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安全之人员应急疏散公共安全之人员应急疏散 1 人员应急疏散安全是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员应急疏散安全是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普遍意义而言 奥运 会前后 北京市在短期内增加几 百万流动人口 机场 车站 地铁等交通枢纽的人员密度可能 空前增大 人员组成复杂 几乎所有人员对周围环境都不熟悉 给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应急安全疏散造成很在压力 而在奥运期 间 大型场馆人员高度密集 许多场馆的容量都在 10 万人以上 由于场馆结构复杂 出口有限 观众对场馆内外的环境都不熟 悉 很难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 如 10min 将场馆内的人员疏散完 毕 从目前的国际形式来看 自 9 11 事件以来 国际上普遍 对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安全性能十分重视 2003 年美 国和加拿大发生的大规模停电事件以及英国伦敦地铁的停电事 件 更加深了全社会对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安全性能重要性的 认识 从我国和北京市的具体情况来看 国内目前还没有颁布和 执行专门针对大型非常规建筑 如奥运场馆 的性能化设计法规 没有推选制度化的疏散演习 公众没有接受经常性的培训和演 习 因而普遍缺乏应急疏散常识 由于许多发达国家长期以来 便十分重视应急疏散宣传教育 要求定期进行疏散演习 所以 公众对于如何应对紧急情况都有相当程度的知识 正是由于公 众在这方面的素质比较高 所以无论是在 9 11 事件 美国和加 拿大大规模停电事件以及英国伦敦地铁的停电事件中 都没有 因为人员恐慌 拥挤践踏而造成额外的人员伤亡 而在我们国 家 民众在这方面的素质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90 年代 在 唐山西林百货大楼火灾中 虽然火灾发生在白天 但由于人员 过度恐慌 相互争抢楼梯致使楼梯扶手跨塌而造成了不必要的 人员伤亡 2004 年正月十五晚上 在密云县举办的元宵灯会上 因游客暴增 过度拥挤 发生了挤死 37 人 伤 15 人的惨剧 不难想象 若在我国发生类似的大规模停电事件 很可能会因 为人员过度恐慌和相互拥挤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另外 就北京 奥运公园和其他场馆所处的环境来看 周围建筑林立 交通人 流繁忙 没有足够的空旷地带 短时间内从各场馆涌出的人流 可能无法很快疏散出去 而只能滞留在场馆周围 结果一方由 于大规模人群在场馆周围的积聚而造成新的安全隐患 以上三方面决定了北京公共场所及至奥运会在确保人员疏 散方面将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人员应急疏散安全已经成为 公共安全首先应该考虑的环节 2 计算机模拟技术是提高人员疏散安全水平的有效的技术 计算机模拟技术是提高人员疏散安全水平的有效的技术 手段手段 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型公共场所和奥运场馆一疏散性能 确 保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只有在设计阶段优化人员疏 散系统设计方案 在平时加强科学管理 并且制定有量化指标 易于操作的应急预案 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 能够及时进行有 效组织疏导 所有这些都需要对建筑物的人员疏散安全性能进 行定量分析 要定量分析公共场所或奥运场馆的应急疏散安全 性能 只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大规模的实地疏散演习 另一种 是计算机模拟 由于 1 无法集中数万人均布于某个公共场所内 专门进行疏散演习 同时对所有人的相关属性和疏散轨迹进行 跟踪记录 2 人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即使同样的人群在 同一场景中 其前后两次的疏散行为也会有许多差别 所以需 要多次重复 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3 在实地演习中 难以 对疏散场景进行精确设定和改变 难以全面考察人们在所有可 能发生的疏散场景中的疏散状况 所以从财力 人力和实际可 操作性等各个角度考虑 第一种方法并不可取 相反 第二种 方法则因是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场景下的疏散状况模拟 可以 精确地定义并根据需要随时改变各种因素 因而可以很好地全 面反映建筑物的应急疏散安全性能 大规模的实地疏散演习从 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都是不可取的 人员疏散计算机 模拟技术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有效的科技手段 3 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 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 许多发达国家 象英国 1985 年 新西兰 1992 年 日本 1996 年 和美国等 一般有处方式 prescriptive 和性能化 performance based 两套设计规范 对大型非常规建筑 一般按 性能化规范进行设计 按照性能化设计规范的要求 在设计阶 段就要应用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评价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优选改进 从而在设计阶段杜绝了人员疏散 系统存在较大先天缺陷的可能性 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物的安 全疏散性能 另外在对现有大型非常规建筑进行疏散安全评估 以及制订应急预案时 人员疏散模拟也是有关技术人员普遍应 用的技术手段 国外有若干大型咨询公司专门从事这方面的技 术咨询服务 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甚至开发了自己的人员疏散 模型 如前面已经提到的美国 rja 公司和英国 aea 公司 所以 在这些国家 他们在建筑设计及为其制订应急预案时 按照其 现行的做法如法炮制便基本可以了 在我们国家 目前恰恰是 因为缺乏成熟的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技术和软件 没有实施性 能化设计规范 所以不得不在如何确保公共场所及奥运相关的 大型建筑疏散安全性能方面大费周章 4 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受多方面因素制约 国内在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技术方面 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目前尚没有比较成熟的模型和软 件 因而更谈不上很有影响的工程应用范例 国内目前从事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研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主要有 香港城市大学和武汉大学使合作 建立了一个基于局部细 网格和个体描述的过程模拟模型 sgem 东北大学近十年来一直在进行人员疏散群集行为规律模拟 研究 已经发表了很多文章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一个地下商业街人员疏散模型 属于粗网格群体描述的最优化模型 公安部天津消防所建立了一个地下商场人员疏散模型 也 属于粗网格群体描述的最优化模型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牵头 由国内几家研究机构合作 目前正承担十五攻关课题 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导则研究 实则是为将来制订我国的性能化规范进行预研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建立了一个人员 