它能破坏酶的活力 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 对肝脏有一定损害 在人和动物体内均使血中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 3 一氧化碳 CO是无色无嗅的有毒气体 CO和血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的约210倍 它们结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HbCO 将严重阻碍血液输氧 引起缺氧 发生中毒 4 铅 环境污染中Pb主要来源于汽车中的四乙基铅防爆剂 目前大气的Pb污染已遍及全球 Pb是生物体酶的抑制剂 进入人体中的铅随血液分布到软组织和骨骼中 二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损害植物酶的功能组织 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 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和细胞膜 损害根系生长及其功能 减弱输送作用与导致生物产量减少 三 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大气污染可使建筑物 桥梁 文物古迹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及皮革 纺织等物品发生性质的变化 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四 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对能见度的影响作为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性的定性指标 大气污染还会导致降水规律的改变 大气污染还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 人们大量生产氟氯烃化合物等导致的臭氧层耗竭等 一 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 第三节土壤污染 二 土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1 无机污染物的影响土壤长期施用酸性肥料或碱性物质会引起土壤pH的变化 降低土壤肥力 减少作物的产量 一 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2 有机毒物的影响利用未经处理的含油 酚等有机毒物的污水灌溉农田 会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障碍 3 土壤生物污染的影响一些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的植物病原体能严重地危害植物 造成农业减产 二 土壤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1 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2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3 放射性物质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三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1 病原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固体废物及化学品危害 一 固体废物来源 分类及特点 一 来源 二 分类 三 固体废物特点 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 危害具有潜在性 长期性和灾难性 二 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一 产生量与日剧增 二 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三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1 固体废物污染途径 2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对水环境的影响 4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5 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三 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三 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一 噪声污染 第五节噪声与其他物理性污染 二 噪声来源 1 交通运输噪声2 工业生产噪声3 建筑施工噪声4 生活噪声 三 我国噪声污染现状 四 噪声危害 1 噪声病 人在噪声环境中 常会感到烦恼 难受 耳鸣 少数人可出现晕眩 恶心 呕吐等症状 此外 极强噪声能使人的听觉器官发生急性外伤 引起耳膜破裂出血 双耳变聋 语言紊乱 神志不清 脑震荡和休克 甚至死亡 2 噪声对生产的影响 噪声还对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给建筑物带来灾难 如超声速飞机产生的巨大压力波往往超过140dB 可使钢结构产生 声疲劳 而损坏 强烈的噪声可使高精密度的仪表失灵 二 电磁污染 一 电磁污染的来源 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 如雷电 火山喷发 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 另一类是人工电磁辐射 主要是微波设备产生的辐射 特别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通讯设备 二 电磁污染危害 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以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 能使人体组织温度升高 导致身体发生机能性障碍和功能紊乱 严重时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表现为心动 血压和血象等方面的失调 还可损伤眼睛 此外 电磁辐射对生殖系统也有较严重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电器设备 飞机 建筑物等可能造成直接破坏 引燃引爆 特别是高场强作用下引起火花而导致可燃性油类 气体和武器弹药的燃烧与爆炸事故 三 光污染 一 光污染及其来源 光污染是指光辐射过量而对生活 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来源 用玻璃 铝合金装饰的建筑外墙 夜幕降临时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广告灯 瀑布灯 核爆炸 电焊 熔炉等发出的强光 一些专用仪器设备产生的紫外线也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二 光污染的危害 光污染的直接危害是导致人的视力下降 会使人正常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 产生失眠 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 致使精力不振 甚至有可能诱发白血病等各种疾病 四 热污染 一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 城市建筑物和铺砌水泥地面的道路多半导热性好 受热传热快 人口高度密集 工业集中 有大量人为热量释放 高耸入云的建筑物造成近地表风速小且通风不良 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排入大气 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 使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力增强 热岛效应的危害 市区温度高 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