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乐山大佛开凿之初的历史文化背景一 乐山大佛开凿之初的历史文化背景 乐山大佛修造耗用时间近一个世纪 屹立至今已有 1200 多年历史 乐山 大佛当时的开凿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上的信仰 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和政治 文 化 交通等多种元素 只有很好的研究和挖掘乐山大佛当时开凿时的历史源渊 才能更好的宣传乐山大佛的佛教文化思想 更好的保护和发挥乐山大佛的历史 文化价值 推动乐山大佛的文化艺术研究和保护 据民间传说 当时乐山上有一座凌云寺 凌云寺里住持是海通和尚 当时 凌云山下有岷江 青衣江 大渡河三江交汇 水深流急 波涌浪翻 经常吞没 行船 危害百姓 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 心中十分不忍 他想三江水势这样 猖獗 水中必有水怪 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 借着菩萨的法力 定能降服 水怪 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 民间传说虽然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 但也反应了 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当时人们的文化思想意识 从测面也看到了我们的 祖先在治理大然时特有的文化智慧 也可感受到当时的自然风景和文化背景 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根据唐代韦皋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 石像记 1 1 和明代彭汝实 重修凌云寺记 2 2 等史料记载 乐山大佛开凿的 发起人是海通和尚 海通是贵州人 结茅于凌云山中 乐山处在岷江 青衣江 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 水势相当的凶猛 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 每当夏汛 江 水直捣山壁 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海通和尚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 像 欲仰仗无边法力 易暴浪为安流 减杀水势 永镇风涛 3 3 根据韦皋撰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载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 公 元 713 年 开始动工 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 海通和尚就去世了 海通和尚圆 寂后 工程曾一度中断 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 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 俸金 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 由于工程浩大 朝廷下令赐麻盐税 款 使工程进展迅速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 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 部尚书 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 1 1 唐代韦皋撰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文史杂志 2007 年 04 期 2 2 明代彭汝实 重修凌云寺记 现珍藏于乐山凌云寺内 3 3 唐代韦皋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山大佛 在经历了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 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公元 803 年 才 完工 大佛修建前后历经 90 多年时间 近一个世纪之长 从以上相关史料记载来看 乐山大佛当时的开凿具有很明显的生活实用性 而 不仅仅是出于宗教信仰和佛教文化的动机 这也说明了佛教信仰对我们的社会 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佛教的信仰在当时来说 是解决人们心理危急 生活困惑 社会矛盾等各各方面的主要方式 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安宁的生 活 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从史料记载 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 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 4 4 的情况 可以看出当时的地方政府对佛教信 仰的重视程度 同时也反映佛教信仰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当时佛教在西南地区的发展情况 也是研究当时的国家和地 方政府对佛教信仰的宗教政策的实施情况 因此 乐山大佛的开凿和修造 对 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政治 经济 交通都要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 乐山大佛的佛教文化和宗教内涵二 乐山大佛的佛教文化和宗教内涵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 弥勒佛是未来佛 象征着未来的光明和幸福 中 国唐代曾一时崇拜弥勒佛 使得弥勒信仰一度极为兴盛 因为有佛经曾记载弥 勒佛出世时会 天下太平 在武周时期 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 大云经 疏 5 1 证明自己是弥勒转世 用百姓对弥勒的崇拜使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 代登上了帝位 正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 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 乐山大 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 20 余年 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 佛 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 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 求完全一致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 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 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 入中国的交脚弥勒 第二个阶段是具有 中国特色 的古佛弥勒 第三个阶段 是布袋弥勒 乐山大佛是具有 中国特色 的古佛弥勒 如 弥勒下生经 6 2 言 4 4 唐代韦皋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5 1 大云经疏 白马寺怀义等依据 大云经 所编撰 大云经 全称 大方等大云经 古印度昙无谶于北凉 公元 422 年 时在敦煌译出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皆悉具足 顶有肉髻 发绀瑠璃色 根据 弥勒下 生经 所描述 弥勒佛具有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这就要求大佛形像的五 官 头 手 脚 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使得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 脱俗 头上的发髻 阔大的双肩 高而长的眉毛 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 籍的规定修建 印度佛像造像的 宽肩细腰 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 取而代 之的是壮实的双肩 饱满的胸脯 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 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 这与印度佛像的 结跏趺式 也不一样 因为大佛 是修来镇水的 这种平稳 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 和决心 从历史史料记载而言 开凿乐山大佛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意义 而是与当时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民间宗教信仰有关 当时在中国汉地盛行弥勒信仰 由于当 时政局不稳战争连绵 给百姓的生活和社会安定带来了很大不便 人们希求有 一个和平安祥的太平世界 而弥勒佛是未来佛 是太平盛世的像征 因此 弥 勒信仰在魏晋南北朝时 已发展到颠峰状态 隋唐的弥勒信仰固然不如弥陀信 仰披靡流行 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基础上 它仍保持了相当的影响力 所以 弥勒信仰在隋唐的净土思想中仍有相当的势力 虽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 弥勒信仰所奠定的雄厚根基有着不容忽视的因素 但也因为 弥勒佛将来下生 等观念的流传 使得弥勒信仰在隋唐仍保持有一席之地 而乐山大佛的开凿正 与这个时期盛行的弥勒信仰有很大关系 这也正是乐山大佛当时开凿的历史意 义和宗教内涵所在 三 乐山大佛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三 乐山大佛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 濒大渡河 青衣江 岷 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通体身高 71 米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 崖石刻造像 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 