疏散模型 因为目前没有详细介绍该模型的文章 无法了解其 对几何究竟 人群和行为的具体描述方法 从现有资料看应该 属于基于细网络和个体描述的过程模拟模型 北京城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结合 所承担的多项科研项目 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 点实验室和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火灾安全工程研究室合作 对应 用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技术定量评价人员密集的城市典型公共 场所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尝试 在工程应用方面 尽管目前已经少数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 同程度地使用了性能化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但到目前为止真正 在设计阶段应用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技术帮助校核设计方案的 寥寥无几 2002 年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济南遥 墙机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 火灾实验室在 进行详细危险源辨析的基础上 针对潜在的火灾场景进行了模 拟 然后针对潜在的人员疏散场景进行了人员疏散模拟 在人 员疏散模拟过程并没有详细考虑火灾发生和发展的动态影响 只是将火灾允许人们安全疏散的时间和人员安全疏散所需要的 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样在 2002 年 北京城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源控制 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 对西单文化广场最典型的火灾场景进行了模拟 得到了这些场 景下 火灾烟气蔓延和温度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 利用人员疏散模型对其典型客流量和人员分布下的人员疏散情 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并把人员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时间与各种 火灾情形下可供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进行了对比 得到了若干 有用的结论 2003 年 北京城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 中心进行了王府井步行街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研究 在研究过 程中 首先对可能影响人员疏散的各种因素的独立影响逐一进 行了计算机模拟 评价其对步行街人员疏散的影响程度 确定 了其最佳模化方法 在此基础上 在同一场景中合理选取和表 达了所有必要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模拟评价不同影响因素对整 个疏散过程的综合影响 最终得到了对反映步行街的人员应急 疏散安全性能 揭示其可能存在或发生的各种问题以及改进日 常管理和应急预案有直接作用的若干结论 5 未来几年这方面需逐步完成的工作 未来几年这方面需逐步完成的工作 人员疏散行为特征汇总分析 由于我们国家在人群形体特征 文化背景 行为习惯和应 急疏散素养方面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 所以人们在紧急情况 下的疏散行为也与西方人群有不同之处 国外在人员疏散行为 特征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较系统的研究汇总分析 积累了比 较丰富的数据 国外的疏散模拟软件中默认的便是西方人的形 体和行为特征数据 在国内应用这类软件时 原本应该使用针 对中国典型人群的相关数据 可是国内还没有机构专门进行典 型人群特征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 这必然会降 低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准确程度 阻碍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技术 在我国的推广作用 所以 人员疏散行为特征汇总分析将是未 来几年首先需要尽快开展的研究工作 应急疏散演习制度化 长期化 尽管许多资料表明 疏散演习和实际应急疏散过程有很大 不同 但经常性的疏散演习仍然是应急疏散潜在参与者和组织 者最好的培训手段 也是收集研究人员疏散行为特征的主要途 径 西方国家的经验足以证明 经常化 制度化的疏散演习可 以让人们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应如何疏散 并潜移默化 形成习 惯 从而在实际疏散过程确实遵循了若干简单而又十分重要的 原则方法 从而避免人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我国目前的相关 法规对应急疏散演习没有强制性要求 一些高级写字楼尽管已 经在坚持进行应急疏散演习 但一方面频率太低 一般半年或一 个季度演习一次 而国外一般一周演习一次 另一方面 无论 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实际参与演习的人 员较少 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 应急疏散演习制度化 长期化也是未来几年内亟待的问题 已有公共场所 场馆人员分布流通模式调研以及应急疏散 模拟 现在已有的大型公共场所和场馆都是按照处方式法规设计 建造的 尽管其中有一些突破现行规范的建筑 但我们国家目 前解决这类问题的通行做法是召开专家论证会 由与会专家凭 各自以往的经验推断非常规设计是否可行 实践证明 对大型 复杂建筑 特别是那些人们对之缺乏经验的新型建筑 这种专 家论证的方法是不可靠的 所以 在未来几年内 应由政府有 关部门组织对已有的重要大型公共场所和场馆进行分布流通模 式调研以及应急疏散模拟 以便定量评估其疏散安全性能 及 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或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大型公共建筑及新建场馆设计方案人员疏散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咨询方案设计实例
- 水库枢纽工程的资源调度与优化运行方案
- 公路项目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方案
- 产业投资规划中的设备选型与采购方案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全球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数字化营销与住宅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改进方案
- 迪拜投资中的人才招聘与培训方案
- 2025年服装行业定制服装市场趋势解读研究报告
- 《电气材料》课件
- 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高中五册课本素材及运用
-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
- 《设备管理台账》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五年级上教案:Stop!-Everyone-Stop
- 管理信息系统 课件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 介绍钱三强的
- PEP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带音标)
- pymodbus-实例说明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