713 年 完成于唐贞元十九年 803 年 历时约九十余年 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 有许多石龛造像 多是盛 唐作品 乐山大佛 是后来人们对大佛的通称 由于历史的原因 建造于唐 6 2 弥勒下生经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大正藏 第 14 册 p0421a 代地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 根据专家考察考证 乐山大佛 的真实官方名称是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根据 1989 年启动的 治理乐山大 佛的前期研究 7 1 科研项目 这其间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 全身 透视 体检的时候 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 的摩崖碑 即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碑 经实测该碑高 6 6 米 相当于 两层楼房的高度 碑宽 3 8 米 面积为 25 08 平方米 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具有 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直接确定了这座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 也是 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 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献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 足踏大江 双手抚膝 大佛体态匀称 神势肃穆 依 山凿成 临江危坐 有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之称 大佛通体身高 71 米 头高 14 7 米 头宽 10 米 发髻 1021 个 耳长 7 米 鼻长 5 6 米 眉长 5 6 米 嘴巴和眼长 3 3 米 颈高 3 米 肩宽 24 米 手指长 8 3 米 从膝盖到脚背 28 米 脚背宽 8 5 米 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 还有 两尊身高 10 余米 手持戈戟 身着战袍的护法石刻 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 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乐山大佛设计精确巧妙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 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 在此抬头仰望大佛 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 坐像右 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 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 此处可观赏到大佛 头部的精巧雕刻艺术 大佛顶上的头发 共有螺髻 1051 个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 然一体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 有一深约 25 厘米的窟窿 长达 7 米的佛耳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 具有一套设计巧妙 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 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 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 乐山大佛诗 泉从古佛髻中流 在大佛头部共 18 层螺髻中 第 4 层 9 层 18 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 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 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 水沟 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 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 有长 9 15 米 宽 1 26 米 高 3 38 米的左右相通洞穴 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 洞 互未凿通 右洞深 16 5 米 宽 0 95 米 高 1 35 米 左洞深 8 1 米 宽 0 95 米 高 1 1 米 这些妙的水沟和洞穴 组成了科学的排水 隔湿和通风系 统 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 防止侵蚀性风化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 1 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所 1900 年 01 月 01 日 四川科学 技术出版社 由以上关于修建大佛的历史资料显示 乐山大佛的建立和设计本身具有很 高的文化艺价值 这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乐山 大佛在设计和建造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将整座山雕刻成一尊佛像的宏大 设想 从大佛的造形和排水系统精巧设计体现了古人对艺术与生活的关联 乐 山大佛的建筑艺术可以说是古代集设计 雕刻 绘画 文化 宗教 政治 经 济 交通与一体的多种艺术汇集 给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资 料 是集中体现古代文化艺术的宝窟 是西南佛国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 四 乐山大佛对今天佛教文化的价值四 乐山大佛对今天佛教文化的价值 今天的乐山大佛不仅仅是一尊佛而已了 已经形成一个具有旅游 宗教 文化 艺术 休闲等完整的乐山大佛文化景区 乐山大佛不仅是西南佛国的佛 教圣地 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旅游文化的名胜景区 不仅宣扬了佛教文化信仰 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从成都到乐山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全长 169 公里 从乐山至峨嵋山只有 30 多公里 游览乐山大佛和峨嵋山成为一线 因此 乐山大佛今天已经是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乐山大佛文化景区包括乐山大佛 灵宝塔 凌云禅院 海师洞 九曲 凌 云栈道 巨型睡佛 东方佛都 佛国天堂 麻浩崖墓 乌尤山等 凌云山紧傍 岷江 上有凌云寺 建于唐代 宋代文人邵博曾赞美说 天下山水之冠在蜀 蜀之胜曰嘉州 嘉州之胜曰凌云 乐山大佛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然遗产的有 机结合为特色 乐山大佛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 体态雍容 深情自若 比例 匀称 山水交融 与峨眉山遥相呼应 在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 大佛背靠山崖 面临大江 当游客们观赏大佛时 同时也就游览了凌云山的胜景 乐山大佛背 后的乌尤山 凌云山 龟城山构成了乐山巨形睡佛景观 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 形成了 佛中有佛 的奇观 巨型睡佛 四肢齐全 体态匀称 安详地漂卧 在青衣江山脊线上 直线距离约 1300 余米 仰面朝天 慈祥凝重 乐山大佛不 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的心胸部位 巨型睡佛的头 身 足 分别由乌尤 山 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连襟组成 佛头由整个乌尤山构成 山上的石 翠竹 绿荫 山径 亭阁 寺庙 分别呈现为巨型睡佛的发髻 睫毛鼻梁 双唇和下 颚 巨型睡佛的整个体态十分逼真 自然 和谐 这是大自然无意的巧合 是 天造地设的奇迹 一睡佛 一坐佛 一天然生就 一人工凿成 乐山大佛于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机械制图试卷及答案
- 吊车指挥教学题库及答案
- 摩托车轮毂新建项目技术方案
- 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小包
- 环保设备安装与调试实施方案
- 离婚协议男方净身出户房产过户操作流程模板
- 离婚协议违约金条款的解除与变更规定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示范文本(专科)
- 离婚双方子女抚养权变更及经济补偿补充协议
- 离婚无子女子女监护协议范本与财产分割专项服务
- 2025年化妆品代理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及参考答案详解
-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 虚拟货币挖矿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粗杂粮及粗杂粮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军用无人机讲解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试题解析及答题技巧
- 2025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人民政府选聘本土人才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长宏国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四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92课件
- 电缆桥架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